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全球質量管理大師」、「零缺陷之父」和「偉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勞士比(Philip B. Crosby)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並在美國推行零缺陷運動。後來,零缺陷的思想傳至日本,在日本製造業中得到了全面推廣,使日本製造業的產品質量得到迅速提高,並且領先於世界水平,繼而進一步擴大到工商業所有領域。
零缺陷管理最早應用於美國馬丁-馬瑞塔公司的奧蘭多事業部。1962 年該公司為提高產品的可靠性,解決「確保質量」與「按期交貨」的矛盾,首先在製造部門實施零缺點計劃,獲得了成功。第二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全公司範圍內實施零缺點計劃,並增加了消除錯誤原因建議這一重要內容,從而使無缺點計劃更加完善。1964年初,美國國防部正式要求軍工系統的企業普遍採用零缺點計劃,許多民用工業企業也相繼實施零缺點計劃。1965年5月,日本電氣股份公司首先在日本開展了零缺陷管理,稱為零缺陷運動。
零缺陷特別強調預防系統控制和過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使產品符合對顧客的承諾要求。開展零缺陷運動可以提高全員對產品質量和業務質量的責任感,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
產品質量是產品的一組固有特性滿足顧客和其他相關方要求的能力。顧客購買產品時對產品一組固有特性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性能特性、專門特性、時間性、適應性等。性能特性用性能指標表示,時間性指的是產品的開發和供應者能否及時提供給顧客需要的產品,也就是產品的交貨期,這也是顧客能直觀地做出決策的。產品適應性也是顧客可以直觀得出結論的。在質量特性中唯獨專門特性是顧客最關心,但也是顧客難於直觀判斷的。所謂專門特性包括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等。
可靠性的定義是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產品可靠性是產品性能隨時間的保持能力,換名話說,要長時間的保持性能就是不要出故障,不出故障或出了故障能很快維修是產品很重要的質量特性。可靠性工作的核心也是預防為主,也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因此,從某種角度看,零缺陷與可靠性都是強調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確,目的是一樣的,就是保證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
本文分享關於零缺陷的PPT資料,僅供學習交流。
—— The End ——
來源:網絡,中國質量俱樂部編輯:Red K轉載: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鄭重聲明:此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3C電子產品結構件工程師立場,部分視頻,內容及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個別文章因轉載眾多,我們無法註明來源和原作者。凡本公眾號所發內容,如涉及版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