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梁(化名)今年9歲,是江南實驗學校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長得很清秀,學習能力也特別強。但就是這樣一個年僅9歲的男孩卻成了班裡所有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大人們甚至不惜拋開應有的氣度,聯合要求校方開除這個孩子。是什麼原因激起了這群家長的憤怒要這樣不對等地對待一個孩子?這背後到底有著怎樣一個故事?
事情從這裡開始惡化
一天,一位家長到二年級學生宿舍看望自己的兒子,意外撞見了梁梁和兒子打架,兒子眼睛上被鉛筆狠狠戳出的血痕刺痛了這個爸爸的心,也「噌」得燃起了他心中的怒火。他一把拖過梁梁,幾乎要出手教訓這個孩子,幸好老師及時拉開了兩人。經過檢查,鉛筆戳傷的地方沒有影響到眼睛的功能,洗完傷口也就沒有大礙了,但這次意外留下的餘悸在這位家長心中變得不可磨滅。
如果說那次打架是導火線的話,那梁梁平時的作為就是所有的「罪證」,他經常在班裡大呼小叫、起鬨、搗蛋,時不時「欺負」一下別的同學,倘若大家真的惹惱了他,他就會變得歇斯底裡,有幾次甚至拿起凳子直接砸向同學,並砸傷了兩個孩子,完全不考慮事情後果。而這些情況在孩子回家後的敘述中,一點一滴地累積了家長們心中梁梁「惡劣」的形象。
「每天要找個東西恨一下」
梁梁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工人家庭,聰明伶俐的梁梁出生後成為這個家庭唯一的希望。梁梁的媽媽是個很講生活品質的人,把家打理得乾乾淨淨,種了不少花花草草。她教育梁梁從小就要愛衛生、愛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實也證明梁梁均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品質,在這對夫妻的眼中,梁梁是個很乖巧聰明的孩子。
正因為對孩子寄予厚望,在梁梁上小學前他的爸媽前後考察了9所小學,甚至在學校門口蹲點觀察,最後選擇了江南實驗學校。但這是一所國有民辦學校,每學期幾千元的學費對這個普通工薪家庭來說其實是不小的負擔,但為了孩子他們沒有絲毫猶豫。
也許是爸媽的厚望以及自身家庭與同學們相比讓這個孩子感覺到壓力,漸漸地他變得很暴躁,非常容易生氣,經常故意搗蛋,老師越教育他越反叛,甚至在課堂上尖叫,在不少任課老師眼中這是一個極其燙手的「山芋」。
「你為什麼要欺負別的小朋友,為什麼不聽話?」老師問。
「我恨,我每天總要找個什麼東西恨一下。」這是這個9歲孩子的原話。
家長集體籤名要求開除他
漸漸的,就連在出操時一個無意識的碰撞動作也會讓同學們感覺梁梁「要打人」,而這個孩子多次的莽撞行為也讓班級中其他孩子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兒女時時處於「危險」之中。開始是幾位家長對班主任老師以及校長「電話轟炸」,希望校方出面「開除」梁梁,然後是十幾位家長輪流到校要求「面談」,最終演變為全班30多位家長聯名要求,家長們甚至表示要一直告到教育局,一種毅然「迫使」校方做出決定的態度十分決絕。
「有這個孩子在,我們的心裡總是不安,工作也做不好。」「這個小孩讓我家孩子有了心理陰影,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學校要從全局考慮,不能因為一個孩子影響了一個班級。」……面對家長們的振振有辭,學校老師以及校長背負著重大的輿論和心理壓力。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哪怕是一點點存在受傷的隱患,這是家長們最原始的動機,學校完全理解家長們的心態,事實也證明梁梁是一個讓老師也極其頭痛的孩子。如果學校少了這樣一個問題學生老師可以輕鬆不少,家長們也得以安撫。
學校是否真的決定開除梁梁?這件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記者明天將繼續追蹤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