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八大古都之北京的建都史,它何以成為五朝都城?

2020-12-07 鋒朔有文

#中國八大古都#北京的歷史源遠流長,跨越了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至今仍舊是世界上最有文化底蘊的古都之一。

01「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因此,解讀北京的歷史就不得不先研究北京的自然環境

我們通過了解它的自然環境,來進一步分析北京的宜居因素生產因素防衛因素等。

北京位於季風區

首先了解下北京的宜居因素。一方面在於它的氣候,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乾燥,四季分明,風景秀美;另一方面在於它降水充足,距海較近,空氣也相對溼潤;還有一方面在於它的地理位置,有多條河流穿過,水源充足,再加上西部和北部都有高大的山脈,可以相對的阻擋來自內蒙古高原的風沙和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而這幾方面,都保證的北京是一個宜居的的城市。

北京城內水系圖

其次了解下北京的生產因素。由於北京位於華北平原,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可以保障農作物的生長種植條件,從而為人們提供充足的糧食。再加上北京水系發達,可以大修水利,為種植和其他生產提供便利條件。另外,北京城內河湖眾多,水產品充足,也能保障人們的飲食需求。

北京周邊地形圖

最後了解下北京的防衛因素。北京西部、北部都有山脈阻擋,可以靠地理優勢抵禦外敵的入侵,東部是天津、南部是河北,雖然踞海近,但因為海是內海,海岸線也比較短,也便於海防。因為古代史中,很少有敵人從海上突襲,所以還是比較安全的。

02北京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很久遠

周口店遺址

大概距今70萬年到20萬年,古人類「北京人」就已在北京周口店區域範圍開始生活。他們會使用火來取暖和防禦,以及烤熟食物,他們聚集在一起生活,也滿足了古人類群居生活,協同捕獵生存的特徵。而這一發現,也是中國對古人類研究和考古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一史學和研究觀點國內是普遍承認的,但國際上卻有爭議)

03北京建城歷史悠久

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其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黃帝之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百度百科)

北京周邊山脈

在這之後,尤其是秦朝,設北京為薊縣,屬廣陽郡治理,也是真正將北京納入了地域治理體系當中。由此也體現出秦朝郡縣制相比於分封制的優越性,朝廷對地方的管控能力大大增強。

山海關

其後,北京又經過了很多朝代的治理,城名也在不斷變換,但無論如何,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如: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在北京稱帝,並設定國號為「大燕」;北宋時期,遼國設立北京為陪都,號南京幽都府;金朝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在北京正式建都,並稱之為中都;元朝時期,北京正式成為了元朝控制全國的都城,即元大都。此後,明朝、清朝都將北京設立為首都。

04明清時期的北京城

北京歷來被風水學家稱為「山環水抱必有氣」的理想都城。

皇宮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此後,又在元大都皇城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建修飾,重建了宮城和皇城。自從北京正式成為都城後,北京也成為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很多官員、有才之士和商賈都來北京發展。因此,北京城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馬可波羅

而在馬可波羅的傳言中,北京也成為了西方人眼中遍地是黃金的「東方樂土」,很多有能力和想要冒險的西方人都想要到中國一探究竟。

萬國朝貢圖

明朝時期,因為明成祖朱棣曾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宣揚中國文化,展示天朝風採。於是,很多周邊小國由此都視中國為天朝上國,並願意納貢,成為中國的附屬國。

這樣一來,在官方層面,國外同國內的交流和聯繫還是比較頻繁的,北京也是很多外國人最嚮往和喜愛的城市之一。比如,西洋的傳教士郎世寧就畫了很多有關北京的畫,還與康熙帝有了交情,成了康熙皇宮內的宮廷畫家。

郎世寧的畫

在有所記載的明清歷史和畫作中,我們都能看到古代北京城的輝煌和熱鬧。儘管是封建統治,但卻還能展現出一種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社會文化的豐富。

05結語

通過了解北京的地理環境和它的悠久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北京成為五朝古都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戰略位置,它既有利於防守,又有利於控制全國,因而是一座理想都城

註:這裡的五朝古都,五朝指的分別是遼國、金國、元朝、明朝、清朝(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鋒朔 ◎圖片:網絡

如有史學爭議,請海涵並提出意見,與作者互相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四大高原,六大古都是哪些?
    中國主要有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處我國西南部,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4,平均海拔40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也是世界上最陡峭和最年輕的高原,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湖泊,最大的,最多的高原湖泊,大部分湖泊在海拔4100-5000米之間,如海拔4718米的納木錯湖。
  • 「大都無城」——考古人要改寫的中國古都史
    新華社北京2月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屈婷)2016年5月,考古學家許宏在三聯書店出版了一本小書——《大都無城:中國古都的動態解讀》,8月旋即再版,更一不小心成了暢銷書,獲得多項權威圖書年度大獎。憑什麼? 答案可能在書名。「大都無城」的意思是:最早的都城是沒有(外郭城)城牆的。
  • 中國古代都城概述(多圖)
    古代稱首都為都城、國都、京、京城、京師、京都等,是一個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所在地。它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在多數情況下又是這個國家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 除了北京之外,我們還有四個著名的城市也是古都,西安、南京、洛陽和開封,這就是中國的五大古都,如果再加上杭州和安陽,則稱為中國的七大古都。
  • 國內「最低調」的城市,素有八朝古都之稱,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
    這座國家首批的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孕育了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
  • 中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歷時1400年,這個城市便是河南洛陽
    一般來說,中國古都最長的城市是南京、西安或北京,特別是西安,被公認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長的城市,但近年來,隨著文物出土和各研究的進展,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不是西安。如果說洛陽的建都時間最長,一定有很多看官不高興吧, 那麼,聽小編為你詳細談談吧, 事實上,洛陽是中國建都時間最早、建都時間最長、王朝最大的都城,先後有105位帝王在這裡建都,有帝嚳、夏太康、商湯、周武王、周平王、漢高祖、漢光武帝、魏晉、魏孝文帝, 洛陽加上各王朝建設都城的時間,已經有1400多年了,所以洛陽是建設中國都城時間最長的城市是無可爭議的,洛陽有名的龍門石窟
  • 開封年度記憶:2013年,開封正式被認定為「八朝古都」
    全媒體記者 康冀楠 開封是一座擁有4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作為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八個朝代在此建都。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國古都學會2013年(開封)年會在古都開封召開,與會專家學者一致通過《中國古都學會2013 年 (開封)年會宣言》,正式認定開封為「八朝古都」和「中華名城」。中國古都學會是由國內各高等院校、社科機構、文化團體中的團體和個人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組織。
  • 洛陽的13朝古都與西安的13朝古都,究竟哪個分量更足一些?
    提起13朝古都,相信大部分人都會想到西安(長安),因為這所城市一直以來的宣傳口徑都是這個。但近些年還有一所城市,也開始對外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沒錯,他就是洛陽(河南省)。但問題在於,如果這兩所城市都聲稱自己為13朝古都,那麼究竟哪一個分量更足一些呢?今天筆者就跟大家一起研究一下,看看這兩所城市,到底哪一所才是實至名歸的13朝古都。
  •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座新一線城市,陝西西安,四大古都之一
    說到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新一線城市,肯定不是西安莫屬, 西安是中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特殊,戰略意義重大, 西安是連接北方和西南地區整體的交通樞紐站,也是中國華東和西北地區直線交通的中間站, 將來西安將依靠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取得更好的發展。
  • (西安)中國七大歷史國都之十四朝古都西安
    西安歷史上歷經十四朝(西周、秦、西漢、 新莽、東漢、西晉、 前趙 、 前秦 、後秦、西魏、北周、 隋、 唐、武周都在此處建都,同時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之一,7000年前仰韶文化時期,這裡已經出現了城垣的雛形;2008年,西安高陵楊官寨出土距今6000餘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城市遺蹟,被選為當年中國考古發現之首,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中國名勝風景考點
    古稱「外方」,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東通鄭汴,西連十三朝古都洛陽,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功夫之源。《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
  • 曾貴為13朝古都,繁榮興盛,自唐之後一蹶不振,長安因何衰弱?
    西安是中國最閃亮的一張名片,身為十三朝古都,它引人入勝的悠久歷史,燦若繁星的古代遺址,和深沉濃厚的文化積澱,無不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萬千遊客心嚮往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朝的都城長安,自然也是長安作為都城的最輝煌的一段時期,據史料記載在唐朝開元盛世,長安城的人口規模已過百萬,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單是在此定居的外國人,就達十餘萬之多。
  • 同樣是歷朝古都,北京的簡稱「京」,南京的簡稱知道的卻沒幾個
    如果有人問你北京的簡稱是什麼,我想你會脫口而出的說「京」,那麼,當他接下來問你南京的簡稱是什麼,我想你可能會有點猶豫,可能會說不知道,當然也有可能你會通過別的方式知道南京的簡稱,不過,不管你知不知道南京的簡稱,今天,就讓我來帶你了解了解和北京同為歷朝古都的南京簡稱是什麼?
  • 同樣是歷史名都,北京簡稱京,西安和南京的簡稱叫啥?卻少有人知
    「都」就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城市,都城則位於天下之中。早在《左傳》一書中便有記載:「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楊伯峻註:「都謂都邑,城謂城垣。」而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歷史名都,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便有西安、南京、北京等。那你知道他們的簡稱是什麼嗎?我們的首都北京簡稱為京,北京是一座擁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了,在不同的朝代擁有著不同的稱謂,根據史料記載,最早的稱謂是燕都。
  • 中國國內這10大旅行地,一生必去一次,快來數數看你去過幾個吧!
    1、千年古都-西安它是我們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同時也是我們古代的帝王都,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就有13個朝代在此建立都城。2、金陵帝王州-南京它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有著七千多年文明史、近兩千六百年建城史和近五百年的建都史,被人們稱為「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 中國風水最好的10個城市,最後一個你肯定想不到!
    不僅是暗藏周易玄機的易城,還已經成為中國研究城市走向風水的一個重要歷史性的標誌。龍興之地,上佳格局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一座有三千餘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餘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陸海豐饒,人居之府西安古稱長安,歷史悠久,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起點。
  • 中國下一個直轄市即將誕生,不是成都也不是武漢,卻是這裡
    中國首個被取消的直轄市:現在的發展引人注目,很可能再次變成直轄市。眾所周知,如今我國有四個直轄市,然而原來在建國早期,我國的直轄市就有12個之多。然而隨著國家的興旺發達,其中的多半都慢慢被撤銷了。最終只剩下了人們所熟悉的四個直轄市,如今這四個直轄市發展得都相當好,都基本變成一線都市中的排頭兵,變成維持中國經濟的四大經濟體。西安之前也是建國初期的一個直轄市,而且非常特殊的是,西安是我國第一個被取消的直轄市。但是作為省會都市,它現在的發展更是特別嚇人的。能夠說在所有省會都市中是首領的位置。更是由於它在飛度的發展,因此大家覺得它有望變成第五個直轄市。
  • 申冬奧城市簡介:北京文化中心 張家口工業基地
    北京市(Běijīng Sh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教育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與天津市相連,其餘為河北省所環繞。
  • 世界八大奇蹟中國僅它上榜,位於古都西安,卻被人說:不是吉祥地
    中國也有很多體現人民勞動與智慧的建築,像長城,故宮,但在世界八大奇蹟中,中國僅它上榜,就位於古都西安,卻被人說:不是吉祥地。中國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中國僅此一個。這裡是始皇帝秦始皇的陵寢,中國人對於墓葬、陵寢這一類的東西還是比較看重的,有諸多忌諱,進入別人的墳墓,乍一聽似乎就很不吉利,且對中國人而言,這種事總會讓人聯想到鬼神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