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屏幕不再是屏幕,它的創新應用將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時間維度&空間維度&虛擬維度&現實維度將得到拓展。
下面,20個關於顯示屏的創意應用案例,帶你在萬物互聯跨界的今天感受顯示屏在不斷破圈中擁有的無限可能,也許當下的變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01樓體牆面上的舞蹈表演
「Flood」是藝術家 OsmanKo 與 Bandaloop 舞蹈團在2020年在「 Momentary 」開幕期間帶來的全新舞蹈表演。作品在編舞上進行了全新的調整,同時也投影設計、樂譜編寫上下足了功夫。這支舞是對水這個主題的一次的探索,他們試圖模擬水的流動軌跡,傳遞出水獨特的力量。
OsmanKo 是一位富有創造力的技術專家。他使用編碼、物理計算和數位技術作為他的創作方式,創作領域涵蓋:視聽表演、交互式裝置,藝術影像等。
Bandaloop 高空舞蹈團是高空表演的先驅,他們將舞池轉移到了垂直的牆體,刷新了所有人對舞蹈的想像,引發了全世界觀眾的驚奇。
02大型海浪媒體牆
「 wave 」 是韓國創作團隊 d'strict 創作的一件大型媒體牆,它位於韓國時代廣場,由寬80米高23米巨大LED顯示屏組成,它可以模擬海浪洶湧翻滾時的形態並伴隨相應的音頻,給路過的行人帶來非常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d'strict 為一家落戶於韓國首爾市江南地區的世界知名文化創意團隊, d'strict 將藝術與數位技術相結合向客戶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空間體驗產品和服務。
03世界上「最長」的蹺蹺板
劉海濱是創作團隊 SeeekLab 的成員之一,他常年在廈門工作生活,妻子和剛出生的孩子都還留在滕州。對於他來說,打電話和視頻聊天已無法緩解相思之苦。為此,SeeekLab設計製作了一對遠程蹺蹺板。當他在福建廈門壓下蹺蹺板一端的時候,遠在山東滕州的兒子會被翹起來,就像在面對面玩一樣。
除了幫海濱圓夢外,SeeekLab 還希望通過該事件喚醒大家內心深處一些因為現實而被忽略的東西,比如交流,陪伴,愛。
SeeekLab 是一個聚集了跨學科背景的裝置創作團隊,熱衷將創作和城市事件、文化命題、人文關懷相結合,用裝置講述有溫度的故事,分享洞察和觀點,一直在探索和輸出有趣的文化內容,與不同領域合作碰撞產生價值。
04奔跑成一幅「流動的油畫」
這件14×23英尺的巨大裝置,位於芝加哥北部國家街515號(515 North State Street)的大廳內,由創意公司 ESI design 和 AV&C 聯合創作完成。計算機在近5個小時鏡頭分析每個視頻的移動物體,包含了芝加哥河,城市列車和海濱娛樂設施等,可以生成5000多種獨特的抽象作品。
05雷射雕刻光影秀
視聽裝置「Cognition」是由 Radugadesign 工作室與鋼琴家 Nikola Melnikov 合作開發,表達了人們對於完美形狀的追求,不論是幾何圖像還是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變得完美。裝置「Cognition 」由 LED 屏幕塔和光束燈構成。其中的設置非常複雜,經歷大量技術問題處理後,最終給觀眾呈現了一場驚豔的光影秀。
Radugadesign 是一家屢獲殊榮的國際創意新媒體設計工作室,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工作室的每個項目中皆致力於連結現代科技與藝術的構想,工作室廣泛地參與了俄羅斯和國際藝術項目,其中包含中國導演張藝謀的演出《對話·寓言2047》,以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布拉格耳和莫斯科的燈光藝術節等等。
06衛星頻軌可視化
衛星數據可視化系統,針對衛星位置、衛星軌道、國別以及應用分類等進行實時顯示交互瀏覽的數位化技術呈現,通過搭建出的整個太陽系作為空間參照指數標準,來呈現出整個地球周圍的太空環境,基於衛星坐標、高度、加速度、引力、環繞周期等一系列的數據信息進行衛星在太空中的空間定位,判斷衛星的環繞周期等內容,同樣也包含了人造衛星相關的指標信息、波束覆蓋等數據內容。畫面效果真實,操作流暢,數據指標清晰通透,保證了最大限度還原效果的同時便於科學研究模擬等應用方式。
07「魔法交互鏡」
「Clio」是一臺交互式影像鏡,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它能重複面前的人的動作。它於2018年4月在舊金山舉行的創業藝術博覽會上首次被展出。
Camila Magrane 是一位來自委內瑞拉卡拉卡斯的多媒體藝術家。最近,她一直在探索技術的介入和交互式藝術。Camia 將傳統的暗室技術與數字工具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後現代美學,她也因「數字攝影學院」的創建而為人所熟知。
08《權利的遊戲》交互影像裝置
一款關於《權利的遊戲》的交互裝置作品,觀眾切身參與到一場木劍訓練,面對木劍前的人像剪影,揮動木劍擊中畫面中的目標,影像畫面上會溢出葉片、龍的爪子、烏黑的羽毛、冰原狼的皮毛。通過這個獨特的生成藝術系統,每位劍客會創作出自己的藝術肖像。
Red Paper Heart 是美國一家互動藝術工作室,擅長通過新媒介來連接物體、空間與人,創造有趣的交互式體驗。
09購物空間內的AR增強現實互動影像
韓國創作團隊 d’strict 為成都仁和新城打造了一個互動影像與 AR 增強現實結合的大型裝置作品,包括兩個內部LED顯示屏,總面積426平方米,d’strict團隊給做了9個影像,其中2個是利用AR增強現實技術的互動式影片。
10俄羅斯城市像素牆
2020年3月,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葉爾欽中心的牆面變身一個巨大的屏幕,創作團隊 Radugadesign 利用數位技術展示了2020 Pixels Fest(像素節)上獲獎的視覺藝術作品。Pixels Fest 是一項新計劃,旨在擴大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城市中的數字媒體藝術框架,並建立一個傳播領域,今年的主題是「數字烏託邦」。
Radugadesign 是一家屢獲殊榮的國際創意新媒體設計工作室,擁有超過10年的經驗。工作室的每個項目中皆致力於連結現代科技與藝術的構想,工作室廣泛地參與了俄羅斯和國際藝術項目,其中包含中國導演張藝謀的演出《對話·寓言2047》,以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布拉格耳和莫斯科的燈光藝術節等等。官網:https://radugadesign.com
11黑川良一的聲音數字瀑布
在作品《瀑》中,黑川良一基於有序和無序的關係,捕捉了瀑布飛流直下的雄偉畫面,並將影像和聲音分配到八臺高清平板顯示器及八個聲道之中,每套視聽設備以數字順序圍繞八邊形展區放置,並播放瀑布的不同部分。
黑川良一經常通過獨具特色的新媒體創作、現場錄音和一些探測裝置來增強觀眾的臨場體驗,並堅信自己的作品可以對觀眾的感知產生影響。他也是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布魯塞爾美術中心的特邀藝術家。
12阿里未來酒店互動畫作
阿里巴巴全球首家未來酒店於2018年12月18日開業,這是一個備受矚目,秘密籌備兩年多的項目。進入酒店大廳,顧客首先可以看到一件互動藝術「畫作」,本件「畫作」是他們邀請Wonderlabs 團隊參與創作的。這件作品,巧妙的把酒店大堂的大屏幕與大堂空間設計融為一體,成為酒店的一大亮點,Wonderlabs 團隊在數個日夜與阿里巴巴小夥伴們緊密溝通後,最終確定作品主題:「取自然之沉靜,集科技之靈動」。
13複製「平行時空」的鏡子
「OMNIPRESENCIA」是一個4平方米的交互式裝置,由加拿大創意團隊 Iregular 創作完成,當觀眾站在作品前,會看到無數個自己,那些「自己」仿佛置身於另外的時空,和「現實」中的自己有著剪不斷的聯繫。
14跑在「地球」頂端
NIKE 在上海美羅城巨型玻璃球體上來了次「跑動地球」,讓你站在地球的頂端,地球隨著你的奔跑而轉動。這次的「 NIKE REACT 跑動地球」活動項目由 Wonderlabs 團隊創作完成,團隊從球體中搭建承重結構,並在球體外搭建屏幕支撐平臺,使用WIFI點對點的信號傳輸方式,從而突破技術和搭建方面的難題。在無數次修改畫面設計細節和色調,並在深夜多次對美羅城球體LED進行網格調整和畫面測試之後,最終他們創造了一個讓整個城市都在圍觀的」 奇蹟「。
15時間自增
中國新媒體藝術家郭銳文(Raven Kwok)專門為公交樞紐 TODTIME 時間廊定製永久數字藝術裝置「時間自增」。時間表現為物質的運動與能量的傳遞,其基本單位為秒。在該生成系統中,藝術家設計的「秒粒子」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被釋放到 LED 立柱之上。通過對每一個"秒粒子「大小與距離閾值的分配,使它們之間相互作用構成一個自組織系統,並以群集方式顯現出當前的分鐘與小時。
16讓自己消失的裝置
來自波蘭的新媒體藝術團隊 panGenerator 創作的作品「hash2ash - 所有保存的內容都將丟失」 ,所有來博物館參觀的人們都被這件裝置所吸引,在看到自己的臉在出現在屏幕上,再漸漸變成一粒粒石子灑落下來,像是自己被時間慢慢地衝淡,最終消失,心中都不免感受到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異樣。
在裝置下方豎立著一個大大的井號標誌,通常在電話語音操作時井號鍵都意味著一個操作的結束,而在網絡上,井號又有「發起某個話題」的作用。那麼在這裡,藝術家想表達的是什麼呢?是人們的信息在這裡被終結,還是想警示大家通過這個作品來進行更多的思考?在視頻的開頭,寫著谷歌前副總裁 Vint Cerf 的一句話:「我們不希望我們的數字人生慢慢消失。如果我們想要保留它們,我們需要確保我們今天創建的數字對象仍然可以在未來被展現出來。」
17「臨界」沉浸式通道
通道作品「臨界」是一個沉浸式多媒體藝術視覺空間,由點、線、面三種主要元素組成。通過點線面的轉化形變來演示趣味的創造過程,以整個過程來對應 ALIENWARE 與摩登天空聯手打造的發布會「創造即遊戲」的主題。
點是宇宙的起源是所有圖形的基礎,線是無數點的連接,面是無數線的組成;作為空間的基本構成元素我們模擬它們之間微妙的關係;以彼此的轉化能力來產生無限的變化形式,輔以烘託氛圍的音樂,將不斷變化的視聽性融合為一體。
18尋找鏡中「人」
「SIMULACRA」是一個交互影像裝置,同時也類似於一個光學實驗。在「SIMULACRA」中,圖像一旦脫離放大鏡就無法被看見,這給了觀眾一種印象:放大鏡產生了圖像本身,無形的媒介似乎直接創造了一個身體、一個人。同時,由四個面板組合而成的裝置也製造出了一種虛假的空間感。觀眾通過觀看到的局部身體,隨之會想像出一個狹小空間中遊動的人,但這種空間體驗顯然純屬想像。
19NIKE運動體驗「電子心臟」
這個巨大的影像裝置,名叫「核心中場」,是創意團隊Studio NOWHERE為運動品牌NIKE全球首家旗艦店設計並開發的互動區域,並基於數位化打造的沉浸式運動體驗項目,希望通過現場的互動體驗,來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感。它如同店鋪的「電子心臟」一般向空間其他部分輸送源源不斷的能量。
「核心中場」的設計靈感源於耐克HOUSE OF INNOVATION所表達的全新的品牌概念和零售概念,即通過全新的門店體驗,將品牌在產品研發和創新過程中閃光點還原給消費者。同時,NSRL (NIKE SPORT RESEARCH LAB)的數據實驗和人體量化工程理念,也為Studio NOWHERE團隊提供了創作的線索。
20拉斯維加斯酒店裸眼3D顯示屏
拉斯維加斯SLS酒店位於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上,在2013年2月開始施工翻新,翻新中設計應用了「裸眼3D」、「全息」、「視錯覺藝術」、「 Mapping 」等新媒體技術。施工周期17個月。總耗資4.15億美元,該酒店每天有5萬輛車流,每個月可以產生40萬的客流量。
聲明:文章來源自【新媒體藝術站】,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