你看到深層含義了嗎?冰川凍土7年前發表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

2020-11-25 騰訊網

學術,學術,不學無術。

寫過論文的你,大概能知道,寫一篇正兒八經的文章是多麼不容易。

近日,《冰川凍土》7年前發表的論文引發爭議,一時間,義憤填膺。

有人說,如此「馬屁論文」上核心期刊,不知道是惡搞還是媚俗呢。

從翟天臨開始,「論文」的話題度一直就沒有降落過。所以《冰川凍土》這篇備受討論的文章,到底寫的是什麼呢?

據悉,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論述生態經濟學時,列舉大量導師夫婦的事例,目的只為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關於這一點,讓就算不是這個領域的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

不過,本文作者提出自己30歲已是博導,無需拍馬屁。

只是文章內容字字確鑿,也難怪那麼多專業人士提出:文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是在「吹捧導師」。

當然稱讚與肯定導師的行為,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分清楚狀況,而不是在權威刊物上抒發屬於個人的情感吧。

對於上述情況,《冰川凍土》的工作人員透露,對作者在《冰川凍土》雜誌發表的其他幾篇論文也將進行撤稿處理。

然而近些年因為論文「注水」、剽竊和抄襲等行為,見諸報端的,不在少數。

但是,又不得不看到另外一個現象:這篇「神論文」發表於2013年,六七年後才被網友曝光,說明我們專業期刊上的「學術論文」,真正去閱讀的人,太少了吧。

最後,你對此有何看法呢?

你看到深層含義了嗎?

覺得學術界的論文真有那麼難寫嗎?

(註:圖片來自網絡,謝謝)

相關焦點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有更深層次含義
    (原標題:「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有更深層次含義) 新京報訊
  • 《冰川凍土》爭議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文章有深層含義
    近日,一篇2013年在《冰川凍土》發表的論文引發爭議和關注,文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被指「吹捧導師」。據國內媒體報導,論文作者徐中民本人回應,文章有深層含義,後有研究支撐。資料顯示,徐中民論文中談及的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冰川凍土》期刊官網顯示,程國棟為該期刊主編。目前,程國棟已經申請辭職。
  • 「優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看似拍馬屁,實則有感而發
    日前,有網友在微博等平臺發表信息,質疑《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作者徐中民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導師崇高」論文作者被處理,學術容不得造假與阿諛 | 新京報快評
    資料網頁截圖文 | 熊丙奇備受關注的讚美「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神論文事件,有了新消息——論文作者徐中民被處理了。大篇幅讚美導師師娘的「歌德文」,卻發在了行業權威期刊上,還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這事因其荒誕性,今年初成了社會熱議話題。而今,徐中民本人被處理,算是為自己發表的「馬屁文」付出了代價。由此事牽扯出當年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存在弄虛作假,也算是鏈式扒底,他因此受處理,可謂咎由自取。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主動投稿與導師無關,發表後師娘要求撤稿
    近日,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熱議。文章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過程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1月14日14時許,徐中民在個人公眾號「書味香」發布文章《四位一體的方法論》回應目前的爭議。
  • 境外媒體關注:學術論文吹捧導師引質疑
    參考消息網1月15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在一篇論文被批評過分誇讚作者導師和師娘之後,中國一份學術期刊撤回了7年前刊登的這篇論文並發布道歉。論文作者的導師、現年76歲的程國棟也辭去了《冰川凍土》期刊主編職務。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3日報導,這篇論文發表在2013年10月一期的《冰川凍土》上。
  • 吹捧導師和師娘的論文刷屏後,作者這樣解釋,中科院深夜回應
    這兩天,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引發網友熱議。這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發表於《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然而論文討論的內容並非「冰川凍土」,而是花了大篇幅誇導師和師母的光輝事跡與崇高品性。
  • 院士主編申請引咎辭職,吹捧導師的神論文刷屏
    日前,相關網友在微博等網絡平臺發表信息,質疑《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刊發文章《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學術性不足。決定對該文撤稿12日,《冰川凍土》發布《撤稿聲明》稱:我刊獲悉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我刊在該文刊發前審核不嚴,在此鄭重致歉!
  • 吹捧導師和師娘的神論文上核心期刊!網友炸了,作者回應:其實非常深刻
    作者先分析了「美與道」,認為「求道和尋美是一致的,如果你能找到大道,也就尋到了大美」。記者在中國知網查詢到上述論文發表於2013年第5期的《冰川凍土》期刊,作者為徐中民。據報導,徐中民出生於1973年,湖南華容人,研究員,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研究,發表該論文時供職於該研究所的內陸河流域生態水文重點實驗室。
  • 吹捧導師師娘論文爆火後,知情人稱導師曾非常生氣,沒人理睬作者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廖如雲 實習生 譚思慧日前,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熱議,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過程中,闡述論證「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冰川凍土「馬屁論文」系獲資200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
    近日,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焦點在於,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論「導師崇高感」上核心期刊,乃學術之恥
    ■ 觀察家  如果說抄襲是最表層的「不端」,那麼這種披著學術外套搞導師崇拜的現象,恐怕是更深層次的「不端」。  一夜之間,一篇201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上的論文風靡網絡。  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以奉承導師與師娘為目的的文章,雖然是在7年前發表,但現在它卻被譽為2020年第一篇神論文。
  • 《冰川凍土》發奇文引熱議 學術期刊建設任重道遠
    這兩天,一篇刊發於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火了。原因不是令人振奮的科學發現,而是作者在正文中,用較長篇幅大談「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近處讓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優美感四溢。」在以科學嚴謹著稱的學術論文中,這樣的文字顯然格格不入。學術期刊的把關流程在哪?學術底線又被置於何處?
  • 中科院回應博士吹捧導師事件
    近日,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引發網友熱議。這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發表於《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然而論文討論的內容並非「冰川凍土」,而是花了大篇幅誇導師和師母的光輝事跡與崇高品性。
  • 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搜獵馬屁精,為何學術圈最容易?
    「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事件,正式落下帷幕。畢竟,就最初公眾的質疑,只是覺得「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有些不妥。但是,順著吹捧的脈絡,我們卻又看到更為「深不可測」的「學術圈」亂象。坦白講,就以提供虛假信息進行「項目經費套現」的事實來講,涉事的「論文作者」是沒有資格在繼續搞學術的。
  • 核心期刊科研論文成「導師愛情故事」?作者回應:自然科學家需情感...
    1月12日上午,中國百強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冰川凍土》2013年刊發的一篇科研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理論與實踐(I)》,突然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該論文除引言部分有點學術概念外,其他大部分文字都在稱讚作者的院士導師和師母,講述其光輝事跡和恩愛故事,然後就是各種人生感悟和讚美。
  • 院士導師稱對「神論文」一無所知,但7年前曾為該論文單行本做推薦
    昨日,一篇「神論文」刷屏網絡,其內容令人瞠目——「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文章發表於《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刊發題目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詳情請戳<<<在「神論文」引爆網絡後,《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官方聲明決定撤稿。
  • 2020年十大學術不端事件|冰川凍土|教授|文章|論文_網易訂閱
    這4篇論文發表於2013年和2014年,此時桂日軍在上海交通大學做博士後。除了這4篇論文被撤稿,2年前桂日軍還有9篇論文被撤稿,加起來則有13篇之多。  這些被撤稿和被質疑的論文,主要涉及的問題是一圖多用、圖片重複,以及偽造作者等問題。  對此,青島大學向期刊表示,該論文的作者、所屬單位,以及致謝都不對,該論文是桂日軍加入青島大學以前完成的,論文中其餘7位作者均未參與研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署名。此外,致謝中提到的科研基金也並未資助該研究。
  • "誇導師""捧兒子" 論文發表亂象已成世界共性問題
    作者:餘鵬鯤(觀察者網專欄作者)近來,一篇「誇導師」的失範論文引發國人高度關注。輿論發酵背後,這篇論文暴露了國內期刊發表的系列問題,同時在中國也並非孤立事件。實際上,學術亂象自新世紀以來已演變為一個全球性問題,或許非制度升級不能解決。
  • 論「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核心期刊上的「神論文」讓...
    近日,一篇7年前刊發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意外引發網友關注!一起來看看引發爭議的論文誰寫的? 寫了啥? 據發表於2013年7月12日的《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和《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I):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介紹,文章作者徐中民出生於1973年,湖南華容人,研究員,2000年在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現主要從事生態經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