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來湖調研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

2021-01-13 湘湘帶你看社會

12月30日,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成員鄧富國一行來湖調研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市金融辦主任劉一聞、副主任潘春暉,地方金融處及南京萬匯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技術人員參加調研會議。

會上,市金融辦詳細匯報了湖州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的建設背景、建設目標及內容、平臺特色及亮點、後續建設內容等工作。建設方南京萬匯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面介紹了該平臺的整體架構和技術應用,並演示了小貸、典當、融資擔保、民融企業4類機構業務系統的操作流程,及監管系統的機構管理、日常監管、風險預警等功能。

鄧富國聽取匯報後指出,湖州市金融辦以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切入點,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設地方金融監管系統,從無到有,敢於創新,系統建設總體較好,花小錢辦大事,成效值得肯定。他指出,該系統下一步要繼續深化完善,為全省地方金融監管的數位化工作提供有益經驗。

今年以來,市金融辦積極探索開發地方金融綠色監管服務平臺,經過7個月的建設,於12月初投入試運行,實現了小貸、典當、融資擔保、民融企業等4類地方金融組織數位化實時監管服務。下一步,市金融辦將進一步謀劃大數據風控、區塊鏈技術和人工智慧在服務端和監管端的深入應用,提升行業標準化、科技化發展水平,為湖州各類地方金融組織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綜合科技服務。

【來源: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濰坊市成立山東省第一家市級金融監管局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春暉)12月10日,濰坊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正式掛牌成立,此舉也是配合濰坊市出臺的「金融創新」33條的重要舉措。濰坊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和濰坊市金融辦為「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監管局的成立也意味著濰坊金融辦的職能逐步向服務和監管多方位轉變。  據《濰坊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全市金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金融業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金融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新型金融機構和金融業態的快速發展,實體經濟對金融服務的多樣化需求,都對地方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雙循環格局下地方金融的定位與發展戰略
    -----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管管理局局長蘇虎超介紹說,近年來,陝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大格局,緊緊抓住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機遇,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金融業的綜合實力穩步提升,金融業態不斷豐富,金融服務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 金融科技該如何賦能綠色金融領域?
    科技助力金融監管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手段被有效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不僅為金融機構帶來成本、效率、安全和數據真實性等方面的改善,也為金融監管在標準推廣、統計、審計與反洗錢等方面提供更加準確高效的服務。
  • 中國監管沙盒的區域性適用研究|金融法苑
    [6] 同年 1 月 14 日, 中國版 「 監管沙盒」 率先在北京試點。[7] 同年 4 月 13 日, 上海市政府印發 《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 (2020—2022 年) 》, 明確上海將探索包容審慎的 「 沙盒」 監管模式。[8] 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於 6 月 5 日印發 《廣州市地方金融 「 監管沙盒」 試點工作實施意見》。
  • 報告:金融科技可有效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
    這些運用可以為金融機構帶來成本、效率、安全和數據真實性等方面的改善,也可以為金融監管在標準推廣、統計、審計與反洗綠等方面提供更加準確高效的服務。  如,湖州市綠色金融綜合服務平臺「綠貸通」已累計幫助1.3萬餘家綠色小微企業獲得銀行授信;人保財險巨災保險遠程定損理賠系統實現了定損理賠最快在第4天(含3天公示)完成支付;率先在湖州市落地的中國人民銀行開展的綠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綠色信貸數據的全量、實時逐筆報送,有利於其對轄區內銀行綠色信貸的信息精準統計、管理和業績評價;湖州銀行的綠色信貸管理系統利用金融科技的技術手段
  • 把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我接到深圳農商銀行福永支行的客戶經理電話問我有無資金需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說有,銀行下午就來實地調研企業,第三天,195萬元的純信用貸款就已經批下來了。」常國強說,「以前都說銀行貸款是錦上添花,我這次卻由衷感受到是雪中送炭。」這是南方日報、南方+後疫情時代金融賦能實體經濟調研團隊走進寶安了解到的一個案例,它只是深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眾多案例中的一個。
  • 植深根於服務人民的沃土——建行湖南省分行以新金融服務經濟高...
    助力「湖南製造」走向「湖南智造」,湖南建行積極參與創新型省份建設,與省科技廳創新「科技+金融+產業」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模式,成功打造「創業者港灣」,為眾創空間531家企業預授信5.4億元;投放全省首筆「科技雲貸」;為全省13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貸款416億元。高效落實「穩外貿穩外資」工作要求,湖南建行全年貿融投放347億元,同比增幅達28%。
  • 金融監管數位化:監管技術是解決監管效率低下的有效方法
    政策制定者利用監管來追求四個基本目標:- 支持經濟繁榮的穩定金融體系- 保護客戶利益- 金融包容性- 打擊洗錢和金融犯罪行為在實現這些目標方面,監管技術在維護系統穩定方面長期有效,但針對其餘三個目標努力的成功率較低。消費者保護監管並不能防止數百萬人受到金融服務的傷害。金融包容性的努力並沒有阻止數千萬美國人無法進入主流金融體系。
  • 實錄|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穩金融」
    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河南銀保監局、河南證監局等部門建立了金融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機制,先後19次開展工作調度;因應形勢變化,先後出臺疫情防控金融應急保障、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維護企業信用記錄、降低擔保費率等政策措施,對外資外貿、交通運輸、房地產、電影業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制定針對性舉措,推進實施主辦銀行跟蹤服務、線上線下銀企對接、企業上市專項培育等一系列行動,切實加強資金要素保障
  • 全國人大常委會金融支農問題調研組關於金融支農問題的調研報告
    調研組聽取了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的情況介紹,與當地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負責人、信貸人員、基層幹部、農戶和農村企業負責人等進行了座談,考察了一些農戶和企業。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金融支農工作基本情況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金融機構重視金融支農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改進金融服務,農業信貸投入呈逐年增加趨勢,農民貸款難得到一定緩解。
  • 59秒│濰坊臨朐:創新金融服務方式 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2日訊 近年來,濰坊市臨朐縣地方金融監管局立足部門職能,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打通了一條助農發展的高效便捷融資渠道,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針對臨朐縣的大櫻桃種植,臨朐縣農商行和山東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推出了大棚櫻桃貸,最高可貸100萬元,利息經過貼息後最低2.14%,通過利息優惠政策和各級政府部門的貼息政策,降低了種植戶的貸款成本,有力助推了全縣櫻桃產業的發展臨朐縣地方金融監管局不斷深化「三農」金融服務,深耕農村市場,豐富農村金融服務主體,不斷完善扶持政策,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為鄉村振興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服務
  • 陶玲:金融監管要回歸初心和使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三是加強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既要保證中央金融決策落地落實,也允許地方因地制宜,根據本地情況,對監管範圍內的事項主動作為。同時,要處理好監管和發展的關係,避免行政力量對市場運行和資源配置不當幹預。根據上述理念,從我國經濟金融運行的實際出發,建立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要實現以下三個目標:一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天職。
  • 《中國金融》|全球綠色分類標準及發展
    按照分類主體的不同,綠色分類標準主要有國際機構(赤道原則,IFC績效標準等)、國家或地區監管機構(歐盟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中國綠色信貸統計制度等)、地方政府(中國五省試驗區各自出臺的綠色項目分類標準)和企業(工商銀行對企業客戶綠色信貸的四類十二級分類)發布的綠色分類標準四類。
  • 穿透式監管刺破地方債「隱身衣」
    記者同時了解到,為了控制違規地方債風險,近年來國家有關監管機構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財政部駐湖南專員辦創新採取越過舉債中間環節從終端入手的穿透式監管,治理防範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借鑑。專家建議在監管協同、信息共享、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續發力,充分發揮穿透式監管防範化解地方重大金融風險的威力。
  • 地方金融治理的三個維度:基於經濟社會學視角的分析
    一方面,中央明確要求「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職責和風險處置責任」[1],「地方政府要在堅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權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統一規則,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2]。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後,金融領域「一委一行兩會+地方金融監管局」的總體管理格局浮現出來①,中央―地方的雙層金融管理體制漸成雛形。各地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紛紛掛牌成立,在地方金融發展和監管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中英版】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
    在2013年4月1日之前,英國的金融服務管理都由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監管,即FinancialService Authority(FSA)。隨著2007-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英國政府決定重新調整金融監管體系,最終FSA被廢止,其架構革新並被兩個新組織所取代,分別是金融行為監管局(FCA)與審慎監管局(PRA)。
  • 時評|金融科技監管水平關乎未來全球金融中心競爭力
    金融科技將改變金融行業生態還是以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模型作為觀察樣本。我們注意到,為了體現對相關行業的不同評價,GFCI利用相關行業從業者提供的問卷反饋另行建立了行業分類指數,具體分為銀行、投資管理、保險、專業服務、政府和監管、金融、金融科技和貿易行業8個分類指數。
  • 陳蕾:創新服務方式 做大金融產業規模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會議現場)婁底新聞網訊 (記者 潘琳 通訊員 李志) 8月1日上午,婁底市政協加快金融產業發展對口暨界別協商會議召開,就婁底市金融產業發展問題進行對口協商。市委常委、副市長陳蕾出席並強調,各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做大金融產業規模,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市政協副主席蘇旻出席。為推動婁底金融產業健康發展,增強金融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2017年,婁底市政協組織經濟界的部分市政協委員,就婁底金融產業發展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課題由市政協副主席蘇旻帶隊,市政協經科委組織實施。
  • 全國首家數字金融地方組織在廣州揭牌,5+12個項目籤約
    成立全國首家數字金融地方組織據了解,廣州市數字金融協會是由廣州銀行牽頭,來自銀行、科技企業、支付機構、科研院校等32個單位聯合發起的全國首家數字金融地方組織,以「融合、專業、安全、務實、創新」為發展理念,發揮交流合作、政策研究、標準制定、服務實體、風險防控、環境營造等六大功能,致力於構建廣州數字金融生態圈,助力廣州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也是廣州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和生態平臺
  • 浙江新建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讓萬千資本奔流入企
    湖州銀行聯合地方政府,引智引資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推出了綠色園區貸金融服務方案,為入園小微企業提供鏈條式一攬子金融服務。園區內鋪設的天然氣管道、汙水處理廠等,不僅為砂洗、印花企業節省了近三分之一成本,而且更為環保,使產業逐步走出「汙染的煩惱」。目前,吳興砂洗產業園已累計發放9.04億元,涉及入園小微企業35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