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米的高空,Google 如何操控 Project Loon 氣球?

2021-02-25 品玩

Google 的 Project Loon 項目你或許早就聽說過了,但你知道 Google 是如何控制這些在地面上方 20 公裡漂浮著的氣球嗎?


在不同的情況下,Google 有些時候需要這些氣球飛的高一些,有些時候又需要它們飛的低一些,雖然精確的計算是通過軟體算法來完成的,但讓氣球上下移動還是需要實在實的「動力」推動的,接下來我們就從 Google 公布的專利文檔中來看看 Google 是如何在高空上移動這些氣球的。

在 Project Loon 項目中,每一個飛翔在天空上的氣球都配備了一個可充氣的封膜、一個高壓氣體儲藏室、一個太陽能動力系統。當氣球需要改變高度時,第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太陽能動力系統來不斷在封膜和儲藏室中轉移氣體進而改變氣球的浮力,讓它升高或者下降。

除此之外,氣球中的燃料電池也可以通過化學反應產生氫氣傳遞到封膜中進而提升氣球的高度。當這些氫氣再返回到燃料電池箱中和氧氣反應生成水時,氣球的高度又隨之下降了。

和上面兩種方式相比,最後一種方式最簡單。通過在氣球的表明塗上黑白兩種不能的材料,當氣球需要升高時就把黑色的那一面朝向太陽,讓氣球中的氣體吸熱膨脹接著上升;反之,則把白色那一面朝向太陽,給氣球中的氣體降溫,它的高度也就隨之下降了。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視頻

圖片來自:Designboom


相關焦點

  • 飛機追蹤站點可以追蹤 Google 氣球了 | 愛範兒
    利用高空聚乙烯氦氣球作為基站,將網際網路帶到全世界的偏遠地區。自從 Google 去年宣布了 Project Loon,這個不可思議的項目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可惜我們很難目睹這些神奇氣球的存在。除了專門的 Google+ 頁面,或許我們可以利用藉助 Flightradar24 的服務了解更多信息。
  • 氣象氣球萬米高空與客機相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3日報導,近日,一隻內部安裝有GoPro高清相機的氣象氣球在3.7萬英尺(約1.1萬米)的高空中捕捉到了其上方約150米處的一架達美航空飛機一閃而過的畫面。在相機捕捉到的畫面中,一架飛機迅速從高空掠過,很快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了兩條白色的「尾巴」,在蔚藍的天空中格外顯眼。
  • 揭秘探空氣球:「有去無回」 飛到3萬米高空爆炸
    【解說】位於長春市綠園區的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每天都會放飛探空氣球,探測到的高空基本氣象資料還需參與國內、國際氣象資料交換。那麼,什麼是探空氣球?它對氣象觀測又起什麼作用?記者8月12日走進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一探究竟。  眼前這個正在充氣的氣球可不是普通氣球,而是一個底部帶有無線電探空儀的氣球。
  • 哈市發送高空探空氣球 可探測3000米氣象數據
    黑龍江網11月19日訊 (記者 王鐵男)為探測氣象數據,哈爾濱市氣象臺今晚發送探空氣球,獲得高空氣象數據。探空氣球從地面上升到高空3000米或以上,上升過程中將不斷把監測到的氣象要素傳回地面。
  • 探空氣球:為高空氣象「搭脈」的醫者
    氣球下降到離地高度300米時,該高度處出現較大風速,系留氣球的纜繩被意外拉斷,氣球隨風飄走了……高空不可或缺的「醫者」直到今天,探空氣球仍是高空氣象最主要的直接探測方式。氣球升放時的水平直徑大約為1.5米,垂直高度約兩米,在高空中的爆破直徑達8米至9米。至此,探空氣球與普通氣球仍然沒有實質區別。但其實,探空氣球下面懸掛的探空儀和地面測風雷達才是核心所在,他們共同構成這個高空「醫者」的「聽診器」。
  • 美設計太空氣球工作站可浮於6萬米高空(圖)
    大氣飛艇其實是一個30英尺(約合9米)長的碳結構機身,上面綁有一前一後兩個氣球。JP航空宇宙公司的太空氣球基礎設施或許能夠將上述聽起來很荒謬的想法變為現實。大氣飛艇其實是一個30英尺(約合9米)長的碳結構機身,上面綁有一前一後兩個氣球。在試飛過程中,其中一個氣球爆炸後,立即通過控制系統釋放另一個氣球,機身通過降落傘緩緩落下。JP航空宇宙公司曾經生產過軍用氣球。
  • 探訪長春百年氣象站探空氣球:萬米高空的聽診器
    8月12日,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觀測員孫克敏在放飛探空氣球。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是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百年氣象站」,是全國八個長期保留人工觀測的臺站之一。探空氣球攜帶的探空儀猶如一個聽診器,從低空逐層掃描至高空,從而獲得空中各個層次的氣壓、溫度、溼度、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值,探測的高空基本氣象資料要參與國內、國際氣象資料交換。早上6點45分,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觀測員孫克敏在為探空氣球充氣。
  • 3萬米高空熱氣球之旅 帶你到太空的邊緣
    3萬米高空的熱氣球之旅6月17日午夜,大約二十個工作人員摸黑抵達試飛地點集合,將眾多的儀器、熱氣球、滑翔翼傘、控制系統與傳感器等設備安裝妥當。18日清晨7點45分,設備起飛,花了大概1小時45分鐘,就將載重的裝備成功升空到距離地面11.8萬英尺(約3.35萬米)的太空邊緣。
  • 難以置信:美國魔術師帶52個氦氣球,飛上7千多米高空
    上面在空中拽著氣球的是美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據外媒視頻報導,9月2日,美國魔術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抓著52個氦氣球飛向7000多米高空。下面,則是2009年一部名為《飛屋環遊記》的好萊塢電影,當時氣球拖起房屋成了美麗的幻想,沒想到帶起一個人果然沒有問題,下面我們先看看難以置信的現場畫面。大衛·布萊恩就像電影特技一樣抓著氣球漂浮在空中。
  • 國內公司開發「太空遊」項目 乘熱氣球到4萬米高空看星星
    不過國內也有「太空遊」項目了,北京一家公司將依託國內科研部門技術,製造能夠飛到4.2萬米高度的氣球,送遊客進行「太空遊」。雖然乘坐這個氣球觀景艙無法體驗失重,但卻可以保證遊客看到高層稀薄大氣中的特有景觀,大地將在你腳下變成圓弧,頭頂將是沒有閃爍的星空,成本卻可能只有乘火箭飛機的幾分之一,怎麼樣,動心了嗎?
  • 暴雪中氣象人頂狂風「高空把脈」,施放探空氣球……
    氣球飛行 37 分鐘後,值班同事研判後衝蘭朝生說:" 炸了,飛行高度 15647 米就炸了,數據沒有問題。" 通過監測可以看出氣球爆炸時間有點早,高度不太高。這可能是由於球體表面有破損,再加上惡劣天氣,原本該升至三萬米高空的氣球提前爆炸。
  • 美國著名魔術師掛在一簇氦氣球下飛到7690米高空
    日前,美國魔術大師大衛·布萊恩(David Blaine)掛在一簇氦氣球下,升到亞利桑那州荒漠上空約2.49萬英尺(約7690米)的高空,完成了這項前人沒有做過的大膽絕技。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日報導,47歲的布萊恩是9月2日上午在亞利桑那州佩奇拉的荒漠進行的這項名為「升天」的特技,並在視頻網站上進行了直播。
  • 提升通信、態勢感知能力 美陸軍發展高空氣球項目
    ↑安裝中的美陸軍高空氣球平臺據外媒報導稱,美陸軍正探索利用高空氣球作為一種低成本方式,為部隊提供更強的通信和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增強陸軍在多域作戰中的裝備多樣化能力。據報導,美陸軍高空氣球項目主要指可在1.8萬米至2.7萬米高空長時間飄浮的氣球平臺和飛艇,可在陸地、海洋和空中進行遠距離、廣域通信,偵察、監視敵縱深目標,中繼和增強現有空、天傳感系統等。近年來,隨著商業市場對高空氣球的研發投入,該領域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其中最重要的是續航和有效載荷性能。
  • 男子手握氣球飛上9000米高空
    當地時間9月2日,美國「極限表演者」大衛·布萊恩完成了一場特技表演,他手握一把大型氫氣球上升至近9000米高空後,安全跳傘返回地面。布萊恩在無線電中難掩自己的激動,他說這感覺就像變魔術一樣,仿佛自己漂浮在空中。
  • 無人機300米高空航拍大沽河:紅瓦綠樹小清新
    熱氣球和無人機同步升空,在高空「展望」令人期許的「未來萊西」。根據萊西市的相關規劃,以城市功能區段為重點,通過萊西城市的空間拓展使大沽河成為城市的內河,連同兩岸成為具有生活居住、文化娛樂、康體健身、商務休閒等多樣化功能的特色區域。
  • 瘋狂美國人坐氣球被意外送到4900米高空,又出現一個關鍵失誤!
    你可能看過飛屋環遊記,一位80多歲的老人把自己的房子綁上氣球,飛到空中環遊世界;還有一位明朝的官員叫萬戶,在椅子上綁滿火箭,點燃了想遨遊九天。13歲的時候,拉裡偶然走進了一家海軍盈餘商店,在那裡他看到了一種叫做氦氣球的東西,於是這位小朋友在接下來變成大朋友的二十年時間裡,一直不斷地研究如何通過氦氣球這種東西把人帶上天空。
  • 從四萬米高空超音速落下
    從四萬米高空超音速落下40000米高空。如果成功,他將創下4項世界紀錄:乘氦氣球飛行高度最高、跳傘高度最高、自由墜落時間最長、降落速度最快。  米切爾·福尼埃爾將於今年9月在加拿大的薩斯卡徹溫荒原完成他前所未有的超級壯舉:從40000米高空向地球跳落,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一次高空跳落,預計為6分半鐘。福尼埃爾相信他在向地球墜落37秒後,就將突破音速,而在跳落到51秒時,下降時速將達到極限--創紀錄的1790公裡。
  • 飛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是如何操控方向的?看完長見識了
    飛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是如何操控方向的?看完長見識了現在人們出行,一定會離不開的一種交通工具,那就是飛機了。不僅飛行的快,節省更多的花在路上的時間,還會有更好的更舒適的乘坐體驗。還有很多關於飛機的疑問,比如說飛機在高空飛行的時候,是如何操控方向的?看完可真是長見識了。飛機控制方向主要是通過三種方法,下面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首先第一種方法就是,踩踏板,要知道的是,在駕駛員到位座位下面是設有兩個踏板的,由駕駛員的左右兩腳來分別控制,而它們的功能就是控制飛機垂尾上的方向舵。
  • 高空氣球追蹤平流層的汙染物
    亞洲對流層頂氣溶膠層氣球測量運動(BATAL)利用氣球頂測量儀器,收集數據,以更好地了解這一季節性大氣現象及其對水資源、臭氧、天氣和氣候的潛在影響。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被派往印度,以了解亞洲的汙染是如何在活躍的夏季季風期間進入平流層的。夏季季風是一種每年都會給印度和東南亞帶來潮溼天氣和暴雨的現象。
  • 谷歌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41419米高空跳傘 打破鮑姆加特納紀錄
    人類高空跳傘的極限在哪裡?1960年美國一位空軍上校將紀錄定格在約31300米,2012年奧地利人鮑姆加特納升至約39045米,谷歌高級副總裁、現年57歲的艾倫•尤斯塔斯(Alan Eustace)在24日又將這一紀錄帶向一個新的高度,約41419米(約135890英尺)。「真是太神奇了。」 尤斯塔斯說,「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