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時期是傳奇發展的黃金階段。這一時期作品數量多,名家名作輩出。大多數傳奇反映現實生活,即使在一些談神說怪的小說中,也有現實內容。這一時期的作品大致分為以下二類。
一類是諷刺小說,以沈既濟的《枕中記》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為代表。《枕中記》寫一位熱衷功名的盧生在邯鄲途中借了道士呂翁的青瓷枕睡覺,夢中娶了高門女,又中了進士,出將入相,享盡榮華富貴,而一覺醒來,店主人蒸的黃粱飯還沒有熟。於是,盧生大徹大悟。《南柯太守傳》的故事和《枕中記》相似,寫淳于棼醉後做夢,被槐安國招為駙馬,又做了南柯太守,深受百姓愛戴。
後來與檀羅國交戰失敗,加上公主又死了,受到別人的讒言,被國王遣回。淳于棼醒來後才發現原來所謂的槐安國、檀羅國不過是屋旁古槐樹下的蟻穴,從此他萬念俱灰,入了道門。這兩部作品雖然受道家影響較大,宣揚了人生如夢的思想,但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作品曲折地反映了當時士子們熱衷功名的思想,揭露了官場的險惡和傾軋,特別是寓言和志怪表現手法的結合運用,在真幻錯雜中顯示出批判現實的精神。「黃粱美夢」、「南柯一夢」也因此成為人們熟悉的典故。
中唐傳奇的第二類是愛情小說,這是數量最多、質量最高的一類作品,主要代表作有《任氏傳》、《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這些作品一般以歌頌忠貞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為主,作者用寫實手法刻畫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將郎才女貌作為理想的愛情標準,表現了作者的愛情理想。
沈既濟的《任氏傳》寫狐女任氏和貧士鄭六相愛,鄭六妻族的富公子韋崟貪圖任氏的美貌,白日登門,想強施暴力。任氏對他責以大義,韋崟為之折服。後來鄭六遠出就職,任氏預知此行不吉,不肯去,後被鄭六強邀而去,在途中被獵犬所害。雖然書中有些情節有損形象的完美,但小說還是出色地刻畫了一位聰明機警、忠於愛情的狐女形象。這個形象和六朝志怪故事中簡單粗陋的狐女相比,更加人性化和人情化。
李朝威的《柳毅傳》也是一部充滿神怪色彩的愛情小說。作品寫落第書生柳毅經過涇河,遇見了牧羊的洞庭龍女。龍女向他訴說了在夫家備受虐待的不幸,請求柳毅代為傳書給她的父親洞庭君。柳毅慷慨應允,替她傳書。龍女的叔叔錢塘君聞訊後怒不可遏,殺死了涇河龍,救出龍女。後來錢塘君威令柳毅娶龍女,柳毅嚴詞拒絕。故事的最後寫經過一些曲折,龍女終於和柳毅結合。小說中的龍女代表了反抗夫權和包辦婚姻的女性形象,父母的包辦婚姻沒有帶給她幸福,她奮力爭取,最後終於得到了幸福。
而柳毅也是一位不慕女色和榮華富貴的人物。他一開始同意為龍女傳書,是出於正義感,而不是貪戀龍女的美色,後來錢塘君逼婚,他毅然拒絕,表現出不畏強權的一面。最後他愛上龍女,也不只是慕色,而是感於龍女的深情。這部作品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情節離奇曲折,在詩意的想像中表現出一定的反封建意識。《柳毅傳》和《任氏傳》一樣,在神怪的描寫中,透露出人間社會的影子。
元稹的《鶯鶯傳》寫張生和鶯鶯的愛情故事。張生在蒲州旅遊時,投宿普救寺,巧遇表親崔家母女。恰在這時蒲州發生兵變,虧得張生朋友的幫助,崔家全部生命財產才得以倖免於難。崔母因此非常感激張生,設家宴招待他,並讓女兒鶯鶯出來與張生相見。張生驚豔於鶯鶯的美貌,託鶯鶯的婢女紅娘送去兩首《春詞》,鶯鶯當晚就作詩《明月三五夜》答覆了張生,約他十五日月夜在西廂相見。
張生如期赴約後,鶯鶯卻端服嚴容,將張生狠狠責罵了一通,大談「非禮勿動」的道理。不過幾天之後,鶯鶯主動到張生處,和他同居了近一個月。後來張生進京應考,變了心。鶯鶯給張生寄去長書和信物,但張生還是拋棄了她,並在朋友面前說鶯鶯是「必妖於人」的「尤物」。在張生另外娶了高官之女之後,鶯鶯只好另嫁他人。後來張生再次路過鶯鶯住處時,要求以表兄妹身份相見,被鶯鶯拒絕。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爭取愛情自由的少女鶯鶯的形象,結尾展示了張生的絕情,真實表現出那個時代許多文人醉心功名富貴、負心背棄愛情的行為。只是作者對張生的始亂終棄不但不指責,反而認為張生是「善補過者」,反映出作者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並且作品的後半篇以大量的詩文代替敘述,削弱了作品感人的力量。只不過因為故事寫的是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所以受到許多文人的喜愛。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簡的《李娃傳》是唐人傳奇中的佳作。作品寫了長安妓女李娃和滎陽生的愛情故事。不同於《鶯鶯傳》的由喜到悲,《李娃傳》中的愛情由悲到喜地向前發展。滎陽生在進京趕考時,愛上了長安名妓李娃,為她耗盡了錢財。後來被鴇母設計逐出了妓院,流浪街頭,成了喪葬店唱輓歌的歌手,靠唱歌糊生。有一次,他遇上了自己的父親滎陽公,滎陽公為了維護家庭門風,將他狠狠地鞭笞了一頓,幾乎將他打死。從此以後,滎陽生淪為乞丐。在一個風雪之日,公子沿街乞討,李娃聽見他乞食的聲音,就將他扶到家中。在一番自我譴責之後,贖身與公子同居。
在李娃的照顧和勉勵下,滎陽生高中為官。李娃為了不妨礙他的前途,主動要求公子另娶士族之女,自己準備離開,後來公子苦苦懇求,在相送的途中,遇到了滎陽公,父子相認,李娃也被封為汧國夫人。故事沒有脫離一般的大團圓結局,這當然是作者認識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審美趣味所限。在小說中,人物有血有肉,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尤其是李娃這個形象,作者成功地寫出了她的堅強、明智等性格。
蔣防的《霍小玉傳》寫了歌妓霍小玉和書生李益的愛情悲劇。在所有寫妓女和進士戀愛最終悲劇結局的傳奇中,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霍小玉本是唐朝宗室霍王的侍婢所生,因為是庶出,霍王死後,她和母親一起被趕出王府,淪為娼妓。在長安的書生李益愛慕小玉的美麗,經過一番熱烈追求之後,小玉也為他的才氣吸引,兩人相戀。後來李益做了官,臨行前向小玉發誓要白頭偕老,但很快李益就變了心,娶了貴族小姐。
小玉在長安痴情一片,變賣服飾,託人到處探尋李益,最後相思成疾,臥床不起。有位俠士黃衫客激於義憤,將李益挾持到小玉家。小玉在大罵李益負心之後悲憤而死,死後變成厲鬼,在李益家作祟,使李益夫妻不和。李益休妻後連娶三次,都因為他猜忌多疑,家庭生活不幸福。小說在敘述和描寫中成功地刻畫了受盡壓迫凌辱但始終不屈服的婦女形象。
作者對小玉飽含著同情,對負心人李益的描寫也沒有流於簡單,而是通過心理活動的描寫展現他的內心矛盾和痛苦,將他從重情到薄情、絕情,絕情後復有情的性格揭示了出來,有一定的真實性。作者同時結合當時廣闊的社會現實來寫愛情,用性格衝突推動情節的發展,這些都讓這部作品成為唐代傳奇中最精彩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