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的自述:我與人類幼崽戰鬥的每一天

2021-01-20 上遊新聞

今天的講述者叫維西,今年 28 歲,是一個一歲女寶寶的媽媽。一年多前,維西辭掉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全職媽媽這份職業並不像想像的那麼輕鬆,你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講道理的甲方,工作強度巨大,但你沒有可以互相吐槽的同事,甚至找不到請假的機會。

就像這次的採訪:我們的製作人劉逗是去了維西的家裡。打開門後,維西對劉逗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麻煩你先等一下啊,寶寶剛拉屎了,我得去弄一下。

維西家住在二十幾層,冬天有霧霾的時候,她就像是住在與世隔絕的山頂上,她說有的時候感覺自己特別孤獨,就像被這個小孩綁定著在坐牢一樣。

全職照顧孩子的決定

我是在孕期的時候就決定要自己帶小孩。

首先,我的婆婆、我媽媽都還在工作,家裡沒有長輩可以幫忙照看小孩;其次,我和我老公都是學心理學的,比較重視小孩的早期教育,我們覺得相比於請育兒嫂,還是自己照料孩子更好。

這其間我們有過很充足的溝通,我老公說如果我掙的更多,他也是願意當全職奶爸的,最後綜合各方考慮,我選擇辭去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 維西的女兒迪迪的小腳丫

人類幼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

其實,在懷孕的過程中,我狀態還挺好的,整個人處在一種很嗨的狀態,完全沒有意識到小孩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生物。

現在很多想要孩子的人,其實都對養育孩子這件事沒有什麼特別具體的概念。因為出門在外,你見到的小孩大多數狀態都很穩定,就算看見了哭鬧的小孩,也只是短暫路過而已。而當你真的和小孩這樣一種生物共處的時候,你會發現 Ta 不講任何道理,完全依著性子來。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在功能沒有完善的時候 Ta 就出生了,而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它們出生後就自帶一定的行為能力,比如小羊,生下來過一會兒就能自己站起來了。而嬰兒的狀態跟一個老人臨終的狀態是一樣的,就像是一灘軟泥,Ta 沒辦法翻身,也不能自己睡覺。

我還記得我在醫院生完孩子後,我和老公第一次帶著寶寶回到我們的小家,當時我們家的貓已經五六天沒見到我了,特別興奮地從房間裡衝出來,我安撫了我的貓貓。然後轉頭看到了安全搖籃裡的寶寶。我開玩笑地跟我老公說,完了,咱倆鬧出人命了!

我覺得「鬧出人命」這詞真的特別貼切,因為「鬧出人命了」你就得為她負責。我當時有一種感覺,我只有到臨終的那天,我才能說我下班了,我辭職了,不然這輩子就是這樣沒完沒了了。

■ 迪迪出生的第二天

哺乳有無數種方式讓你生不如死

生產之後媽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產後後遺症,比如陰道撕裂、尿失禁、子宮復舊不良等等……

這其中,大部分媽媽都會遇到哺乳困難。哺乳困難也分很多種,但這裡面最常遇到的,就是乳房和乳頭疼痛。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醫療中心的一個調查顯示,44% 的新手媽媽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我回顧我過去一年的生活,其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哺乳,在很多人的眼裡,這只不過是媽媽餵奶給寶寶喝的一件平常事,但其實哺乳會有很多種方法讓你生不如死。

其中特別痛苦的是我在哺乳的時候,我的乳頭會非常疼。我寶寶喝奶第一口下去,我能夠疼到自然反射把我的腿抬起來,人類的乳頭是很嬌嫩的,而嬰兒的吸吮能力是非常強的。

我當時還跟我老公說,我生孩子的痛、開指的痛你都沒辦法感受到,但是我有乳頭、你也有乳頭,不如你也給寶寶嘬一口,就能知道我有多疼了。

我老公嚇得不行,連忙說,老婆,我特別能理解你的痛苦,所以我還是別試了,我知道你肯定特別疼。

我是躺在床上餵奶的,每一次小孩餓了被抱過來,我要給她餵奶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是往後躲的,我就感覺那個床就像一個刑具一樣。然後我的月嫂就會從後面推我,讓我靠近寶寶近一點,每次第一口下去之後我整個汗都會出來。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哺乳會疼?於是我各種查資料,後來發現其實很多人都疼,但這種疼痛莫名就被忽略了,好像它不重要一樣。

當時我那麼疼,但甚至連一個可以去問的地方都沒有,我不知道應該去醫院掛什麼科的門診,好像不管是乳腺科還是疼痛科都不能幫我解決問題。

■ 深夜,維西在吸奶,她的貓貓麻醬睡眼惺忪地陪著她

其實國外也很推崇母乳餵養,但是通常是有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當你在哺乳上遇到問題,會有專門的哺乳顧問上門來幫你看是什麼情況——比如說你的哺乳姿勢不正確,或者小孩銜乳姿勢不正確,哺乳顧問都會幫你調整,甚至很多國家是免費的,但是我們國家沒有。

除了哺乳疼痛,我也經歷過堵奶,胸變得硬梆梆的,還特別害怕得乳腺炎發燒。堵奶也很痛,但還是要讓寶寶吸奶,她吸力又大,我乳頭也很痛。

我的乳頭長過白色的水泡,也長過紅色的血泡,當時我嚇得半死,向醫生求助。醫生只是說,你繼續讓她吸,把血泡吸破了就沒事了。我當時就覺得這真是人間極刑啊!乳頭本該是渾身上下最敏感的地方,卻要遭受這樣的摧殘,真是太可怕了。

我也想過要不要放棄母乳餵養,但又考慮到母乳相對於奶粉餵養的好處,我還是希望能夠母乳。

於是出了月子後,我有時會用吸奶器,這樣我就不會那麼疼了。但它也有一個壞處,人類乳汁的分泌是由大腦控制的,所以當大腦認為寶寶不需要那麼多奶的時候,你就沒有那麼多奶了。

因此,我必須保持每三個小時吸一次奶,一次吸 25 分鐘。這 25 分鐘過後,我需要把吸奶器所有的零部件都拆下來清洗消毒,之後再放到紫外線的消毒櫃裡消毒一個小時。這一輪都折騰完,再過一個小時我又得開始新一輪的吸奶了,一天下來根本幹不了什麼別的事兒。

而且我說的每三個小時吸一次,它不僅僅包括白天,還包括晚上,比如晚上我九點睡覺,十二點就得起來吸奶,洗儀器,消毒,然後躺床上不到兩個小時又得起來。

我記得有很多個秋冬的凌晨,很冷,人也很困,但不得不睡到一半起床吸奶,四下很靜,只能聽到吸奶器嘣嘣的聲音。有一種儀器叫薩博機,模擬人類做心臟按壓的機器,也是發出「嘣——嘣——」的聲音,它們也都跟生命有關,於是我每次吸奶的時候,都感覺自己在被做心臟按壓。

■ 吸奶器

我感覺就像一個機器一樣,一個人坐到客廳裡,重複做這些事情,窗外沒幾盞燈亮著,只有潑墨的夜色,那時候覺得自己好孤獨,我就想,我這過的是什麼日子,這日子竟然還能過成這樣?

我強烈建議所有還沒有生過孩子的女性朋友們去拍一套全裸的寫真,因為你不知道生完孩子之後,你的胸會變得多難看。

我覺得我以前的胸是少女的胸,很美,乳暈是粉粉的,它的形狀也很飽滿,但是當你開始懷孕的時候,你的乳頭就開始有色素的沉澱,它的顏色會變深,生完孩子之後,你的整個乳房會變得很軟,會很自然的下垂。而這一切都是不可逆的,這些變化是這樣的自然,又是這樣的出乎意料。

以前可能沒有人跟你說過這件事,可能小時候你能看到媽媽的胸,但是長大後你也不太記得了,當你的朋友懷孕了,你也不可能說「你給我看看你的胸」。但等你自己發現了之後,你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鬧出人命了」,生了孩子之後,你就會發現你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一條路走到黑,在某些時刻這種感覺會讓我很崩潰。

爸爸的角色

當寶寶大約兩三個月大的時候,她醒著的時間變長了,會經常哭。我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和老公之間也沒有二人世界的時間了,那個時候我覺得我的自我被擠壓到像一張紙那麼薄。

我那段時間每天夜裡都特別後悔——我為什麼要小孩?我為什麼不能過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為什麼沒有人跟我講過小孩是這樣一種生物?為什麼沒有人跟我講過要孩子這麼痛苦?

晚上兩三點寶寶醒了,哄她睡覺的時候,我老公可能醒個兩分鐘,嘟囔兩句,然後就是一片沉默——他又睡著了!我知道他明天早上要上班,所以就不太忍心再叫他陪我。

看看窗外,我感覺這世界上一定也有人像我一樣被折磨著,跟我一樣在沉沉的夜色裡被迫孤獨地醒著,但是我們之間又沒有任何的連接。

我似乎能看見遠處某個窗戶也有燈光閃爍,我會想那裡是不是也有一個媽媽,很辛苦地帶著一個寶寶,但我只能遙遙相望,我們都處在一個個孤島上,獨自承受著孤獨和痛苦。

最近兩年,大家都在提倡說,要拒絕「喪偶式育兒」,意思是說不應該只讓媽媽來承擔帶孩子的工作,然後丈夫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我老公其實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但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 三個月的迪迪和爸爸對視

寶寶半夜醒了,我去哄她的時候,我希望我老公也是醒著的。他問我,老婆,我也幫不了你什麼,我為什麼一定要醒?我說,因為你醒了,我心裡會舒服,會有陪伴感,不是你一定要幫我做些什麼。後來,我老公也會發出一些諸如「乖,別哭」的微弱的哄寶寶的聲音,他很保命地說,我雖然不起來,但是我一定是陪著你的。

我老公最難得的一點是在我生完孩子後,他專門換了一份工作,從網際網路公司跳到了國企,每天 6 點就能到家,能夠有更多的時候照顧小孩。

在小孩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雖然她沒有辦法回應你,但你還是要不斷和她說話。因為前期語言輸入的越多,對她之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更好的,所以無論是我在跟她做遊戲還是給她洗澡的時候,我都會說很多話。比如,媽媽在擦你的頭髮,你的頭髮是黑色的,它們很軟。

但是有時候我去廚房做飯了,讓老公在客廳看一會兒寶寶,我就會發現外面一片沉默,好像客廳沒有任何生物存在一樣,我就會從廚房出來,讓老公多和寶寶說說話。

我老公表現得很委屈,我跟她說啥,她又不會理我,又聽不懂,我跟她玩她也不跟我玩。

我苦口婆心地勸,你不用管她聽不聽得懂,你可以跟他講你在做什麼。

科學育兒 

關於育兒方法這件事,是最容易產生家庭矛盾的地方。有的時候可能還需要老人幫忙,而老年人的傳統經驗,又和年輕人的科學觀念有衝突,所以這時候經常是雞飛狗跳。

最近我和我老公就因為「寶寶一歲後要不要吃鹽」的問題,爭吵比較多。

一歲之後的寶寶是可以適當的加鹽的,但鹽本身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只是鹽可以給孩子補補鈉,但如果孩子吃的天然食材裡本來就有鈉的話,他們不用額外吃鹽的。

所以我認為我的小孩既然現在願意吃飯、吃天然的食物,而且我平時也會給她吃富含鈉的海產品,我就不需要給她加鹽。但我的婆婆會覺得小孩吃東西沒有味道,要給她加鹽,這樣她會好好吃飯。

我老公覺得,如果加鹽對寶寶沒有壞處的話,為什麼不可以給她加鹽呢?

這樣以來,我們之間就出現了分歧。

我跟我老公說,因為現在是我在全職的照顧寶寶,是我在負責她的一日三餐,我看了很多資料、做了很多功課,最終加不加應該是我說了算。

我老公會認為我在育兒這方面認死理,有些過於較真,甚至會說一些老一輩才說的話,「像我們這一代,都是很早就開始吃鹽,我們不是也好好的嗎?」

我聽了這樣想當然的反駁就會很生氣。因為在我的認知範圍之內,我要儘量給孩子最營養、最科學的育兒方式,這已經耗費了我大量的時間去學習,現在我還要花很多精力同步這些知識給我老公,他不看育兒的書也就罷了,我都把作業拿給他抄了,他還來反駁我。

所以,在後來的許多其他育兒問題上,如果我老公拋出一個觀點,我會跟他講,你告訴我觀點的出處,不是自己想當然,我們來理性地辯論。無論是之前的工作,還是現在「全職媽媽」的這份工作中,我都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我會以一個很嚴謹的態度來對待它。

■ 十個月的迪迪外出郊遊

對我來說,全職媽媽不僅是一個身份,它也是一種專業,我現在把育兒當作我的專業領域,我學習儲備了很多相關的專業知識,所以我會很認真地跟我老公說,你不要在我的專業領域挑戰我,除非你有跟我相同的理論背景。

所以他後來有找幾篇文章,裡面說小孩一歲之後吃鹽沒問題,雖然他分享的這幾篇文章是在打我的臉,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他開始找參考文獻了,這代表他參與這件事情了。

在育兒的很多問題上,關鍵不在於誰對誰錯,而是雙方都要認真地參與進來。

一開始,我在育兒方面非常迷信科學,希望小孩完全照著書本介紹的模式來養育,但後來我發現小孩個體差異很大,每個階段的狀態都不一樣,所以完全按照書上的要求是做不到的。因此,在一些事情上,我會選擇順其自然,適當地放過自己。

寶媽的聲音日記

對於沒有育兒經驗的人來說,可能很難想像全職媽媽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所以這一次除了採訪,我們還請維西用手機錄下了一些聲音日記,從下面的這些聲音裡,你能生動形象地感受到一個寶媽的一天。

8:00

寶寶醒來,我的一天就開始了。我會先給她換衣服、換尿不溼、刷牙,然後開始吃早餐。

10:00

吃完早餐就已經快 10 點了,然後寶寶要拉粑粑。等她拉完,我把她收拾好,穿好出門的衣服,帶她出門去小區裡遛彎。

這是跟其他寶寶和家長們的社交時刻,大家翻來覆去就是聊一些相似的話題,寶寶多大了?現在能吃什麼?會說話了嗎?然後誇誇這個寶寶好看,誇誇那個寶寶走得好。但好歹是有人可以進行完整的對話了。

12:00

曬完太陽回來,我會先把寶寶弄睡著,她大概會午休一個半小時。她一睡著,我就會衝進廚房去給她做飯。在她吃的方面,我會比較用心,給她做的花樣很多,比如說飯糰、蒸煮的食物,就是每天變著花樣來,這樣她吃飯會比較有興趣。

等她醒了之後,我就伺候她吃飯。因為我現在在培養她自己吃飯,她會拿手抓或者到處扔,所以等她吃完我除了收拾她製造的「災難現場」,還要幫她把自己收拾乾淨。

15:30

下午我會陪她看看書,看著她在家裡爬,她可能會摔跤、可能會把手往插座裡伸、可能會把玻璃杯往地上摔,我需要不錯眼珠地盯著她,因為我不知道她會作什麼妖。

18:00

謝天謝地,這個時候她爸爸就回來了。爸爸開始帶她,我就開始給她做晚飯。

19:00

餵寶寶吃飯,洗澡,喝奶。

21:00

她終於睡覺了!

24:00

她又醒了,我需要抱抱她,哄哄她,靜靜地等待她再次睡著。如果運氣好的話,她會繼續睡到第二天早上 8 點。

但是小孩睡覺是很不穩定的,在夜裡她可能會醒 2 次,也可能會醒 4 次,你永遠沒有辦法預測今天晚上會是狂風暴雨還是風平浪靜。

重回職場

人生中工作的時間有三四十年,而陪伴孩子成長只有這幾年,所以我並不後悔辭職在家帶孩子。但還是會有那麼一些瞬間,看到前同事在朋友圈裡分享的工作狀態,我會感到一陣失落。不過我知道,等孩子長到兩三歲,能上幼兒園之後,我肯定還是會選擇重回職場,去找回屬於自己的社會價值。

其實自從辭職開始,我就在思考自己之後職業發展的事情了。這一年裡,我也在復盤自己的工作經歷,思考屬於我的可能性是什麼。

■ 維西喜歡攝影,育兒期間也在學習攝影的專業知識

從個人層面上,我覺得養小孩對於我的收益是很大的,我的性格有很大的變化。生孩子之前我不是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但是我生完孩子之後,我性格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因為我知道對孩子來說,家長情緒穩定是特別重要的。

我是學心理學的,我還記得原來我們老師講過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就是說如果你一定要打孩子的話,與其讓 Ta 每天擔驚受怕、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挨打,還不如就明確地告訴 Ta 你星期幾會打 Ta。對於孩子來說,面對一個情緒不穩定的大人,是一件非常焦慮和可怕的事情。

我意識到自己情緒不是很穩定,其實不只是在育兒這件事上,在之前工作裡也是一樣,這歸根結底是我自己的問題,不是小孩帶給我的問題,所以我可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讓我自己的情緒更穩定一點。

其實,養育孩子對我來說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職場。全職媽媽也是一份工作,它鍛鍊了我的許多能力,比如信息收集的能力、實踐的能力,也給我的自信心帶來了提升,而這些在我之後的工作中也是很重要的品質。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一位寶媽的大吐槽:我與人類幼崽戰鬥的每一天
    這其間我們有過很充足的溝通,我老公說如果我掙的更多,他也是願意當全職奶爸的,最後綜合各方考慮,我選擇辭去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維西的女兒迪迪的小腳丫-2-人類幼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其實,在懷孕的過程中,我狀態還挺好的,整個人處在一種很嗨的狀態,完全沒有意識到小孩是一種多麼可怕的生物。現在很多想要孩子的人,其實都對養育孩子這件事沒有什麼特別具體的概念。
  • 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可愛又氣人,你家寶寶中了幾條?
    小貓小狗都是毛茸茸的一團,人們看見幼崽總是充滿愛心,覺得都很可愛,甚至老虎的幼崽,也是頗有人氣。那麼人類的幼崽呢?會吃會睡會跑,只是身上沒有毛茸茸,可是他們的破壞了確實無窮的。「惹誰也不能惹穿尿不溼的!」
  •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
    為什麼人類幼崽這麼弱?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抬起頭,6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起,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被抱,如果沒有成人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而動物馬、牛、長頸鹿的幼崽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站立,出生第1天就可以躲避捕食者。
  • 豹子媽媽帶幼崽玩耍,不料遇到了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
    豹子媽媽帶幼崽玩耍,不料遇到了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獵豹雖然速度很快,但是在草原它的天敵可是很多,首當其衝的天敵就是雄獅,這不獵豹媽媽正帶著幼崽玩耍,不遠處的雄獅覓食看到了它們。獵豹媽媽知道必須得戰鬥了,於是它慢悠悠地走向前方,而獵豹的幼崽也跟著下來,它們躲在草叢中,雄獅和獵豹媽媽越靠越近,就當雄獅走進獵豹安全範圍時,獵豹媽媽突然狂奔起來。向著另一處方向跑去,此時的雄獅在身後也是快速的追擊,幼崽看到後趕緊往不同的方向跑去,要輪速度雄獅還是差點火候,不過它也會有被雄獅捕獲的時候,同樣草原二哥鬣狗也是它的敵人。
  • 動物保護者幫海豹剪斷繞脖魚線 海豹幼崽試圖攻擊人類解救媽媽
    然而在捉海豹的時候,一隻海豹幼崽試圖咬住網,不讓人類抓住它的媽媽。海豹媽媽也回頭叫喊,以免幼崽被抓走。最終,兩名工作人員用網套住了海豹媽媽,幼崽依然在附近徘徊,似乎是在找機會解救媽媽。被釋放的海豹媽媽立即跑到幼崽身邊,一同離去了。
  • 世上媽媽好!土耳其公園一隻狐猴媽媽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
    母子情深,世上只有媽媽好!當地時間2020年4月20日,土耳其梅爾辛市,塔爾蘇斯自然公園裡,一隻狐猴媽媽帶著她剛出生的雙胞胎幼崽,她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土耳其梅爾辛市,塔爾蘇斯自然公園裡,一隻狐猴媽媽帶著她剛出生的雙胞胎幼崽,她整天背著雙胞胎幼崽形影不離!
  • 動物為何要吃自己的幼崽?
    有時候,倉鼠媽媽看著自己可愛的寶寶,像是在說「我想把你們大口大口地吃掉」。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它都是指「我真的要吃掉你們」的意思。這聽起來既恐怖又奇怪,這不僅因為我們人類認為吃掉自己的孩子是天理不容,也因為生養後代是所有生物的首要目標。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登上網絡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桃花燒麥說:#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昨天我單腳獨立檢查包包裡的資料,結果我侄女看到了也跟著我學哈哈哈哈 @來個會說的說:阿根廷小哥模仿漸漸充滿氣的氣球人,沙雕不分國界。#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 @伍呷壹說:#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我家等寶可聰明了 @宅懶懶少女說:人類幼崽的無知真的太好笑了哈哈哈哈#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 @tangtianian說:#人類幼崽模仿能力有多強#哈妮小時候的嘴經常這樣 直到我發現了尖叫雞 @奶茶伯士說:今日份治癒喵~軟綿綿的jiojio好可愛呀!
  • 北極熊進入俄羅斯村莊覓食,被狗圍攻,幼崽躲在媽媽的身後!
    北極熊進入俄羅斯村莊覓食,被狗圍攻,幼崽躲在媽媽的身後!2020年,出現了數十隻北極熊在人類村莊打劫垃圾車的新聞,不知情下,網友們在吐槽北極熊擔心被打劫的人有沒有受傷,在知道背後的原因之後,都閉緊了嘴巴,在視頻中可以看的出來,這些北極熊的體型消瘦,很明顯已經長時間沒有進食了,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因為它們實在是太飢餓了。明知道進入人類村莊會有風險,為了幼崽,還是選擇鋌而走險。
  • 人類幼崽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第一件,在我排隊掛號的時候,前面有一個四歲左右的小朋友,排著排著就跑開了,然後我就走上去開始掛號。這時,我旁邊一排也在排隊的一位女士,應該是小男孩的媽媽,一臉不耐煩地開始罵他:讓你排好隊,你看看,你跑了別人不就到前面去了?真是沒用,排個隊也排不到。
  • 「人類幼崽」都是早產兒?看似輸在起跑線,卻存在3個優勢
    反觀某些動物的幼崽,出生後幾分鐘就可以站起來,會緊緊抱住媽媽,人類幼崽能夠做到這樣的,恐怕只有哪吒了。因此,單從身體發育成熟度和速度來看,人類幼崽整體是有些「早產」的。經歷嬰幼兒時期、青少年時期等,才會達到「成年」標準,人類幼崽擁有一個較長的幼態持續時期。「早產」就代表輸了嗎?人類幼崽的幼態持續通常要到小學甚至青春期左右,而動物幼崽只需要幾天、幾個月就結束,看上去我們好像輸了。
  • 狗媽媽為什麼會殺死幼崽?聽著不合常理,這5個原因可能導致慘劇
    我們自然地會認為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母親都會對很愛護自己的孩子,然而,有一些狗狗在出生時,會被狗媽媽親手斷送掉生命。這聽著就感覺很違背常理,但確實會發生 ,有狗媽媽自己的原因,也有主人的原因。如果你家的狗狗生了一窩小狗,你更要注意以下的原因,否則就會釀成悲劇。
  • 幼崽不完全飼養手冊
    自打發現了這個隱藏的機能,每次餵奶的時候我都不帶眨眼的盯著看,生怕錯過了這一瞬間,大約是表情太過嚴肅,熊哥一度以為閨女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不然為啥每次吃奶她媽都眼睛瞪得像銅鈴。後來時間長了,她會自己微笑了,尤其是看見我的時候,依舊很萌,還帶手舞足蹈的那種,四肢亂動。我也總會在看見她笑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微笑,真的是很治癒。人類的幼崽,真的很治癒。
  • 海豹幼崽出生才3天,在海灘上亂爬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媽媽了
    人們擔心海豹幼崽只是暫時和媽媽走散了,不敢隨便上前救援,就遠遠地觀察了很久,結果海豹媽媽一直都沒來,而海豹幼崽似乎著急得不行,一邊到處亂爬,一邊著急地發出叫聲,呼喚著自己的母親。擔心海豹幼崽餓著,人們這才上前,找了件衣服把它裹在裡面,抱著它來到了附近的救援中心。
  • 人類幼崽的哪些行為讓你瞬間崩潰?
    熱衷於刷人類幼崽可愛日常的小編,常常會在評論裡看到「怎樣才能不結婚、不經歷生產,就能擁有這樣的小可愛」諸如此類的「奇怪」發言。崽崽們真的太太太好笑了,一會兒讓你覺得窩心到想哭,一會兒又讓你哈哈大笑,更多時候是哭笑不得。無論他們在幹什麼,都覺得好可愛呀。
  • 「剛剛學會上網聊天的人類幼崽,哈哈哈簡直可愛極了!」
    比起剛學會走路的人類幼崽更可愛的還是那些剛剛學會上網聊天的人類幼崽一臉懵逼的小文盲哈哈哈哈哈可愛極了你們感受一下小朋友真的太可愛了吧▼@奕天才不是第一天當天才了:哈哈哈哈哈哈哈昨天去看書,侄女給我打電話,我以為是我嫂子,趕緊掛了轉而發微信,才知道是侄女,孩子還會語音轉文字。
  • 樂兔生活|解鎖一個人類幼崽的可愛瞬間
    人類的幼崽到底有多可愛?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廣告片,一個小男孩看到媽媽為奶奶洗腳,自己也端水為母親洗腳。廣告雖然是公益片,但是其傳遞的孝道也可以順延至今。如果說人類的幼崽到底有多可愛,大概就是在你上班累了一天後,小寶貝自己端起小板凳,自己倒水洗腳,雖然自己洗腳是小事,但是對於爸爸媽媽而言,這是小寶貝成長的第一步。小寶貝有多可愛,更多的是通過小事情來讓我們感動,給我們生活最溫暖的瞬間。比如,幫媽媽把家裡的都摞起來,放在一邊。
  • 人類幼崽的進化史到底有多坎坷?
    我想,沒養過娃的人一定難以想像,原來兩隻腳的人類幼崽進化過程竟然這麼坎坷,直教老母親懷疑人生。坎坷就算了,一些過來人總喜歡打著「愛」的名義在你面前指點江山,這就很迷惑了啊?還記得皮皮六個月大的時候,七大姑就很好奇的湊過來問我:「哇,好快啊,孩子都6個月了,該斷奶給他吃米粉了吧,米粉有營養!」
  • 海豚媽媽因海豚寶寶死亡絕食五天,海上沉默推著幼崽屍體前進
    BDRI的生物學家布魯諾.迪亞斯(Bruno Diaz)說:「在推著幼崽往前遊的過程中,這個海豚媽媽已經5天沒有進食了。」「但她沒有和幼崽說話,她一直沉默著。」 從這隻海豚媽媽的行為中,專家們認為她已經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