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 Energy:電紡絲納米纖維的靜電作用——雙層碳保護CoFe2O4納米片實現超長壽命和超快鋰離子存儲

2021-01-19 新能源前線

點擊上方↑ 「新能源前線」 ↑關注我

由於過渡金屬氧化物(FeOx,Co3O4,NiO等)具有高的理論儲鋰容量,作為LIBs的陽極材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然而,在重複鋰化/脫鋰過程中,金屬氧化物存在導電性差、體積膨脹/收縮導致粉化和團聚等問題,導致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特性仍不理想。為了克服上述問題,通過氧化物的納米結構設計(納米纖維和納米管)、與納米碳雜化,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電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然而,在大電流充放電下仍保持材料結構的完整性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靜電紡絲技術可以非常容易地實現金屬氧化物約束到碳納米纖維內部。然而,嵌入纖維內部的部分電活性材料利用率不高,且在循環充放電過程中碳的包覆結構不能有效地抑制其體積膨脹/收縮和團聚等問題,導致其比容量低、倍率性能和循環壽命較差。因此,金屬氧化物/碳纖維電極材料的結構需要進一步設計,使其具有優異的結構穩定性以及快速的電子/離子傳輸能力。

近日,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範壯軍(通訊作者)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柔性N摻雜碳納米纖維/CoFe2O4薄膜(I-CoFe2O4@N-CNF)。該工作通過靜電紡絲技術實現了金屬氧化物的雙層碳保護,即穩定的碳外殼和蜂窩狀碳內核,CoFe2O4納米片嵌入到相互貫通且良好導電的碳納米片中。靜電場作用下形成獨特的碳殼能夠有效地保持纖維在充放電循環過程中結構的穩定性,而纖維內部三維網狀碳可有效地抑制CoFe2O4的聚集和體積膨脹/收縮。此外,相互貫通的3D導電網絡和中孔結構在鋰化/脫鋰過程中提供快速的離子和電子傳輸通道。因此,I-CoFe2O4@N-CNF表現出高倍率性能(858 mAhg-1(0.1Ag-1),306mAh g-1(30 Ag-1)),以及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在10 Ag-1下循環10000次幾乎沒有容量損失)。相關研究成果「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in ElectrospunNanofibers: Double-layer Carbon Protection of CoFe2O4Nanosheets Enabling Ultralong-Life and Ultrahigh-Rate Lithium Ion Storage」為題發表在Nano Energy上。

圖一 電紡絲無機和有機-PAN前驅體的示意圖和表徵

(a)前驅體中無機和有機相分布示意圖,以及熱處理後纖維的TEM圖像

(b)無機-PAN前驅體纖維的SEM圖像

(c)PAN,無機和有機-PAN前驅體纖維的紅外光譜


圖二 I-CoFe2O4 @N-CNF的形貌與組成表徵

(a-c)I-CoFe2O4@N-CNF的SEM圖像,顯示具有蜂窩狀碳內核的殼核結構

(d-f)I-CoFe2O4@N-CNF的TEM圖像

(g,h)I-CoFe2O4@N-CNF經過600℃空氣氣氛下處理5分鐘後的TEM圖像

(i)I-CoFe2O4@N-CNF經過600℃空氣氣氛下處理和酸處理後的TEM圖

(j)I-CoFe2O4@N-CNF的XRD圖


圖三 I-CoFe2O4 @N-CNF的Raman、XPS和BET表徵

(a)I-CoFe2O4@N-CNF,O-CoFe2O4@N-CNF和N-CNF的拉曼光譜

(b,c)I-CoFe2O4@N-CNF的XPS測試光譜和c)N1s光譜

(d)I-CoFe2O4@N-CNF,O-CoFe2O4@N-CNF和N-CNF的氮氣吸附脫附曲線。


圖四 I-CoFe2O4 @N-CNF電極的倍率與循環壽命表徵

(a)I-CoFe2O4@ N-CNF,O-CoFe2O4@N-CNF和N-CNF的倍率性能曲線

(b)不同倍率下的I-CoFe2O4@N-CNF充放電曲線

(c)I-CoFe2O4@ N-CNF電極材料與參考文獻中的高性能Co/Fe基金屬氧化物電極的倍率性能對比曲線

(d)在5 Ag-1下,I-CoFe2O4@ N-CNF,O-CoFe2O4@N-CNF和N-CNF電極的循環性能曲線


圖五 I-CoFe2O4 @N-CNF電極的動力學表徵

(a,b)不同掃描速率下I-CoFe2O4@N-CNF電極的循環伏安曲線,以及峰電流與對應掃描速率之間的關係曲線

(c,d)不同掃描速率下電容和擴散行為的貢獻率,以及10 mVs-1時I-CoFe2O4@N-CNF電極材料電荷儲存的電容行為貢獻率


圖六 I-CoFe2O4 @N-CNF電極在不同充放電圈數下的EIS圖

(a)I-CoFe2O4@ N-CNF電極的電化學阻抗譜(插圖顯示為等效電路模型)

(b)10 A g-1電流密度下,I-CoFe2O4@ N-CNF電極的Rct,Rs隨循環性能變化的曲線

(c)Z'與ω-1/2之間的關係曲線,以及I-CoFe2O4@ N-CNF電極在循環過程中的Li+擴散係數變化曲線

(d)I-CoFe2O4@ N-CNF和參考文獻中的Co/Fe基金屬氧化物電極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循環穩定性的對比圖


圖七 I-CoFe2O4 @N-CNF電極在不同充放電次數下的組成結構表徵

(a,b)10 A g-1電流密度下,I-CoFe2O4@N-CNF在不同循環次數下拉曼光譜和XRD圖譜

(c)10 A g-1電流密度下,不同循環次數下I-CoFe2O4@N-CNF的形貌和結構變化示意圖

(d,i)10Ag-1電流密度下,I-CoFe2O4@ N-CNF電極分別經過5000和10,000次充放電後的SEM和TEM圖像

本文成功開發了一種具有穩定雙層碳保護的柔性膜負極材料(I-CoFe2O4@N-CNF),其穩定的碳外殼和活性CoFe2O4納米片嵌入相互貫通、導電良好的碳網結構使I-CoFe2O4@ N-CNF膜材料表現出了高比容量,高倍率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在10Ag-1電流密度下可穩定循環達10,000次)。因此,利用電紡絲靜電作用合成金屬氧化物/碳纖維膜可進一步被應用到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和金屬離子電池等領域。


文獻連結:「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in electrospun nanofibers: Double-layer carbon protection of CoFe2O4 nanosheets enabling ultralong-life and ultrahigh-rate lithium ion storage」(Nano Energy. DOI.org/10.1016/j.nanoen.2018.03.053)

本文由新能源前線 微觀世界  編輯整理,僅供學術交流


歡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學者們投稿,新能源前線致力於推動科技成果的宣傳和轉化。


投稿或合作轉載請發送至tougao@cailiaoren.com。也可以添加客服微信iceshigu


有話想說,歡迎給小編留言,感謝您對新能源前線的關注與支持!

相關焦點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
    微流體靜電紡絲法製備硼-碳異質納米片纖維織物電極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與技術的不斷變革,智能可穿戴設備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為滿足可穿戴電子產品的供電需求,新能源存儲技術在高端智能化可穿戴設備行業的應用備受關注。
  • 浙大:靜電紡絲PVDF/石墨烯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摩擦納米發電機
    另外,在阻抗匹配條件下,PVDF/G-PA6-TENG每接觸周期可獲得約74.13 μJ的能量,輸出功率密度為926.65 mW m-2。石墨烯納米片的摻入和納米纖維微觀結構的協同作用促進了高結晶β相PVDF的形成,提高了其摩擦電性能;另外,PVDF中的石墨烯納米片也可以作為電荷俘獲位點,有利於提高摩擦電荷密度,進一步提高TENGs的摩擦電輸出。
  • Commun: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上自發形成納米顆粒
    如果沒有低價而高效的製造納米級物體,納米技術的前景就無法實現,而這些納米級物體必須進一步防止其聚集。對於納米顆粒來說尤其如此,與普通顆粒不同,其具有特殊的光學、電子、磁性或催化特性。在電紡絲纖維中加入功能性納米粒子是電紡絲研究的一個熱門課題。
  • 北京大學劉永暢&李平綜述鈉離子電池中靜電紡絲電極材料研究進展
    文章綜述了靜電紡絲技術在鈉存儲正極和負極材料設計中的應用,分別介紹了聚陰離子型和過渡金屬氧化物型正極材料,以及碳質負極材料、合金型負極材料,以及過渡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硒化物負極材料。系統地討論了靜電紡絲工藝參數對材料微納米結構演化的影響,闡明了電紡材料的結構-性能關係。最後,展望了利用靜電紡絲製備技術開發更高效、更適用於SIBs的電極材料的發展方向。
  • 電紡快報:J. Mater. Chem. A期刊近期電紡纖維進展精選
    以二氯甲烷和乙醇為混合紡絲溶劑,通過電紡聚(D-lactide,PDLA)/聚(l-乳酸)(PLLA)/碳量子點(CQDs)製備了直徑均勻、表面光滑的多功能柔性納米纖維。高壓電紡絲增強了立體絡合聚乳酸晶體的取向和形成,同時顯著抑制了三元複合納米纖維中同晶的生長。該研究所製備的生態友好型生物納米纖維可用於瞬態電子和植入式醫療設備中,如自供電的生物傳感器、生物壓電納米發電機等,實現生態位的多樣化應用。
  •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原標題:靜電紡絲納米纖維:「萬能」的薄膜 納米纖維產品展室 納米纖維防護口罩   文·本報記者 滕繼濮   當李從舉把一大卷一米寬,   另外,電紡絲納米纖維無紡膜具有高孔隙率、低滲透阻力的特點,可以製成高通量、低能耗的可攜式超濾膜紡織品(如手絹),用於戶外快速淨水,為軍隊訓練、作戰、森林救火、旅遊、野外作業、探險、礦業等快速提供清潔水源,做好後勤保障。   還有,有些被開發出來的應用,甚至連李從舉都沒有想到過。在他看來,一定還會有。
  • 電紡木質素基碳微纖維和納米纖維的前體、性質和應用綜述
    碳納米纖維(CNFs)是碳的一維形式,其直徑在亞微米和納米範圍內,在能量存儲、催化和吸附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木質素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用於生產CNFs的低成本、可生物再生前體。本綜述全面介紹了通過靜電紡絲技術由木質素製備碳納米纖維的最新技術。本文首先介紹了木質素的特性,CNFs的結構和應用,尤其是儲能方面的應用,以及對靜電紡絲法的描述。
  • 南工大陳蘇團隊《德國應化》:微流體靜電紡絲法構築新型硼-碳納米纖維
    針對上述科學問題,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工學院陳蘇教授、武觀副教授等人,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從設計硼納米片有序納微結構入手,以高效促進離子遷移、累積和電子傳導為目標,利用微流體靜電紡絲技術(微流體靜電紡絲機由南京捷納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製備各向異性的硼-
  • 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有哪些優點?
    納米纖維屬於一維納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和長徑比。而靜電紡絲技術生產的納米纖維涵蓋了包括聚合物、陶瓷、金屬等上百種材料,並且可以實現多種材料複合紡絲,大大提高了納米纖維的多樣性以及拓寬了納米纖維的運用途徑,靜電紡絲所生產的納米纖維直徑在 5nm-10μm 之間,可以通過調控紡絲參數來實現對纖維直徑的控制。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MOFs/納米纖維(M-NFs)及其碳化產物含有豐富的活性位點,有利於提高反應活性。同時,微孔和中孔的共存顯著提高了催化過程中的吸附能力和導電性。此外,由於納米纖維組分的保護作用以及納米纖維與活性組分之間黏附性的增強,MOF衍生物納米纖維複合材料的穩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基於其設計靈活性和結構特異性,ZIFs已成為製備M-NFs的首選材料。
  • 北航趙勇教授、王女副教授課題組:靜電紡絲製備多級結構微/納米複合纖維及其應用
    受自然啟發,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利用多種方法實現了超浸潤表面材料的製備。其中靜電紡絲技術由於特殊的多級微/納米複合結構和靈活的材料組成,提供了一種製備超浸潤表面的有效途徑。電紡多級結構微納米纖維形貌圖靜電紡絲技術是一種利用靜電拉伸製備直徑範圍在幾納米到幾微米之間的超細纖維的技術。通過調控靜電紡絲過程中的實驗參數,如溶液性質、施加電壓和環境參數等,可以製備具有多種結構的電紡纖維,實現外部形貌和內部形貌的調控。
  • 俞書宏教授:MoS2納米片組裝於碳纖維上助力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
    鋰存儲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問題,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工業石墨作為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具有成本低、製備簡單、電導率高等優點,幾十年來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對較低的理論容量(~372 mA h g-1)、較差的倍率性能和較低的初始庫侖效率(CE)阻礙了其在LIBs中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開發性能優良、穩定的負極材料。
  • 綜述: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研究進展
    文章系統闡述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氧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包括雜原子摻雜碳納米纖維、過渡金屬/碳納米纖維複合材料和無碳納米纖維的合成策略、構效關係和反應機理,並總結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在ORR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 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過渡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釕RuO2、二氧化錳MnO2),過渡金屬氮化物和導電高分子等表現出贗電容特性。然而,贗電容材料循環性能差,工作壽命較低。
  • 納米纖維在不同靜電紡絲條件下對紫外輻射產生阻隔作用的可能性
    本研究旨在探討聚乙烯醇(PVA)/蒙脫土(MMT)納米纖維在不同靜電紡絲條件下對紫外輻射產生阻隔作用的可能性。為此,在不同情況下對具有不同重量比的PVA和納米黏土(MMT)納米纖維進行靜電紡絲,並通過檢測同一纖維網保護的亞甲基藍染料的降解率,估算了納米纖維網對紫外線輻射的防護量。採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亞甲基藍進行分析。為了研究聚乙烯醇-蒙脫土複合納米纖維的形態和相容性,採用X射線衍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對其進行了研究。
  • 上海交大新型碗狀碳膠囊-二硫化鉬納米片高性能超級電容器材料
    多孔碳材料(活性碳、介孔碳)和納米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等)主要表現出雙電層電容特性。過渡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釕RuO2、二氧化錳MnO2),過渡金屬氮化物和導電高分子等表現出贗電容特性。然而,贗電容材料循環性能差,工作壽命較低。在保持出色循環穩定性的前期下,如何同時獲得高質量比電容和高體積比電容,是超級電容器領域的一大挑戰,也是限制超級電容器發展和廣泛應用的瓶頸。
  • 靜電紡絲製備銅-碳納米管複合材料提高了先進電動汽車的功率密度
    靜電紡絲製備銅-碳納米管複合材料提高了先進電動汽車的功率密度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使用新技術製造了一種能夠增加銅線電流容量的複合材料,從而提供了一種可以按比例縮放的新材料,可用於超高效,高功率密度的電動汽車牽引電動機。
  • 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轉變
    :基於靜電紡絲法構築釕單原子用於高效電催化析氫:從團簇到單原子的轉變DOI: 10.1016/j.cej.2019.123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具有原子最大化利用率及優異的催化性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然而,其較高的表面能極易導致單原子在合成和催化過程中團聚為大尺寸的納米顆粒。
  • Matter| 靜電紡絲的下一步發展是什麼?
    這種技術可對具有適宜粘度的可紡聚合物溶液直接紡絲,也可將其與非可紡材料(如金屬、金屬氧化物或碳顆粒)混合得到複合纖維。通過對收集裝置和噴嘴的重新設計,可以實現改變合成纖維材料的形態、排列、纖維直徑、孔隙率和總產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