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啦!2018•美國紐約•世界計算力學大會「近場動力學與多尺度方法」專題研討會等你來喲!

2021-02-21 近場動力學PD討論班

歡迎您參加WCCM2018專題研討會MS315:Peridynamic theory and multiscale methods for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世界計算力學大學(WCCM)如今已經舉行到第13屆了,這個大會是全球規模最大,參會人數最多的計算力學學術盛會!每兩年一屆,每屆選擇世界不同的城市召開。2018年7月22日-27日將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時代廣場•馬奎斯萬豪酒店舉行。來吧,趕緊投稿,和我們一起去看自由女神像吧!

"複雜材料行為的近場動力學與多尺度方法"專題研討會將就模擬複雜材料行為的各種數學模型和計算方法等相關領域的基本科學問題、 最新研究進展、 前沿研究方向展開交流以及近場動力學和多尺度方法相關的學科交叉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同時也歡迎模擬複合材料或非均質材料力、熱以及其他物理響應或者多物理場耦合問題的研究工作。對於在數值分析、離散框架以及相關軟體開發工作的研究主題也歡迎您投稿。具體內容見如下摘要和主題分類。

投摘要時間從2017年10月15日起到2017年12月31日止,歡迎您加入我們!

投摘要的網址:

http://www.wccm2018.org/abstract-submission

Invitationto a minisymposium (MS 315):

Peridynamic theory and multiscale methods for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 WCCM XIIIand PANACM II, in New York, U.S.A., July 22-27, 2018

http://www.wccm2018.org/MS_315 (可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查看)

 

Organizers:

Fei H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 Zhang, Hohai University

Junzhi Cu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imulation of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presents huge challenges in comput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wadays. Overcoming those challenges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Examples of such challenges in classical solid mechanics includ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dependence of the material response, as well as the simulation of material failure and damage; similarly, the description of coupling multi-scale behaviors represents a challenge in classical theories. Peridynamics, as a new nonlocal theory, offer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hat avoids difficulties arising in classical local theori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Additionally, peridynamics as a nonlocal continuum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 potentially for bridging the atomistic scale to the continuum scale. Computational implementations of a peridynamic model, however, cause hug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incompatibility with tractions-like boundary conditions. Multiscale coupling strategies that bridge local and nonlocal models seem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both the computational expense and the boundary treatment. Multiscale coupling methods, in general, refer to the class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for the problems that exhibi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t multiple scales. Several of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in past years for the effective prediction of the material response in, e.g., composites and heterogeneous media. This mini-symposium invites contributions on recent developments on peridynamic theory and multiscale coupling modeling for the simulation of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Topics of interest (including but without limitation)

Peridynamics

Atomistic-continuum coupled models and algorithms

Multiscale coupling methods to the simulation of complex material behavior

Numerical analysis of peridynamic models and multiscale coupling methods

Discretization schemes an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for peridynamic models and multiscale coupling methods

Interface represent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Material damage, fracture and failure

Coupled multi-physics problem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s, concretes and other heterogeneous systems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bstract Submission

Abstract submission will open October15, 2017 and close December 31, 2017.

Online address:  http://www.wccm2018.org/abstract-submission

 

Important Dates

October 15, 2017 - December 31, 2017:   Call for abstracts

January 1, 2018 - March 31, 2018:   Early registration

February 28, 2018:   Abstract notification deadline

April 1, 2018 - June 15, 2018:   Regular registration

June 16, 2018 - July 27, 2018:   Late/on-site registration

July 22, 2018 - July 27, 2018:   Congress dates


Accommodations

The congress will take place at the Mariott Marquis, located in Times Square in New York City, U.S.A..

 

New York City:

Mariott Marquis Hotel:

如果您覺得這個研討會好,請幫我們轉發,謝謝!

近場動力學(PD)理論是國際上剛興起的基於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整套力學理論體系,該理論通過求解空間積分方程描述物質力學行為,避免了基於連續性假設建模和求解空間微分方程的傳統宏觀方法在面臨不連續問題時的奇異性[1],所以特別適用於模擬材料自發地斷裂過程。然而,因為近場動力學的數學理論內容豐富且與傳統理論差別較大,目前的相關文獻又以英文表述為主,所以很多朋友在一開始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我於2016年9月建立了此微信公眾號(近場動力學討論班),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加上文獻翻譯和整理,降低新手學習近場動力學理論的入門門檻,分享國際上近場動力學的研究進展,從而聚集對近場動力學理論感興趣的華人朋友,為推動近場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做一點兒貢獻!

[1] 黃 丹, 章 青,  喬丕忠, 沈 峰, 近場動力學方法及其應用. 力學進展, 2010. 40(4): p. 448-459.

如果你覺得這個研討會好,請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兒,將此文章(公眾號)發送給你的同學和老師,謝謝。

如果你想在朋友圈中展示你所關注的問題之「精深尖」,或者展示你生活品味之「高大尚」,我也鼓勵你分享到朋友圈,多謝多謝。

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近場動力學PD討論班

相關焦點

  • 中國力學大會-2019 「MS17: 微納調控多場耦合力學」專題研討會徵稿
    由中國力學學會、浙江大學聯合主辦並承辦的「中國力學大會-2019」將於2019年8月25日-2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本次大會的專題研討會之一,「MS17:微納調控多場耦合力學」,旨在聚集從事微納調控多場耦合力學的專家學者,分享微納尺度力、電、磁、熱、光、化學反應等多場耦合效應的最新研究進展,交流微納尺度多場耦合效應的物理力學機理、理論分析與計算方法、和實驗表徵與調控手段,探討微納尺度多場耦合效應在信息功能材料、先進能源材料和複雜生物體系中的應用與意義,從而促進交流與合作,共同面對挑戰與機遇
  • 第13屆世界計算力學大會《災變破壞力學與數值模擬》專題討論會
    第13屆世界計算力學大會《災變破壞力學與數值模擬》專題討論會
  • 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2018
    親愛的朋友和同事: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是我國力學界每兩年一次的綜合性學術盛會,是廣大力學科技工作者們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 2018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
    8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第一輪通知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是我國力學界每兩年一次的綜合性學術盛會,是廣大力學科技工作者們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2018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將於2018年8月19-23日在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學會主辦,河海大學、江蘇省力學學會承辦。作為十朝古都,南京是中國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公元229年起,曾先後作為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的首都。
  • 世界計算力學大會2020【MS348分會場徵稿通知】
    第十四屆世界計算力學大會
  • 計算專欄#多尺度模型力學實踐中的一般方法
    多尺度模型的定義很廣泛,只要在理論模型中包含多個尺度,並建立了各個尺度之間聯通的橋梁的模型都可以叫多尺度模型。在多尺度模型的力學實踐中,最常見的方法是連結原子模擬尺度(atomistic scale)和連續體模擬尺度(continuum scale)。
  • 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2018第一輪通知
    中國計算力學大會暨國際華人計算力學大會2018第一輪通知Dear friends and colleagues,It is our great honor and pleasure to announce that Chinese
  • 中國力學大會分會場「第八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暨全國力學學術大會力學史與方法論分會場」 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
    」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為期三天,包括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力學學會第三屆理事長鄭哲敏先生等30餘位院士在內的近3000參會代表,老中青三代力學科技工作者參加了會議。吳有生院士、鄭曉靜院士、鎖志剛院士、王成教授、何國威教授、馮西橋教授、廖世俊教授在會上做大會特邀報告,同時還有數百位專家學者在17個分會場做邀請報告,數千位專家學者在97個專題研討會做了報告交流。北京大學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係數十位師生受邀參加大會並進行報告交流。
  • 第14屆世界計算力學大會 《災變破壞力學的數值模擬與試驗》專題討論會
    第14屆世界計算力學大會(WCCM 2020)將於2020年7月19~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
  • 多體系統動力學與分析動力學專題 | 《力學學報》
    《力學學報》2020年第4期出版多體系統動力學與分析動力學專題,該專題由北京大學劉才山教授和遼寧大學郭永新教授共同組織。多體系統動力學與分析動力學專題序全國多體系統動力學暨控制學科組和全國分析動力學學科組聯合全國航天動力學與控制學科組於2019年9月20日至23日在湖南長沙聯合召開了「第十一屆全國多體動力學與控制暨第六屆全國航天動力學與控制和第十四屆全國分析力學聯合學術會議」。
  • 中國力學學會2020年學術活動計劃
    6第五屆全國計算力學青年學術研討會3月27-29日南京7第二屆計算材料與力學專題研討會4月3-5日杭州8全國首屆極端力學學術會議-17日吉林市232020 IUTAM電子器件結構中波傳播的多物理分析研討會5月15-18日寧波24力學通識教育與空氣動力學教學研討會
  • 中國力學大會《MS029第六屆災變破壞力學的數值模擬與試驗專題研討會》徵文啟事
    大會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作為本次力學大會固體力學類專題研討會之一的「第六屆災變破壞力學的數值模擬與試驗」(編號:MS029),由河海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江蘇省力學學會組織,面向全國從事相關研究的學界同仁徵稿,歡迎踴躍參加。
  • 第三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第三十一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在福建廈門舉辦。
  • 2020年度力學通識教育與空氣動力學教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20年12月18-20日,由中國力學學會與中國空氣動力學會主辦,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陸士嘉實驗室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承辦、《力學與實踐》編輯部協辦的2020力學通識教育與空氣動力學教學研討會在北京舉辦。
  • 爆炸與衝擊動力學發展戰略研討會在西昌圓滿舉行
    為進一步推動爆炸與衝擊動力學學科的改革和發展,促進學科間交叉與融合,2020年11月7日在西昌市召開了爆炸與衝擊動力學發展戰略研討會
  • 新計算力學方法:交大團隊建立軸對稱問題力學分析模型
    近場動力學理論作為對經典力學理論的重構,以積分運算代替傳統理論中空間偏微分運算,從而可以自然地描述和求解傳統理論難於處理的非連續性問題。該理論自問世以來,不斷被擴展應用於不同材料在不同載荷條件下的斷裂失效問題。在常規「態」基近場動力學框架下,也已從早期的三維模型發展出二維平面應力和平面應變模型。然而,有很多涉及斷裂失效的問題同樣表現出明顯的軸對稱性,而軸對稱問題在近場動力學領域的研究幾乎未見發表。
  • 第十五屆全國物理力學學術會議在合肥舉行
    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湘潭大學校長周益春首先對中國科大在此次大會承辦過程中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向全體參會代表匯報了近幾年來物理力學專業委員會的工作情況。他說,物理力學的影響力逐步擴大,但是物理力學未來的發展道路還很長。
  • 2010年多尺度材料計算模擬國際會議在金屬所召開
    作為「2010年金屬所材料周」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2010年多尺度材料計算模擬國際會議於7月5日至8日在金屬所隆重召開。會議組委會主席、金屬所楊銳副所長主持了開幕式,葉恆強院士代表金屬所致歡迎辭,他回顧了我國計算材料科學的發展歷程,介紹了與材料計算相關的國家科技計劃,展望了該領域的發展前景以及計算材料學在材料研製與工藝改進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潛力。
  • 多體系統動力學的發展過程
    它是在經典力學基礎上的新學科分支,在經典剛體系統動力學基礎上,經歷了多剛體系統動力學和計算多體系統動力學兩個發展階段,目前已趨於成熟。多體系統中最簡單情況(自由質點)和一般簡單情況(少數幾個剛體),是經典力學的研究內容。多剛體系統動力學就是為多個剛體組成的複雜系統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建立適宜於電腦程式求解的數學模型,並尋求高效、穩定的數值求解方法。
  • 第23屆世界力學家大會在京召開
    8月20日上午,為期5天的第23屆世界力學家大會(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簡稱ICTAM2012)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這也是這項有「力學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學術盛會近百年來首次落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