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歸線唯一「綠肺」生態之殤:保護區樹木被毒死砍伐,用以種茶

2020-11-25 界面新聞

文|央視財經

雲南的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擁有大片茂密的森林。但西雙版納同時也是普洱茶的生產區,最近幾年,伴隨著普洱茶價格的節節攀升,在雲南的一些自然保護區內,毀林種茶這種破壞生態的行為在不斷上演。

國有林古樹茶熱度不減 當地村民毀林種茶

西雙版納勐臘縣的易武鎮,曾經是古六大茶山茶葉的集散地,最近幾年,隨著普洱茶市場的升溫,變得重新熱鬧起來。鎮子的街道上,聚集著上百家銷售茶葉的店鋪。這些店的招牌產品,都是國有林古樹茶。

印著「國有林」字樣的古樹茶

一家茶葉店店主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同樣是古樹茶,如果來自國有林,價格就能翻倍,每公斤能賣三四千到五六千元,因為這些打著國有林字樣的茶葉,原料來自於鎮上的國有林,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採摘到的。此外,店裡還有一種更稀缺的尖貨,全部來自鎮上的自然保護區,等級更高,品質也更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八條

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國有林和自然保護區都是絕對不允許從事茶葉種植、採摘活動的,那麼易武鎮上茶商們兜售的國有林、自然保護區的茶葉究竟暗藏著什麼樣的玄機呢?

「易武保護區界」的界樁

「銅箐河」是易武茶區最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興寨子,「易武保護區界」的界樁立在銅箐河山路邊最顯眼的位置。過了這座界樁,就是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的範圍。為了見到大山深處的古樹茶園,記者跟隨當地村民在崎嶇的山路上山一程水一程,翻山越嶺兩個小時,終於見到了守茶園的茶農,以及他們棲身的窩棚。

茶農搭建的窩棚

茶農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他們通常來一次要住四五天,採茶、除草,看顧新種植的小茶樹。過去十多年,他們在保護區內陸續種植了八畝茶樹,分別散落在保護區內不同的位置。最近一兩年,茶園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

剛剛種下不久的茶籽

在這個茶園的邊上,茶農們同樣搭建了一個簡易的窩棚,四周散落著大量塑料瓶、塑膠袋,甚至還有殺蟲劑。這些白色垃圾、有害垃圾,就這樣隨意丟棄在自然保護區內。

窩棚四周的白色垃圾、有害垃圾

保護區裡的窩棚不止一個,村民說,現在村子裡,每家每戶基本都在保護區裡有茶園,為了方便平常管理茶樹時有休息落腳的地方,大家都會在自家茶園邊上搭建一個小窩棚。

已經倒伏的竹林

在一片小茶苗的上方,有一大片已經倒伏的竹林。這些竹子歪歪斜斜地散落在周邊的樹上、地上,隨時有滑下山坡的可能。茶農搪塞是自然死亡,但是,在前往另一片茶園的路上,也出現了多處樹木死亡、倒地的現象。好好的一片森林,為什麼只有茶樹茁壯成長,其他樹木就活不長久呢?

原始森林裡的茶園

茶農告訴記者,起初這片茶園都是保護區的森林,只是在森林零星分布著一些古茶樹,最近幾年隨著普洱茶價格的攀升,原生態的古茶樹突然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金葉子」。最近十多年,銅箐河古樹茶的價格一路上漲,今年春茶採摘季,一公斤幹毛茶的價格漲到了五千元左右。眼瞅著茶葉的價格越來越高,村裡人開始陸續在保護區裡種上茶樹,茶樹長大後需要空間,茶農們就會圍剝、砍伐掉茶樹周邊的其他樹木和植被,一天天、一年年,原始森林就慢慢變成了茶園。

有的村民甚至為了防止森林裡原生的樹木和新栽種的茶樹爭搶陽光、養分,又為了躲避森林公安對砍樹的追查,他們會對已經長成的大樹圍剝樹皮,讓它一天天慢慢死亡。在保護區的這片茶園行走,每走幾步,記者就會發現這樣被圍剝致死的樹木。

被圍剝樹皮的大樹

易武鎮曼撒村的「薄荷塘」是最近幾年,聲名鵲起的一個古樹茶山頭,價格從最初的每公斤幹毛茶几百元,一路飛漲,今年春茶採摘季,一公斤薄荷塘的古樹茶價格已經超過了一萬元。即便是這樣高昂的價格,銷售依然非常火爆。在保護區的森林裡點茶籽、栽種小茶樹,就成為了寨子裡的鄉親們最熱衷的一件事。

為了給茶樹騰出空間,村民們採用同樣的手法,圍剝樹皮,甚至還有被下藥毒死的。在薄荷塘,漫山遍野都是砍樹留下的樹墩,以及橫七豎八倒下的樹木。

砍樹留下的樹墩

法不責眾、有法不依 西雙版納國有林保護區毀壞嚴重

近年來,針對非法侵佔林地林下種植、非法採伐林木等破壞森林資源的突出問題,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機關曾多次在全州範圍內,組織開展了集中打擊整治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的專項行動。整治力度不可謂不大,但在易武的國有林和自然保護區內,毀林種茶的事情還在不斷上演,鎮上的茶商們,還在明目張胆地兜售國有林、保護區的茶葉。那麼當地的主管部門平常是如何督促管理的呢?

打擊整治破壞森林資源違法違規行為

雲南省勐臘縣易武鎮林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按規定,國有林裡面的茶是禁止採摘的。

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於2013年建立,但眼下茶農們依舊在保護區內點種茶籽,管理採摘茶樹,甚至為了擴大茶園面積,還在不斷圍剝樹木。那麼,這樣做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呢?

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易武管護站工作人員:保護區裡面絕對不能種茶,保護區成立後一草一木都不能動。

記者:村民能不能申請進去種呢?

易武州級自然保護區易武管護站工作人員:不可能,沒人會批的,政策不允許。這是國家的規定。

易武當地的林業部門和保護區管護所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對於國有林和保護區的管理保護,有著嚴格的法律法規,但記者在調查時,卻發現種種亂象依舊還在上演。當地一位護林員,通過微信告知了記者其中的玄機,原來,他們對媒體,保護區裡的東西都算保密,擔心一旦曝光會被封山。

當地護林員與記者的微信聊天記錄

在當地,保護區裡種植採摘茶葉,其實是一個公開秘密。記者調閱了最近兩年因為毀林種茶被依法起訴案件的判決書,沒有一例被判處實行,全部執行緩刑,最高的一筆罰金是三萬元。

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判過一個實刑。一年抓了幾百人,都是天天抓、天天放。即使是砍五百畝都是判緩刑,起不到打擊的效果,違法成本太低,所以控制不住毀林。

半小時觀察:

在地球的北回歸線上,有一塊唯一的綠洲,那就是雲南的西雙版納,這裡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一顆綠寶石」還擁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稱號。望天樹、桫欏、野生稻等5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在這裡生長,綠孔雀、黑長臂猿、亞洲象等2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在這裡生活。

國家在這一區域建立保護區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守護這片人類賴以生存的「綠肺」。但在記者的調查中卻發現,茶商炒作的黃金地帶卻成為了毀林種茶的高發區,而更令我們擔心的,是當地主管部門對毀林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漠視態度。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為了眼前利益肆意踐踏生態紅線,最終毀掉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家園,還有子孫後代的福祉。

相關焦點

  • 護好大灣區天然「綠肺」!肇慶這項數據亮了……
    護好大灣區天然「綠肺」!與大西南地區接壤的城市,森林覆蓋率超過70%,有著大灣區天然「綠肺」的美譽,更是大灣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護好大灣區天然「綠肺」,構建綠色屏障,肇慶這項數據亮了
  • 30年不砍一棵樹的萬畝林場,就在佛山北回歸線上……
    這片近萬畝的山林猶如一座天然氧吧,成為三水最大的「綠肺」,調節著氣候,滋潤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大南山,北回歸線上的生態綠洲,萬畝山林,湖光山色、翠煙繚繞、靜嫻毓秀。北回歸線上的 萬畝「綠肺」每年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會出現「立竿無影」的神奇地理現象。另一個地理現象就是,從全球範圍來看,北回歸線穿過的區域大多是荒漠,植被稀少。
  • 紅木之殤:別讓柬埔寨森林成為下一個藏羚羊
    紅木之殤:別讓柬埔寨森林成為下一個藏羚羊 柬埔寨東部邊陲省份Mondulkiri的Seima森林保護區,是一片對柬國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都別具意義的森林。
  • 今年頭4個月,亞馬遜熱帶雨林砍伐樹木創下新高,人類該醒醒了
    眾所周知,熱帶雨林可以說是地球的肺,它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一般來說,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在巴西的亞馬遜地區,它產生的氧氣佔地球上氧氣的十分之一。它也是許多生物的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在這裡得到很好的體現。
  • 地球之肺,探索地球上的17個雨林
    它曾經覆蓋了亞洲更大的區域,但森林砍伐破壞了大部分雨林。這片森林是許多珍稀鳥類、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家園。 這裡曾經每公頃土地上有200種不同的樹木,但森林砍伐已經使這些物種處於危險之中。這片熱帶雨林的一個令人吃驚的特點是,它主要以一種樹木為主導,擁有眾多的動物種類,如孟加拉虎、黎明蝙蝠、眼鏡王蛇和長鼻猴等。
  • 西雙版納與茶有解不開的緣,是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
    西雙版納是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西南的一塊綠寶石,以自然風光神奇秀美著稱於世。西雙版納是植物王國,是世界茶樹原生地帶,這裡生產著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樹。還有6千多畝野生茶樹群落。西雙版納是雲南最早人工種茶的地方,目前還保存有5萬多畝清代以來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 廣東藏了個「綠寶石」,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四季都美成仙境
    大千世界有萬萬綠洲,你有沒有聽說過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沒錯,這座「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就是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的鼎湖山。鼎湖山總共由10多座山組成,面積有11.33平方公裡。作為嶺南四大名山之一,它的主峰雞籠山海拔高達1000米,成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高峰。
  • 初二生拍生態紀錄片《鷺島之殤》 曾給生物課本挑刺
    據海峽導報報導 「廈門近海正在被人類製造的垃圾包圍,廈門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正在被外來物種吞噬……」前段時間,廈門市十一中初二學生王卓揚上傳了一部名為《發現第九季:鷺島之殤》的紀錄片。  在紀錄片中,王卓揚記錄了廈門生態和環境的變化,介紹了包括鳥類、魚類、軟體類、環節類、棘皮類、甲殼類、昆蟲類在內的近40種動植物,以及它們所處的正在被慢慢破壞的環境。在片尾,王卓揚寫道:「行動起來,保護環境,這樣才能拯救鷺島之殤。拯救全球因人類的私慾而慘遭滅絕的生靈們。」   視頻上傳到網絡上之後,得到不少網友的好評,網友稱之為難得的本土生態紀錄片。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澳的生態振興實踐在東經115度、北緯23度之間,中國大陸海岸線與北回歸線交匯處,便是享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美稱的潮汕地區。隸屬於汕頭市的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北回歸線從主島穿過。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2%,擁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9.49萬畝,擁有「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稱號,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旅遊業逐漸成長為南澳縣的主導產業。
  • 地球之肺指的是什麼生態系統 亞馬遜熱帶雨林
    今天的新聞頭條版面估計都給了亞馬孫熱帶雨林了,原來亞馬孫熱帶雨林已經燒了大半個月了,而且現在還沒熄滅,正以驚人的速度燃燒殆盡,我們地球之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那地球之肺屬於什麼生態系統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吧。
  • 全球樹木約為3.04萬億棵 人類砍伐樹木每年超過150億棵
    中國園林網9月11日消息:近期,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顯示,地球森林樹木的數量略高於3萬億棵,這是人類首次詳細估算地球森林樹木的具體數量。
  • 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 探秘淇澳紅樹林保護區
    【解說】6月21日,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活動現場宣布了全省「最美巡護員」獲獎名單及第一屆活動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發布了廣東自然保護地科普科研成果。
  • 雲南唯一被北回歸線穿越的城市,四季如春,盛產紫米
    啥叫:「北回歸線」?或許,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 其實,所謂的北回歸線,指的是:太陽直射點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它直接影響著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
  • 北京最大「綠肺」標誌長啥樣,由你來決定!
    京城東北的溫榆河公園是首都最大的「綠肺」在園中可以遍覽山水林田湖草美景9月1日北京溫榆河公園朝陽示範園區已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北京大山水格局的一部分,突出公園「兩河交匯」的特色;標誌以圓造型為主,圖形借用中國傳統陰陽魚的造型,體現「共生、融合」之意。一方面,表現公園所擁有的豐厚文化底蘊,另一方面體現公園內「萬物因水結緣、和諧共生、流轉不息」的美好寓意。
  •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原標題 [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隨著科學研究的步步深入,各種新發現不斷湧現
  • 最「神奇」的樹木,五顏六色像彩虹降臨,卻在慘遭人類不斷砍伐
    最「神奇」的樹木,五顏六色像彩虹降臨,卻在慘遭人類不斷砍伐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可以說,只有絕大多數你沒有見到過的,很少有世界上不存在的,在很多的景區當中,自然少不了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樹木,但是大多的樹木都是日常可以看見的,也都很熟悉,但是自然界當中有很多非常奇特的樹木種類,只是我們不經常更能夠遇到,比如說會變顏色的樹木,也相信很多人沒見過,也沒有聽說過。
  • 過度砍伐樹木: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破壞只會導致悲劇
    其實不得不說,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仍然一直都是大自然,不過由於我們現在已經對環境危機有了非常大的意識,而且大家都開始自發地去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所以說,即使是我們一定要向大自然索取東西,我們也是用一種非常理智的手段去得到的,,就比如說我們需要多少的東西,就砍伐多少的樹木,一般對大自然的破壞都是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之內的。
  • 泰拉瑞亞樹木分類大全 樹木特點和作用詳解
    泰拉瑞亞樹木分類大全 樹木特點和作用詳解 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泰拉瑞亞樹木分類大全 樹木特點和作用詳解,想了解更多Terraria《泰拉瑞亞》攻略,敬請關注
  • 普法專欄|擅自修剪樹木將被罰款十幾萬,無意識「毀綠」更該警醒!
    別以為修剪幾根樹枝看起來是小事,未經綠化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私下修剪樹枝屬於毀綠行為!毀綠,毀掉的不僅僅是一棵樹,更是作為公民的道德和責任。近期,江幹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凱旋中隊接到一起噪音投訴,稱鳳起東路花鳥市場門前正在進行夜間施工,產生的噪音影響周邊居民休息。
  • 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衛星照,巴西亞馬遜雨林已千瘡百孔
    而有著繁茂熱帶雨林的亞馬遜,也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地球之肺」對於人類是重要的,但是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衛星多年監控發現,亞馬遜熱帶雨林近年來的狀況卻有些不妙。比如在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這裡位於巴西西北部的亞馬遜森林區,從衛星近20年的監控來看,這裡的森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