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連學校的人事安排都要管?新學期換老師、重新分班,要家長同意嗎?

2020-12-03 瀟湘晨報

這幾天,一些學校和家長都很煩。一方面,一些家長處於焦慮之中,學校要重新編班、或是喜歡的老師要換了;另一方面,一些學校更是鬱悶,家長的「手」居然伸到學校,連學校的人事安排都要管……

這幾種情形很常見1、學校重新分班,學生不舍,家長心疼

不少學校在新學期會考慮重新分班,特別是小學三年級到四年級。

這幾天,有學校對剛升上四年段的同學,進行打亂分班。家長說,因為要和熟悉的小夥伴分離,孩子哭哭啼啼。

孩子落淚,家長就心疼,組團瘋狂投訴。

2、學校要換老師,家長要求不換老師

還有一種情形:新學期,學校要換老師,家長不同意!

家長不同意換老師的原因有幾種:一種是老師得到全班大多數學生家長的認可,家長希望這位老師「一教到底」。還有一種是班級老師換得太頻繁了,家長受不了。有的家長說,四年換了八個班主任;還有的小學讀不到一年,主要科目換了三位老師,有的科目的老師都換了兩輪,這學期還要換!

3、學校不換老師,家長要求換

還有另一種情形:家長強烈要求學校把某某老師換了。

學校重新分班和換老師的理由?

說實話,學校也不是吃飽撐著,喜歡重新編班、換老師。一般來說,有幾種原因:

1、不少學校都會在孩子進入四年級時換老師,或是重新編班。一般來說,小學階段大致分成兩段:一到三年級,四到六年級。無論從學習內容,還是孩子身心看,三到四年級是一個小飛躍。學校這個時候重新分班不外乎幾個原因:

一是,要進入四年級了,學生個體差異更加明顯了,為了更加均衡,實行均衡分班;

二是,孩子進入一年級後,就固定在一個班級,一直到六年級。在一個固定的群體中,無論是同學的評價,還是學生對自己的評價,都相對固定,這樣自信心和能力培養都受到局限。而重新編班,對於那些表現一般的學生是個促動,到了新班級,會有新目標。

最關鍵的一點是,變化的環境對學習能力思維方式、處事方法的發展都有好處。此外,老師教久了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勢。每個老師有自己的風格,如果學生能重新接觸一些老師,對成長有利。

有的小學則進一步細分:一到二年級,三到四年級,五到六年級。

2、一般是什麼時候,學校要換老師?

一、正如上述,有的學校換老師,是根據學段特點,例如,小學一般會分低段、中段和高段,學校會根據老師特點安排崗位,低段有經驗的老師帶到了高段再回歸低段,由富有高段經驗的老師接替。有的幼兒園的小班是固定的老師,一般安排比較有耐心的老師,因此,到中班就得換人。

二、女教師懷孕了。特別是現在,學校裡懷二孩的老師多了,她們年齡都相對大,不少人需要保胎,因此就不適合畢業班的崗位,需要換人。

三、出現突發情況,例如老師離職了,或是崗位調整。

家長在擔心什麼?對於學校編班、換老師,家長們並不完全支持。家長們心裡話是:

對學校來說,重新分班、換老師也許只是正常的教學變動,但是,對於學生來說確實是一件大事。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不管是多優秀的老師,多好的教學模式,學生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學生好不容易適應了一個老師的授課,你又不聲不響地給換了,對學生的學習絕對是有影響的。而且,每位老師要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和自身狀況也需要一定的時間,過於頻繁換老師,也可能讓孩子沒法適應新老師教育方法而影響學習。

特別是那些孩子喜歡的老師被換了,家長更加緊張,他們認為,一位學生是否喜歡一個老師,是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這門功課的喜愛程度的。所以,學校換老師還是要慎重!

簡而言之,家長的擔心是:

一、擔心新老師不夠優秀。

對於不熟悉的人和事,由於不了解,導致不放心,缺乏應有的安全感,所以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一定是比較抗拒的。

二、擔心孩子不適應。

新老師再優秀,能力再強,如果你的教學方式、管理方法孩子不喜歡,那一定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學校編班換老師,需要和家長商量嗎?新學期換老師,原本是學校的常規工作之一,學校說了算。不料,讓學校目瞪口呆的是:家長的手「伸」到學校,連學校的人事安排和行政工作都要管。

學校校長說,有的家長甚至動用到關係,從上級施壓:某某老師很優秀,最好她一直帶我的孩子到畢業。

在教育部門看來,調換老師的任職崗位,是學校工作需要作出的決定,是在正常的職權範圍內實施的,沒有規定要求學校在更換老師時,要與事先與家長商量。

因此,大多數學校認為,家長幹預學校的人事安排,是家長維權過度。

社交媒體也助長了家長的過度維權,家長之間有各種QQ群、微信群,可以說是一呼百應。學校老師說,有時候是小小一件事,或是少數幾位家長的擔心,通過微信群放大後,變成一件大事。

學校還說,家長們排斥新老師,有點無理取鬧,他們根本對新老師毫無了解就輕易下結論:新來的就是不好。

學校和家長還能不能友好相處?1、新學期怎麼換老師?

那麼,學校老師就得由家長說了算?

應該說,學校老師務必意識到一點:隨著家長素質提高,民主意識的增強,家長越來越多地「侵入」學校,家長的手伸得越來越長,這是一種趨勢。所以,要心平氣和地接受家長介入學校事務。

但是,學校在某些事情上是不能任由家長「長驅直入」的。從教育學角度看,即使家長是大學教授,他也不見得懂得小學的數學要怎麼教,畢竟孩子的認知規律有特殊性。但是,偏偏一些家長認為自己才是最懂得教育的人,經常要和老師較勁,認為:明明可以這樣,為什麼你要那樣?

通常的做法是,學校的家校委員會,事先要制定界限,即說清楚家長能管什麼,什麼是不能插手的,譬如說,家長無權插手學校的人事安排。

不過,雖然說學校有人事權,家長要求「換老師」或者「不換老師」,與部分家長「過度維權」有關,但也不能說學校老師就沒有一點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這件事上,很多學校也表現得太傲嬌。有專家表示,學校首先應該召開家長會議,就為何更換老師或是編班,進行詳細說明,其次,新接任的教師應該被隆重推出,在教學上也應該向家長解釋,在更換老師的同時,要保障教學質量不受影響。這樣相互溝通,相信會打消家長的疑慮。

簡而言之,在專業人士看來,對於家長的「維權」,學校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一味指責家長,而是需要反思,並作好家長溝通工作,讓家長理性表達自己的主張,在「合理的區間內」維權。

2、家長如何應對重新編班、換老師?

一般認為,家長插手學校人事安排,主要緣於家長的過度焦慮,對孩子產生過度教育從而「過度維權」。

專業人士認為,這其實是不利於孩子的教育成長,有可能造成孩子以自己為中心,降低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此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反對換老師,易使孩子對學校老師產生敵意,潛意識裡抵抗老師。

還有一種可能,讓老師怕得罪家長當「好好先生」,難能對學生品德和學習加以正確引導。

因此,在換老師這個問題上,一般的建議是:

一、放正心態,勿先入為主。

其實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非常負責任,並且對學生持有愛心的,否則他們也不會從事這一行業。所以在面對換老師這個問題上,家長不妨放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用先入為主的觀念,標籤化的想法束縛任何一位新老師,挑剔這個嫌棄那個。

每個老師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還未深入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這對老師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所以,適應就好,一起來適應老師的教學。不然你自己不改變,損失的可是你自己和孩子呢。

二、常常與新老師保持溝通。

對於老師與家長的關係來說,溝通真的很重要。尤其是當孩子換了新的班主任、新的任課老師時候,家長不妨更主動及時與老師保持溝通。

三、換老師或者換班,有可能成為孩子成長新契機。

孩子成長的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經歷分離和改變,這些心理上的衝擊和不適都是必須經歷的,並不會持續太長時間。這也是讓孩子的內心不斷強大起來的過程。

不少人認為,有些被「標籤化」了的孩子,或許有重新讓老師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逆襲」機會,這樣煥然一新的環境會讓他充滿信心和期待。換句話說,接觸不同的老師也能成為孩子心理成長的契機。

或許結果和想像不一樣每個學期,我們都會遇到因為孩子的班級換老師而驚慌失措的家長,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我們經常也得到反饋:以前覺得那位老師好,沒想到新來的這位老師更好。編班也是如此。

最後說些不中聽的話:

父母們,千萬不要動不動用孩子來作為和人「談判」的手段,譬如說,我的孩子因為分班、換老師傷心得吃不下飯,哭個不停,甚至是要死要活,你們看看要怎麼辦吧?

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愛惜自己,愛惜生命,而是把「愛自己」的主動權交給別人,覺得其他人都應該珍惜他,那麼,他以後的人生會很痛苦。他以後還有可能會用同樣的手段來要挾你,要挾別人,他會養成傷害自己來「懲罰」別人的習慣,到那個時候,就不是吃不下飯、哭哭啼啼的級別了。

用大白話說,務必讓孩子明白,他哭哭啼啼、不吃飯,難受的只能是他自己,很多時候,世界是不會因為他的難受而改變。

再說了,不就分個班嗎?下課了去找找原先班級的好朋友,這樣不是很好嗎?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您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

【來源:廈門日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家長這樣對待老師,孩子成績不會好,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家長把他送到社會上的輔導機構去補了兩個月課,在機構參加測試考了130多分。家長很滿意,覺得孩子成績提高了,於是不再補課了。半個月後學校段考,小胡數學只考了65分。家長震驚、心痛、憤怒,認為學校老師簡直不會教書,半個月時間就讓孩子成績下降了這麼多。小胡家長找到學校要求換數學老師。
  • 31位家長要求多動症孩子離班 學校開「一個人的班級」
    9月1日開學後,全城大部分媒體都接到同一條線索,積玉橋學校三年級(3)班的家長代表挨個給媒體「爆料」——該班有一名多動症兒童浩浩,有動手打同學的習慣,極大地影響了班中的教學秩序。由於他好動,幾所學校都不願意接收。祝正洲知道此事後,為了保障其受教育的權利,安排兵兵入校就讀。  昨天上午,武漢晚報記者見到兵兵時,他正在學校單獨安排的教室中進行一對一上課,但孩子不太願意坐在板凳上,整個過程中他都異常活躍。見到記者手持相機,他好奇地上前詢問,並嘗試擺弄。小傢伙的理解能力很強,時間不長,他已經能夠熟練地拍攝照片了。而爸爸張軍就坐在教室外看著兒子。
  • 新學期、新起點、新成長——雨山實驗新生家長學校開課啦
    新學期、新起點、新成長——雨山實驗新生家長學校開課啦 2020-09-11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學期開始啦!如何幫孩子快速切換到上學模式,家長都看看吧!
    所以,開學第一件事,就是要幫助孩子收心,讓孩子靜下心來走進課堂。讓孩子感覺太興奮的事就不要做了,可以練練字,聽聽舒緩的音樂,看看書都是不錯的選擇。給孩子信心,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長要多讚揚孩子,以使孩子對自己的前途更充滿希望。另外,家長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家長要時時把讚賞當成孩子生命中的一種需要,積極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對孩子進行讚賞。
  • 家長舉報老師用學校的水洗車?我要向教育部舉報全中國老師!
    從文章發布的截圖看,當地有關部門對此事高度重視,立即對涉事老師進行了約談和批評教育。文先生認為:假定老師家離學校近,開車一個來回,光油費就得好幾塊了吧。再加上其他損耗之類的,應該超過五塊了。常理說,教師的待遇高,不低於公務員收入,還能補課,收禮,給家長派活。財大氣粗的教師,應該不會這樣做。現在,竟然連洗車的小錢都想省,一定要舉報。
  • 體育老師為班級英語代課,家長不淡定了,孩子學習跟得上嗎?
    許久未聯繫的朋友突然給老師我發來一條信息,抱怨說孩子的英語這下要完了!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上小學的孩子新學期開學時,換了一位年輕的英語老師,還沒教多久就突然說生病請假了,原本以為只是短期請假,但是足足許久都沒有回歸崗位,更讓朋友焦急不已的是代課老師居然是孩子的體育老師!
  • 各地學校「停課不停學」 警惕不法分子趁機冒充老師潛入家長QQ群和...
    內容提要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各地學校「停課不停學」,大多組織在網上進行教學。不法分子卻藉機冒充老師潛入學生家長的QQ群、微信群,以「疫情延期開學」「網上授課收學費、材料費」為由實施詐騙,全國各地發生的多起案件,作案手法幾乎相同。《天天315》本期聚焦:家長請注意,要防疫也要防騙!
  • 除籤名外,「預習」成為讓家長苦不堪言的新任務:要老師幹嘛
    不僅如此,如今學生的壓力大有往父母身上蔓延的趨勢,之前網上就曾曝光過,學校老師要求家長自己給孩子檢查作業,最後還要籤字確認。 「預習」也成為讓家長苦不堪言的新任務,作業家長檢查籤名,知識家長陪預習,師生的這種新怪相引發網友吐槽,紛紛表示:要老師幹嘛? 如今全世界都在強調快樂學習,孩子如果長期處於這種被「預習」壓著向前走的狀態,只會對學習越來越厭倦。
  • 新學期備戰指南!新六年級的家長和孩子該如何應對2021年小升初?
    這個暑假,對於五升六的家長和孩子而言,是個很關鍵的時期。暑假結束,意味著要開始畢業班的學習,迎來人生第一個選擇的岔路口:2021年的小升初。如今,距離開學日還剩下半個月,為了讓家長和孩子更好地為新學期做準備,小指導整理了這篇新學期規劃指南,幫助家長和同學們備戰小升初!
  • 廣西這個學校宿舍裝空調要家長自費,用完不許拆走
    直到張先生兒子的宿舍的大部分同學都有了這個想法。張先生繼而得知,「學校會採取換宿舍的方式,讓不願意安裝空調的同學住一起,願意安裝空調的住一起」。「我小孩憑什麼要因為不安空調換宿舍?」張先生覺得這很不公平,「感覺像是學校在強迫我們安空調,但家長為了孩子都選擇算了。」
  • 孩子要快樂 家長該思考什麼(組圖)
    估計很多家長看到這個數字都會覺得慚愧。  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幼兒園時期就忙著念小學課程;如果我們的孩子,將業餘時間都用在穿梭於各種「興趣班」、「特長班」和「提高班」上;如果我們的孩子,善於掌握各種「知識」和「能力」,卻分不出海棠和茉莉,認不出喜鵲和麻雀,聽不懂溪水和流泉,不知道蚱蜢怎樣跳,蒲公英怎樣飛……這樣的童年,能有那麼多快樂的回憶嗎!
  • 分班後,這個小學成績好的學生組成了新班,引家長質疑 校長:隨機分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帥  「媽媽,我們五年級分班了,學習好的學生都被分去了3班,我沒有被分去,是我學習不好嗎?」  10月14日下午,有多位家長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映,稱他們孩子在滎陽市西一小學上五年級。
  • 家長要求換座位,老師霸氣回懟:坐第一排不治近視,趕緊配眼鏡
    這幾日,每天都有家長給我私信,要求我給孩子換位置。每個月按順序換位置已經不能滿足家長們的訴求了,家長們能給我特別奇怪的理由,孩子查出近視散光老花眼;前排女生喜歡戴發卡,我孩子看不到黑板;同桌腳臭,燻得我孩子頭疼……這個月作為班主任,已經要被位置圖給弄崩潰了。為什麼現在的家長這麼看中教室位置?
  • 家長壓力巨大,老師無可奈何
    這種壓力來自於「看似留給學生實則留給家長」的作業或者其他任務。在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老師直接點名批評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標點符號都打錯了,你當家長的不對孩子負責,不檢查作業,想全部指望老師嗎?」這樣的話被曝光後,輿論一片譁然。關於老師讓家長給孩子批改作業,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作為家長,他們都曾有過批改作業的經歷,以小學為主。
  • 資深班主任制定的這份最全面最詳細開學攻略,助您完美迎接新學期
    民小編說 給您一個班,您會如何打造?給您一班學生,您會如何成就他們? 馬上要開學了,新學期對於老師來說意味著新的工作安排,新的任務和壓力,班主任老師尤其是新手班主任或者中途接班班主任會更加忙碌。
  • 「魔法學校」與一群迷狂家長的精英夢醒
    此前一直賣力為鄭麗華招生站臺的洪先生承認,這個學校真跟別的學校不一樣:創始時它實行錯峰放假,一年上11個月課,只有一個月假期,這對那些整天忙於生意的家長比較省心;它專門開設了戶外探究課,每周安排學生上博物館、公園、看藝術展;它讓孩子每天讀英語繪本練口語;沒有教材,按知識點實行板塊教學;有一幫有情懷的名師團隊在為孩子量身訂做,不分年齡進行混齡教育......總之,鄭校長告訴他們,在這裡學習的孩子都能形成內驅力學習力
  • 學校允許帶手機,能帶嗎?若真為了孩子,請做一個狠心的家長
    有網友問:我女兒即將讀高一,學校規定:住校期間允許學生帶手機,但不能帶進教室,該帶嗎?關於能否帶手機進校的問題,是近年來教育中一個熱門而棘手的話題。之所以說棘手,是因為涉事相關人員: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難處。
  • 「體育課外班」登上成都熱搜,一節課2000塊,家長怕了嗎?
    培訓班不同意,雙方一來二去,就捅到了網上。結果,吃瓜網友表示:什麼?跳繩?跳繩還需要專門去培訓?是的。很多地方的小學生,每學期都要面臨一個科目:跳繩。而且不是花錢就能約到的哦,檔期十分火爆,每天都有大量的排課。不只是跳繩,羽毛球、籃球、跑步,這些項目,也都價格不菲。連最簡單的體能訓練,都要兩百多一節課。所以,現在看來,體育改革的第一批衍生物,可能是肥了體育課外班的口袋。
  • 各地中小學分班亂象層出 按父母學歷等級分班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前段時間,很多家長都在為給孩子選擇一個什麼樣的學校而苦惱,擇校大戰的硝煙還沒有散去,分班大戰又拉開了序幕。詭異的分班規則父母學歷和職業成孩子入學編班依據再過十幾天,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這兩天很多地方的學校都開始了分班。很多新同學面臨分班的問題,究竟會和誰成為同班同學呢?按照常理來看,電腦隨機分班,按照男女生比例來分班,應該是相對公平的一種分班方式。
  • 補課老師年入200w,家長卻為付40W補課費賣掉房子
    這些家長是認為,孩子成績的好壞與否,完全是用錢「砸」出來的嗎? 一分價錢一分貨,投入得越多,孩子就會越優秀嗎? 一位媽媽向某所培訓機構先後4次繳費共22.76萬元,學校承諾孩子一定能上省重點,可是成績讓她氣暈,孩子的總分只有200+,其中物理只考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