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崇高」論文作者被處理,學術容不得造假與阿諛 | 新京報快評

2020-09-18 新京報評論

徐中民是因造假被處理,但從維護學術嚴肅性的角度講,學術吹捧跟造假一樣都不能被容忍。

資料網頁截圖

文 | 熊丙奇

備受關注的讚美「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神論文事件,有了新消息——論文作者徐中民被處理了。

據新京報報導,經調查,徐中民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徐中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給予徐中民通報批評。

大篇幅讚美導師師娘的「歌德文」,卻發在了行業權威期刊上,還獲資兩百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這事因其荒誕性,今年初成了社會熱議話題。

而今,徐中民本人被處理,算是為自己發表的「馬屁文」付出了代價。由此事牽扯出當年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存在弄虛作假,也算是鏈式扒底,他因此受處理,可謂咎由自取。

既往亦咎,該處理絕不含糊,無疑表明了學術不容造假的嚴肅態度。但復盤此事,還是有諸多深刻的教訓值得吸取,仍有些未竟之問需要直面:如果沒有造假,將學術用來吹捧還包裝成「科研項目」,問題會得到有力糾正嗎?

倒不是這兩篇論文背後的問題沒有處理,兩篇發表在7年前的論文被媒體曝光後,首先是發表期刊《冰川凍土》編輯部承認審稿不嚴沒有堅持三審制致歉,並撤稿;隨後是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對《冰川凍土》進行停刊整頓,免去《冰川凍土》主編職務、專職副主編職務。

資料圖

當時有網友質疑,為何作者本人沒有被處理。但事實上,做出撤稿處理,已屬於對論文作者的處理,從責任界定看,如果作者沒有其他學術不端行為,將很難做出進一步處理。

具體而言,作者撰寫這樣的論文,是他本人的權利,關鍵在於學術期刊以及有關部門對「論文」的評價。如果沒有任何期刊發表,不能算論文,那寫這樣的文章也只是自娛自樂而已。

未經嚴格審核發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的文章,在引發爭議之後不及時做出撤稿處理,把學術期刊變為私人發表文章的「自留地」,這屬於學術期刊沒有堅持學術底線的問題。

毫無疑問,在這事上,涉事期刊和徐中民本人都該為「阿諛文」炮製跟過關而反省。

從深層次講,作者能寫出這類奇葩論文,權威期刊能發出這種「研究成果」,本就顯示了某些學術評價體系帶來的導向效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徐中民的這次處理,本質上並非針對這兩篇引起爭議的論文,而是以此為線索查到的當年申請項目時虛報了參與項目的研究人員的身份信息,這屬於學術不端行為。可用吹捧式文章作為學術成果「交差」,完成相關項目課題的結題,本也是問題,反映了胡亂包裝成果、假學術之「公」徇個人之「私」的不良風氣。

所以從維護學術嚴肅性的角度講,學術吹捧跟造假一樣都不能被容忍。這背後的邪術共同體異化為利益共同體、發人情稿等問題,也值得正視。

本質上,學術造假與阿諛,有個體的問題,更有評價體系的問題。「馬屁文」能登上核心期刊,進而作為重大項目課題的成果,也可能是學術評價體系出了問題——如果學術評價能注重論文本身的價值而非發表,如果對研究成果的思想價值進行縝密把關,那馬屁文中的問題也能儘早被揪出。

科研項目造假當然是問題,論文變「馬屁文」也是問題。學術不容造假,也不容阿諛,這是常識也是底線。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胡博陽 校對:王心

相關焦點

  • 論見|別讓「學術阿諛」玷汙學術尊嚴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備受關注的讚美「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論文事件,有了最新進展。9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布公告,作者因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中提供大量虛假信息,已被作出相應處理:追回已撥資金,取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2年並給予通報批評。「導師上海人,國棟之名實,手持倚天劍,學海駕雲濤;師娘慈谿女,容德美如玉,守著芙蓉劍,廚房舞翩躚。」
  • 學生123頁材料舉報導師:對論文造假該有系統性處理|新京報快評
    治理高校的學術不端,不僅需要學生自揭「師門家醜」,還需要堵住學術造假、抄襲的漏洞。▲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情況通報》。文|熊丙奇近日,一則「學生發123頁PDF材料實名舉報導師事件」引發輿論關注。據新京報報導,舉報者自稱是從天津大學退學的原碩士研究生呂某。在材料中,他圖文並茂列舉了其導師張裕卿存在指導學生論文造假、一稿多投等諸多問題。此後,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發布通報稱,經調查,該學院教授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其本人承認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對論文造假該有系統性處理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近日,一則「學生發123頁PDF材料實名舉報導師事件」引發輿論關注。舉報者在材料中圖文並茂地列舉了其導師存在指導學生論文造假、一稿多投等諸多問題。 這起堪稱「論文級別」的舉報材料,宛如投入學界的一顆「炸彈」。
  • 論文涉嫌造假,導師作為「通訊作者」需要負責嗎?
    近日,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免疫學家曹雪濤被曝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上熱傳。根據學者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提供的線索,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
  • 網傳饒毅實名舉報院士造假:科研誠信建設該如何出招?|新京報快評
    具體到饒毅教授實名舉報院士學術造假這次事件,茲事體大,關乎學術嚴肅性,不可不慎。我們期待有關方面能以權威調查,用縝密公正的結論來還原真相、撫平爭議。▲饒毅教授。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 | 段偉文時值冬月,初雪將至未至,網上忽傳饒毅教授向自然科學基金委實名舉報三位同行論文造假。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有更深層次含義
    論文題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其論據則是「以導師程國棟院士夫婦「的事跡為例,「闡述了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描述了他們攜手演繹的人生大道」。新京報記者查詢到,上述論文隸屬於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屬於項目成果之一。今日晚間,涉事雜誌主編,作者徐中民的導師程國棟回復新京報記者稱,自己已請辭《冰川凍土》主編一職,並向公眾致歉。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記者2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學校已於2017年4月撤銷了涉事論文作者、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0級博士生葉肖鑫的博士學位,並就處理結果在校內進行了公告;2017年6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停止了葉肖鑫導師唐國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資格,撤銷其材料學科負責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職務,目前唐國翌已辦理退休手續。
  • 「優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看似拍馬屁,實則有感而發
    作者徐中民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對此,作者徐中民稱,自己寫作的初衷,「不只是自然表達,有更深層的含義」,並否認刻意吹捧導師。12日晚,中科院回應稱,已接受該刊主編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將抓緊對該文刊發相關問題開展進一步調查處理,儘快公布相關進展和結果。作者否認刻意吹捧論文作者徐中民12日晚向媒體闡釋論文寫作的初衷和過程。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師娘曾要求撤稿,但我並未處理
    今日,徐中民針就此事再次回應,稱涉事論文系其主動投稿到《冰川凍土》,論文刊發後其師娘曾要求撤稿,但他並未處理。徐中民介紹,由於自己的不慎,在文章中過多地描述了導師程國棟的家庭關係,將導師一家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現在他的內心非常內疚和痛苦。
  • 翟天臨論文原文作者黃立華發聲 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翟天臨論文抄襲證據對比翟天臨論文學術造假事件始末  近日,翟天臨在直播中回答網友問題時,表示自己並不知道「知網」是什麼,隨後此話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翟天臨作為博士學歷,並且日前已被北大錄為博士後,此時說不知道「知網」很不合邏輯,並表示「知網」沒有收錄翟天臨博士論文。
  • 論「導師崇高感」上核心期刊,乃學術之恥
    ■ 觀察家  如果說抄襲是最表層的「不端」,那麼這種披著學術外套搞導師崇拜的現象,恐怕是更深層次的「不端」。  一夜之間,一篇2013年發表在學術期刊《冰川凍土》上的論文風靡網絡。  這篇文章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以奉承導師與師娘為目的的文章,雖然是在7年前發表,但現在它卻被譽為2020年第一篇神論文。
  • 浙大教授建議學生不必寫論文 稱造假丟導師面子
    本周,教育部公布《關於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暫行處理辦法》,7月16日至8月16日期間,面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該《辦法》規定,論文造假者,學位將取消,3年內不得再申請學位。  《辦法》同時對指導教師提出了要求:未盡到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教育、論文指導和審查把關等職責,將視情況獲暫停招生、取消指導資格、處分直至解聘等處理。也就是說學生造假,還會「連坐」導師。
  • 教育部打擊學術造假 五種論文作假行為將被嚴懲
    出臺《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代寫、出售學位論文者也將面臨處罰  今日起實施的《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學位論文作假者將被取消學位申請資格,代寫、出售論文者以及作假者的指導教師、學校等也將面臨處罰。
  • 為了防止論文造假,中山大學一年內兩次提升學生學術論文投稿要求
    所以很多大學為了避免學術聲譽受損,對於學生學術論文投稿有很多要求。比如接下來要說的中山大學。2019年1月17日,中山大學發布通知,要求學生投稿前必須填寫《中山大學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導師審核表》,學生籤字承諾論文沒有違反《中山大學學術道德規範》,通俗講就是保證沒有造假,然後導師審核籤字。
  • 舉報信7.6兆共123頁,一篇「論文」!導師:不造假不讓畢業
    提起學術圈子的論文問題,我們首先還是要「感謝」一個人——翟天臨!他憑藉一己之力打破了學術圈子幾十年形成的習慣和默契;也正是因為翟天臨,教育部更加重視並且三令五申各地高校重視學生的論文問題。 沒錯!學生的學術論文問題從翟天臨開始成為一個重要轉折點!
  • 翟天臨「學術造假」坐實了?原文作者:論文被整段抄襲
    讀博期間,翟天臨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 《談電視劇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論文作者黃立華譴責,「我十幾年前(發表的論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襲,事實勝於雄辯」。翟天臨的《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發表於2018年08期,《廣電時評》。
  • 代寫論文、數據造假!科技部、基金委集中公示多起學術不端處理結果
    代寫論文、數據造假!科技部、基金委集中公示多起學術不端處理結果  Winnie Lee • 2020-10-12 14:17:01 來源:前瞻網
  • 計算機審查難擋論文造假
    如果說論文抄襲、成果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是高校的陳年頑疾,那麼,近日媒體揭露出論文造假已形成規模化產業鏈,這種觸目驚心的黑幕,則象徵著這一陳年頑疾開始癌變,對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治理學術腐敗的努力構成極大的威脅。  近年來,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為打擊論文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做了多種努力,採取了種種舉措。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因此,學術造假的成本也極底。往往都是一個人功成名就,有知名度之後,別人才會看你的文章,也是某些大佬被爆出來的原因之一。作為學生不談自身學術之好壞,先談導師,導師之上再談師爺,若是老師身上有個院士或是某某開發者,某某第一人,那就更好了老師所得之獎仿佛比自己所得之獎更好。學閥往往不是老師建立的,更多的是學生抱團建立的,是享受了老師紅利的讀書人建立的。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6月15日,學術打假人克萊德(Smut Clyde)和Tiger BB8(中文網名「扮虎」——記者注)在一個關注學術誠信的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報告:國際數學期刊中,一批來自中國的論文顯示出一致的造假痕跡,包括虛構國外作者、虛構數學公式等問題,且這些問題論文之間頻繁相互引用、抄襲。已發現涉嫌造假的論文有65篇——其中21篇已被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