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爽楊凡
隨著近來就業形勢回暖,大學生求職多了一分從容。但用人單位從「人才高消費」的誤區中走出後,研究生就業又遇到了尷尬:一方面好的就業機會可遇而不可求,另一方面去一般的崗位又顯得「大材小用」。
在與用人單位的博弈中,研究生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他們有的大膽向「左」,樂觀地給自己做出更高的定位;有的則在錘鍊中變得更加現實,謹慎向「右」,作出步步為營的選擇。樣本一求職受挫反讓她目標更高
7日下午兩點,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專業研三學生張麗(化名)匆匆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她正為第二天的濟南市市中區教育局招考做準備。張麗所在的專業有30名學生,目前僅有3人確定就業意向,這給他們這些工作還沒有著落的人帶來不小的壓力。
寒假回校之後,張麗在網上狂投簡歷,半個月不到,她已經發出去六十多封。起初張麗跟舍友打算,畢業後留在濟南的話,租房子每月900元,再加上生活費和零用錢,基本上需要1800元錢。所以她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月薪1800元就可以嘗試。
然而一次求職經歷讓她的觀念發生了轉變。
半個月前,她到冶金技術學院面試輔導員職位。下午3點半趕到現場,她已經排到了100多號,與她同場競爭的應聘者,都是本科生和專科生。
面試時,招聘人員看到她的簡歷後問了句:「你們研究生就業就這麼難嗎?」她頓時覺得無比尷尬。隨後對方隨便問了她一些問題,就讓她回去等消息。張麗頓覺自己這次求職無望。果然,她再也沒有等來對方的消息。
「我好歹是個研究生,不應該把自己定位那麼低。這三年不能白上了。」隨後,張麗又重新確定了自己的求職規劃:首先考各級別的公務員,其次是市、區各類教育考試。其間有好的企業招聘就參加。 「如果這些都落空了,我就先去教育機構做代課老師賺點生活費,等待來年的機會。」樣本二找工作必須放低心態
「年齡不小了,好歹讀到研究生了,不能再靠父母,該承擔責任了。」山師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高芳芳(化名)老家在濰坊臨朐,芳芳告訴記者,每次回家被親戚朋友問及找工作的情況,她心裡總是特別著急。
「現在覺得研究生找工作必須得放低心態。」芳芳說,現在用人單位不再像前幾年那麼追捧高學歷。從濟南來看,除了幾個省重點中學要研究生,其他大部分高中招老師都要本科生。芳芳告訴記者,前幾天濟南市商河一中、二中等幾個學校到山師來招老師,奔著僅有的幾個政治老師名額,她和沒找到工作的同學都去了。
「試講後,我跟他們草籤了協議,轉正後工資能達到2000元左右。」芳芳說,能留在濟南,雖然不在城區,但比回老家發展機會多一些。樣本三平日多學一手,求職多條出路
為了適應招聘形勢的變化,不少研究生從就讀起就為就業做準備。
研究生「集體」考公務員早已不是新聞,但像山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生宋廷亮這麼「有準備」的卻不多。小宋告訴記者,2007年準備考研時他就暗下決心,要為自己三年後就業路更寬而努力。小宋本科學的是法學,研究生轉向政治專業,但他還是加了把勁,在2009年春天通過了司法考試。
去年11月,小宋參加了「國考」 ,卻因4分之差惜敗。二十多天後,他又和十幾個同學一同坐上了去杭州的火車,參加當地公務員考試。
「監獄系統招人,我的律師資格證派上用場了。」小宋欣慰地說,杭州橋司監獄的職位招5人,因條件限制只有31個人報名。 最終,他幸運地通過了筆試、面試和體檢,目前即將進入政審環節。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