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傷疤忘了疼,溫州疫情過去一段時間,慢慢步入正常生活軌跡後,最近日常工作忙碌以後,把不久之前封城抗疫的艱難日子已經忘了差不多了。
今天武漢解封,恰又收到「今日頭條」發來的防疫證書。才又讓我有時間回想艱難的防疫日子。過年後,外地的同學看到新聞都在擔心溫州的疫情,很多同學擔心溫州成為第二個武漢;加拿大和美國工作的大學室友曾擔心我們的安全,半夜打來微信語音:後悔她自己沒買到更多的物資寄到中國。而現在,是我擔心著她們,怕她們防疫物質不夠。
疫情期間天天上頭條,發微博,科普闢謠,愛心接力防疫物質轉運,愛心接力本地滯銷的蔬菜。每天關注疫情的進展,分享科普如何洗手,如何不聚集,如何增加免疫力抵抗病毒。發了微博微頭條200多條,點擊率800多萬。溫州封城那天,很多人聚集到菜市場和超市,為了讓大家不聚集,我發在頭條上的科普點擊量達300多萬。
有一天,刷到微博上的一個求助貼,一位37周的新冠肺炎孕婦,因找不到分娩的醫院在網上求助。37周、雙胞胎、新冠肺炎,看到這幾個關鍵字,作為婦產科醫生的我開始不淡定了,我能幫忙嗎,我能幫得上忙嗎?這時候我想到生門裡的李家福教授,看過生門的人應該都熟悉李教授。在疫情期間李教授在群裡分享過他們科室收住新冠肺炎孕婦的經驗,分享過到他在籌建方艙醫院的身影。
雖然知道李教授一定很忙,但我相信能幫上忙他們肯定會幫。李教授科室在春節期間,敢於打破常規,在新冠肺炎來臨的第一時間,收治新館肺炎的孕婦,也是初期武漢收治新冠肺炎孕婦最多的科室。於是我大膽在群裡給李教授發了一條微信。李教授馬上拿起手機聯繫了孕婦。
但因為對方電話忙,李教授以為是空號,於是熱心的群眾又開始做起了接力棒,添亂幫堅持不懈拔了7次電話,終於打通了,大家才放心。
李教授聯繫上了孕婦,第二天孕婦到了中南醫院,按照新冠肺炎孕婦的流程第一時間做了剖宮產,雙胞胎平平安安!
今天,武漢解封,問候了李家福教授,李教授說:現在生活節奏和心理壓力比之前已經舒緩多了,但抗疫還沒結束。李教授給我們分享了疫情心得:經過疫情後最大的競爭力不是學歷 不是財力 不是能力,而是人的免疫力。
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好: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珍惜自己。同意的親們轉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