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退出伽利略導航計劃,將自己建立導航系統

2020-12-05 環球時報軍事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隨著英國退出歐盟時限臨近,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G20峰會上表示,英國將退出歐盟主導的「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並研發一套自己的導航衛星系統。

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

根據阿根廷G20峰會上宣布的消息,英國退出伽利略計劃後再決定建立自己的軍事用途衛星導航系統,英國因此可能損失12億英鎊的伽利略計劃的前期投入費用,而獨立報稱,雖然政府拒絕透露該數據,但是英國自行研發的新衛星導航系統很可能需要投入30-50億英鎊。此舉意味著英國政府拒絕了歐盟提出的所有歐洲武裝部隊使用伽利略導航系統的提議,因為英國脫歐後將失去對伽利略計劃發展的決定權而僅擁有使用權,這是英國政府無法接受的。

這一決定受到前保守黨司法部長多米尼克·格裡夫的攻擊,他是英國反脫歐的支持者,他告訴「獨立報」:「這條新聞將使大多數英國人失敗。」他表示:「英國退歐應該增加我們的實力和影響力,但在這裡,我們正在擺脫對我們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重要項目。而為了加劇這場災難,我們將不得不支付數十億英鎊來取代這個項目。」

對此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反駁稱:「鑑於歐盟委員會決定禁止英國充分參與伽利略的各個方面,我們尋找替代方案是正確的。我不能讓武裝部隊依賴我們無法確定的系統。這不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作為一個擁有世界一流工程師和堅定盟友的全球參與者,我們並不缺乏選擇。」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於2003年啟動,英國有多家公司密切投入。預計將於2019年具備完全使用能力。而現在退出,勢必重創英國的航空航天產業。

相關焦點

  • 歐洲十分為難:半死不活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該何去何從?
    曾幾何時,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僅次於美國的先進系統,我們曾積極申請加入,歐洲在2003年的時候吸納了中國參與,但是在美國的壓力下,歐洲在2006年就逼迫中國退出。這段歷史相信一些網友還記憶深刻。現如今風水輪流轉,短短十幾年後,我們就有了先進的北鬥導航系統,而伽利略到現在卻依然半死不活。
  • 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重新陷入延期問題
    [中關村在線GPS頻道]停滯已久的伽利略導航系統計劃目前依然被延誤的問題所困擾。在上周模擬黑舉行的衛星導航首腦會議上,伽利略計劃的官員承認,最新的時間表計劃依然面臨著拖延的問題。Paul VerhoefGNSS系統計劃歐洲委員會    伽利略在軌驗證(IOV
  • 全球四大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導航「休克」一周
    在導航等服務「休克」一周後,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當地時間18日終於恢復正常。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之一,伽利略系統此次到底發生什麼故障?問題有多嚴重?又帶來哪些教訓和啟示?地面故障導致衛星「休克」提起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人們經常首先想起美國的GPS系統。
  •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的未來在哪?
    在北鬥系統完成部署的同時,一度領先於北鬥、曾於2003年吸納中國作為參與方、卻又在2006年逼迫中方退出的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不得不接受被後來者居上的現實,再次無奈地充當背景板的角色。從領先到落後拖沓,是伽利略導航系統最大的問題。
  • 歐空局成功發射最後四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完成全球組網
    IT之家7月29日消息 本周,阿麗亞娜5型運載火箭搭載著最後四顆伽利略衛星在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至此,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完成組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是由歐盟研製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於1999年2月由歐洲委員會公布,歐洲委員會和歐空局共同負責。
  • 歐盟加快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據斯洛維尼亞通訊社1月12日布魯塞爾報導,在1月12日舉行的第13屆歐洲太空會議上,歐盟專員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表示,歐盟希望在比原計劃提前的2024年發射新一代歐洲伽利略衛星。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Charles Michel)強調,要想在世界上更強大,歐盟就必須在太空上更強大。衛星導航系統被認為是歐盟的關鍵空間計劃之一。
  • 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成功進行三維定位驗證
    3月12日,伽利略衛星導航計劃,利用此前在軌的4顆衛星及地面設施進行了三維定位試驗,並取得了預期結果。    三維定位驗證(經度、緯度、高度)至少需要來自4顆衛星的定位信號。
  • 「伽利略」導航系統「病」得多重
    本報記者 塗 蕾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日前發布服務降級公告稱,從7月11日1時開始,用戶將經歷「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服務中斷,服務將不可用,具體恢復時間待定。導航衛星行業權威雜誌Inside GNSS12日援引歐洲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局內部消息稱,團隊正在全力恢復「伽利略」的服務,修復工作預計將在當地時間7月13-14日完成。該公告一出,迅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號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的「伽利略」系統到底怎麼了?有國內媒體在報導這一消息時使用了「『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掛』了」這樣的提法。到底這次的事故有多嚴重呢?
  • 中國建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意義重大
    據了解,這次發射的北鬥導航衛星,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計劃中的第二顆組網衛星,是地球同步靜止軌道衛星。它的成功發射,對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介紹,今、明兩年我國將發射10顆左右「北鬥二號」導航衛星,計劃2015年建成由35顆左右衛星組成的星座,形成中國人自己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實現全球定位。
  • 歐洲伽利略導航故障頻發,曾將中國擠出局,逼北鬥搞出尖端原子鐘
    作為歐洲的面子工程,這並不是伽利略導航第一次出現故障,2019年7月伽利略導航就全線癱瘓停擺,衛星定位服務中斷長達一周。近四年來伽利略導航系統就趴窩三次,系統故障、時間異常和服務降級,這些問題從2016年歐盟宣布伽利略開始提供導航定位服務以來,就一直常伴左右,而這些又和一個叫原子鐘的設備息息相關,這也是歐空局將中國航天踢出伽利略導航後,自食惡果的直接體現。
  • 日本是一個發達的國家,為何不建立自己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據報導,日本正在建設區域導航系統,不太可能是全球定位系統。如果沒有大量資金支持,想想整個歐洲合力才搞了個伽利略,由於財政問題,俄羅斯的導航系統格林納斯進展緩慢。日本的區域導航應該與美軍GPS協同工作,才能精度定位全球最準,體現美日同盟共享資源。
  •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這兩件事是直接原因
    中國為什麼要建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目前,美國、俄羅斯、中國、歐盟都建立了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1994年,中國在財政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其直接原因,可以用兩件事說明:第一,海灣戰爭引發新軍事革命。
  • 購買衛星導航系統原子鐘,交貨期卻等不了,不要了自己搞
    最終北鬥導航系統順利完成了先國內、再亞太、最後全球覆蓋三步走的戰略,全面完成系統建設。  7月31日我國正式宣布北鬥導航開始提供全球商業服務,9月28日上午,媒體報導交通運輸部已經將南海瓊州海峽的航標遠程監控設備替換工作結束,至此,瓊州海峽航標系統由原來使用的美國GPS數據全部換為了國產北鬥數據信號。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介紹!
    2020年6月23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將最後一顆北鬥組網衛星送入太空,至此中國完成北鬥導航系統所有46顆組網衛星的部署,標誌著中國北鬥導航系統的全面建成!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歐盟研製和建立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伽利略伽利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由歐盟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該計劃1999年啟動,一共由30顆衛星組成,其中27顆工作星,3顆備份星。截止2016年,已經發射了18顆工作衛星,全部30顆衛星(調整為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於2020年發射完畢。
  • 「伽利略」導航系統為什麼非要我國共享頻段?
    現代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出行取得了極大的便利,再也不用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就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轉,導航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我們自己出行,還是叫外賣,取快遞等等都離不開導航,而我們現在普遍使用的GPS是美國的導航系統,雖然他是免費讓我們使用,但要是我們沒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 北鬥導航系統誕生和成功,源自美國的六次羞辱和伽利略的天價欺詐
    正如德國國家新聞在推特上敏銳的指出:中國成功發射了北鬥導航衛星的最後一顆衛星,北鬥導航系統將是美國全球定位系統最大的競爭對手!取得今天的成功,一點也不容易,北鬥導航系統研發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帆風順,27年間經歷了波折沉浮,經受過嘲笑,也經歷過詐騙。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對比
    與此同時,歐盟也在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由於同時研製兩個系統會造成巨大的費用而且這裡兩個計劃都是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設計的,所以1973年美國國防部將2者合二為一,並由國防部牽頭的衛星導航定位聯合計劃局(JPO)領導,還將辦事機構設立在洛杉磯的空軍航天處。該機構成員眾多,包括美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交通部、國防製圖局、北約和澳大利亞的代表。
  • 歐洲伽利略導航衛星原子鐘現大面積故障
    西媒稱,歐洲航天局18日指出,搭載在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18顆衛星上的9個原子鐘出現了故障。但歐洲航天局表示,該衛星導航系統的運行並未受到影響。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上的每顆衛星都配備兩個被動型氫微波激射器原子鐘,其中一個用作產生導航信號的主要參照,另一個當作備用。此外,還配有兩個銣原子鐘。在所有氫原子鐘發生故障時,銣原子鐘作為支援。韋爾納表示:「這是個棘手的問題。」他強調了這些原子鐘對衛星導航系統正常運行的重要性,並稱「還不知道這些原子鐘是否能夠重新啟用」。
  •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20年將覆蓋全球
    27日,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CNSS)正式向中國及周邊地區提供連續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這是世界上第三個投入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在此之前,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建成並投入運行。與此同時,歐盟也在打造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