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冬奧城市簡介:北京文化中心 張家口工業基地

2020-12-04 搜狐網

  北京市(Běijīng Sh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教育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東南局部地區與天津市相連,其餘為河北省所環繞。以市區人口數相比,北京為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城市,同時也是中國陸空交通的總樞紐。北京已經成功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見於記載的名字為「薊」。

  全球只有極少數城市像北京一樣長時間作為一個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薈萃了自元明清以來的中華文化,擁有眾多名勝古蹟和人文景觀。《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北京形容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北京正以它古老又時尚的全新面貌,迎接每年超過1億4700萬的旅客。

  北京中心位於北緯39度54分,東經116度23分。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北京與天津相鄰,並與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環繞。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9米,為北京市最高峰。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脈餘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城市面積

  北京市面積16,807.8平方公裡。 建成區面積1,254.2平方公裡(中國城市第1名)。其中,山地面積10,418平方公裡,佔全市面積的62%;平原面積6,390平方公裡,佔全市面積的38%。

  氣候環境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寒冷乾燥,春、秋短促。2007年全年平均氣溫14.0℃(北京市氣象局)。1月-7至-4℃,7月25至26℃。極端最低-27.4℃,極端最高42℃以上。全年無霜期180至200天,西部山區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個月,7、8月常有暴雨。曾經北京及華北春季多發沙塵暴,市區空氣品質達到二級和好於二級的天數為246天(2007年),比上年增加5天,佔全年總天數的67.4%。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http://sports.sohu.com/20150727/n417237637.shtml report 3014 北京北京市(BěijīngSh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教育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端,

");}

相關焦點

  • 民航華北冬奧實施領導小組赴張家口機場考察
    近日,民航華北冬奧實施領導小組聯合北京冬奧組委相關業務領域和民航河北監管局、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及河北機場集團等民航系統相關單位到張家口機場進行實地踏勘,就2022 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民航華北地區航空運輸保障工作進行考察。領導小組一行到張家口機場2號航站樓對旅客乘機流程、大件行李運輸等服務保障工作進行了實地踏勘,並召開交流座談會。
  • 墨跡天氣牽頭冬奧科研課題 氣象科技將如何服務張家口賽區?
    日前,氣象服務平臺墨跡天氣的技術副總裁,冬奧科研課題組牽頭人黃耀海對記者表示,墨跡天氣將聯合北京氣象臺,北京大學一起展開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的科研工作,提升賽區預報產品的精細化程度以及預報準確性。與夏奧會不同,冬奧會對舉辦地氣候環境比較苛刻,國際奧委會在選擇冬奧會舉辦城市時有嚴格的考量,一是2月份平均氣溫是否低於0℃,二是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於30釐米。
  • 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2021-01-10 03:34:58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卞立群 責任編輯:卞立群
  • 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500天 「雙奧」傳承新動力
    ,滑雪大跳臺「水晶鞋」,已成為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新地標;京郊延慶的小海陀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魅力初現;張家口崇禮古楊樹場館群,「冰玉環」已經牽手「雪如意」,講述中國風的故事……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倒計時500天之際,北京冬奧會進入籌辦衝刺階段。
  • 河北張家口全力建設綠色發展生態強市
    過去自駕車走高速公路從北京到崇禮至少得3個半小時,八達嶺段還經常堵車。」劉純說,現在周六上午來,周日下午回,方便快捷還免於自駕車勞累。2019年12月3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點配套交通基礎工程京張高鐵、崇禮鐵路全線通車,讓張家口融入北京1小時工作生活圈。據了解,京張高鐵開通運營15天,上座率就高達95%以上。
  • 世界500強企業或「牽手」張家口780畝棚改區?
    2019年張家口正式跨入冬奧時間,在倒計時871天的9月17日,萬眾期待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冬帕運會吉祥物「雪容融」揭開面紗。 張家口在市容市貌的升級中加快腳步,各大棚改徵收地塊相繼開工。
  • 墨跡天氣以氣象科學技術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日前,"冬奧精細天氣預報技術研發及示範應用課題"(以下簡稱:課題)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市氣象局科技發展處、北京市氣象臺、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北京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家氣象中心的領導專家及墨跡天氣VP程倩、技術VP黃耀海出席啟動儀式現場,共同探討課題相關工作的開展進程。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全力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崇禮,一座塞外小城,因為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這裡正變成冬季運動勝地,受到來自全世界的關注。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張家口賽區醫療保障定點醫院,崇禮院區迎來了快速發展。人,被放在了最關鍵的位置。2018年12月7日院區掛牌,北京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運動醫學研究所所長敖英芳出任崇禮院區院長,一批北醫三院的核心管理人員和技術團隊進駐崇禮院區。在敖英芳看來,崇禮院區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大專科」和「小綜合」。
  • 張家口市「冬奧 我來了」 全民K歌線下海選來啦
    9月21日,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張家口市「冬奧,我來了」宣傳推廣活動正式啟動,啟動儀式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當天網絡觀看人數超128萬人次。該活動由張家口市籌辦冬奧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百靈鳥文化承辦執行,利用60天時間開展「北京冬奧會倒計時500天—張家口市「冬奧,我來了」全民K歌海選活動,活動釆取線上+線下模式開展,以歌唱冬奧(奧運)冰雪運動主題音樂作品為主,面向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宣傳冬奧會、介紹張家口,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冬奧、了解冬奧、支持冬奧!
  • 冬奧醫療保障跑出加速度
    本報記者 楊緒軍崇禮,一座塞外小城,因為承辦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這裡正變成冬季運動勝地,受到來自全世界的關注。為了給冬奧會提供最好的醫療保障,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全面接管崇禮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打造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 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999急救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 張蕾 張詩童)伴隨著轟鳴聲,一架載著「模擬受傷運動員」的直升機出現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崇禮院區上空,降落至創傷中心樓頂停機坪。早已準備好的醫務人員,推著轉運車迅速衝上去……這是8月26日下午,北醫三院崇禮院區聯合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診搶救中心、緊急救援中心開展「備戰冬奧」航空醫療救援演練暨崇禮院區創傷中心停機坪試飛驗收的情景。
  • 「水立方」向「冰立方」華麗轉身,北京冬奧的腳步更近了
    此次峰會由北京冬奧組委等單位指導,北京冬奧會官方服務贊助商北奧集團聯合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共同舉辦。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等領導出席峰會,來自相關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文體行業、媒體智庫的代表200餘人參加會議。
  • 備戰冬奧,「電波衛士」在行動
    自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就把冬奧會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擺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組建了冬奧會河北省無線電安全保障團隊。此外,冬奧會期間不僅需要保障張家口賽區8個場館的無線電安全,京張高鐵、京崇高速沿線及北京周邊區域無線電頻率使用安全都需要全力保障。
  • 張家口市「冬奧 我來了」宣傳推廣活動全民K歌總決賽完美收官
    11月19日下午,張家口市「冬奧,我來了」宣傳推廣活動全民K歌總決賽在張家口廣播電視臺演播大廳完美收官,經歷近兩個月的激烈比拼,最終闖入總決賽的30組實力選手,為線上線下的K歌迷們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 張家口賽區布設20部火箭作業裝置 氣象部門這是要幹啥?
    省氣象臺臺長連志鸞說,在精細化預報預測能力建設方面,省氣象局參與了北京市氣象局牽頭的「多維度冬奧氣象預報預警平臺」「冬奧氣候風險評估及預測平臺」建設,實現系統在我省的業務部署和運行。同時,組建了冬奧會預報預測技術攻關團隊,開展針對張家口冬季山地複雜地形條件下精細化客觀分析和預報技術的研究。
  • 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原標題:墨跡赤必助力冬奧氣象預報精細化 展現氣象科學力量  2022年,第24屆冬奧會將在北京舉行。組委會在籌辦中發現,與夏季相比,冬季舉辦運動賽事會受氣象因素影響更大,風力風速、降雪冰雹等氣象條件,不僅會直接影響運動員發揮,還會關係到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冬奧賽場極端天氣的精準預報極其重要。
  • 風速小於3米/秒……氣象與冬奧的關係原來這麼大!
    索契之後是平昌,平昌之後是北京-張家口。張家口市崇禮區雲頂滑雪場圖片來源:新華網眼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據悉,北京冬奧會的比賽項目將在平昌冬奧會的基礎上有所增加,成為歷屆冬奧會設項最多的一屆。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受氣象條件影響更大,風速風力、氣溫雪溫等甚至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技術發揮。在這背後,離不開氣象科學數據的強大支撐。那麼,冬奧和氣象的關係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揭秘。
  • 相約冰雪助力冬奧——兩岸媒體參訪北京冬奧會場館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王麗麗)以「相約冰雪助力冬奧」為主題的第四屆兩岸媒體參訪活動11月25日至28日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記者赴河北崇禮、懷來等地,圍繞北京冬奧會主題開展相關參訪交流活動。2015年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目前,冬奧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作為北京冬奧會的聯合舉辦地,河北崇禮、北京延慶兩地的冬奧會籌備工作同步推進,當地的冰雪運動參與度進一步提高。在張家口冬奧會賽區規劃展廳,臺灣導報大陸新聞中心主任蔡淑娟在展板前駐足觀看。
  • 雪族快訊|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賽場測風用上「黑科技」
    年1月9日,雷射測風雷達已來到張家口賽區的賽場上展開測風工作。歷屆奧運會的體育圖標都體現了舉辦國與舉辦地獨具匠心的創意設計、理念與文化背景。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體育圖標共30個,包括24個北京冬奧會體育圖標和6個北京冬帕運會體育圖標。
  • 北京:涅槃重生 老工業基地裡走出「798」
    不久前,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探討新時代老舊廠房保護利用和城市文化發展的新途徑、新方式。在這方面,被稱為「新中國電子工業搖籃」的酒仙橋工業基地無疑是成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