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信、態勢感知能力 美陸軍發展高空氣球項目

2020-12-02 新華社客戶端

↑安裝中的美陸軍高空氣球平臺

據外媒報導稱,美陸軍正探索利用高空氣球作為一種低成本方式,為部隊提供更強的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增強陸軍在多域作戰中的裝備多樣化能力。

據報導,美陸軍高空氣球項目主要指可在1.8萬米至2.7萬米高空長時間飄浮的氣球平臺和飛艇,可在陸地、海洋和空中進行遠距離、廣域通信,偵察、監視敵縱深目標,中繼和增強現有空、天傳感系統等。近年來,隨著商業市場對高空氣球的研發投入,該領域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續航和有效載荷性能。目前,高空氣球可在大氣平流層懸浮數周,在空機動和操控性更強,完成任務後更易於回收。通過高空氣球上攜載的各類智能系統,可提升任務區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主要包括:作為網絡節點,擴充網絡體系;連接關鍵傳感器並擴大其覆蓋範圍,確保各類信息遠距離傳輸和接收;所攜載傳感系統可連續提供覆蓋區域的數據和視頻畫面;加裝特殊系統後,可執行特定任務;在航空、航天資產受損時,作為替代選擇;提供無線網際網路接入服務。

報導稱,最近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飛彈靶場進行的高空氣球作戰演練表明,高空氣球用途廣泛,適用於支持新興作戰概念發展。未來,美陸軍希望高空氣球成為支援陸軍多域特遣部隊作戰行動的關鍵能力,協助執行各類任務。目前,美陸軍各單位正聯手推進該項目,驗證有關作戰概念和樣式。

報導稱,早在幾年前,美陸軍已提出「高空」概念,即高空平臺及其攜載的有效載荷。其中,高空平臺指高空氣球和飛艇,有效載荷是各類通信、中繼、偵察和監視系統。目前美陸軍已將此概念融入各類作戰演練中,以此研究未來作戰需求。

與近地軌道衛星相比,高空氣球成本更低,同時可以承擔相近任務。據報導,此前美國谷歌公司曾在「瑪麗亞」颶風過後,利用高空氣球恢復網際網路連接。(成高帥 張校磊)

編輯:張驕瀛

相關焦點

  • 美軍認為,衛星不如「空中氣球」,無法滿足需求,正在尋找新平臺
    而衛星,是戰場感知力極其重要的來源,可以說,如果沒有衛星,所謂「精確打擊」都無從談起。然而,美軍卻覺得,衛星還不如廉價的「空中氣球」,這是為何? 據印度《歐亞時報》11月11日報導,由於美軍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暴露出部隊內部通信不足,特別是下級部隊。因此,部隊認識到,需要提升其通信系統。
  • 美陸軍技術聯盟推進認知神經科學發展
    為加速搶佔這一新興科技制高點,美陸軍早在2010年5月即著手組建「認知與神經工程學協作技術聯盟」(CaN CTA,下稱技術聯盟),匯聚美陸軍研究實驗室頂級科學家、世界一流的研究團隊和經驗豐富的行業合作夥伴,開展真實作戰任務環境下人腦功能機制研究,旨在增強高負載動態信息條件下的個體和群體協同作戰能力。
  • 2020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發展態勢——航空篇
    美國利用B-1B、B-2及B-52轟炸機多次演練奔襲亞太地區的洲際空襲能力,驗證遠程部署打擊能力,提升戰略威懾。美空軍首次利用F-15E戰鬥機完成B61-12核彈飛行試驗,以豐富空中核打擊手段。俄羅斯推進「產品30」發動機的試驗工作,以優化蘇-57戰鬥機的綜合飛行性能。法德政府授予空客等製造商「未來作戰航空系統」項目合同,推進項目進入演示驗證階段,擬於2026年實現戰機試飛。
  • 具備安全態勢感知能力的安全管理平臺
    通過安全管理平臺(SOC)的層層抽象,原本複雜的安全數據提升為了安全事件,進而提升為業務決策信息和安全知識,這個過程的本質上就是安全態勢感知。作為本系列的第四篇文章,將詳細闡述SOC2.0是如何將安全態勢感知理論和技術運用到安全管理實踐中去的,並以網御神州SecFox安全管理系統為實例加以說明。
  • 淺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產業的發展
    整體的IPDRR也是安全態勢感知體系建立的基礎參考模型,通過動態的持續安全檢測來實現IPDR的閉環安全,為用戶提供完善的安全能力框架和支撐體系。  安全態勢感知市場空間巨大  需求日益增長  具體到中國的安全態勢感知市場,相關諮詢機構預計2021年將達到54億元左右。
  • 美空軍更新升級太空態勢感知系統
    「我們過去常常每天或每隔幾天查看太空物體,」美空軍太空與飛彈系統中心太空優勢系統部主任史蒂芬·普爾迪說,「如果它是一個敵對的物體,我需要每隔幾分鐘查看一次。」美空軍2020財年預算申請仍包括「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任務系統」的1100萬美元。這將在2021財年預算中消失。當它與「企業戰鬥管理指揮和控制」相結合,「太空指揮控制」2020 -2024年預算將達到4.8億美元左右。
  • 谷歌已經解決在高空氣球上的智慧財產權爭端
    圖片:ilighter/wikipedia谷歌已經解決了一個涉及在平流層部署氣球以在地球上提供無線通信的單一智慧財產權案件。空間數據公司計劃下周與Alphabet Inc.、Google LLC和其子公司Loon LLC一起受審,但雙方於7月26日通知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地區的美國地區法官貝絲·拉布森·弗裡曼他們已經和解。
  • 烏克蘭陸軍開始測試裝甲透視技術
    編者按 烏克蘭陸軍近日接收首套「陸戰平臺現代化組件」裝甲透視系統,用於在BTR-4E 8×8步兵戰車上進行測試。該組件由烏克蘭透明裝甲公司研製,通過車載攝像機、集成全息透鏡的智能頭盔系統等,為艙內乘員提供全景態勢感知能力。
  • 美軍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新進展|飛彈|反艦飛彈|無人偵察機|反導|...
    由此可知,美國十分重視超視距作戰能力的提升,並主要從超視距通信終端、機載衛星數據鏈以及超視距武器等多個層面開展了相關的能力建設。    提高航母編隊超視距作戰能力的NIFC-CA系統  NIFC-CA系統的本質是基於先進的數據網絡,實現航母、主力戰艦、艦載機等重要作戰單元的無縫連結,構築一體化的「偵察-火力-打擊」體系,綜合運用偵察預警、火力攔截、電子對抗等多方面的作戰力量,提升航母編隊的超視距態勢感知和防空反導能力。
  • 太空旅遊業競爭升溫 美公司使用高空氣球將遊客送達太空邊緣
    現在,隨著蓬勃發展的航天行業競爭升溫,這個科學幻想可能很快就會成為現實。美國航天創企太空透視公司(Space Perspective)提供了與眾不同的太空飛行商業模式:該公司沒有利用最新的推進技術或火箭助推器,而是使用加壓艙和巨型高空氣球載著遊客到達太空邊緣。但這要花多少錢?為什麼該公司選擇了氣球?
  • 一文讀懂什麼是「態勢感知」
    現在咱們提問,請問什麼是「態勢感知」?最難實現的就是預測,能夠基於模型預測安全事件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在目前的一些安全系統中,實際僅做到了「感知」。也就是第一個層面。現在讓我找找感覺,我感知到了你們想問態勢感知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咱們再接著聊……中國的態勢感知平臺分為政府部門使用的監管平臺和企業使用的實施監測預警平臺,國內的廠商平臺一般含有資產管理、漏洞管理、大數據平臺、日誌分析、威脅情報、沙箱、用戶行為分析、網絡流量分析、取證溯源、威脅捕捉等能力。
  • 美國陸軍實驗室研究發現光處理可以提高了機器人的感知能力
    一組陸軍研究人員揭示了人類大腦是如何處理明亮和反差光的,他們說,這是提高機器人感知能力和讓自主主體與人類合作的關鍵研究人員說,為了使自主發展成為陸軍的首要任務之一,機器感知必須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具有彈性。
  • 美國無人集群城市作戰應用發展綜述
    2015年啟動了開發小型無人機先進感知和自主算法的「快速輕量自主」(Fast Lightweight Autonomy,FLA)項目[1];    2016年啟動了提升步兵態勢感知、精準打擊能力的「班組X實驗」(Squad X)項目[2];    2017年啟動了打造城市無人蜂群作戰能力的「進攻性蜂群使能戰術
  • 從高空氣球到神舟四號| 空間細胞電融合儀發展歷程回顧
    高空氣球典型任務剖面 氣球攜帶載荷儀器發放之後,隨著高度的升高,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空間細胞電融合儀,就經歷了從高空氣球飛行驗證,技術改進,到太空飛行器太空飛行這樣一個典型的過程。
  • 美陸軍野戰炮兵訓練中引入虛擬排遊戲提高能力
    這向著「做不可能做到的事」的方向邁進了第一步,已經為美國陸軍和國防部提供了巨大的效益。當前,火力卓越中心在許多前沿領域再一次地領導模擬訓練系統開發,正處於提供增強訓練能力的頂峰。本文考察了火力卓越中心可以利用的或正在開發的一些激動人心的能力,向指揮官提供對其士兵及其參謀人員進行訓練的能力。
  • 兩萬米的高空,Google 如何操控 Project Loon 氣球?
    Google 的 Project Loon 項目你或許早就聽說過了,但你知道 Google 是如何控制這些在地面上方 20 公裡漂浮著的氣球嗎?
  • 美陸軍致力開發放射性同位素電池 應用空間廣闊
    中國網1月15日訊 據美國《信號》雜誌網站報導,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ARL)正在開發以放射性同位素氚為動力的原型電池,其壽命可能會持續幾十年或更長時間。長壽命電源可減輕戰場後勤負荷,延長為傳感器和通信節點供能的時間,提供增強的態勢感知,為作戰人員提供當前不存在的作戰選項。研究團隊計劃於2014年開始現場測試原型電池。
  • 聚焦|美國的軍事通信系統
    比如,前段時間媒體報導稱,美軍正在利用移動自組織網增強通信能力。美軍的移動自組織網技術正由研究和開發轉向生產和部署,並且通過美陸軍負責指揮、控制和戰術通信的項目執行辦公室,利用「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項目開發出一系列具有互操作性的軟體定義無線電技術,協助裝備較弱的用戶實現移動自組織網能力。不管是自組織網絡還是軟體定義無線電,這些都是未來民用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
  • 探空氣球:為高空氣象「搭脈」的醫者
    作為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空氣球是人類研究平流層的重要工具,在氣象學發展、天氣預報、氣候監測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入衛星測量時代,探空氣球依然必不可少。探空氣球是實地觀測,代表了最真實的大氣狀況。
  • 美空軍將發射同步空間態勢感知衛星監視他國衛星
    天基多維聯合作戰系統飛彈預警衛星組網運行  據外媒披露,美國空軍新近宣布,將於今年適當時機發射同步空間態勢感知衛星因此,各軍事強國均不失時機地競相制定和推出適應各自發展利益的衛星發展計劃和「控制空間」戰略。  衛星系統按用途大體可分為三類:衛星信息獲取、衛星信息傳輸和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當颱風、洪水等自然災害爆發時,最先向人類發出預警的是衛星信息獲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