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為何會一直以為牡丹是國花?晚清被官方承認,民國則創議梅花

2021-01-12 北晚新視覺網

7月23日,中國花卉協會通報國花調查情況。通報稱,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時,投票總數為362264票。投票結果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

作者:李楚翹

齊白石 牡丹

這一事件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與熱議。不少年輕人詫異地表示:一直以為牡丹就是國花!這種印象究竟從何而來?牡丹有沒有被正式評為國花?在很多人認為牡丹是國花的同時,為何又有梅花是國花的說法?

國花牡丹說法的來歷

現代意義上的「國花」一詞最早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指被用來作為國家象徵或國家標誌的花卉。在中國古代,並沒有這樣一種以花喻國的概念,但「國花」這一固定稱謂在明代就已形成。最先使用這個詞的是文人墨客,所指的對象恰恰就是牡丹。

明朝中葉詩壇領袖、「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有首名為《牡丹盛開群友來看》的詩,其中「碧草春風筵席罷,何人道有國花存」兩句,生動地記載了詩友們共賞牡丹、口稱國花的情景。這也是迄今可考的「國花」一詞與牡丹的最早關聯。其語義溯源,大抵化自「唯有牡丹真國色」「牡丹獨逞花中英」等唐詩名句,取傾國傾城、豔冠群芳之義,作為這一顯宦家中常見花品的別名。

不過,那時「國花」一稱並非牡丹專屬,稍晚於李夢陽的嘉靖朝權臣高拱,就用「玉苑移仙萼,群英讓國花」來形容家中的芍藥。芍藥與牡丹貌近而同科,也給人濃豔芬芳之感,古人評花,有「牡丹為王,芍藥為相」的說法,仍以牡丹在百花中地位最高。讓「國花」這一稱謂與牡丹深度綁定的,是萬曆年間西直門外極樂寺修建的一處「國花堂」。萬曆朝散文大家袁中道的《珂雪齋集》記載「極樂寺左有國花堂,前堂以牡丹得名」,是當時京師豪俊宴飲雅集的好去處。這種堂而皇之的命名,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官宣」,經由士大夫文人的筆墨揄揚,讓牡丹的國花之名逐漸深入人心。

到了晚明,著名詩人王次回在贈友詩中直言「國花第一數姚黃,更共明珠字夜光」,姚黃是牡丹四大名品之一,以富麗堂皇著稱,早在五代時已有「花品冠洛陽」之譽,正與「國花」的說法相合。特別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牡丹是黃河流域的花卉,而王次回出身浙江仕宦門第,一生交遊活動均在江南,晚明江南士人族群在文化乃至政治意識上往往自成一家。從王氏和友人對牡丹的認知中,多少可以證明「國花牡丹」這一文化概念突破了地域意識,在大江南北間有了更普遍的認同感。

清代以降,這一認同感更超越了民族和社會階層,牡丹的國花身份為廣大士庶所熟知。極樂寺國花堂成為京中遊覽勝地,奼紫嫣紅開遍,往來題詠不絕。乾隆時的鄭親王烏爾恭阿有詩「城西國花舊有堂,牡丹盛開紅千萼」,成親王永瑆更親自為國花堂題匾。雍容華貴的牡丹得到了清朝王室的認可和喜愛,「國花」這一稱謂也衍生出新的含義。清人對於「國花牡丹」的吟詠側重,由原本的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漸演為花開盛世、國泰民安。到了崇尚華麗繁縟審美的晚清,牡丹作為貴族衣飾器物中常見的紋飾,地位節節高升,「國花」之號也由文人雅意上升為政治意識,被官方所承認。

光緒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冊封牡丹為大清國花。這是中華歷史上首次正式欽點國花,富麗堂皇的牡丹與幾年後定下的國歌《鞏金甌》一樣,寄託著清廷的國運昌隆之想。另一方面,慈禧太后本人也是個牡丹花迷,曾多次畫牡丹,並在頤和園佛香閣前修「國花臺」,廣植牡丹珍品,以彰泱泱氣象。在彼時清廷的語境中,「國花」更多作為一個尊榮的封號,並不具備以花喻國、凝聚族魂的精神意義。但以名義觀之,自唐宋以來就飽受國人喜愛的牡丹終得以「國花」之銜綻放於中華帝制的最後十年,自民間而至廟堂,留下一抹權勢的餘豔。

牡丹與梅花:百年國花之爭

民國之後,現代國家民族的概念興起,人們逐漸建立起對國旗、國徽、國歌等政治文明禮儀的認知。然而,被清廷封為國花的牡丹,卻沒能在新時代中延續這一尊貴地位。20年代,魯迅在雜文《論他媽的》中,不無揶揄地比附道:「假使或依人所說,牡丹是中國的國花,那麼這就可以算是中國的國罵了。」在當時進步知識分子的眼中,「國花牡丹」這一名頭和舊學說、舊綱常等傳統「國粹」同為帝制時代君國理念的產物,不以為意。那麼,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人們是怎麼看待「國花」的呢?

張大千 紅梅

1915年版《辭源》中收錄的「國花」詞條闡釋為:「一國特著之花,可以代表其國性者,如英之玫瑰,法之百合,日本之櫻,皆是。」從這個解釋中,可以看出在民初的觀念裡,國花須得是一國特產、並能代表其國家氣質與民族性格,而並不一定是官方選擇或政治意志的體現。譬如,日本皇室以菊為象徵,皇室的菊紋徽亦常被用作國徽,則日本國花應是菊花,但在民眾心理上,櫻花才是國民性格與審美取向的體現,實際承擔了國花的意義。

正如日本的菊櫻之爭,上世紀初的中華民族也在新舊理念的衝突中面臨著國花選擇之惑。民國政權自南方起家,代表著來自長江流域的革命之潮,以驅逐北方傳統皇權統治為使命,自然不會推崇向來作為中原王朝富貴權勢象徵的豔麗牡丹。相反,生長南國、品格高潔的梅花,因凌寒開放而衍生出勇敢、堅貞、反抗等人格特質,與爭取民族獨立的時代精神相契合,受到辛亥革命以來仁人志士們的喜愛。

1929年,國民政府統一南北後,曾創議梅花為國花,未付表決,但此後民國官方習慣上把梅花視作國花,尤常出現在與戰爭流血相關聯的情境中,比如,當時國軍將領的肩章帽徽上以梅花為飾。

與牡丹一樣,梅花也是自古以來飽經美譽的中華名葩。有意思的是,與古人詠梅時多贊其暗香浮動、孤傲高潔的隱士精神不同,在民國時期,梅花最被強調的是不畏嚴寒、風骨磊落的烈士精神。正因如此,使得梅花這一歷來受文化精英族群偏愛的「名士之花」具有了更強的國民性。抗戰期間,國運艱難,凌霜傲雪的梅花成為中華兒女正氣凜然、堅毅不屈的心魂象徵,寄託著人們苦盡甘來、勝利報春的意願。在嚴酷的歷史考驗中,梅花比其他花朵更能煥發出凝聚和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雖無「國花」之名,在某種程度上已具「國花」之實。

新中國成立後,時代環境幾經變革,國花卻始終未有定論。一方面,自戰爭年代延續下來的梅花品質已成為國魂的化身,更受到領導人的特別喜愛;另一方面,作為千載以來人們心中富貴平安的不二象徵,牡丹的民間地位無人可撼,儼然是國花的最佳之選。直到改革開放後,人們對於牡丹與梅花的地位依然爭論不休,80年代、90年代,官方都曾組織過聲勢浩大的國花評選,在不同的場合和維度中,兩種花各有勝負。後來雖也有「一國兩花」「一國四花」等調和性方案,但牡丹與梅花兩派間的分歧也越來越難以統一,國花之位空缺至今。

牡丹與梅花之爭,其實是兩種精神氣魄之間的較量。牡丹象徵著對繁榮富強的追求,梅花象徵著在歷史考驗中的堅守,兩種花都曾伴隨中華民族走過風風雨雨,以芳姿美質鼓勵和撫慰國人的心靈。不同的時期,人們對於「國花」意義的認知和選擇也各有側重,這背後反映的是大多數人以何種心態來面對和評價當前的家國命運,而不僅僅是審美喜好的差異。

(原標題:國花小史)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中國國花是梅花還是牡丹?十大名花誰是花魁?
    在法律上來說首先:民國時期的國花「梅花」是國民政府立法頌布的,若新中國要重新命名國花,必須要先廢除原來的國花,然後再命名新國花,這是必然要走的程序。在尚無重新命名國花之前,原則上仍可延用「梅花」為國花。有人認為:十大名花之魁便是國花,豈可知名花之首隻適合國內市場運作,不能代表要經過國法規定通過的國花;以至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參加的其它國家都有國花,唯獨中國就沒有國花?
  • 牡丹、梅花,誰為「國花」?
    1982年,《植物雜誌》第1期發表文章《我國國花應是梅花》,倡議以梅花為中國的國花。同年香港《明報》專發社評《贊成以梅花為國花》,稱中國如選國花,實非梅花莫屬。自此,中國「國花評選」開始「高調」進入人們的視野。
  • 國花評選引爭議 院士王文採:贊成牡丹梅花並為國花
    連日來,關於中國國花的評選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中國科學院93歲的院士王文採先生7月20日在家中手寫一份意見書,表示贊成「牡丹梅花並為國花」。這份意見書全文如下:「我國花卉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堪任國花之選者眾多,人們愛之多,擇之難,割愛更難。
  • 國花之爭:牡丹PK梅花,令人頭痛的抉擇
    我國的國花是什麼?媽媽回答是牡丹。從那以後,國花是牡丹,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記憶裡。一直到去南昌上學,進了校報當了一名學生記者之後,我才從學園藝的學姐那知道了,牡丹並不是我國的國花。當時,我非常納悶。 牡丹不是我國的國花嗎?難道是梅花?也不是。學姐告訴我,我國暫時還沒有國花。不知有多少人像我一樣,記憶裡的國花是牡丹的。
  • 國花評選牡丹勝出,第二名為梅花 網友:我咋記得小時候就是啊
    投票結果統計顯示,同意牡丹為國花的居首位,共288747票,佔79.71%;第二名,同意梅花為國花的佔12.30%;第三名,同意蘭花為國花的佔2.48%;第四名,同意荷花為國花的佔1.89%。遊客在拍攝牡丹。資料圖 王海欣 攝而同意菊花、月季、茶花、桂花、杜鵑、水仙等為國花的選項,投票贊成的比例均不到1%。花協表示,民意調查的結果將作為向相關部門提出國花建議方案的參考。
  • 「回顧」牡丹?還是梅花?國花評選之路,走了近四十年還沒有結果
    在今年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又有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胡椒注意到,至少從2003年起、就開始有人大代表提議確定我國的國花、國樹、國鳥。可是,一直到現在為止,我國的國花還沒有確定。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胡椒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相關的問題。清朝之前,我國是沒有「國花」的。「國花」的最早出現,是在清末慈禧「垂簾聽政」時的1903年。
  • 中國的國花是什麼?牡丹or梅花 你最愛誰
    梅花大多數人認為中國的國花是牡丹,雖然在清朝時期確實是被當成是國花的,但在1929年的時候梅花又被當時政府作為國花。因此即便是到了現在,牡丹和梅花作為國花也沒有一個確定的定論。牡丹不過總的來說,牡丹是國花最有競爭力的一種花卉,牡丹花的外觀形狀是十分美豔動人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並且它的花香氣味十分的濃鬱芬芳,對以前的達官貴人們來說,牡丹花也是備受青睞的
  • 中國選擇「國花」時,梅花人氣並不差,為什麼最終落選了?
    "國花"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門面,所以在選擇國花上面,人們也會非常的謹慎。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國花,而中國的國花則是代表著雍容華貴的"牡丹",而在牡丹還未當選我國的國花之前,其實梅花也在人們的考慮之列。中國選擇"國花"時,梅花人氣並不差,為什麼最終落選了呢?
  • 龍池牡丹丨據說牡丹要被評為國花,你支持嗎?
    1994年,全國人大初次探討評選國花,經過近10個月的討論,最終以分歧太大被擱淺;2005年,再次評選國花,大部分代表支持牡丹、梅花為雙國花。但也有代表認為「一國一花」較好,國花評選又一次被擱置下來。中國花協也組織過國花大討論,有18個省贊成牡丹,11個省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但中國花協只有建議與推薦權,沒有確立權。
  • 各國國花一覽:如果要在牡丹和梅花中選,你選哪個做國花?
    寫過市花,也寫過市樹,當然也不能錯過完整的國花信息。說明:1,本人對花卉不甚了解,若圖表中有用錯之處,歡迎指正。2,花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搜索,若源圖片侵犯了你的版權,請聯繫本人刪除。今日的數據,分享一組各國的國花。各國國花的信息整合於網絡,有些國家實在找不到國花,只好用「無」來代替。
  • 江蘇花博會評選「國花」 梅花牡丹網上投票最高
    記者昨日獲悉,9月28日至10月7日在南京的江蘇花博會上將舉行「國花」評選活動,目前在承辦方南京中山植物園的網站上投票顯示,南京人對梅花情有獨鍾。  據悉,此次網上投票開始於7月30日,在牡丹、菊花、梅花、月季、蘭花、杜鵑等十大名花中,250名投票者中有101人選擇了梅花,排名第二的牡丹有36票。作為南京市的市花,梅花顯然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
  •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牡丹是否會被推薦為國花還有待觀察
    幾千年來,牡丹一直受到人們的愛戴數千年,他一直是國泰民安,繁榮,政治和諧,人民和諧的象徵,他被盛讚視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兩會」期間,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宗立成提交了一份提案,確認牡丹為國花,遺憾的是,這項建議最終沒有獲得通過。
  • 牡丹是國花?這麼多年,原來都是自己想錯了!
    前幾天,中國花卉協會發起了一項關於國花的投票,引起了全國網友的熱議~~目前全世界已經有100多個國家確立了國花,但是中國還沒有! 國花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形象和精神氣質,那麼我國到底有哪些花可能被選為國花?
  • 什麼花有資格當國花?這四個條件不能少
    中國花卉協會介紹,牡丹原產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分布區域廣,品種繁多;牡丹花色鮮豔,雍容華貴,寓意富貴吉祥,被盛讚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文化底蘊深厚,唐代就被譽為國花;牡丹最能體現大國風範,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政通人和的象徵;牡丹集觀賞、藥用、食用於一身,牡丹產業是惠民富民的朝陽產業。
  • 牡丹為什麼被奉為中國「國花」它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優勢?
    牡丹為什麼被奉為中國「國花」它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優勢? 而後無論王朝更迭,時代變換,牡丹始終為各個時代的文人墨客所鍾愛,到明清代時節,它就已經成為了當時的國花。 國花不是單是一國特有之花,而是指一個國家用來作為象徵國家形象的花,它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和精神意義,一個國家通過自己的國花向世界傳達出自身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淵源。
  • 花木文化瑣談之二十五:中國的國花(國樹)是什麼
    但是,說起什麼是中國國花,卻令人難以回答,因為建國以來,咱們一直沒有正規確定過中國的國花。至於國樹,也甭提了!有人也許說,牡丹國色天香,花開富貴,被譽為「花中之王」,古代皇帝不是用過嗎?也有的認為,梅花號稱「花魁」,不也是國花嗎?——這樣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歷史文化依據,這兩種花都曾被民間或政府視為國花。
  • 中國最新十大國花排行出爐,梅花屈居第二,易學大師:富貴最重要
    其實不僅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如英國的國花是英倫玫瑰,日本的國花是菊花,法國是鳶尾,但要問中國的國花是什麼,很多人多少會有些猶豫,特別會在梅花和牡丹之間糾結!鑑於此情況,中國花卉學會啟動了一個「國花評選活動」,截止到昨天,學會暫時通報了「中國最新十大國花」的排行榜,那都有哪些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十名:水仙韻絕香仍絕,花清月未清。
  • 世界十大著名國花
    1、牡丹(中國)中國國花並未確定,清朝是我國曾以牡丹為國花,民國時我國曾以梅花為國花,但我國正式成立後,並沒有明確的確立國花。在2019年7月22日中國花卉協會舉辦的國花民調中,牡丹以79.71%的得票率獲勝,花協表示民意調查的結果將作為向相關部門提出國花建議方案的參考。
  • 【澳洲佳】為什麼金合歡成為澳大利亞國花
    與別的國家的國花一樣,金合歡花被定為澳大利亞的國花也有一段故事。澳大利亞:金合歡花FLICKR CC:DALESBEST自1455年玫瑰戰爭爆發以來,紅玫瑰就一直是英國的國花。美國同樣對玫瑰情有獨鍾。1986年,美國正式把玫瑰定為國花。當時的美國總統裡根在一份正式聲明中寫道:"我們親切地視玫瑰為生命、愛、奉獻、魅力和永恆的象徵。"
  • 全國人大代表王繡:第三次提建議將牡丹確定為國花
    有關人士則表示,牡丹確定為國花後,將更好推動「國花經濟」的發展。【建議】全國人大代表三次建議確定國花為何第三次提建議確定國花?王繡說,國花是一個國家文化形象最生動的名片,是國家獨立、社會安定、民族興旺的象徵,也是民族文化、國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