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匯款18億後被拒絕合作,如今伽利略系統差點癱瘓淪為廢鐵

2021-01-10 帝王崛起

據環球網報導,歐盟可能沒想到,當年拽的跟個大佬似的,欺騙中國18億人民幣後把中國踢出伽利略,卻讓中國研究出來屬於中國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

曾幾何時,伽利略是歐盟引以為傲的導航系統,現在差點癱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伽利略於2016年投入使用,由歐盟通過總部位於布拉格的歐洲GNSS機構運營的歐洲航天局創建,它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個獨立的高精度定位系統,成為世界第三大導航系統,這樣歐洲就不必依賴美國GPS或俄羅斯GLONASS系統,以為可以在軍事上更加獨立自主了!

中國當年也是滿心希望能與歐洲合作,誠意滿滿的掏出來18億定金,卻慘遭歐洲排擠。關於計劃的財政和利益分配,中國一直受到擠壓,並將中國排除在核心決策之外。 中國對伽利略的影響甚至無法與沒有為信號放大系統付出一分錢的國家相提並論。 此外,中國不可能接受和其他國家用於國防的相同系統,因此中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已經沉默多年的「北鬥」系統。而且歐盟不但踢出了中國,還卑躬屈膝和美國合作,在與美國籤署的協議中,歐盟同意轉換為二進位偏移載波調製1.1或BOC,以允許GPS和Galileo並存,甚至將來合併使用兩個系統。

歐盟還同意為了美國和歐盟的安全進行軍事上的合作,結果果然被美國免費提供給歐盟的氫原子鐘和銫鐘給坑了一道。一般而言,定位系統的觀看誤差是由衛星自身的時間信號接收設備的問題引起的。因此,在系統中,通常只有一個或幾個衛星在本地發生故障,然而定位系統卻在多地發生了故障。

歐洲與中國終止合作,暴露了歐洲在地緣政治上的目光短淺。歐盟的短期經濟目標往往比長期的戰略目標更為重要。與中國相反,由於歐盟沒有統一的地緣經濟戰略,從而與中國的合作錯失良機。

北鬥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第二代系統的第一顆於13年前發射。隨後在2009-2011年又發射了9顆,實現了區域功能覆蓋。在此階段,總共發射了16顆。 5年前,該系統開始向全球覆蓋範圍過渡,首次發射了新一代第17顆衛星。 然後第18和第19顆從西昌成功發射,這標誌著中國首次在長徵3B運載火箭上同時發射兩顆。

北鬥系統是十分先進的,Expedition-1是一個獨立的高層,能夠將一個或多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不同的軌道。 2015年9月29日,發射了第20顆,該系統內首次攜帶氫激射器。在4年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第21、22和23顆,其中最後兩顆先後投入服務。

北鬥二號導航系統可比伽利略先進多了,定位的精度更高,讓整個歐洲瑟瑟發抖。作為該計劃的「前任」,中國證明了實現關鍵的技術還需要自力更生才能成功。他國的幫助是無法等待,無法信任或無法實現的。

當初伽利略愛理不理,現在的北鬥你高攀不起。回顧13年前,中國決定放棄伽利略計劃,放棄18億的資金。這確實是當下的最壞的結果,卻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極有好處。在當時很難想像,中國龐大的火箭部隊現在可以依靠如此靈活的北鬥導航系統來完成其全球打擊計劃。隨著北鬥本地化計劃的穩步推進,目前在北鬥3號衛星上部署的家庭原子鐘的準確性比北鬥2號基線原子鐘高出一個數量級,據說該誤差在300萬年中僅為1秒。雖然是當今是全球貿易的時代,很多國家都在購買其他國家的現代標準導航系統,但是中國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必須由中國人自己牢牢控制。

想想清代的鎮遠和定遠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就知道獨立自主研究國防科技有多麼重要。這麼一想我們還得多多感謝歐盟把我們踢出了伽利略的合作計劃,多虧他們的不合作,我們的北鬥系統才能成為成功媲美美國GPS的軍用導航系統。

相關焦點

  • 「拿走」我國20億,卻拒絕我國加入研究,如今報應來了
    航空航天技術對於現代科技是至關重要的,我國在航天航空領域後來居上,甚至有緊追美國的趨勢。但曾經,我國在航天領域中也受到了欺騙,「拿走」我國20億,卻拒絕我國加入航空研究,如今報應來了!當年是2004年,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有了起色,所以我國便抱著學習的態度去往歐洲加入研究工作。畢竟我國在導航定位系統方面沒有任何基礎,去學習經驗與技術要比這20億值多了。只是沒想到的是,僅僅一年之後,我國便被拒絕參與研製了。
  • 坑了中國20個億後,伽利略系統終於全面癱瘓了,原因令人很無奈
    ,北鬥系統總設計師當場宣布,到明年年底,北鬥全球定位系統將全面建成,就在中國北鬥實現全面趕超同時,又一個導航系統卻陷入癱瘓,這一導航系統就是伽利略系統,其原因令人很無奈,據悉是因為歐洲航天局缺乏組織能力,相關科研人員不肯加班,以致伽利略系統終於全面癱瘓了,這麼看來,在坑了中國20個億後,伽利略系統總算嘗到了惡果,甚至有歐洲航天專家直言悔不該當初。
  • 「報應」來了,當初坑了中國20億,如今衛星系統陷入全面癱瘓局面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太空逐漸成為各大強國的新的爭鬥之所,而衛星作為各個國家的「眼睛」,自然也受到各國重視,但是有實力研發出自己衛星系統的國家畢竟還是少數。我國在研發衛星的時候被坑了20億,結果如今「報應」來了,歐盟的衛星系統陷入了全面癱瘓的局面,可以說「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 歐洲衛星系統「失靈」?我國北鬥一枝獨秀,網友:了不起我的國
    衛星定位系統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當年的「銀河號」事件,我國貨輪受到美國切斷GPS後,導致無法取得聯繫,也正是因為本次事件,我國意識到了必須擁有自己的一套定位系統,前段時間在我國科學家的精心研發下,終於迎來了北鬥衛星,而當年坑了中國20億的歐洲,報應卻來了,衛星系統或將面臨全面癱瘓!
  • 經歷全線「跳閘」事故後,歐盟伽利略導航系統如何規劃未來?
    他在報告中表示,彈性是伽利略二代(G2G)的核心原則,應當置於精度之上。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和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美國GPS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俄羅斯格洛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是歐盟希望獨立於美國GPS、不惜投入巨資的產物。經歷了嚴重的預算超支與時間推延之後,它在2016年12月啟動「初始服務」,目前已經部署了26顆在軌衛星。
  • 歐洲伽利略導航故障頻發,曾將中國擠出局,逼北鬥搞出尖端原子鐘
    作為歐洲的面子工程,這並不是伽利略導航第一次出現故障,2019年7月伽利略導航就全線癱瘓停擺,衛星定位服務中斷長達一周。近四年來伽利略導航系統就趴窩三次,系統故障、時間異常和服務降級,這些問題從2016年歐盟宣布伽利略開始提供導航定位服務以來,就一直常伴左右,而這些又和一個叫原子鐘的設備息息相關,這也是歐空局將中國航天踢出伽利略導航後,自食惡果的直接體現。
  • 2.6億打了水漂!美國打造全球最大天眼,多年之後變成一坨廢鐵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位于波多黎各,但是卻由美國負責管理和運營,建設花費2.6億美元的巨額資金,如今雜草叢生,遠遠望去,就像一坨巨大的廢鐵,橫在山谷之中,令人惋惜不已,相較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悲慘遭遇,我國卻在這一領域突飛猛進,2016年9月,我國在貴州建造出500米直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FAST誕生之後,立馬超越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成為世界第一。
  • 炸死對手頭號武器專家,兩萬枚火箭彈淪為廢鐵
    以色列在頂住頭號對手連續72小時轟炸後,僅憑一次空襲就逆轉戰局。以媒體稱在新的指揮官接任之前,巴抵抗組織約兩萬枚火箭彈實際上淪為廢鐵。實際上在空襲結束之後,傑哈德組織領導層很快就向以色列發出要求停火的信號。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14日白天宣布,以軍戰機13日夜間至當天凌晨突襲了加沙代爾巴拉赫地區,擊斃馬爾霍斯及其5名家人,還造成約12名傑哈德武裝人員受傷。
  • 英國退出伽利略導航計劃,將自己建立導航系統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隨著英國退出歐盟時限臨近,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G20峰會上表示,英國將退出歐盟主導的「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並研發一套自己的導航衛星系統。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根據阿根廷G20峰會上宣布的消息,英國退出伽利略計劃後再決定建立自己的軍事用途衛星導航系統,英國因此可能損失12億英鎊的伽利略計劃的前期投入費用,而獨立報稱,雖然政府拒絕透露該數據,但是英國自行研發的新衛星導航系統很可能需要投入30-50億英鎊。
  • 北鬥導航系統誕生和成功,源自美國的六次羞辱和伽利略的天價欺詐
    1993年,當時航行在公海的中國貨輪「銀河號」被美方懷疑參與運輸製造化學武器的原料,要求當場檢查,被我方言辭拒絕之後,然後美國方面任性的關掉了GPS的導航系統,導致銀河號成為瞎子,既無法跟外界聯繫,也無法確認航路在公海上飄蕩了30多天,最後只好被迫同意美方登船檢查。
  • 「伽利略」導航系統「病」得多重
    本報記者 塗 蕾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日前發布服務降級公告稱,從7月11日1時開始,用戶將經歷「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中斷,服務將不可用,具體恢復時間待定。導航衛星行業權威雜誌Inside GNSS12日援引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內部消息稱,團隊正在全力恢復「伽利略」的服務,修復工作預計將在當地時間7月13-14日完成。該公告一出,迅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號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伽利略」系統到底怎麼了?有國內媒體在報導這一消息時使用了「『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掛』了」這樣的提法。到底這次的事故有多嚴重呢?
  • 北鬥先後兼容GPS、伽利略!歐盟雖輸了,但別忘了他差點坑慘中國
    「伽利略(Galileo)」導航系統,則由歐盟和歐洲航天局(ESA)合作開發,同樣旨在提供高精度的全球定位保障服務。伽利略與GPS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已實現兼容互通。按照計劃,伽利略系統由兩個地面控制中心和30顆衛星組成,預定於2020年實現全部衛星組網。
  • 獲中國北鬥無償幫助,如今卻恩將仇報,拒絕和中國續約合作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根據相關國際媒體報導,澳大利亞衛星地面站此前一直由中國承租,不過隨著租約到期之後,瑞典已經拒絕再與中國續約,理由也非常簡單,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地緣政治非常複雜,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局勢開始撲朔迷離,所以瑞典選擇暫時觀望。
  • 「伽利略」導航系統為什麼非要我國共享頻段?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出行取得了極大的便利,再也不用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就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轉,導航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我們自己出行,還是叫外賣,取快遞等等都離不開導航,而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GPS是美國的導航系統,雖然他是免費讓我們使用,但要是我們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 300多億差點淪為灰燼!日本大火箭發射臺驟然起火,連燒兩個小時
    截至上午6時34分滅火工作仍在進行中,火情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稍有不慎就會釀成災難性事件,有網友形象地將其描述為「火烤氫罐」,總價值高達300多億日元的大火箭與飛船差點淪為灰燼。射前3小時發射臺失火很大程度是與燃料加注系統有關,而氫氧燃料加注一般都會持續至發射的最後時刻,燃料加注完畢就必須在短時間內點火發射。此次大火已經導致原發射計劃推遲,因此還必須將燃料卸載排空,這又是另一大難題。
  • 歐洲十分為難:半死不活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該何去何從?
    曾幾何時,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僅次於美國的先進系統,我們曾積極申請加入,歐洲在2003年的時候吸納了中國參與,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歐洲在2006年就逼迫中國退出。這段歷史相信一些網友還記憶深刻。現如今風水輪流轉,短短十幾年後,我們就有了先進的北鬥導航系統,而伽利略到現在卻依然半死不活。
  • 我國完成新技術「突破」!多國競爭與中合作,為何卻果斷拒絕呢?
    近幾年,我國在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時間,終於不負眾望,我國又完成了一次技術「突破」,因此,許多國家爭相與中國合作,但這次我國堅決拒絕,是什麼原因?咱們去看一看。今天,世界上許多國家不停地停電,幾億人幾天都無法用上電,而在中國,這樣的情況根本不存在,這都是得力於我們完善的電力輸送和系統。今天,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電力,無論是玩手機,還是工廠裡的機器運轉,如果沒有電,就根本無法完成這件事,而能正常發電也僅僅是一個前提,還必須有穩定的電力。
  • 曾加入「伽利略」計劃被拒,如今讓歐洲高攀不起
    年前中國在導航、電子和航天技術上都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屢屢在國際合作上遭人白眼,但這種情況如今已經不再擁有。國際電信聯盟對此也無能為力,經過協調後只能勉強從黃金頻段中最大程度擠出了一小段頻率,大約只有美俄導航系統頻段的一半都不到。這就意味著,就算想要再搞一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難度將十分大,這才有著中歐合作的意向。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迎來好消息,已有137國籤下合作
    導航衛星在軍事領域的價值有目共睹,如今我國的北鬥衛星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據最新消息,我國最後一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疫情當前,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步伐並沒有停止,反而多次進行發射任務,終於在6月23日完成了全球組網。隨後,好消息接踵而至,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137個國家與我國籤訂了合作協議,其中多數國家對我國北鬥系統的運用極為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