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使用的四類化學毒劑,賀龍曾中毒負傷,至今我國仍有遺留

2021-01-08 品茶論史

在整個二戰中,真正在戰場上長期地、有組織地、大規模地進行違反國際法的化學戰的國家只有日本。日本對化學武器的研發肇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其誘因是德法英等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相互間對敵國的化學戰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從而刺激了日本軍事當局對化學戰的興趣。經過10多年的潛心研究和試驗,到侵華戰爭爆發前,日本生產化學毒劑和製造化學武器的技術逐漸成熟,在短短的20年時間裡,日本已經建立了包括研究、生產、訓練和作戰等一整套進行化學戰的體系。

在進行了蓄謀已久的準備後,日本隨即違背國際法,肆無忌憚地把罪惡的化學武器用於侵華戰爭中,對中國軍民實施了滅絕人性的化學戰。日軍不僅在戰場上對軍人實施化學戰,並且還把化學戰的罪惡毒手伸向了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

他們把中國當成了化學武器的試驗場,日軍在侵華戰爭中使用的化學毒劑大致可分14類,百餘種。主要有以下幾大類:

一、糜爛性毒劑,包括芥子氣和魯易氏氣。這種毒氣對人體的傷害是造成皮膚和肺部嚴重潰爛。 為了保密起見,日軍把芥子氣毒劑標註為「黃一號」,當中又根據製造工藝的不同區分為甲、乙、丙型號,把用芥子氣製造的化學炮彈稱為「黃彈」,外面塗以黃色標識。 二、光氣,這是一種窒息性毒劑。日軍將其命名為「青一號」,外面塗以藍色的標識。 氫氰酸,又稱「氰化氫」、「氰酸」,是造成人體全身性中毒的毒劑,毒性最強,被命名為「茶一號」,外面塗以茶色標識。

三、催淚性毒劑,是通過刺激人體眼、鼻、口腔等黏膜而使人流淚的一種毒劑,被命名為「綠一號」,外面塗以綠色標識。

四、噴嚏性毒劑,又稱為「嘔吐性毒劑」,主要是以二苯氫砷為代表,被命名為「赤劑」,用這種毒劑製造的武器被命名為「赤彈」或「赤筒」。赤彈和赤筒區別只在於前者是把毒劑填充到炮彈中,後者是把毒劑填充到金屬罐中。

從1941年到1945年,日本軍隊製造的各種化學毒劑數量超過7400噸,其中噴嚏(嘔吐)性毒劑和糜爛性毒劑在侵華戰爭爆發後被大量用於中國戰場。 根據上述毒劑,日軍分別製造了各種毒氣炸彈、毒氣筒、毒氣投射機、撒毒車、撒毒器、毒氣噴射器、毒氣彈等武器。

日軍的侵略行徑遭到了我國軍民的強力抵抗,在進攻受阻時,日本就會滅絕人性地使用化學毒劑。在1937年進攻南京時,第10軍甚至提出了包圍南京後用「芥子氣彈、燃燒彈等對南京進行徹底的連續一周的轟炸,使南京成為廢墟」的作戰方案。

由於中國軍隊防化手段十分落後,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初期試驗性的化學戰取得了很好的戰略效果。隨著中國軍民更加頑強的抗擊,陣地戰的爭奪更加激烈,日軍對化學武器的使用範圍和規模逐漸擴大。

每每在作戰的關鍵時刻,即圍攻堅固的中方陣地、突圍、掩護撤退時使用化學武器。1938年臺兒莊戰役、安慶戰役、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中日軍都大規模的使用毒氣,毒氣的毒性也逐步升級,從使用催淚性毒劑發展到使用嘔吐性毒劑,甚至於使用糜爛性毒劑及芥子氣和魯易氏氣。僅在9月間,就使用毒氣60餘次,平均每天2次。

1939年4月,在河北河間戰鬥中,日軍一個聯隊被我八路軍全殲,為了挽回敗局,日軍施放毒氣,造成我軍官兵500多人中毒,師長賀龍及旅長王震也中毒負傷。百團大戰時,日軍每於作戰不利時就施放毒氣,前後共達11次之多。

由於地道戰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日軍開始「掃蕩」冀中,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即是尋找機會在地道中使用毒氣。在定縣北疃村,日軍一次性用毒氣殺害了手無寸鐵的800餘名平民,造成了著名的「北疃慘案」。同樣在河北井陘縣,日軍對藏匿在黑水坪村附近山洞的村民施放毒氣,致使男女老幼150多人全部被毒死,只有1人倖免。

1945年,日軍敗局已定,日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將未來得及使用的化學武器「秘密處理」的命令,日軍在驚慌失措中,將大量毒氣彈遺留在中國,特別是東北地區,形成了多個日軍毒彈遺存現場。

1997年,中日兩國作為締約國同時加入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1999年7月,中日兩國正式籤署《關於銷毀中國境內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備忘錄》,日方承諾在10年之內即2007年4月前銷毀遺棄在華的化學武器。但至今仍未完全處理完成。

相關焦點

  • 公衛歷史丨日本侵華戰爭中的生化戰
    正是這支部隊進行了大量化學武器的研究、實驗、研製和生產,使得日軍在戰場上大規模、頻繁地使用化學武器,給中國軍民造成巨大傷害。日本侵華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戰爭史上使用化學武器最頻繁、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場化學戰。其中有確切時間、地點及造成傷害情況記錄的就多達1241例,使用地點遍及中國的18個省區,造成我國20多萬人傷亡。
  • 齊齊哈爾8名日軍遺留毒氣受害者明日將赴日請願
    歷時兩年的中日律師就日軍侵華遺留化武齊齊哈爾對當地群眾危害的調查取證,於近日結束。27日中午,齊市毒氣受害者王成、丁樹文等8人赴日請願團從齊市乘火車前往北京,29日中方律師與8名毒氣受害者從北京飛往日本,要求日本政府給予受害賠償,並採取切實可行措施,徹底清除日軍侵華遺留大量毒氣彈,以保障中國民眾人身財產安全。
  • 齊齊哈爾市「8-4中毒事件」傷員搶救紀實
    在群眾生命危急時刻  新華網哈爾濱8月12日電2003年8月4日,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沙區一建築工地,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毒劑芥子氣洩漏事件
  • 8·4日軍遺留毒氣事件 受害者訴日政府案今宣判
    8·4日軍遺留毒氣事件:受害者訴日本政府案二審今宣判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2003年8月4日,侵華日軍遺棄的化學毒劑芥子氣在齊齊哈爾市的一處工地被發掘,造成43人中毒,一人死亡。從2004年,毒氣受害者向日本政府遞交訴訟請求書開始,受害者對日本政府的訴訟進行了將近九年的時間。
  • 化學毒劑:隱秘的殺手
    復旦學子黃洋28歲的生命,因一種名為N-二甲基亞硝胺的化學毒劑戛然而止。若非一個神秘的簡訊,案件很可能至今仍陷於一片迷霧之中。化學毒劑不僅歷來是政治暗殺的常用道具,也受到高智商犯罪者的偏愛。以下,讓我們看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毒藥到底有哪些。
  • 「毒液」瓶、注射器:考古為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行再添實證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和特設監獄遺址上,「四方樓」航拍全景。據李陳奇介紹,此次發現的寫有「赤痢預防接種液」的玻璃瓶,緊鄰細菌實驗室第5棟樓北側中央,與《惡魔的飽食》對「江島班」的位置描述基本相符。此外,各種實驗、注射器皿「是731部隊進行細菌研製和活體實驗的直接證據」。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細菌實驗室和特設監獄遺址,考古發現的爆炸點。
  • 神經性毒劑「諾維喬克」到底有多厲害?
    英國政府認定斯克裡帕爾和女兒中毒,系由蘇聯研製的「諾維喬克」級神經毒劑所致。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4日指認中毒事件相當於「俄羅斯對英國非法使用武力」,宣布驅逐23名俄方外交官。 據悉,遭英方驅逐的俄方外交官及其家人定於3月20日回國,總共大約80人,其中外交官相當於駐英使館現有外交人員的40%。
  • 美國提供VX毒劑參與金正男謀殺案?
    而死因先是心肌梗塞,後是篦麻或河豚毒素中毒,又二次解剖,至到23日還說尚不確定死因。24日早晨,馬來西亞全國總警長卡立阿布巴卡證實,馬來西亞機場日前死亡的朝鮮金姓男子系被VX神經毒劑毒死。根據馬國警方發布文告證實,從金姓男子眼睛及嘴巴採集到的樣本中驗出化學毒劑VX神經毒劑的成分。但是,這個結論一出,案件案情不是更清晰了,而是爭議更大了。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在成都期間,郭俊鉌在負責金大化學研究所日常事務的 同時,還克服戰爭帶來的重重困難,堅持科學研究,先後在《中國化學會志》、China Medical Journal 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研究重點是對食物營養成分的分析。
  • 愛好者收藏30張日軍繪製長沙地圖 部分至今仍準確
    8年前,愛好收藏的市民成洋先生在一家古玩市場淘得30張侵華日軍長沙地區地圖。  涉及戰略要地的地圖都有編號並特別註明「軍事機密」字樣  30張發黃的老地圖上大多有些水漬的痕跡。說起這30張地圖的由來,成洋告訴記者,8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一家古玩市場轉悠時,看到一位老人在兜售侵華日軍使用的軍用地圖。「我想著這些地圖不僅具有收藏價值,而且有警示和教育意義。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獲贈120件二戰文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7 17:17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南京3月17日電(記者 蔣芳)今年是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 禁化武組織確認英國對俄前特工「中毒」事件毒劑分析結果
    禁化武組織確認英國對俄前特工「中毒」事件毒劑分析結果 原標題:   新華社海牙4月12日電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禁化武組織)12日發布公報稱,該組織已完成英國索爾茲伯裡神經毒劑事件相關樣本分析,確認了英國當局的分析結果。
  • 馬方證實VX毒劑導致金某死亡 防化專家:馬方結論存三大疑點
    根據馬國警方發布文告證實,從金姓男子眼睛及嘴巴採集到的樣本中驗出化學毒劑VX神經毒劑的成分。結論一出,毒殺兇器貌似就蓋棺論定。但據一位要求匿名的防化專家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解釋,從VX的特性、確定使用VX毒劑的過程和結果分析,認為該結論還要拭目以待。VX毒劑被聯合國列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的十幾張中國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作準備。日照市抗戰紀念館所存地圖,為日軍侵華史提供了鐵證。
  • 揭秘中國防化兵降伏日本遺留化學武器細節(組圖)
    二戰期間,日本對我國發動2000多次毒氣戰,造成近20萬人傷亡。「日本戰敗後試圖銷毀證據,掩蓋罪行,將原儲存、部署在中國19個省(市、自治區)化學武器,掩埋地下或投入江河,現查明的就有40多萬枚。由於化武埋藏近70年了,多數生鏽腐蝕,有的毒劑洩漏,對我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近年受傷害的達數千人。剷除毒患,我們深感責任重如泰山!」
  • 從《勇闖奪命島》看電影裡的VX毒劑是什麼樣
    液態VX可以通過呼吸或者皮膚接觸使人中毒,一滴VX落在地上,在室溫情況下,室內人員都會通過呼吸或者沾染到皮膚而導致中毒。第三個特點是穩定性強,常溫下粘附在木頭、水泥等物體上可以存留很長時間,即便是爆炸這樣的劇烈化學反應,也只能分解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