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桐鄉市蠶業有限公司重點繁育的21.3萬張優質春蠶種,「坐」專機出口烏茲別克斯坦。至此,「桐」字號蠶種出口烏茲別克斯坦已整20年時間,累計有188萬張蠶種在該國吐絲結繭,實現了當地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也是「一帶一路」重要的沿線國家,種桑養蠶歷史悠久。由於受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其蠶桑產業發展緩慢,管理和技術水平低下,蠶種生產落後,每年都要從中國等國外進口大批蠶種和桑苗。桐鄉作為「蠶桑之鄉」,成為了烏茲別克斯坦蠶桑進口的首選目的地。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桐鄉在原有基礎上加強了與烏方的互訪交流、技術協作和生產合作,積極發揮桐鄉蠶桑技術優勢,與烏方開展桑、蠶適用新技術的提升與示範,解決烏方目前蠶業生產中存在的桑、蠶品種老化、生產技術落後、蠶繭產質量低、經濟效益差等現實問題,通過科技創新,形成烏方急需的、切實適應其國情的並有大面積應用前景的桑蠶適用新技術。
2016年,該國蘇爾漢達利亞州創辦了「中烏合資花神蠶種製造有限公司」,引進桐鄉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優質品種資源,生產模式和管理在該國首屈一指,具有標杆性引領地位。建設蠶種冷藏、浸酸、浴種等設施,每年生產蠶種7~8萬張。桐鄉每年委派專業技術人員赴烏方參與生產,開展技術指導,幫助烏方建立小蠶共育室62隻,組織桑苗、塑料折簇機和加溫補溼器具、消毒機、蠶網、防幹薄膜、乾濕機等蠶用物資通過亞歐班列發往烏茲別克斯坦,改善其生產設施設備條件。在此基礎上,桐鄉還每年邀請烏方技術人員來桐鄉實習、培訓,授課輔導,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蠶桑技術和產品走出去,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產業特色,實現互利共嬴。
「童叟會種桑,婦孺能養蠶」。桐鄉作為蠶桑絲綢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悠久的種桑養蠶歷史,積累了豐富的養蠶物質基礎和技術經驗。近年來,桐鄉深挖優質蠶種資源潛力,始終佔據著絲綢產業價值鏈中「種源」制高點,並借「一帶一路」倡議讓優質蠶種「走出去」,成為全省乃至全國蠶種出口的主要地區。截至目前,除烏茲別克斯坦外,桐鄉市蠶種還出口到了希臘、土耳其、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