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十分為難:半死不活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該何去何從?

2020-12-05 國外視角

隨著中國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建成,我們終於有了可以比擬美國GPS系統的衛星導航。然而在世界範圍內,最尷尬的並不是GPS,而是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面對北鬥的強勢崛起,伽利略的未來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

曾幾何時,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僅次於美國的先進系統,我們曾積極申請加入,歐洲在2003年的時候吸納了中國參與,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歐洲在2006年就逼迫中國退出。這段歷史相信一些網友還記憶深刻。現如今風水輪流轉,短短十幾年後,我們就有了先進的北鬥導航系統,而伽利略到現在卻依然半死不活。

早在1999年,歐洲的法德意三國就開始牽頭建造歐洲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但是光是談判就談判了4年,到2003年才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為了緩解資金的困境,當時歐洲吸納了中國加入,中國因此投入了3.2億歐元的資金。2006年中國退出後,歐洲依然面臨嚴重的資金預算問題。直到2011年,伽利略系統的首顆導航衛星才順利進入軌道。

隨後,伽利略系統在各種麻煩中不斷停滯。一直到現在,伽利略系統需要的30顆衛星才發射了26顆,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成的刺激下,歐洲才決定在今年年底前不惜一切代價將剩下的衛星發射升空,就算是藉助美國的力量也要完成。而這距離伽利略規劃建成的時間已經延遲了12年,目前伽利略計劃的實際費用已經達到了75億歐元。

不僅如此,這個費盡心血建成的伽利略系統似乎並不完善。截至目前,伽利略系統一共發生了兩次故障,其中的一次甚至停止服務整整一個星期時間。為了避免和美國的GPS系統衝突,伽利略被設計成一個純粹的商用系統,但依然和美國GPS產生了一些衝突。隨著英國脫歐等突發事件,伽利略系統未來面對的挑戰還相當多。

在中國北鬥三號衛星系統建成的今天,伽利略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未來。目前,俄羅斯的衛星導航系統已經跟北鬥系統合併,但美國顯然不會給伽利略這個機會。好在歐洲本身的市場也很大,伽利略系統也得到了許多商業公司的承認。在可預見的未來內,GPS,伽利略,北鬥這三家將成為區區拿球定位服務的三分天下。

但很明顯,伽利略已經失去了爭奪頭把交椅的機會。

相關焦點

  • 歐洲伽利略系統技術故障導致部分導航服務中斷
    本報布魯塞爾7月15日電 (記者鄭彬)歐洲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服務中心14日發布消息稱,受與地面基礎設施相關的技術問題影響,歐洲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系統的初始導航和計時服務將暫時性中斷,恢復時間待定。
  •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的未來在哪?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的歐洲人早在1999年就由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牽頭開始籌劃歐洲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不過由於財政的拮据以及美國的壓力,歐洲各國直到2003年5月才就第一階段計劃達成一致。彼時資金捉襟見肘的歐洲人為了確保伽利略計劃的融資,便在2003年9月吸納中國進入該計劃以換取2.3億歐元的投資。
  •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導航「休克」一周
    在導航等服務「休克」一周後,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當地時間18日終於恢復正常。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系統此次到底發生什麼故障?問題有多嚴重?又帶來哪些教訓和啟示?地面故障導致衛星「休克」提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經常首先想起美國的GPS系統。
  • 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原子鐘現大面積故障
    西媒稱,歐洲航天局18日指出,搭載在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18顆衛星上的9個原子鐘出現了故障。但歐洲航天局表示,該衛星導航系統的運行並未受到影響。據西班牙埃菲社1月18日報導,歐洲航天局局長揚·韋爾納在記者會上指出,6個被動型氫微波激射器原子鐘和另外3個銣原子鐘出現了故障,故障原因正在調查。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上的每顆衛星都配備兩個被動型氫微波激射器原子鐘,其中一個用作產生導航信號的主要參照,另一個當作備用。此外,還配有兩個銣原子鐘。在所有氫原子鐘發生故障時,銣原子鐘作為支援。
  • 「伽利略」導航系統「病」得多重
    本報記者 塗 蕾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日前發布服務降級公告稱,從7月11日1時開始,用戶將經歷「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中斷,服務將不可用,具體恢復時間待定。導航衛星行業權威雜誌Inside GNSS12日援引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內部消息稱,團隊正在全力恢復「伽利略」的服務,修復工作預計將在當地時間7月13-14日完成。該公告一出,迅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號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伽利略」系統到底怎麼了?有國內媒體在報導這一消息時使用了「『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掛』了」這樣的提法。到底這次的事故有多嚴重呢?
  • 英國退出伽利略導航計劃,將自己建立導航系統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隨著英國退出歐盟時限臨近,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G20峰會上表示,英國將退出歐盟主導的「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並研發一套自己的導航衛星系統。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根據阿根廷G20峰會上宣布的消息,英國退出伽利略計劃後再決定建立自己的軍事用途衛星導航系統,英國因此可能損失12億英鎊的伽利略計劃的前期投入費用,而獨立報稱,雖然政府拒絕透露該數據,但是英國自行研發的新衛星導航系統很可能需要投入30-50億英鎊。
  • 「伽利略」導航系統為什麼非要我國共享頻段?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出行取得了極大的便利,再也不用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就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轉,導航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我們自己出行,還是叫外賣,取快遞等等都離不開導航,而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GPS是美國的導航系統,雖然他是免費讓我們使用,但要是我們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 歐盟加快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據斯洛維尼亞通訊社1月12日布魯塞爾報導,在1月12日舉行的第13屆歐洲太空會議上,歐盟專員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表示,歐盟希望在比原計劃提前的2024年發射新一代歐洲伽利略衛星。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Charles Michel)強調,要想在世界上更強大,歐盟就必須在太空上更強大。衛星導航系統被認為是歐盟的關鍵空間計劃之一。
  • 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重新陷入延期問題
    [中關村在線GPS頻道]停滯已久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目前依然被延誤的問題所困擾。在上周模擬黑舉行的衛星導航首腦會議上,伽利略計劃的官員承認,最新的時間表計劃依然面臨著拖延的問題。Paul VerhoefGNSS系統計劃歐洲委員會    伽利略在軌驗證(IOV
  • 北鬥導航系統誕生和成功,源自美國的六次羞辱和伽利略的天價欺詐
    就在這個時候,年輕的歐盟在1999年提出了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導航計劃,2002年3月,歐盟15個成員國決定啟動這一計劃,該計劃由30顆衛星組成,預計投資34億歐元。歐洲當時搞伽利略計劃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1993年成立的新歐盟,希望雄心勃勃的幹一些大事,增強新歐洲的士氣和區域影響力。二是希望打破美國的GPS壟斷,避免在商業和技術上過度依賴於美國。
  • 中國北鬥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頻率
    2015年1月12日至16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與歐盟代表團在捷克布拉格舉行了北鬥與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第四次頻率磋商會談在本次會談中,歐盟代表團接受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提出的頻率共用理念,同意在國際電聯框架下完成衛星導航頻率協調。中歐衛星導航系統結束了長達八年之久的頻率協調工作,雙方將攜手合作走向共同發展。這是中歐在衛星導航領域的重要成果,將促進中歐更好的落實雙方領導人會晤時,關於在衛星導航科學及其應用方面尋求並培育新的合作領域的倡議,推動中歐深入開展衛星導航領域應用合作。
  • 歐洲「伽利略」24顆衛星全部崩潰,信號將無法使用,GPS該樂了
    最近,中國剛剛發射成功第46顆北鬥衛星,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就崩潰了。據了解,負責「伽利略」系統日常運營的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向用戶發布消息,稱由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故障,信號將無法使用,何時修復尚不清楚。
  • 伽利略導航宕機5天 歐盟:複雜系統初期有故障常見
    網易科技訊 7月17日消息,據彭博報導,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從上星期四起基本陷入宕機狀態。這是該項目自2016年底進入試行階段以來遭遇的最新一次事故。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找到故障原因之前,伽利略新衛星發射是否應該叫停。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表示,伽利略項目將在2020年全面投入運行。
  • 經歷全線「跳閘」事故後,歐盟伽利略導航系統如何規劃未來?
    經歷過2019年7月崩潰的6天後,「彈性」對於歐盟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重要意義凸顯。歐洲委員會信號與頻率司專家多米尼克·海因斯(Dominic Hayes)以視頻連線的形式參加了11月23日在成都開幕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
  • 歐洲伽利略導航故障頻發,曾將中國擠出局,逼北鬥搞出尖端原子鐘
    就在不久前,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出現時間異常,部分衛星收發的時間信息發生無規律的跳變,持續時間近3個小時。而這種現象導致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航系統定位精度和授時性能都會受到影響。作為歐洲的面子工程,這並不是伽利略導航第一次出現故障,2019年7月伽利略導航就全線癱瘓停擺,衛星定位服務中斷長達一周。近四年來伽利略導航系統就趴窩三次,系統故障、時間異常和服務降級,這些問題從2016年歐盟宣布伽利略開始提供導航定位服務以來,就一直常伴左右,而這些又和一個叫原子鐘的設備息息相關,這也是歐空局將中國航天踢出伽利略導航後,自食惡果的直接體現。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伽利略伽利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由歐盟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1999年啟動,一共由30顆衛星組成,其中27顆工作星,3顆備份星。截止2016年,已經發射了18顆工作衛星,全部30顆衛星(調整為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於2020年發射完畢。
  • 歐空局成功發射最後四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完成全球組網
    IT之家7月29日消息 本周,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搭載著最後四顆伽利略衛星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完成組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歐盟研製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於1999年2月由歐洲委員會公布,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
  • 歐洲衛星導航系統又出問題?我國發現的這一點,幾乎是病危通知書
    而到了11時左右,該異常自動消失,這些衛星播發的時間信息恢復正常狀態。在事後,被證實出現異常的衛星是歐洲的。而這樣的長達3個小時的異常,很可能對歐洲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的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產生嚴重影響。
  • 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成功進行三維定位驗證
    3月12日,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利用此前在軌的4顆衛星及地面設施進行了三維定位試驗,並取得了預期結果。    三維定位驗證(經度、緯度、高度)至少需要來自4顆衛星的定位信號。
  • 我國匯款18億後被拒絕合作,如今伽利略系統差點癱瘓淪為廢鐵
    據環球網報導,歐盟可能沒想到,當年拽的跟個大佬似的,欺騙中國18億人民幣後把中國踢出伽利略,卻讓中國研究出來屬於中國自己的北鬥導航系統。曾幾何時,伽利略是歐盟引以為傲的導航系統,現在差點癱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