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回應博士吹捧導師事件

2020-12-04 天眼新聞

近日,一篇核心期刊論文引發網友熱議。這篇名為《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的文章發表於《冰川凍土》2013年第5期。

然而論文討論的內容並非「冰川凍土」,而是花了大篇幅誇導師和師母的光輝事跡與崇高品性。

《冰川凍土》由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是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領域唯一的學報級學術期刊。

1月12日,《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撤稿聲明,中科院也深夜回應。

1

論文闡述「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

這篇論文屬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作者是徐中民。

公開資料顯示,徐中民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博導,是凍土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第一名從事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碩士生,碩士方向為寒區經濟。

該論文共分為「美與道」「導師的崇高感」「師娘的優美感」「生活之美與人生大道」以及「結論」5個章節。比如,關於「導師的崇高感」,徐中民稱是基於三件事情:青藏鐵路、流域科學計劃以及流域科學計劃專家組都江堰考察。

徐中民「提取的師娘二三事」分別為:「女子無才便是德」「給導師做飯是一種義務」「見利思大義」。

此外,徐中民在同期期刊上還發表了另一篇論文——《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II):理論框架與集成實踐》(以下簡稱《理論與實踐(II)》)。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文章內文均提到,該項目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91125019)資助」。

據澎湃新聞,從科學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欄目中查詢到,這兩篇論文屬於《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成果,項目負責人是徐中民,依託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屬於重大研究計劃,資助金額為200萬元。

《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屬於重大研究計劃,資助金額為200萬元。科學網截圖

該項目結題摘要提及,通過研究期內的工作,項目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形而上方面,從中國的傳統陰陽平衡的文化入手,結合了西方的傳統文化,以黑河流域水資源管理為案例,搭建了一條東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在這一過程中,提出了天人之際的發展理論,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方法論,在總結研究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矛盾的四種大而化之途徑,這與黑河流域的水資源管理實踐是一致的,中間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該項目成果包括五方面。其中,《理論與實踐(I)》、《理論與實踐(II)》這兩篇論文屬於「生態經濟學的集成研究框架」成果。

《黑河流域中遊水-生態-經濟模型綜合研究》項目成果。科學網截圖

2

《冰川凍土》編輯部:撤稿,致歉

1月12日中午,《冰川凍土》官方微信發布了編輯部的撤稿聲明。

我刊獲悉這一情況後高度重視,經報編委會審核,決定對該文撤稿。我刊在該文刊發前審核不嚴,在此鄭重致歉!衷心感謝相關網友的關心和批評,我們將嚴肅對待發表文章質量問題,杜絕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3

期刊主編就是導師:申請引咎辭職

在知網查詢可知,徐中民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同時任《冰川凍土》的主編。

1月12日,程國棟回復澎湃新聞表示: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後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並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

4

作者回應: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

1月12日,記者聯繫上了徐中民。他表示,引發熱議的論文確實是他寫的。他說,自然科學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點文史哲的知識,萬事視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學沒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徐中民還稱,熱議論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進入論文要點。熱議文章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問題,實際問題潛伏得非常深刻,對目前地理學沉溺於科學的預測未來是很大的補充,主要就是探討如何攀登上共同發展之路。

隨後,徐中民給記者發來兩篇他寫的公眾號文章作為回應,文章標題為《科研之路的認識過程——感師恩》《理論系列一:共同的發展之路》文中稱,將其導師程國棟夫妻工作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起,結合二人平常的一些教誨,很容易推導出反映人或地區發展的未來藍圖,帶結構的共同發展之路的雛形。

5

中科院深夜回應

1月12日晚,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就此事接連發布了兩條微博。

《關於發文不當問題處理情況的說明》:

經認真調查,認為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問題,該刊編輯部存在學術把關不嚴問題。我院已接受該刊主編請辭申請,暫停該刊專職副主編職務,並著手儘快啟動該刊編委會、編輯部整改工作。

隨後,作為中科院全院科技期刊工作主管部門,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則發布說明稱,經初步調查了解,該文確實存在與期刊學術定位不符等問題,將儘快成立調查組,認真調查相關問題,切實做好處理、整改工作,堅決杜絕類似情況。

來源:青春北京、青春浙江

微編:代芹漣

「貴州改革」微信2020年第13期(總第1121期)

相關焦點

  • 吹捧導師和師娘的論文刷屏後,作者這樣解釋,中科院深夜回應
    然而論文討論的內容並非「冰川凍土」,而是花了大篇幅誇導師和師母的光輝事跡與崇高品性。《冰川凍土》由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地理學會主辦,是我國冰、雪、凍土和冰凍圈領域唯一的學報級學術期刊。1月12日,《冰川凍土》編輯部發表撤稿聲明,中科院也深夜回應。
  • 「優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看似拍馬屁,實則有感而發
    作者徐中民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對此,作者徐中民稱,自己寫作的初衷,「不只是自然表達,有更深層的含義」,並否認刻意吹捧導師。《冰川凍土》撤稿,主編引咎辭職《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徐中民,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其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程國棟,後者同時任《冰川凍土》的主編。
  • 《冰川凍土》爭議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文章有深層含義
    近日,一篇2013年在《冰川凍土》發表的論文引發爭議和關注,文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被指「吹捧導師」。據國內媒體報導,論文作者徐中民本人回應,文章有深層含義,後有研究支撐。資料顯示,徐中民論文中談及的導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程國棟。《冰川凍土》期刊官網顯示,程國棟為該期刊主編。目前,程國棟已經申請辭職。
  • 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作者被處理:搜獵馬屁精,為何學術圈最容易?
    「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事件,正式落下帷幕。畢竟,就最初公眾的質疑,只是覺得「吹捧導師與師娘論文」有些不妥。但是,順著吹捧的脈絡,我們卻又看到更為「深不可測」的「學術圈」亂象。坦白講,就以提供虛假信息進行「項目經費套現」的事實來講,涉事的「論文作者」是沒有資格在繼續搞學術的。
  • 吹捧導師師娘論文爆火後,知情人稱導師曾非常生氣,沒人理睬作者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記者 |廖如雲 實習生 譚思慧日前,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熱議,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過程中,闡述論證「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 我校18名博士和27位導師分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5號)和《關於公布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9〕324號)。根據通知,我校喬藝曉等18名博士、葉向東等27位導師分別榮獲2019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
  • "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有更深層次含義
    (原標題:「讚美師娘」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有更深層次含義) 新京報訊
  • 我校17名博士和33位導師分獲2018年度中科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
    近日,中科院發布《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4號)和《關於公布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18〕363號)。根據通知,我校張川靜等17名博士、李嘉禹等33位導師分別榮獲本年度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和優秀導師獎。
  • 吹捧導師和師娘的神論文上核心期刊!網友炸了,作者回應:其實非常深刻
    導師的崇高體現在處事有道:導師提倡十年鑄一劍,他的見識像天路一樣高遠而深邃;導師提倡江海納百川,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寬廣而平靜;導師倡行長空揮彩筆,他的精神就像時空一樣玄妙而永恆……「如果這都不心生崇高感,那就只能歸入麻木,缺乏悟性的行列。」文章第三部分,則對師娘展開了讚美。
  • 清華大學回應博士論文造假: 撤銷學位、問責導師,對學術不端零容忍
    記者22日從清華大學獲悉,學校已於2017年4月撤銷了涉事論文作者、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2010級博士生葉肖鑫的博士學位,並就處理結果在校內進行了公告;2017年6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停止了葉肖鑫導師唐國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資格,撤銷其材料學科負責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職務,目前唐國翌已辦理退休手續。
  • 「甘德懷事件」引爭議 中國博士招考制度困境凸顯
    中新網8月2日電 網際網路20多天來對「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的關注一直「高燒」未退。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性第一次因為一個具體「事件」而遭到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7月10日,甘在網上披露這一經歷,掀起軒然大波,眾多網友紛紛質疑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並把批評的矛頭直指博導的招生權力和腐敗。  網友們對此事件的強烈關注,已經讓「甘德懷與北大法學院孰是孰非」的糾纏顯得不那麼重要,而使中國博士招考制度面臨的困境凸現出來。  博士招考存在權力尋租?
  • 寒門博士溺水自殺女友首度發聲,導師責任佔70%
    上個月西安交大藥理學博士楊寶德溺水身亡,有媒體報導稱,楊寶德生前經常被導師要求幫忙處理私人瑣事。西安交通大學近日回應稱,涉事博導被停止招生資格。令人唏噓的悲劇不得不讓人反思,今天的大學校園怎麼了?師生關係為何成為痛點?楊寶德之死令人惋惜曾經一度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西安交通大學藥理學博士生楊寶德,在12月25號那天溺水身亡。
  • 五年博士被導師勸退背後:是博士的責任還是導師的責任?
    每年,都有一些博士因為無法完成學業或是其它原因而退學,或主動,或被動。曾經有一篇論文的數據顯示,常青藤學校的博士退學率超過10%。博士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有人說,博士不能畢業,導師也有責任,有時候甚至有更大的責任,像文中開頭那兩名博士,讀了五年了,還不能畢業,導師能沒有責任嗎?
  •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博士學位論文造假做出了回應:學位去年被撤銷...
    當晚,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回應稱,早在2017年4月,該校就已經嚴肅處理了涉及該論文作者和該校2010年博士生葉肖鑫的嚴重學術不端行為,並撤銷了他的博士學位。學校宣布了這種治療的結果。2017年6月,研究所暫停了葉肖鑫的導師唐·郭毅教授的研究生招生資格,並取消了他的材料科學主任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長的職位。現在唐·郭毅已經辦理了退休手續。
  • 四川「北鬥女神」:16歲高考,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
    如今的她,32歲成中科院最年輕博士生導師,並被稱之為「北鬥女神」。二、32歲成為中科院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徐穎從2006年師從導師接觸北鬥衛星的研究工作,由於成績突出,博士畢業之後,她便獲得了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的工作。
  • 中科院院士高福,寒門出身一家9位博士,SCI發文 500餘篇十分高產
    高福不僅自己讀書改變了命運,而且自己家中多位兄弟姐妹靠著讀書改變了命運,比如除了自己外,在自己平輩的人當中,還有2人成為了博士,而在後輩當中有6人也讀完了博士,一家門9博士在山西老家被人所羨慕。高福的姐姐高平的兒子韓鵬程,目前居住於美國亞特蘭大,是埃默裡大學博士後,而他的妻子王奇慧與高福在同一個單位,是一名中科院的博士生,目前在做微生物學研究。如果再算上高福的妻子和高峰的妻子,家中正好9位博士、2位碩士。
  • 西交大暫停溺亡博士女導師招生資格 女友:符合預期
    據中青在線1月19日報導,西安交通大學當天回應該校博士生楊寶德之死,稱其博士生導師周筠確實存在讓學生到家裡打掃衛生、陪同超市購物、洗車等行為。校方已取消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資格。 關於西安交大對周筠做出的「取消招生資格」的處理結果,吳靜坦言,結果「基本符合我的預期,我知道讓學校開除這個老師的可能性太小了。」
  • 楊輝團隊回應Nature論文抄襲舉報:純屬污衊
    上周,學術圈的實名舉報學術抄襲事件有了後續。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付向東教授實名舉報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楊輝博士的文章學術造假,抄襲研究思路和結果。一個周末的發酵後,事件終於有了當事人楊輝團隊的正面回應。先給錯過了這個學術大瓜的同學回顧一下事件經過。
  • 冰川凍土7年前發表論文,作者否認吹捧導師
    據悉,作者在自己的論文中,論述生態經濟學時,列舉大量導師夫婦的事例,目的只為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關於這一點,讓就算不是這個領域的朋友都覺得匪夷所思。
  • 清華回應11篇論文被海外撤稿:撤銷造假者博士學位
    昨晚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對此作出回應,相關研究生已於去年被撤銷博士學位,其導師也停止了招收研究生的資格。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撤稿觀察」網站上列出的撤稿名單上看到,這11篇材料學領域的學術論文主要發表於2014年至2016年之間,被《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期刊網站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