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與茶有解不開的緣,是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

2020-12-03 看它重新糾纏

西雙版納是地球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西南的一塊綠寶石,以自然風光神奇秀美著稱於世。西雙版納是植物王國,是世界茶樹原生地帶,這裡生產著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樹。還有6千多畝野生茶樹群落。西雙版納是雲南最早人工種茶的地方,目前還保存有5萬多畝清代以來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園。

西雙版納與茶有解不開的緣,如果說野生大茶樹是造物主給這片土地的恩賜,那麼那5萬多畝人工栽培的古茶園便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個民族千百年來和睦共處共同發展的歷史記錄。種茶是中華民族原創的產業,西雙版納的少數民族唐代以前已開始人工種茶,茶伴隨著西雙版納的各個民族從遊獵文明進入農耕文明再進入現代文明,茶是各個民族之間千百年來交流融合共生共榮的物質鏈條與文化組帶。西雙版納是華夏一隅,西雙版納的茶在唐代已送往長江、黃河上遊的西番。

西雙版納茶的民族主要有布朗族,哈尼族、拉枯族、基諾族、彝族。這些種茶的民族沒有文字,他們在西雙版納種了三十代、四十代、五十代的茶,到1910年已種下了10萬畝,建成了14個大茶山、卻沒有記下他們種茶的經歷和茶葉的產量情況。西雙版納元代起稱車裡,明朝初年設車裡宣慰司,這塊土地遠離內地、高山阻擋、江河隔斷,明代以前漢人還未至,直到明萬曆年(1620年)一位叫謝肇口的漢人來雲南做官寫了一本書《鎮略》,書中寫到了流南的茶,「上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

今天中外學者都認為這是關於普洱茶的最早的記載,1620年萬曆末年普洱正式屬車裡宣慰司管轄,普洱屬於十二版納中的勤拉版納,謝肇潮說全中國的官員百姓上庶都在用普茶,說明普洱茶也是全國主流名茶,那就不是百擔千擔的量,而應該是幾萬擔,幾萬擔的茶一個版納是產不出來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1620年時期的普洱茶90%來自今西雙版納境內的14個大茶山,所以西雙版納是普洱茶的故鄉和主產區西雙版納種茶的少數民族,他們知道生存需要茶,一代接一代的種下去,將寨子周圍的山種滿。

布朗人的茶歌喝到「有了茶就有了生存的拐杖」,哈尼人說,有了茶園就不用再搬家,家裡人會越來越多,寨子也會越來越大。有了茶就能換到羊毛氈子,攸樂人、本人則說,有了茶就能換回鐵鍋和鹽巴。這些種茶的民族在西雙版納的大山上種了幾百年,上千年的茶,各個民族同住一山,寨子相接,歡煙相望,千百年來他們從未發生過爭鬥、攻擊,他們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守住自己的傳統文化,也尊重他人的傳統文化。雖然村寨相望,朝夕相見,各個民族依然講著自己的語言、穿著本民族的服飾、住著本民族的房屋、敬著本民族的神靈。

守住自己、尊重他人、和睦相處,在與人為善、共生共存,共擔責任、共同發展的理念下營造出幾百年的安寧和諧,做出了一個大產業,種出了14個大苯山,為普洱茶的誕生和輝煌創造了實現的條件。今天當我們走進西雙版納看見一片片的古茶園,我們不能不為這些種茶的民族而感動而禮讚。普洱茶的醇香和厚重裡蘊含了這些種茶民族高尚的情操和純美的情感。西雙版納的古茶山、古茶園是各個種茶民族為我們留下的物質遺產和文化遺產,去西雙版納體驗民族文化,探尋普洱茶的歷史一定要去看看古茶山。

西雙版納州境內,一共有十四座古茶山。瀾滄江以東有:牧樂、倚邦、易武、革登、莽枝、蠻磚六大古茶山。瀾滄江以西有:南糯山、帕沙、賀開、布朗山、巴達、命宋(大)、曼糯、動宋原在、原性、原本之美。普洱茶藝術創作的美學原則「四原論」的基礎,就發朝於雲南茶山的這種原在之美,並且順其原性,發揮創造罷了。雲南茶山原在之美,讓人說不盡,道不完,姑且就以這麼個小故事作結吧。數年前,一位朋友隨筆者到賀開古茶山,突然面對著那一片蒼茫的古茶樹,一下子怔住了,呆立半晌,眼淚從她臉上緩緩流下。她喃喃地說:「沒想到這世界上真有這麼多古茶樹!」這麼些年來,她在北方的一座城市賣普洱茶,從沒到過雲南茶山,還以為所謂的古茶山古茶樹,不過是這個時代大家早已習以為常的一種宣傳營銷伎倆。一到雲南,才知道古茶樹,古茶山竟然是真的。

相關焦點

  • 雲南冬季最暖和的地方,也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
    今天,將抵達中國的一個世外桃源——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西雙版納是雲南省下轄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的最南端,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塊綠洲。這裡大部分居住的是傣族,也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環境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的地區。
  • 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不經雕琢的綠色翡翠!
    在西雙版納,有著很多獨特的景色也許你來這裡遊玩一趟呆幾天是根本欣賞不完的。西雙版納,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不經雕琢的綠色翡翠!說到獨特那肯定讓人先想到的就是那篇在國家版圖上一眼望去就鬱鬱蔥蔥如同綠寶石一般的地方,原始森林公園。這裡可以說是一個紀委綜合的生態地帶,不僅是原始的自然風光還有著淳樸的民間風情,在這裡有著保存完好的熱帶景象,以及雨林。還有這很多動物的培養基地,比如孔雀,猴子還有大象。
  • 北回歸線上,唯一的一片綠洲,盡情領略綺麗的熱帶作物微觀世界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勐臘縣勐侖鎮,園區分東區和西區兩部分。西區是主要看點,它包括20多個專類植物園區,深受遊人喜愛的是「奇花異卉園」。東區是大片原生態的熱帶雨林,大部分區域都鋪設有觀景步道,適合喜歡徒步穿越的旅行者。
  • 西雙版納:地球北回歸線上,難得的綠洲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南端。西雙版納,古代傣語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以神奇的熱帶雨林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是國內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每年的4月13-15日的潑水節,被譽為「東方狂歡節」西雙版納有熱帶雨林,豐富的礦產資源,同時也有很多的 奇珍異獸和珍貴的植物。其中最值得介紹的傣族的文化,傣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傣歷、傣文和絢麗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於世。
  • 北回歸線唯一「綠肺」生態之殤:保護區樹木被毒死砍伐,用以種茶
    文|央視財經雲南的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擁有大片茂密的森林。但西雙版納同時也是普洱茶的生產區,最近幾年,伴隨著普洱茶價格的節節攀升,在雲南的一些自然保護區內,毀林種茶這種破壞生態的行為在不斷上演。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廣東藏了個「綠寶石」,是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四季都美成仙境
    大千世界有萬萬綠洲,你有沒有聽說過北回歸線上唯一的綠洲?沒錯,這座「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就是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境東北部的鼎湖山。鼎湖山總共由10多座山組成,面積有11.33平方公裡。作為嶺南四大名山之一,它的主峰雞籠山海拔高達1000米,成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最高峰。
  • 北回歸線上的神奇
    從普洱所處緯度可以看出,北回歸線從普洱市中部穿過。北回歸線上的普洱市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普洱市森林覆蓋率超過67%,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綠洲,被聯合國環境署稱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這還不足神奇 ,如果你走進墨江雙胞胎小鎮,感受下這裡雙胞胎之多,不但人雙胞胎多,各種樹木植物也雙胞胎多,38萬人口的墨江縣城,竟有1200對雙胞胎。
  • 比大理寧靜,比版納宜居,這座北回歸線最後的綠洲城市,美得像個童話!
    這裡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最後一塊綠洲城市」,常年平均溫度18℃~25℃,是真正的「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寶藏旅行地。這裡有首批11個入選「中國最美小鎮」,也是雲南唯一入選的小鎮——倚象山。時光在這裡被過成了一首詩。
  •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南澳島,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 發布時間:2017年07月11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劉文起  南澳島在廣東的東邊,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
  • 中國唯一被北回歸線穿越的城市,神秘的熱帶綠洲,美得一塌糊塗
    我國雲南省有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方。神秘的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把這個小城市分成熱帶和溫帶,所以成了一片「你在溫帶,我在熱帶」的綠洲。有「站起來連影子都看不見」的天文奇觀,也有1800年神秘的雙胞胎水井。據說,如果喝下井水,就會懷上雙胞胎。這就是被稱為「綠寶石」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南澳的生態振興實踐在東經115度、北緯23度之間,中國大陸海岸線與北回歸線交匯處,便是享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美稱的潮汕地區。隸屬於汕頭市的南澳縣,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北回歸線從主島穿過。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2%,擁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9.49萬畝,擁有「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稱號,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旅遊業逐漸成長為南澳縣的主導產業。
  • 廣東有個北迴線,是唯一的綠洲,四季如春,美如「仙境」
    文/阿秋在這個地球上有很多綠洲,這一點想必大家都知道吧,綠洲是指以大尺度荒漠的背景基礎上形成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物系統,相信大家一定沒有聽說過北回歸線上的綠洲,其實這個地方就在國內,位於我國廣東省,名字叫做鼎湖山。
  • 汕頭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有我們嚮往的風景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它位置獨特,四面環海,猶如一顆鑲在南海上的明珠。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下了南澳大橋,開始進入南澳環島公路。海絲廣場分上、下兩級,建有觀海平臺、觀光亭、觀海引橋、沿海棧道、情景雕塑、大型天然石景、觀光燈柱等旅遊設施。站在廣場上,一眼望去是浩瀚無際的南海,令人心曠神怡。
  • 我國唯一被北回歸線穿越的縣城,有一口神秘的「雙胞胎」井
    這裡有著神秘熱帶穿城而過的城市,將這裡的中小城市的熱帶和溫帶區分開來,導致這裡變成「我在熱帶,你在溫帶」的綠洲。在這裡有為數不多的立杆不見影的景象,還有一個神秘的井,具有以前多年的歷史。傳說如果有人在喝井裡的水,可能會懷上雙胞胎,所以這裡的很多人都叫它是雙胞胎井。這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素有「綠寶石」之美譽。
  • 北回歸線的最後一片綠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在雲南的最南端有一片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片肥沃的土地承載著千年以來的民族文化與小乘佛教文化,並且也是我國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個地方,素有植物王冠上的綠寶石之稱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的美譽。最近6年來經過政府對外招商和優惠的政府扶持計劃,讓越來越多的投資企業入駐版納,使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州府)變得更加活力四射,城市高樓拔地而起,舊顏換新顏。特別是地處瀾滄江旁邊的告莊西雙景,經過多年的建造,使之成為全中國最美麗的夜市。
  • 30年不砍一棵樹的萬畝林場,就在佛山北回歸線上……
    北回歸線,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從全球範圍來看,北回歸線經過的區域大部分是沙漠或乾旱區,著名的撒哈拉沙漠就位於北回歸線上。中國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夏季溫暖溼潤,成為回歸沙漠帶的「綠洲」。北回歸線穿過佛山18公裡,這裡生長出一片綠洲——三水大南山,它像一塊渾然天成、未經雕琢的碧玉,鑲嵌在佛山最北部。
  • 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邀你觀雲海,追夕陽
    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是北回歸線上最大的一片綠洲,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
  • 廣東被忽視的一處公園,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美譽,就在惠州
    而這處公園的發展價值也非常高,也是能與全國不少的公園相比來看,它所具有的公園價值也非常高,這也是能與當地的城市管理是有很大的關係,這處公園是在廣東的惠州市龍門縣西南部處,其公園的佔地面積是有2000公頃,也是擁有川龍瀑布、觀音潭、一線天、石河奇觀和其它諸多的文化景觀。
  • 「北回歸線上的滇臺緣」兩岸自媒體人看雲南活動啟動
    「北回歸線上的滇臺緣」兩岸自媒體人看雲南活動啟動 2018年12月10日 18: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0日昆明訊(記者 王怡然) 12月10日,由中國臺灣網和雲南省臺辦主辦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之我的新大陸——北回歸線上的滇臺緣」兩岸自媒體人看雲南活動在昆明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