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老不是問題,衰才是關鍵

2020-06-22 中健康養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在96歲獲獎,是諾獎歷史上獲獎當時年齡最大的科學家。


衰老:老不是問題,衰才是關鍵

96歲的阿瑟·阿什金

這個人非常聰明。

他發明了雷射鑷子,可以捏住原子、分子、病毒這樣的小東西,而且還不會損傷它們。這個發明一定會給未來的醫學研究帶來巨大貢獻。

就這樣一個聰明人,你猜他最擔心什麼呢?

怕死嗎?畢竟快100歲的人了。

不怕。那他怕啥呢?

當諾獎工作人員給阿什金打電話,通知他獲獎的時候,老爺子還在地下室寫論文。

他說:「我希望得獎以後,我自己發表論文能容易點。那些編輯可能會說,阿什金是個聰明人,得過諾貝爾獎。最好發表他的論文。」

阿什金還說:

我不擔心年齡,我只擔心不再聰明了。

其實,他說出了咱們的心聲。

現代醫學剛誕生的時候,人類平均壽命是30歲,到今天平均預期壽命已經接近80歲了。

醫學用200多年的時間讓人類壽命延長了大約50歲,而且這種趨勢還在持續。

咱們這代人很可能活到100多歲。但問題是,咱們肯定不想病懨懨地活到100歲。

那麼,衰老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一起來認識衰老。


有據支持的人類壽命極限是120歲

先說說人類的壽命極限。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最靠譜的結論是:人類壽命的極限是120歲。有三個證據:

首先,人類歷史上有證可考的最長壽人士,是一名法國女性,享年122歲。

其次,法國博物學家布豐(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得出一個結論:物種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左右。

人類的生長期基本就到18歲,按照最高7倍推算,18乘以7等於126歲,與120歲接近。

另外,美國著名科學家海夫利克(Leonard Hayflick)發現,人類一生中細胞平均分裂次數為50次,每一次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平均存活2.4年,50乘以2.4也等於120歲。


所以,如果沒病、沒災、沒意外,理論上人就有可能活到120歲。這是人類壽命的極限。


年齡只能反映衰老,不能定義衰老

聽到這裡你肯定很高興。

但是,咱們經常聽人說,歲數大了病就找上來,恢復起來也難,這就是衰老。

傳統觀念是把衰和老聯繫在一起的。

那麼老就一定衰嗎?未必。

2015年,我治療過一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老奶奶,103歲。當時她已經氣管插管,用上了呼吸機,我還給她下了病危通知書。

一般來說,病的嚴重程度和年齡相關。

75歲以上的老人治起來非常難。在病情這麼重的情況下,幾乎所有高齡病人的情況,都是一個器官還沒治好,別的器官又出問題了。

原因你肯定知道,人老了,器官的代償能力差了。所以死亡風險非常高。

但是這個病人不同,她對藥物的反應很好。在病床上躺了兩周,身上一點都不腫,咳嗽力量也大。

後來她的肺炎治癒了,拔了氣管插管,高高興興回家了。

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想:這個病人不是我治得好,而是她只是老,但並不衰。

這個病人儘管103歲,但是長得卻沒那麼老,咳嗽力量非常大。咳嗽,就是針對肺炎最好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她能抵禦疾病並且從中修復。

這是一個老而不衰的病例。


我們醫院還治療過一個早老症的病人。14歲的年齡,但是身體已經老化,面容蒼老,眼球內陷,皮膚全是皺褶。

這種罕見病,身體老化速度是正常人的5-10倍。這個病人雖然不老,但是身體已經衰了。

這兩個病例說明,衰老速度在個體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多數時候,年齡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衰老的程度。但是衰老的本質,卻不是年齡大。

衰老的本質:自我修復能力下降

進化論認為,衰老是年輕必須付出的代價,有助於整個物種的生存和繁衍,畢竟地球資源有限。

這麼說很有道理。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讓人趕緊變老,死了之後趕緊給後代騰地方。那肯定沒人願意。

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衰老的機制,以及怎麼延緩衰老。

我把人類研究衰老的最新進展,總結了三個層面:

衰老的第一個層面:基因損傷。

在前面的課程裡講過,很多因素會引起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就是一種損傷。

比如,細胞分裂的時候會有突變,接觸紫外線、化學物質,人體產生的自由基也會引起基因損傷。

隨著年齡增長,這些損傷就會逐步累積和疊加。如果這種基因突變發生在關鍵位點上,就會變成癌症基因。

從這個角度看,癌症就是衰老的一種表現形式。

基因損傷的累積越來越多,就像染色體長滿了傷疤一樣,就會影響細胞的功能。


衰老的第二個層面:細胞功能異常。

細胞功能異常會表現為很多方面:

比如,內分泌腺體分泌激素越來越少。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就會引起皮膚彈性下降、皮膚乾燥、月經紊亂和骨質疏鬆。

再比如,細胞利用營養物質的能力也會下降。會出現糖尿病、高血脂。所以,這類病人並不完全是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同時還有利用障礙。

另外,人體還會產生很多衰老細胞和有害的蛋白質,短時間內清除不掉。

比如,阿爾茨海默症病人的大腦裡面,會沉積很多澱粉樣蛋白和衰老細胞。

這些物質不僅「佔著地方不幹活」,還會引發慢性炎症反應,進一步加速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

無論是激素水平下降,利用營養物質的能力下降,還是清除衰老物質的能力下降,這些都是細胞功能下降的表現。

但是我們說過,人體可以自我修復。

剛才提到的103歲的老人,得了重症肺炎卻能很快痊癒,靠的就是自我修復。


衰老的第三個層面:只有自我修復能力下降了,才是真的衰。

我們看看人體有哪些自我修復能力。

比如,基因損傷可以自我修復。

比如,深度睡眠的時候,大腦神經膠質細胞的體積可以縮小60%。就是為了給大腦內的液體留出空間,加快液體循環,清除衰老物質。這也是自我修復。

再比如,細胞損傷或者死亡之後,人體的幹細胞會加快分裂,補充壞死的細胞。這還是自我修復。

只有自我修復能力下降了,它沒辦法修復基因損傷,沒辦法恢復細胞功能的時候,才是真的衰了。

所以,衰老的本質不是年齡,而是自我修復能力的下降。

毫無疑問,衰老帶來了很多問題。

比如皮膚皺紋,行動能力下降,免疫力低,得了病很難痊癒,記憶力也會下降。

這是自然現象。

我認為,現代醫學的進步讓咱們有能力和很多慢性病對抗。在未來,醫學可以幫助高齡的人解決很多軀體上的問題。

但是,目前最難解決的問題,是衰老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


延緩衰老:激發自我修復和代償

有一種嚴重危害老年人智力和身體的病——阿爾茨海默症。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有1000萬左右。

有一個比喻:阿爾茨海默症的病人,他的大腦就像被什麼東西慢慢吃掉一樣。就這麼一路地走向衰,走向亡。

對於導致這個病的因素,有的研究認為是大腦裡的衰老細胞,也有的研究認為是口腔內的微生物。

但是直到今天,醫學還沒有搞清楚確切的發病機制。所以,目前也缺乏對於這個病的特效藥物。

醫學總會有攻克阿爾茨海默症的那一天。對於這個病,我也提不出太多的建議。

但是,我們可以延緩因為年齡增大而引起的認知能力下降。

心理學家把人的智力分成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是後天獲得的認知能力。

比如學會的某種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等等。晶體智力不會隨著年齡下降。

流體智力是一種先天的能力。

比如記憶力、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這種智力是有生理基礎的,所以,它在30歲以後會逐步下降。

我個人認為,既然流體智力有生理基礎,那麼咱們利用有效的方法延緩生理衰老,很可能有利於減慢流體智力的衰退速度。

比如,節食。少吃有利於清除大腦裡的衰老細胞。

比如,運動可以幫助咱們清除體內廢物,增強自我修復能力和代償能力。

再比如,戒菸限酒可以減少基因損傷,也就是減慢了衰老的速度。

在抗衰老藥物方面,目前美國FDA已經批准了藥物做人體試驗。再過3-5年可能會有結果,如果有效,對每個人都是福音。

毫無疑問,咱們這代人可以活得更久。但是,要讓生命更精彩還得靠自己。

相關焦點

  • 衰老生物學:尋找人生「不老藥」
    「不老藥」的研究在當代並非虛無縹緲、遙不可及,雖然長生不老難以實現,但是延緩衰老、預防和治療老年性疾病,從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在科學上是可行的。  因此,深入探究衰老的本質、揭開衰老謎團、找到延緩衰老的「金鑰匙」,已然成為生物醫學界攻關的重點——這就是衰老生物學。
  • 「老得快」的人,如能做好4個「保證」,或可延緩衰老
    「老得快」的人,如能做好4個「保證」,或可延緩衰老。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於健康長壽的希望就更加迫切。而想要健康長壽,延緩衰老就是我們首先要做好的。 然而,我們人作為一個由無數細胞組成的生物體,總是受生物學規律的限制。
  • 人為什麼會衰老?研究發現,染色體兩端的這個結構是關鍵
    引言:生老病死是人一生無法繞開的話題,從我們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以後的人生道路要面臨著不斷成長,然後不斷衰老的過程。那麼你是否想過人為什麼會衰老?染色體兩端的這個結構是關鍵,其作用還有待研究。儘管我們已經深刻地認識到生命必須經歷生、老、病、死這四個階段,但仍然沒有一種確切的理論能告訴我們,為什麼人類會逐漸衰老,為什麼人類會生病,為什麼人類最終會死亡。如今大部分人對待生命逝去的態度顯得更加坦然,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知道生命之中的眾多奧秘。要想弄清楚為什麼人類會老去等一系列與生命衰老有關的問題,更多的是從人體內尋找答案。
  • 【Science】長生不老不是夢!基因編程黑科技揭秘衰老關鍵機制!
    是不可違抗的生命規律,但衰老的程度、衰老的快慢則是因人而異的。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微流體、計算機建模等技術,揭秘了衰老背後的關鍵機制。還通過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延緩了細胞的衰老。這一研究進展加快了人類逆轉衰老的步伐。 每個人都希望延緩衰老、永葆青春。
  • 從衰老本質到老而不衰,抗衰老運動聲勢俱增
    基於此,延長「健康壽命」,即人們不患病、精力充沛的時期,以及縮短衰老期,就成了學界的抗衰老研究熱點。衰老的本質衰老令人難以理解。自然界幾十億年演化出的身體,為何會迎來衰老和死亡?整個20世紀,科學家都試圖發現衰老的秘密。從衰老的本質來說,衰老的發生一般是從微小的基因層面上開始的。這與染色體和染色體端粒密切相關。
  • 「不知怎麼 我就突然老了」:關於衰老的十佳作品
    衰老可能是突然降臨的。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美國作家、漫畫家)說:「衰老可能是人這一生遇到的所有事情當中,最為出乎意料的一個。」在保羅·索倫蒂諾(Paolo Sorrentino)的影片《年輕氣盛》中,麥可·凱恩(Michael Caine)飾演的一位老作曲家總結道:「不知怎麼,我就突然老了。」但我們不能讓註定的結局妨礙我們對待生活的幽默態度和常識。
  • 科學以事實說話,萊特維健NMN成解決「衰老」問題的關鍵要素
    導語: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終究將會走上一段早已註定結局的道路? 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終究將會走上一段早已註定結局的道路?有經驗的老人或許會說,生老病死乃是人生常態,這是一個永遠也不會變動的世間真理。
  • 華人學者攻克衰老最大難題,端粒問題的根源在NAD+?
    端粒燃盡的瞬間,衰老便會爆發。說端粒是衰老的導火索,主要因為這種附著在每一個染色體末端的小型結構,會隨著細胞的分裂次數不停縮短,通過損耗自己,確保DNA不被侵害。正是基於這種特性,科學界一直將端粒長度,視為衡量衰老進程的黃金標識[1,2]。目前幾乎所有圍繞著端粒的抗衰老手段,不是在處心積慮的減緩導火索的燃燒速度,就是在想方設法的延長導火索長度。
  • 鼻毛變白,暗示什麼問題?可能不是衰老象徵,聽聽醫生咋說
    是暗示什麼問題?這可能不是衰老的象徵,聽聽醫生咋說。鼻毛的顏色出現變化不僅可能是衰老導致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可能影響鼻毛變白。首先疾病和藥物可能導致體內營養不良,影響鼻毛的顏色。在一些疾病的患者身上,可能出現身體毛髮變白的情況,比如白癜風,白化病等。
  • 不可小覷的免疫衰老:人老可能導致疫苗無效
    除了疫苗本身可能的質量問題,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事實:疫苗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作用存在差異。而這也是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研發的一個難點。另外一些科學家則轉而研發增強老年人免疫系統功能的藥物,即接種疫苗的同時補充藥物,這種方式旨在促進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年輕化,甚至逆轉免疫衰老,也能在病毒感染時更有效的抵抗病毒。在以上兩種方案中,逆轉年齡尤其是逆轉免疫衰老的研究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在過去的20年中,科學家們找到了一些關鍵的小分子靶標。
  • 細胞衰老調控鏈補上關鍵一環
    人類許多疾病如癌症和神經退行性病變都與細胞衰老有關,但細胞衰老還有很多謎題。
  • 衰老的症狀 早起有這四種感覺說明你快老了
    人的一生中,都逃不過衰老,而很多人並不想老去,那麼,衰老也是有症狀的,如果您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那就說明您已經開始走向衰老了,那麼,如果您想要知道衰老都有哪些症狀,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藍光可能損害腦細胞並加速衰老,如何研究健康衰老?
    最近科學家們也做了一些實驗,包括我們實驗室的數據表明,延長壽命不一定能延緩動物生理功能的退化,也就是說,「長生」不一定「不老」。 這就意味著有些長壽基因延長的是一個狀態不太好的壽命,實際上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既能延長壽命,又能實現健健康康的衰老。
  • 一個有關衰老的最新理論《端粒效應》
    老人得病並不是因為運氣不好,也不是因為做錯了什麼事兒,根本原因就是老了。衰老是個系統性的過程,全身的各個器官都在變老。你不服不行。可是我們觀察世界上的人,總有些人老得比一般人慢。那就算一定要變老,我們能不能老得慢一點呢?以前主流的答案,是這主要是遺傳基因決定的。比如楊振寧先生就經常跟記者說,他家的基因好所以他身體特別好。
  • 人類「返老還童」不是夢?重新編碼幹細胞或逆轉衰老
    功能性重編程和衰老重編程之間有什麼不同?  一個皮膚細胞的功能就是表達特定的蛋白質,比如角蛋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一個肝細胞的功能就是進行代謝。這些都是細胞的特異性功能。重編程這些功能意味著你得到的不是一個肝細胞,而是另一個具有完全不同功能的細胞。另一方面,衰老只能用來評價細胞的有用程度,而這主要是一個表觀遺傳過程。
  • 衰老的真相|衰老是細胞的一種決策
    生命體細胞裡的DNA才是最關鍵的!隨著生命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發現細胞是構建生命的最小功能單位,細胞的衰老是組織、器官、機體衰老的基石。人體有60~100萬億個細胞組成,而這些細胞又分為很多類型,各類細胞通過產出不同的功能蛋白,來相互協作。若把細胞比作一個「工廠」,DNA就是工廠的「生產計劃」。細胞會根據提前制定的「生產計劃」,日復一日地履行職責。
  • 女人不想老得快,常吃些「天然玻尿酸」,抵抗衰老,不做黃臉婆
    女性經常會抱怨,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實在太高了,所以會加速女性衰老的進程。衰老不僅是在臉上長几根皺紋那麼簡單,當女性開始衰老時,身體會露出馬腳。這不僅讓女性從外表看起來更加顯老,要標誌著腎臟功能在減弱,不要單純的從護理頭髮開始,應該好好補充腎臟功能。除此之外,女性經常熬夜,營養不良等原因,都會導致脫髮量越來越嚴重,使頭髮變得越來越稀,所以要及時為身體補充營養,如果你發量非常好,說明你健康顯年輕。
  • 月經周期和衰老有關?25天和30天來一次例假的女人,誰老得更快
    雖然每次來月經女生都憂心忡忡,但是對它非常重視,因為經期規律與否不僅關乎能否懷孕,還和衰老問題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女性一生會排出400多個卵子,排完了就停經,體內激素水平下降,身體活躍度變弱,新陳代謝變低,所以很多人認為停經會加速衰老。
  • 不可小覷的免疫衰老:人老可能導致疫苗無效
    除了疫苗本身可能的質量問題,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事實:疫苗對於年輕人和老年人的作用存在差異。、皮膚鬆弛、關節損傷等一系列身體變化,甚至免疫系統的活力也逐漸降低,這一現象被稱為「免疫衰老」。  在以上兩種方案中,逆轉年齡尤其是逆轉免疫衰老的研究已經取得一定進展。在過去的20年中,科學家們找到了一些關鍵的小分子靶標。其中一類抗衰老藥物作用於細胞生長調節通路中的蛋白分子mTOR。
  • 為什麼線蟲是研究衰老的關鍵模式生物
    心率變化就是兩次心臟跳動的時間間隔變化,是衡量心臟健康和衰老的一個很好的指標。繪製心率—時間曲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年輕和年老心臟的跳動模式。一般說來,病人的心率更加穩定,而健康人的心跳頻率經常發生小的波動,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發生較大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