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 探秘淇澳紅樹林保護區

2020-12-05 中國僑網

【解說】6月21日,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活動現場宣布了全省「最美巡護員」獲獎名單及第一屆活動攝影大賽獲獎作品,發布了廣東自然保護地科普科研成果。

【同期】廣東翁源青雲山保護區巡視員 李心敏

(從事巡視員)差不多十年了,從2012年開始,我看到這些青山綠水就很喜歡。(平時工作)就是把山巡視好,(確保)不要有獵捕鴨獸、野生動物這種情況。

【解說】據了解,該活動設置了穿越紅樹林探秘、紅樹林種植、淇澳島觀鳥等7個科普體驗項目,省內8家分會場也同步舉行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記者穿越紅樹林,感受到這裡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環境,小至浮遊生物、昆蟲,大至魚、鳥類等都在這裡繁衍棲息。

【同期】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田廣紅

紅樹林的主要功能是消浪護堤,保護家園,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然後另外的話,它是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基地,因為紅樹林它有生物富集的作用,也就是有了紅樹林,那麼海裡的魚、蝦、蟹,還有天空中的鳥類,都會自然地增多。(淇澳紅樹林)我們的鳥類現在達到了182種。另外,它還可以防止赤潮的發生,防止海水的汙染。

【解說】據田廣紅介紹,廣東現有紅樹林總面積近萬公頃,位居全國第一,而淇澳紅樹林則是珠三角地區面積最大的紅樹林。

【同期】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田廣紅

(淇澳紅樹林)我們的紅樹林面積從原來的32公頃提升到現在的500公頃,這個紅樹林面積在珠三角是面積最大的,而且它是全國人工造林連片面積最大的。另外(植物)品種也由原來的6個增加到30多個,是全國治理互花米草(入侵物種)的示範區。

【解說】記者了解到,廣東省自然保護地預約平臺系統也正式開放,社會公眾可在線預約50多家自然保護地參觀探秘。

【同期】廣東省林業局自然保護地管理處副處長 唐松雲

現在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參加科普課程,我們有專業的隊伍、專業的人員從事這個工作,來打造具有廣東特色的、對外開放的保護地形象。讓大家、公眾能夠走進我們的保護地,看下我們的保護成果。

【解說】據廣東省林業局介紹,接下來,廣東將積極構建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溼地公園為補充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嚴格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管理,繼續落實最嚴格的紅樹林保護管理措施,統籌實施紅樹林系統生態修復重大項目,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科技支撐。

(記者 何俊傑 程景偉 珠海報導)

相關焦點

  • 探秘廣東北回歸線風景帶
    南都訊 記者陳燕 通訊員林蔭6月21日上午,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來自全省各自然保護地代表和學生等近200餘人,通過「雲直播」平臺共同參加了啟動儀式和探秘活動。
  • 廣東啟動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探秘活動
    探秘隊伍在丹霞山騎行。 姬東 攝中新網韶關12月4日電 (程景偉 林蔭)「2019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啟動儀式4日在廣東韶關丹霞山舉行。此次活動啟動後,超過200人的探秘隊伍步入丹霞山風景名勝區,進行了騎行和徒步,並體驗地質地貌、動植物、客家文化等自然教育體驗課程。此次探秘活動為期2個月,廣東省共有19家自然保護地單位參與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 你想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嗎?可以網上免費預約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張紅 翁桂濤6月21日,由廣東省林業局主辦的第二屆「穿越北回歸線風景帶——廣東自然保護地探秘」活動在在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舉行啟動儀式後開展了內伶仃島獼猴探秘、淇澳島觀鳥體驗、穿越紅樹林探秘體驗、紅樹林種植體驗課、中華白海豚科普體驗課等7個科普探秘體驗項目。廣東省林業局表示,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建設已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推動、公眾關注、社區支持、社團參與的良好格局,為自然保護地發展贏得了廣闊空間。
  • 世界海洋日聚焦紅樹林~快收藏,中國6大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信息
    它們是: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內6大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基本情況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緯度最北的國家級紅樹林保護區
  • 探秘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不是紅色為何叫紅樹?
    筍狀呼吸根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風景如畫  綠鷺常見於山間溪流、湖泊、灘涂及紅樹林中,是東寨港夏候鳥。兩翼及尾具綠色光澤,雌鳥比雄鳥略小,幼鳥具褐色縱紋。  因為遲遲未漲潮,出發時間從原定的9時延遲到13時,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記者探秘紅樹林的興奮之情。離開管理局塔市站碼頭,穿過一片開闊的水域,執法艇很快就深入了紅樹林的腹地,沿著蜿蜒曲折的水道緩緩前行。漲潮時分,茂密的紅樹林只露出翠綠的樹幹,隨波蕩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而在一些潮水未浸到的灘涂,紅樹植物那如化石般嶙峋虯勁的枝幹,連同樹根一起展露無遺。
  • 北回歸線上的雲南,太陽轉身創造的奇蹟
    △【北回歸線】現在,我們將通過2020「縱橫雲南·秘境國家步道」橫線的相關概況及所穿越的神奇地域,告訴你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北回歸線作為國家步道上不可缺少的一條。△【紅河】△【文山】02多個自然保護區跨越大山大河自西向東穿越雲南的北回歸線
  • 《北回歸線》:誰穿越了你的北回歸線?
    《北回歸線》:誰穿越了你的北回歸線?一個在北回歸線上發生的故事,嘻哈怒罵,被劇情折服有沒有被演員折服呢?且看北回歸線上活躍靚麗的男男女女吧!李治廷飾演李明李治廷,音樂人、演員、歌手。2014年主演電影《北回歸線》,飾演高大帥氣,女人緣極好的勾女高手。
  • 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白水仙瀑,北回歸線穿越其中
    中國大陸落差最大的瀑布-增城白水仙瀑高為428.5米,位於廣州市增城北部白水寨風景名勝區,因地處北回歸線地帶,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瑰麗翡翠」,屬山嶽型風景名勝區。白水仙瀑原名叫白水寨瀑布,白水寨山高828米,白水仙瀑落差428.5米。
  • 夏至將至,去雲南普洱墨江縣「立竿見影」,因為北回歸線穿城而過
    看到媒體報導,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在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將有」立竿見影「探秘活動,因為北回歸線穿過墨江城,這時進入熱帶的標誌緯度線。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物體本身與影子重合,正是」立竿見影「的效果,有趣。
  • 國內「神奇的」城市,被北回歸線穿越,被譽為「中國紫米之鄉」!
    這個城市就是——墨江,是昆明通往普洱和西雙版納的必經之地,最吸引遊客的就是這個城市被北回歸線穿越,境內的「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是當地的一個4A級旅遊景區,也是很多遊客必去打卡的景點。這個城市還被譽為「中國紫米之鄉」,這裡的特產墨江紫米也是銷往世界各地,口感也是極佳的,有很多的遊客前去旅遊也會帶走一些。
  • 護島小分隊の紅樹林奇遇記
    (以下是正文,約2300字,預計閱讀需15分鐘)7月14日,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10位志願者組成「護島小分隊」來到珠海淇澳島,開始為期7天的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社區共建調研之旅。其中,淇澳島的主要保護對象是紅樹林溼地及鳥類,深入紅樹林的第一天都有哪些發現,一起來看看!首先,請看一張紅樹林全景圖。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今年宣傳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海報認識紅樹林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因為它們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茂密高大的紅樹林也有「海岸衛士」的美名。
  • 海欖雌瘤斑螟來襲 紅樹林保護區問計社會
    海欖雌瘤斑螟來襲 紅樹林保護區問計社會 海欖雌瘤斑螟幼蟲  紅樹林裡害蟲猖獗又難治,咋辦呀?  海欖雌瘤斑螟害蟲危及紅樹林種群延續,保護區管理局向社會問計  5月26日下午3時許,晴。記者跟隨廣東內伶仃島-福田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徐華林走向紅樹林保護區深處,眼前出現一幕令人震驚的情景:有一片紅樹林像被火燒過似的枯黃了。
  • 資料數據混亂、五花八門 紅樹林前遊客犯暈(圖)
    園區簡介上明明寫著保護區內紅樹林植物17科28種,佔中國紅樹林植物總種數37種的75.7%,還有半紅樹林植物20科30種……」「不是呀,導遊這還有一塊簡介牌上是說該區內紅樹林有23科41種……」遊客的種種質疑讓導遊小符犯了難,自己的講解資料是源於海口市旅遊局2004年10月編制的最新《海口導遊詞》,而保護區內兩塊內容不一的簡介牌更是讓人一頭「霧水」,如此多的資料數據讓導遊如何向遠道而來的遊客正確介紹
  • 淇澳島紅樹林裡的蜘蛛
    成為島民之後,我可以不分晝夜地往紅樹林裡跑,除了個人興趣使然,還因為有幸加入了《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手冊》編寫團隊。有此重任,自然要多做實地探訪,我也因此對紅樹林有了全新的認知。▲作為最易被觀察到的紅樹林底棲動物之一,蟹老闆螃蟹們總是這片泥灘上最活躍的住客,淇澳紅樹林中常見的有招潮蟹、相手蟹、鋸緣青蟹、字紋弓蟹和角眼沙蟹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相手蟹——除了被我嚇到時亂作一團擠向洞中的蠢萌、與我對峙時高舉雙鉗的威武,它們腿上用於輔助爬樹取食嫩葉的腿毛更是格外性感。
  • 汕頭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有我們嚮往的風景
    南澳島又處在北回歸線上,風景優美,亦稱「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下了南澳大橋,開始進入南澳環島公路。這條公路是南澳縣最主要的交通線路,沿海島自然地形環島一周,全長65公裡。近年來,南澳縣委、縣政府因地制宜,充分開發環島海岸帶的旅遊功能,把環島公路沿線開發成為一條環南澳主島的觀景長廊。
  • 探索神奇的北回歸線帶,原來肇慶有這麼多獨特的地方!
    神奇的北回歸線帶北回歸線帶是條神奇的飄帶,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最高的珠穆朗馬峰、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群……圖:梁亮肇慶市位於北回歸線帶中,肇慶城區的星湖旅遊景區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人文,以及奇特的地理現象,是北回歸線帶上神奇特的匯聚之地
  • 山口紅樹林——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
    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山口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境內,距合浦縣城 77km,北海市105km;距湛江市93km。保護類型為海洋和海岸生態系統,重點保護對象是紅樹林生態系統。這裡集中分布有紅樹林、鹽沼草和海草海洋生態系統,是中國沿海具有較高的海洋高等植物生態系統多樣性和豐富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區域。保護區屬典型潮間帶森林溼地,符合《溼地公約》國際重要溼地指定標準的 3,即擁有對維持特殊生物地理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動植物種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