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億差點淪為灰燼!日本大火箭發射臺驟然起火,連燒兩個小時

2021-01-20 巔峰高地

最近一段時間世界航天發展都不是很順利,先是印度首艘登月飛船月船-2號一頭扎向月面,緊接著日本這邊也出事。


H-2B火箭發射臺起火


本月11日當地時間三時零五分左右,位於鹿兒島縣的種子島發射場移動發射臺驟然起火,現場冒起濃煙。發射臺上方就是正在進行發射前準備的H-2B型大推力運載火箭,火箭整流罩內則是執行國際空間站貨運業務的HTV-8鸛號貨運飛船,原定6時33分的火箭發射計劃被迫取消。


截至上午6時34分滅火工作仍在進行中,火情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災難性事件,有網友形象地將其描述為「火烤氫罐」,總價值高達300多億日元的大火箭與飛船差點淪為灰燼。


H-2B火箭地面起飛級


H-2B是一款兩級半大推力火箭,地面起飛級由4部推力達137噸的固體火箭助推器與一級火箭構成,一級火箭配置兩臺推力為85噸的LE-7A氫氧發動機,二級火箭配置一臺推力13.72噸的LE-5B氫氧發動機。該箭最大起飛重量531噸,近地軌道運力19噸,地球同步軌道運力8噸。

射前3小時發射臺失火很大程度是與燃料加注系統有關,而氫氧燃料加注一般都會持續至發射的最後時刻,燃料加注完畢就必須在短時間內點火發射。此次大火已經導致原發射計劃推遲,因此還必須將燃料卸載排空,這又是另一大難題。


H-2B型運載火箭


提起日本航天,人們總是忍不住拿來與中國航天進行對比。H-2B火箭不論是從技術形態亦或者運力來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遙遙領先於我國,但航天發展從來不是單向能力比拼,也不是單純的技術實力比拼,背後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綜合國力。


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拍攝小行星畫面


日本航天的特徵是單項能力突出,這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是因為經費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另一個原因就是該國大部分航天業務寄希望於大洋彼岸,比如依託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們只需要發展增強版區域導航系統即可服務本國導航業務,依託國際空間站項目可以拓展載人航天能力,全球遙感業務也可以從他國渠道購買。


從資源優化配置角度看,這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但若從獨立自主不受制於人的角度看,長此以往就會形成結構性發展困境。


美國新一代GPS導航衛星


比如,他們迄今為止尚未擁有具備載人天地往返能力的載人飛船,如果未來某一天不想聽命於大洋彼岸,那麼GPS高精度導航信號也會被關閉,正如日本軍工很多領域受制於人一樣,其航天系統也是如此。


當下我國航天對比大洋彼岸的美國仍然處於全方位落後階段,但放眼全球具備依託強大綜合國力,均衡發展航天事業能力的玩家也只有這兩家。


軍民兩用高分十一號衛星


何為均衡能力?那就是具備規模化進入空間能力,能夠獨立研發各類軍民兩用衛星產品,具備載人航天能力,同時可以全面均衡開展深空探測及空間科學探測任務。


比如,我國現在擁有世界排名第二規模突破300顆的各型應用衛星,光學遙感、紅外預警、合成孔徑雷達、電子偵察、大容量數據傳輸、地質監測、農業普查、空間科學等應用衛星一應俱全。


長徵七號運載火箭


去年更是奪得全球航天發射榜冠軍,長徵二號系列、三號系列實現規模化發射能力,新一代長徵六號、七號等多型火箭相繼成功發射並投入應用。


更為奪目的是研製了一批快速響應火箭,快舟一號甲、長徵十一號、捷龍一號等快響火箭相繼問世,成為全球第一家具備規模化快速進入空間能力的國家。該項能力具有鮮明的軍民兩用特徵,對打贏未來空天戰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執行海上發射任務的長徵十一號快響火箭


載人航天更被視作航天硬實力指標,我們相繼成功發射了多艘神舟載人飛船,共計將14人次航天員送上太空並安全返回,連續攻克包括載人飛天、多人多天、航天員中期駐留、航天員太空行走、空間交會對接、在軌燃料補加等瓶頸技術。


均衡發展就是不爭一時之長短,著眼長遠進行科學規劃發展。比如,日本H-2B火箭此次發射的HTV-8鸛號貨運飛船曾是他們引以為傲的載人航天裝備,隨著我國載人航天二步走計劃實施,天舟貨運飛船應運而生。


HTV與天舟貨運飛船


該型飛船依託新一代長徵7號無毒無汙染火箭發射,總噸位13噸,具備6.5噸上行運貨能力,不僅高於日本鸛號貨運飛船的6噸運力,更具備發射小型空間艙段能力,任務適應性更強。


隨著時間推移原有短板也會在均衡發展框架下最終補齊,貨運飛船是如此,大推力火箭、深空探測皆是如此。


長徵五號大推力運載火箭


H-2B火箭19噸運力曾長期領先我國的長徵三號乙火箭,新一代長徵五號火箭雖然命運多舛,但該型火箭主要問題已經攻克,目前正在進行可靠性增長試車,它的成功將最終奠定亞洲火箭運力霸主地位。

印度月船-2號飛船登月失敗讓世人直觀認識到登月任務的複雜與艱難程度,與之對比嫦娥探月工程卻創造了五戰五捷戰績,嫦娥一號、二號、三號、五號T1試驗器、四號相繼成功。


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


明年我國還將發射一步實現繞落巡火星的探測器,與此同時上九天摘星計劃也已經啟動。我國首顆專職小行星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將於兩年後發射,它將在跨度數億公裡的宇宙空間連續造訪多顆天體,首先對距離地球3860萬公裡編號為2016 HO3的小行星進行著陸採樣探測,爾後進入返回地球軌道。


接近地球時投放返回艙將小行星樣本送回地面,爾後借力地球引力繼續向火星軌道飛去,其最終目的地是小行星帶的133P彗星,並對其進行環繞探測,這是一項為期十年的太空流浪之旅。


嫦娥五號T1試驗返回器


系列航天任務的實施如果沒有持續增強的綜合國力是絕無可能實現,中國航天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14億人民的奮力拼搏,未來能夠肩負人類拓展天疆使命的一定會是一個更加偉大的國度,而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相關焦點

  • 日媒揭H2B火箭發射臺火災原因是冷卻用液態氧濃度過高
    日媒揭H2B火箭發射臺火災原因是冷卻用液態氧濃度過高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09-20 17:11:34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
  • 航天一院519廠攻堅長三乙火箭發射臺
    經過幾十天的拼搏苦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519廠長三乙火箭發射臺的28名安裝隊員,克服野外低溫等困難,按計劃完成了發射臺的安裝調試任務
  • 防控大隊民警路遇樹林驟然起火 緊急撲滅
    防控大隊民警路遇樹林驟然起火 緊急撲滅 2021-01-1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火箭發射臺
    我的火箭發射臺甦醒
  • 人體毫無徵兆起火燃燒,化為灰燼,為何周圍物體卻完好無損
    一個80公斤重的男人,上床的時候還好好的,最後被燒得只剩下3斤骨頭。最奇怪的是,房子沒事兒!一個人的身體幾乎被燒為灰燼,但是周圍的物品卻完好無損。什麼樣的火能在焚燒人體的同時,卻不觸及周圍的物品?如果不是火勢太猛、來不及撲救,一個人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燒死?實際上,與此類似的神秘燃燒事件時有發生。
  • 日本計劃建設新火箭基地 發射數量將翻番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將於2019年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建設新的火箭發射基地。《日本經濟新聞》4日透露稱,日本將配合2020年投放正在開發的新型主力火箭「H3(暫稱)」,將引進最新的組裝設施和自動檢查系統,發射準備時間縮短至不到1個月,使之每年能發射10枚以上火箭,達到此前的2倍。
  • 火箭發射臺怎麼做到耐2800℃高溫,火箭每次發射完都需要維護嗎?
    我們常常看到巨大的火箭發射臺在火箭發射升空的時候會噴出大量的水。噴水可以降溫、防止火箭的尾焰燒壞發射臺,還可以抑制火箭燃燒產生的巨大噪聲。每次火箭發射噴射的大熱量尾焰會導致耐火材料飛散,並對發射平臺局部造成損壞,所以每次火箭發射後,地面工作人員都要對發射平臺局部破壞位置進行修補。耐火材料面對這麼高的溫度是有使用次數,所以需要做定期的更換。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兩個發射平臺,光耐火塗料就需要近4噸。
  • 【文章篇】為長徵一號火箭研製發射臺
    為長徵一號火箭研製發射臺科技一院
  • 我國匯款18億後被拒絕合作,如今伽利略系統差點癱瘓淪為廢鐵
    據環球網報導,歐盟可能沒想到,當年拽的跟個大佬似的,欺騙中國18億人民幣後把中國踢出伽利略,卻讓中國研究出來屬於中國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曾幾何時,伽利略是歐盟引以為傲的導航系統,現在差點癱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 日本新火箭技術先進 與洲際飛彈仍差異大
    質量約300千克,推進劑質量約100千克,比衝215秒。液體上面級由H-IIA大推力運載火箭的第二級液體姿控發動機改進而來。此外,第一級火箭發動機所採用的固體滾動控制發動機、第二級的液體姿控發動機和用於第三級發動機(裝配在第二/三級級間段上)起旋的小型固體發動機均來自  於M-V火箭的成熟技術並稍加改進。
  • 馬斯克:SpaceX將在Starship測試中用上兩個發射臺
    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於當地時間周四在Twitter上發文表示,公司將尋求利用上其位於德州博卡奇卡的兩個發射臺  ,每個發射臺將發射一枚原型火箭,而SuperHeavy助推器則將成為展開該類型試驗的首個對象。
  • 5級颶風即將登陸美國東岸,NASA將巨大火箭發射臺搬入室內 | 圖說
    多裡安目前預測大概路徑(圖源:NOAA)目前颶風多裡安風眼位於距巴哈馬阿巴科群島東面325公裡位置,預料接下來將會靠近或經過巴哈馬西北地區,帶來狂風暴雨。(圖源:NOAA GOES-East)多裡安已經到達5級,帶來高達每小時220英裡的颶風,多裡安的持續風速已經打破了大西洋颶風的最高風速記錄。
  • 為啥火箭發射臺下面要灌水?
    之前有小夥伴問我:火箭發射時噴出的白煙是什麼? 不過除此之外,發射臺下面的水池另一個功能是:減少噪音。
  • SN5成功升空,SpaceX將另一星際飛船原型機推到發射臺,繼續測試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SpaceX將嘗試重新使用這架原型機,但可能需要至少一到兩個星期的檢查和維修。在星艦SN5從發射臺移動到工廠並在組裝平臺中佔據星艦SN6旁邊的位置幾個小時後,經過飛行驗證的星艦的姊妹SN6就踏上了空曠的道路,並經過了幾英裡的路程到達了發射臺。
  • 隨著第100次火箭發射,SpaceX改變遊戲規則,省大量資金
    在此之前,SpaceX的目標是在不到10小時內發射兩次軌道獵鷹9號(Falcon 9)火箭,這很可能是歷史上最快的連續商業發射。獵鷹9號火箭實現陸地回收發射後一個多小時,「拼車」的有效載荷GNOMES作為參考,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可能會花費5億到10億美元甚至更多,為其第一個軌道火箭「新格倫」(New Glenn)從頭開始建造一個發射臺。
  • 朝火箭再發射 世界火箭發射基地大盤點
    西海衛星發射場總負責人張明進帶領70多名外國記者參觀了聯動試驗場和綜合指揮所,向記者展示了衛星發射塔和即將發射的「光明星3號」衛星。「銀河3號」火箭已經安裝在發射塔上,火箭上有朝鮮國旗和「銀河3」字樣,發射塔上部有塔吊,工作人員正在發射塔底部和中部工作。一、全球十大發射基地大盤點是不是覺得不怎麼發達的朝鮮居然有這麼多霸氣的火箭發射場不可思議?
  • 俄將修復全球唯一海上浮動發射臺
    導語:8月24日,俄羅斯副總理鮑裡索夫在「軍隊-2020」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將修復全球唯一海上浮動發射臺——「海上發射」項目的海上浮動發射臺,經初步估算,修復工作需花費350億盧布。據其介紹,修復該發射臺的費用預計為350億盧布。而今年7月份時,俄原子能公司(Росатом)估算的修復費用為838億盧布(按目前的物價計算),如考慮通脹因素,則這一數字可能高達910億盧布。除該發射臺現所有者S7集團以及俄航天集團以外,俄原子能公司亦被視作該發射臺的潛在購買方。
  • 馬斯克為何選擇在39A發射臺進行首次載人發射?
    獵鷹9火箭目前,獵鷹9系列火箭已經逐步趨於成熟,並且進行了數十次成功的發射任務,而船員龍飛船也已經進行過一次成功的無人軌道飛行,實現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39A發射臺最初是為將太空人送往月球而建造的,後來被用於美國宇航局太空梭的發射平臺。上世紀1960年代初,為了能夠將推力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美國宇航局開始建造一個能夠支持該重型火星發射任務的發射臺,作為備份發射場,NASA同時建造了兩個能夠支持土星五號發射任務的發射臺:39A和39B。
  • 西安一小區起火從1樓燒至25樓 10人吸濃煙中毒
    1月29日晚11點多,西安城北含元路附近的八府莊園小區一棟高層發生火災,幸無人傷亡。1月30日凌晨,西安城南長延堡街道辦南窯村新家園小區2號樓配電間發生火災,大火從1樓燒至25樓。有20多戶居民被緊急疏散,10名村民由於吸入煙霧而住院治療。目前,傷者生命體徵平穩。
  • 大集上鞭炮攤起火 十幾輛汽車燒成鐵架(圖)
    今天上午10點左右,市郊的一個大集上,幾個鞭炮攤忽然起火,十幾輛機動車被當場燒毀,附近的人家也遭了秧。    這是附近居民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現場濃煙滾滾,足足有三四米高,伴隨著鞭炮的響聲,時不時還有煙花飛起,周圍商販急忙把物品轉移到遠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