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稱五角大樓正利用高空氣球在美國各地進行大範圍監視測試

2020-12-01 cnBeta

據英國《衛報》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提交的一份文件顯示,美國軍方正在使用實驗性高空氣球在中西部六個州進行大範圍監視測試。美國軍方從南達科他州農村地區發射多達25個太陽能無人氣球,並穿越明尼蘇達州、愛荷華州、威斯康辛州和密蘇裡州的部分地區,然後在伊利諾州中部結束。

根據代表航空航天公司內華達山脈公司(Sierra Nevada Corporation)提交的文件,這些氣球在高達65,000英尺高度的平流層中旅行,旨在「提供持久的監視系統來定位和阻止麻醉品販運和國土安全威脅」氣球攜帶高科技雷達,旨在白天或夜晚跟蹤許多單獨的車輛。這些測試獲得了FCC許可證,將於7月中旬至9月期間進行。

紐約巴德學院無人機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Arthur Holland Michel說道:「這項新技術的建議是一次性觀察一切。有時它被稱為『戰鬥TiVo』,因為當一個事件發生在監視區域的某個地方時,你可以回放以確切地看到發生了什麼,並進一步查看誰參與其中以及它們來自何處。」

這些測試由美國南方司令部(Southcom)委託進行,該司令部負責加勒比和中南美洲的災害響應、情報行動和安全合作。南方司令部是是美軍九大聯合作戰司令部之一,其關鍵作用之一是識別和攔截前往美國的毒品運輸。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高級政策分析師Jay Stanley表示,「我們認為美國城市不應受到廣泛的監視,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跟蹤每輛車。」

「即使在測試中,他們仍然會收集大量關於美國人的數據:誰開車到工會大樓、教堂、清真寺、阿爾茨海默氏症診所,」他說道。「我們不應該走上允許在美國使用它的道路,聽到這些測試正在由軍方進行,這令人不安。」

多年來,內華達山脈公司為南方司令部提供了裝有數百萬美元傳感器的輕型飛機,然後飛越墨西哥、哥倫比亞、巴拿馬和加勒比海。但飛機一次只能飛行幾個小時。在今年2月向參議院武裝服務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報告中,南方司令部的指揮官海軍上將Admiral Craig Faller寫道:「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我們仍然只是成功地阻止了大約6%的已知毒品運動[2018年]。」

新氣球承諾一個廉價的監控平臺,可以長時間跟隨多輛汽車和多艘船隻。並且因為風經常在不同的高度以不同的方向行進,所以氣球通常可以簡單地通過上升或下降而懸停在給定區域上。

內華達山脈和南方司令部都沒有回應對相關報導發表評論的請求。然而,競爭對手的氣球運營商World View最近宣布它已經進行了為期數周的測試任務,其中自己的平流層氣球能夠在直徑5英裡的地區上空盤旋六個半小時。

「這些氣球的本質是它們可以運行數周和數月,」World View執行長Ryan Hartman說。「挑戰在於如何利用平流層風來為客戶創造持久的站點保持能力。」

Raven Aerostar是一家為南方司令部的測試提供氣球並從其位於南達科他州的工廠發射氣囊的公司。該公司代表告訴《衛報》,其它已經將氣球保持在空中近一個月。Raven還為Alphabet子公司Loon生產氣球,Loon使用它們來幫助從平流層提供網際網路和手機服務。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文件顯示,南方司令部的氣球載有小型,類似衛星的裝置,裡面裝有精密的傳感器和通訊裝置,其中一個傳感器是合成孔徑雷達,用於檢測氣球下方25英裡長的運動中的每一輛汽車或每艘船隻。氣球還具有先進的網絡技術,允許它們相互通信,共享數據並將其傳遞給下面的接收器。

FCC文件指出,該網絡包括視頻信息。這表明氣球可能還帶有一個名為Gorgon Stare的Sierra Nevada視頻捕捉系統。這個廣域監視系統包括九個攝像頭,能夠同時記錄整個城市的全景圖像。

雖然Gorgon Stare通常部署在無人機上,但Michel稱美國軍隊在阿富汗使用了系留間諜飛艇,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已經在墨西哥邊境試驗了低空氣球。

但Michel表示,平流層氣球的監視是相對較新的:「系統的海拔越高,你可以覆蓋的區域越寬。權衡取決於區域和系統,您可能會獲得解析度較低的圖像。「與無人機相比,氣球的限制和規則也更少。

目前尚不清楚南方司令部在美國的測試是否與任何積極的麻醉品或反恐調查有關。此外,所涉及的各方都並未說明中西部車輛數據是否會被刪除,存儲或傳遞給其他聯邦或當地機構。

「[我們想知道]他們對這些數據做了什麼,他們如何存儲它們,以及他們是否正在考慮在美國部署這些數據,」ACLU的Stanley說道。「因為如果他們認為它在國內可用,那麼部署它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南方司令部的監控測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Raven Aerostar的副總裁Scott Wickersham告訴《衛報》,它還與內華達山脈公司和五角大樓的研究機構Darpa合作,開展了「圍繞平流層的高度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的研發工作」。Wickersham說道,這是指該機構的Adaptable Lighter-Than-Air(Alta)計劃,該計劃正在不斷完善平流層氣球導航,其中包括在全國範圍內多次發射。

Ryan Hartman表示,World View還為一位客戶完成了十幾項監控測試任務,捕獲了他不會指定的數據。「顯然,有法律保護人們的隱私,我們尊重所有這些法律,」Hartman說道。「我們也理解以道德方式運營的重要性,因為它與進一步保護人們的隱私有關。」

與此同時,World View目前正準備進行下一次監視飛行,內華達山脈公司在中西部的測試仍在繼續。

相關焦點

  • 提升通信、態勢感知能力 美陸軍發展高空氣球項目
    ↑安裝中的美陸軍高空氣球平臺據外媒報導稱,美陸軍正探索利用高空氣球作為一種低成本方式,為部隊提供更強的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增強陸軍在多域作戰中的裝備多樣化能力。據報導,美陸軍高空氣球項目主要指可在1.8萬米至2.7萬米高空長時間飄浮的氣球平臺和飛艇,可在陸地、海洋和空中進行遠距離、廣域通信,偵察、監視敵縱深目標,中繼和增強現有空、天傳感系統等。近年來,隨著商業市場對高空氣球的研發投入,該領域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續航和有效載荷性能。
  • 美軍方發射神秘高空裝備,警戒範圍覆蓋6個州
    斯諾登曾經預言過:美國正打算對全世界的其他國家悄悄地進行著監視。美國監視的範圍涵蓋其他國家的很多方面,包括軍事領域、經濟領域、政治領域等等。起初,對於斯諾登的這個預言,很多人都認為是一個半開玩笑的話。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斯諾登的預言很快成為了現實。就在近日,美軍方發射了神秘的高空監視裝備,其警戒範圍涵蓋了美國本土的6個州。
  • 美國機密文件 五角大樓UFO事件真相
    有很多民眾都確定自己親眼所見過「UFO」,並對美國政府和NASA這一「隱瞞世界真相」的做法做出過抗議和示威,但是美國政府卻極力強調所謂的「UFO」只不過是最新研發的武器?五角大樓UFO事件竟是美國的陰謀,一份秘密文件將揭開真相。
  • 美國機密文件 五角大樓UFO事件真相(圖文)
    有很多民眾都確定自己親眼所見過「UFO」,並對美國政府和NASA這一「隱瞞世界真相」的做法做出過抗議和示威,但是美國政府卻極力強調所謂的「UFO」只不過是最新研發的武器?五角大樓UFO事件竟是美國的陰謀,一份秘密文件將揭開真相。
  • |載人高空氣球太空觀光業務都有山寨版的了!
    zero 2 infinity公司發出嚴正聲明:這起事故與我司無關,出事故的是山寨版的,我們從來沒有對載人的高空氣球進行過飛行測試!         西班牙公司應該沒說謊,要不然他們大老遠跑到美國去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測試,好像不太符合邏輯。       不過這美國的山寨版也挺奇葩的,幹嘛要山寨zero 2 infinity呢?難道是業餘愛好者黑飛?如果是正規公司,這事兒應該光明正大地做呀,做成了你就可以開發太空觀光了嘛,實在是匪夷所思。
  • 太空旅遊業競爭升溫 美公司使用高空氣球將遊客送達太空邊緣
    美國航天創企太空透視公司(Space Perspective)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太空飛行商業模式:該公司沒有利用最新的推進技術或火箭助推器,而是使用加壓艙和巨型高空氣球載著遊客到達太空邊緣。但這要花多少錢?為什麼該公司選擇了氣球? 太空透視公司由聯席執行長簡·波因特(Jane Poynter)和泰伯·麥卡勒姆(Taber MacCallum)共同創立。
  • 美國太空旅行公司想用氣球帶你到太空邊緣走一圈
    投稿請聯繫:mike300@126.com網易科技訊11月22日消息,據BBC報導,太空旅行公司World View的製造工廠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工廠裡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壁紙桌,它長達145米,向著空曠倉庫的深處延伸。壁紙桌上躺著用脆弱半透明織物製造的巨型塑膠袋,實際上它是個精心設計的聚乙烯氣球,可以填充與足球場差不多的面積。
  • 五角大樓公布UFO視頻,是在承認外星人嗎?
    舊料重炒4月28日,美國五角大樓在網站上公布了三段UFO視頻,一時間引發了全球網際網路上的熱議,許多自媒體急忙發出了標題為「美國政府軍方承認UFO存在」的報導。但實際上,這三段畫質粗糙模糊的錄像從2007年起,就以各種形式在全球網際網路上陸續流傳過。
  • 五角大樓UAP報告:銀色「立方體」懸停在萬米高空,三角形飛行器垂直...
    在2020年4月底,美國五角大樓極為罕見地正式公開了三段美國海軍拍攝的「不明飛行物體」(UFO)視頻,正面承認了早已在網絡上流傳並熱議已久的三段UFO視頻確實為真。只是視頻中所顯示的神秘飛行的不明物體,究竟是何方神聖?五角大樓卻未多談,僅表示視頻中的飛行現象「仍屬未知」!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天聞頻道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個新的項目,計劃利用氣球將一個2.5米高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構建一個空中天文臺。項目工程師將開始對這些子系統進行集成和測試,以驗證它們的性能是否符合預期。如果一切順利,這個空中天文臺將在2023年底於南極升空。氣球相較於其他觀測手段有何優勢?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古老的飛行器是否還會繼續存在於觀測任務中?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吳慶文教授。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個新的項目,計劃利用氣球將一個2.5米高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構建一個空中天文臺。任務小組最近完成了該天文臺有效載荷的設計,包括望遠鏡、科學儀器以及冷卻和電子系統等。項目工程師將開始對這些子系統進行集成和測試,以驗證它們的性能是否符合預期。
  • 五角大樓公布UFO視頻,是在承認外星人嗎?
    4月28日,美國五角大樓在網站上公布了三段UFO視頻,一時間引發了全球網際網路上的熱議,許多自媒體急忙發出了標題為「美國政府軍方承認UFO存在」的報導。但實際上,這三段畫質粗糙模糊的錄像從2007年起,就以各種形式在全球網際網路上陸續流傳過。
  • 美報:五角大樓實驗室力推十大科技創新
    據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導,外媒稱,五角大樓的未來創新機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DARPA)——也就是因為發明了網際網路而為人所知的那群人——近日舉辦了一個屬於自己的科學展,並展示了其最新的超高技術創新。
  • 國內公司開發「太空遊」項目 乘熱氣球到4萬米高空看星星
    還記得去年「維珍太空船」墜毀前美國政府立法禁止中國人乘坐這種飛船「太空遊」嗎?雖然中國人仍可以像香港歌手鄧紫棋那樣乘美國「山貓」火箭飛機一覽太空風光,但這種「旅遊」價格不菲,只有「超級富豪」才可能承擔。不過國內也有「太空遊」項目了,北京一家公司將依託國內科研部門技術,製造能夠飛到4.2萬米高度的氣球,送遊客進行「太空遊」。
  • 美軍認為,衛星不如「空中氣球」,無法滿足需求,正在尋找新平臺
    為此,美國太空和飛彈防禦司令部(SMDC)正在考慮使用現代軍用氣球提供更廉價的監視能力。對此,美國陸軍對「空中氣球」持樂觀態度,SMDC也一直在考慮部署高空氣球的想法,它相信氣球的部署將是一個關鍵的能力驅動因素。 該部隊監測所有類型高空氣球平臺的發展和當前能力,並跟蹤有效載荷的相對成熟度,包括針對較小有效載荷的小型戰術氣球(例如,遠程通信),在具有較大尺寸、重量和功率有效載荷的中型作戰氣球上提供更多傳感的能力、網絡支持、位置、導航和時間等。
  • 3萬米高空約妹子看日出!World View帶你乘氣球飛入平流層
    因此,有一家美國公司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讓人們能夠悠閒地探索地球上空的神秘世界。一家名為World View的公司則決心設計高空氣球帶著遊客飛往高空......World View Enterprises成立於2012年,本周該公司正在慶祝其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新總部正式成立。公司新總部面積超過12500平方米,該公司稱,新總部是世界上第一座專為研究平流層飛行而設計的建築。
  • 難以置信:美國魔術師帶52個氦氣球,飛上7千多米高空
    上面在空中拽著氣球的是美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據外媒視頻報導,9月2日,美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抓著52個氦氣球飛向7000多米高空。下面,則是2009年一部名為《飛屋環遊記》的好萊塢電影,當時氣球拖起房屋成了美麗的幻想,沒想到帶起一個人果然沒有問題,下面我們先看看難以置信的現場畫面。大衛·布萊恩就像電影特技一樣抓著氣球漂浮在空中。
  • 美國哥大校長再表態: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圖源:彭博社)海外網9月4日電美國媒體早前曾披露,FBI正約談多家美國大學,希望他們能協助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而這一點在最近似乎也得到了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確認。哥大校長布林格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在《華盛頓郵報》上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倫比亞大學不會這麼做。
  • 谷歌氣球網際網路:用AI控制氣球導航,不怕WiFi被「吹」出服務區
    具體來說,用「高空氣球」實現地面通信的過程如下:當氣球上升到高空平流層後(超過雲層12英裡高),利用「太陽能技術」吸收能量以作為電力支持,然後通過「算法系統控制( Algorithmic Control)」讓氣球上下飄動,並根據風向捕捉風流信號,將氣球穩定在一個固定區域。
  • 多光譜成像傳感器開始在「全球鷹」平臺上進行飛行測試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稱,該傳感器在「全球鷹」平臺上完成了一系列飛行測試計劃中的首個測試。該遠程傳感器由美國聯合技術公司旗下子公司——UTC航空航天系統公司所製造。遠距離目標識別時,依靠多傳感器進行廣域搜索,因此,飛機載荷需利用多傳感器工作模式,進行跟蹤、評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