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算數的時候還要掰手指?五個口訣教會孩子「湊十法」

2020-12-05 小妖怪教育

現在,對於學齡前兒童,父母擔心他們的數學不好,拖延了很多事情,因為他們的數學不好。 許多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早點接觸數學,以跟上其他孩子的起跑線。

實際上,當您的孩子三歲時,您可以開始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 我的孩子從三歲開始。 我對孩子的數學非常小心,因為我本人並不擅長數學。所以對孩子數學就很上心,希望孩子在數學上可以有個好成績

後來有人跟我說可以給孩子學學「湊十法」,對孩子的數學有好處,我就去打聽,給我孩子用上「湊十法」,果不其然還是有效的,孩子再也不用「掰手指」了。自己就可以算。

什麼是「湊十法」

「湊十法」的名字聽起來有些陌生,但是這個方法肯定是用到過。

簡單來說:就是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10+N的計算題,屬於一種由難化簡的算數方式。

例如7+3=10,3+7=10的簡易版「湊10法則」;比如相對來難度高的7+4,便可以將7分為6與1,隨即6+4=10,再加1又得到了11,這樣的算數方式簡單易理解。

湊十法的5大口訣

其實「湊十法」是有口訣的,掌握這五大口訣,孩子就可以自如運用了。

一加九,十隻小蝌蚪【1、9】

二加八,十隻花老鴨【2、8】

三加七,十隻老母雞【3、7】

四加六,十隻金絲猴【4、6】

五加五,十隻大老虎【5、5】

掌握湊十法的方法1、3—4歲的孩子,可以用手指來理解湊十法在孩子做一道數學題的時候,比如2+5這種10以內的加減,就可以讓孩子通過「掰手指」方式來運算,深伸出2根手指加上另外5根手指,讓孩子數出結果

所以用手指算數不丟人,反而可以增加孩子的算數的耐心準確度

但是,該方法具有某些缺點。 即使我們長大了,也需要將手計算變成大腦計算。 這時,您的孩子可能已經習慣了手指計算。 實際上,它沒有任何作用。 數數並讓孩子慢慢地用手指停止計算。

2、孩子5-6歲時,家長整理湊十法的5組進十法則在孩子5—6歲的時候就就可以開始幫助孩子整理湊十法的5大口訣,將湊十法用朗朗上口的口訣形式表達出來,要求孩子們聽和看更多。 孩子們可以成為遊戲,與他們玩遊戲,增加他們的興趣並引導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

培養數學思維方式

老實說,數學當然是一個很無聊的學科。 當一個對數學不感興趣的人遇到不可避免的數學時,他不想接觸數學。 這樣,我在期末考試中數學不及格。 因此,我們讚賞對數學的日益增長的興趣。 從三歲起,我就長大了我的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我使用了很多方法:

數蘋果方法:將蘋果擺放好,讓孩子從一到十先確認一遍蘋果都在,然後取其中一個拿走,讓孩子思考,拿走的是第幾個、還剩幾個。

數字聽力方法:選取幾組數字,讓孩子將他聽到的寫在紙上,比如,說出的數字是638217,孩子就在紙上寫出638217。知道全部寫對。

這兩個辦法是我曾經用過的其中之二,後來我就覺得自己找遊戲太過於麻煩,有的時候還不是很科學,在引導錯孩子了。就去買了本好奇狗的《數學啟蒙遊戲》,專業團隊研發的遊戲書。用這裡的遊戲陪著孩子一起玩。有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培養興趣,也叫做培養數學思維,我自己找的遊戲根本就辦法跟書裡的遊戲比。

書中的遊戲都是科學和邏輯的。 它們之間是一一聯繫的,孩子們的思想總是特別關注。 該書還教孩子們發展他們的數學思維,不僅要數數,加,減,乘,除,還要鍛鍊他們的各種思維。 確實,這本書不僅可以培養數學思維,還可以培養記憶,計算能力,分類和歸納,圖形認知,歸納和計算,空間想像力和邏輯思維。 為幼兒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會背99乘法口訣?10個手指頭搞定,簡單又好玩!
    只需要一雙手——十個手指頭就可以了。操作起來更簡單,掰動其中的一個手指即可。結果呢,就藏在掰動的這根手指兩側——左邊幾個手指,十位就是幾;右邊幾個手指即個數是幾。比如說我們要用手指來計算3X9的話,只需要掰下第3個手指頭,左邊有兩個手指就是20,右邊有七個手指就是7,所以3X9=27。
  • 怎樣教孩子學習20以內的加減運算
    在成年人來看,20以內的加減運算比較簡單,秒算是沒有任何壓力的,可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這難度有點大 ,尤其是進退位加減法是很多學生數學學習上一直很難跨越的鴻溝,見過都到了四五年級得了還在掰手指計算20以內進退位加減法的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上是很難有所突破的。如何來教授和輔導孩子20以內的進退位加減法呢?
  • 想要孩子6歲前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別錯過
    後來在這吃過虧的我決定尋找教孩子們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查詢了很多文獻資料之後我總結出四個有用的技巧,與所有家長分享!1、藉助實物,讓孩子理解數字和加減法的意義正如我前面所說,許多孩子並不真正理解數學算數。他們只是記住了從1到100的每一個數字,但他們不明白意思。
  • 5歲前給孩子這樣做數學啟蒙,不僅計算速度快,而且準確率還高
    所以等到孩子五歲左右,數學啟蒙就已經不再是去教孩子簡簡單單的算數了,而是要從提升運算能力和激發數學思維這兩方面開始著重研究。一、運算能力其實在小學階段,孩子運算能力差無非就是這幾點。第一:孩子不理解算法的概念,看到題目總是毫無頭緒。
  • 數著手指念口訣,垃圾分類指導課走紅社區!一名講師排了40節課
    鮮活數著手指念口訣 「瓶瓶罐罐紙,電衣三五其」「浮冰又碎了,大家想想看,怎麼能站住。」7月15日上午9點半,安外社區居委會的會議室內,三十多個孩子笑成一團,正在努力「搶救」墜落冰層的小夥伴,這是社區組織的一堂環保課。「我們今年暑期安排了3節環保課,重點講垃圾分類。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英國老師驚嘆:原來中國孩子是這樣算數的
    許多英國的中學生連加減乘除都非常困難,而在中國,小學生都已經學會心算了,大家關於英國數學不好的印象正式從那時候開始產生的。 而為了能更好的記住數字之間的關係,春秋時期我們就編制了「九九歌」,也就是現如今九九乘法表的前身,只不過那時候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開始,以二二如四結束。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助孩子10分鐘掌握計算技巧,收藏備好!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口訣表,助孩子10分鐘掌握計算技巧,收藏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難度並不大,同學們主要存在的學習問題就在計算上,從這次期中考試就能看出來,大多數同學這次期中考試數學成績都拿到了一百分,而那些沒有拿到滿分的同學,主要丟分點就在計算上。
  • 從手指到AI 人類如何算數
    我們時常能夠看到,小朋友們喜歡掰著手指數數。對於進化程度尚不高的人類祖先,手指為人類計算歷史寫下了裡程碑式的第一頁。不久前,中國第一家綜合類收藏型科學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攜手合肥子木園博物館,以「運籌」「機巧」「掣電」3個單元,展示了80件東西方歷史上重要的計算器具。
  • 孩子燙傷怎麼辦?「五字」口訣要牢記,建議爸媽收藏好
    >民間關於燙傷的「土辦法」還有很多,塗抹雞蛋、食鹽、白糖、白酒、醬油、香油、牙膏、鍋底灰、老牆土……單單提到的這幾個,我小時候至少用過四五個。「五字」口訣要牢記對於燙傷的處理,有個「五字」口訣,建議爸媽收藏好,一旦遇到,按照口訣處理就可以了。
  • 二十以內的加減有點難,數學老師這樣講解,孩子好理解
    當然不知道提出問題的這位朋友家的孩子目前是幼兒園小朋友還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對於這個問題我給家長朋友們分享過很多次了,也因為回答這樣的問題,成了低年級家長們的知心朋友。一有難題就私信我幫忙解決,這使我感到榮幸之至!
  • 家長必讀:學會這3個方法,輕鬆解決孩子20以內進位加法!
    前幾天我們收到家長諮詢,和大家分享了幾個孩子學習借位減法的方法。今天,將繼續和家長聊聊進位加法中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及學習進位加法的幾個有效方法。正如借位減法一樣,孩子剛接觸10以上的加法時一樣,無非是這樣幾個問題:無法理解什麼是進位,為什麼要進1,兩數相加大於10怎麼辦,等等比較抽象的問題。
  • 你的孩子真的適合學珠心算嗎?
    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珠心算這個看起來能極大提高孩子計算能力的項目,也得到了廣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們的積極響應。那麼,什麼是珠心算?所謂珠心算,即為珠算式心算。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數學理論為基礎,運用手指撥珠,進行加、減、乘、除、開方等運算的計算方法。其採用有一定的規律及口訣,使用者能透過感知、形象、記憶等過程,在大腦裡完成珠算運算,即我們所謂的珠算式心算。
  • 幼兒手指算術口訣, 爸爸媽媽為孩子收藏起來吧~
    初級:100以內加減準備:教師在帶讀以下口訣並做相關手指遊戲前,需發出口令「清零」,幼兒馬上雙手擊掌,然後緊握雙拳在胸前,聚精會神做好準備。(注意:手心朝裡,兩拳間隔距離以方便雙手出指為準,既不要太近,也不要太遠。)
  • 期末考試倒計時,3招教會孩子學歷史(附歷史記憶口訣及時間軸)
    老規矩,這種文章沒有前奏,直接進正題(記憶口訣及時間軸)基礎練習篇培養興趣文科類專業(科目)基本上沒有捷徑可走,全靠踏實的基本功,但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但理科不一樣,理科靠理解,很多時候一些聰明的孩子壓根就不聽課,但人家看了課本能理解書上講的東西照樣能拿高分。筆者在這兒建議,只要是屬於文科的(歷史,政治,地理)課,我們都可以讓孩子做一個課前預習,在這個預習過程中讓孩子先大概的對今天要上的課有一個框架和概念,帶著這個框架和概念再去聽講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手指掰得啪啪響,會得關節炎?有人專門做了個實驗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唐納德的小夥子 ,喜歡掰手指。當手指關節發出清脆的啪啪聲時,唐納德感覺無比爽快。儘管,這只是個不用花一分錢的「卑微」愛好,他還是迎來了長輩的恐嚇:「再掰,會得關節炎的!」偏偏唐納德是個不信邪的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他決心拿自己做實驗。於是他開始了五十年如一日的「掰手指」實驗:每天掰一掰自己的左手,從二十幾歲開始,他堅持只掰左手手指,每天兩次。從 1948 年到 1998 年 ,已是醫學博士的唐納德把左手掰了至少 36500 次。
  • 一年級數學第八單元進位加法試卷分析,讓孩子學會審題和思考
    一年級數學第八單元進位加法試卷分析,計算還是重點,還要讓孩子學會審題和思考,我們一起來看看試卷吧。一、算一算,20以內進位加法,難度比以前加大,數字大了,還要進位,並且在計算速度方面要對孩子提出更高要求,既要算得快,又要算得對。
  • 孩子手指被夾住了!
    而抱著孩子的爺爺一度手足無措,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爺爺試圖慢慢地將玻璃門推開,但無奈又怕傷到孩子的手指。大家不妨看看視頻,讓人很是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