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北回歸線帶
北回歸線帶是條神奇的飄帶,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最高的珠穆朗馬峰、最不可思議的金字塔群……
圖:梁亮
肇慶市位於北回歸線帶中,肇慶城區的星湖旅遊景區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深厚人文,以及奇特的地理現象,是北回歸線帶上神奇特的匯聚之地,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中國首個溼地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今天,我們就一起去
星湖旅遊景區探索一下
看看有哪些神獨特的地方~
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人間仙境
圖:黎飛雄
七星巖屬巖峰湖泊型景區,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見勝,七座挺拔的巖峰列峙如北鬥,鑲嵌在9000畝碧波蕩漾的湖面上,故名七星巖。
「仙人好樓居」
樓居即山居。七星巖地理獨特,洞穴眾多,正好滿足仙人樓居、道士山居的需要。早在唐代七星巖內的石室巖絕頂就被稱作崧臺,崧臺是古代神話中玉帝宴請神仙喝酒的地方,從明代人朱完在石室巖留下的「百觴帝神之所」石刻,證實了這一點。
「丹臺旋室,仙靈窟宅」
唐初,星湖溼地公園獅頭巖(屬七星巖片區)的石峒內就修建有「石峒古廟」,在天然溶洞中建廟正符合葛洪所說的「道士山居,棲巖庇岫」。
圖:蘇祖偉
所謂「丹臺旋室,仙靈窟宅」。正因七星巖獨特的自然環境,為道教長生成仙提供了理想樂園,所以七星巖至今遺留許許多多道教建築及遺蹟,特別是玉屏巖,從純陽仙觀、碧霞宮、三仙觀、玉皇殿及十八奶娘廟,如此密集的道教宮觀建築,可堪稱為道教名山。
圖:許慶彬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七星巖七峰雖不高,具形態各異,還流傳著很多美妙動聽的神話傳說,如「仙人腳印」「帝觴百神」「五鼠運糧」等。它們給七星巖的山水、景物附上了生命,把七星巖這個山水靈秀之地點綴得古樸、典雅,朝聖遊人因此紛至沓來。
圖:梁萍
「天上北鬥星,地下七星巖」
七星巖以「七星」命名,本身就帶有濃厚的道教文化色彩。道家認為北鬥七星主管人間生死福祿,因而吸引修道者紛至建觀修習拜鬥,七星巖水月宮的「鬥姆殿」遺蹟證實如此。七星巖自古有「天上北鬥星,地下七星巖」之稱。
七峰由東而西為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宕、天柱巖、仙掌巖等,唯阿坡巖獨峙北部,仿如北鬥七星。天上的北鬥星共有七顆星組成,在現代天文上是屬於大熊座的一部分。鬥勺四顆星靠近北極方向,鬥柄三星在外。
圖:謝耀明
中國有句老話:
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
肇慶的七星巖的「鬥柄」直指向東
氣候確實是四季如春
到處繁花似錦,美景如畫
獨特的文化印記匯聚成千年的詩廊
圖:謝永平
七星巖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是神仙聚集之地。歷朝歷代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慕名而來尋訪神仙之地,他們經歷一番遊玩過後,為七星巖的綽約多姿而感嘆,留下無數詩詞歌賦讚頌這仙境般的景色,並以摩崖石刻形式刻錄在七星巖的洞壁巖間,形成這沉澱千年的文化瑰寶—七星巖摩崖石刻群。
圖:謝永平
七星巖摩崖石刻,共有579題,其中石室洞有337題,是國內保存較多、較集中的石刻群之一,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吳勇強
七星巖摩崖石刻中
最具代表性、最有價值的
是李邕的《端州石室記》
是其遺世唯一的正書碑
李邕的《端州石室記》圖 | 吳勇強
自唐初著名文章家和書法家
李邕鐫刻《端州石室記》開始
歷代詩人墨客在七星巖的巖洞內外
賦詩題字者,絡繹不絕
其中有唐代宰相李紳、詩人宋之問;宋代名臣包拯、程朱理學開山祖周敦頤、狀元黃公度;明清的王守仁、陳白沙、屈大均、吳國倫、陳恭尹、王漁洋、朱彝尊、袁枚、全祖望、黃遵憲等文化名人,以及抗倭名將俞大猷、民族英雄鄭成功父親鄭芝龍、抗清忠烈陳子壯等。當代偉人朱德、葉劍英、陳毅,大詩人郭沫若等,也在此留下了墨寶。
葉劍英題詩
七星巖摩崖石刻,有古今體、長短句、四言韻語、對聯、題名、題榜、歌行、詞牌、四六駢文、遊記、敘事文、散文、經文等。論字體,篆、隸、真、行、草,樣樣俱全。論形刻,有右行、左行、橫幅、直幅、壓刻、碑刻鑲嵌。論朝代地域,則包括自唐以後,各個朝代,國內各地,以至日本國人的作品。
圖:吳勇強
七星巖摩崖石刻
無疑是詩文薈萃的長廊
是石刻文化、洞穴文化領域的瑰寶
1966年,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
「千年詩廊」
獨特的天象化作美麗的奇觀
圖:萬金油
星湖國家溼地公園是以環繞著七星巖七座巖山的五個湖泊(仙女湖、青蓮湖、中心湖、波海湖、紅蓮湖)和東調洪湖組成的,同時還包括森林沼澤溼地、草本沼澤溼地及內陸巖溶洞穴水系等多種溼地類型的複合型溼地,是肇慶城區的城市之腎。
星湖溼地天象文化、農耕文化極其悠久源遠,是匯聚了日月星辰的神奇地方,也是天地人和的最佳詮釋地。每一年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特殊時段,在仙女湖都會出現獨特的天象奇觀,這種「雙分雙至」奇景被有關專家稱之為北回歸線上神奇的天然曆法坐標。
1
三大天象奇觀
臥佛含丹
春分和秋分,特別是秋分日
站立於溼地公園的觀佛臺前
遠眺夕陽西下
如珠如丹的落日正好降落在
仙女湖畔天然形成的「臥佛」口中
呈現出「臥佛含丹」的奇景
圖:出動
2
三大天象奇觀
夏至「日幹無影」
夏至日正午
仙女湖出米洞(又稱為太極洞)的
陽洞中會有「立竿無影」現象
圖:李顯才
3
三大天象奇觀
冬至「月亮垂照」
冬至夜零時
出米洞的陰洞
有「月亮垂照」的奇象
圖:吳勇強
這種雙分雙至天文奇觀同聚星湖國家溼地公園,不但吸引了大量獵奇者的圍觀,而且在近年來受到有關專家的關注與重視,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這裡是先民通過一年四季陰陽調和,觀測日月星宿鬥轉星移,進而指導傳統農業生產發源地。
獨特的生態形成生物多樣性的原始森林
鼎湖山位於肇慶市鼎湖區,面積11.33平方公裡,境內皆為山嶺溪壑和茂密樹林,其中人工林約1.3萬畝,佔76.55%,自然林約4000畝,佔23.6%。
圖:伍尚慧
這裡是當今國內距離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地帶性植被,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的原始面貌,在全世界幾乎是絕無僅有。
圖:侯永強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建於1956年,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80年成為我國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MAB)世界生物圈保護區,1998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圖:張紅
鼎湖山多樣的生態和豐富的植物
為動物提供了充足的
食源和良好的棲息環境
鼎湖山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富集度高
根據文獻資料查證表明
鼎湖山保護區分布有植物2352種,其中,栽培植物380種,野生植物1972種,約佔廣東省植物種類的1/3。此外,大型真菌有836種。
已記錄在檔的鳥類232種、獸類41種、爬行類54種、兩棲類23種,昆蟲713種。
因其特殊的研究價值聞名海內外,被譽為華南生物種類的"基因儲存庫"和"活的自然博物館"。
鼎湖山飛水潭(孫中山遊泳處)
這裡山幽林密,飛瀑流泉
理想的植被與適度光照
為目前國內所測定的
最高的負離子含量區
圖:曹秀茹
慶雲寺
慶雲寺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
圖:伍尚慧
蝴蝶谷
蝴蝶谷探險遊是集旅遊、休閒
科研、探險一體精華線路
圖:謝耀明
寶鼎園
寶鼎園是歷朝代的代表青銅鼎展示園
其中「九龍寶鼎」
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湖山鼎勢,相得益彰
圖:伍志鍇
多彩肇慶編輯部
資料來源:星湖美美
作者 廖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