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武漢這個地方留下了許多名勝遺蹟,擁有深厚的古文化底蘊,雖被長江和漢江分隔成三鎮,可幾乎每一處都能滿足多數市民的遊玩需求。
楚望臺遺址公園作為市區景點的一個代表,更是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在這裡,人們不僅可以登高遠眺,還能體會「忠孝」等歷史文化,滿足人們的心理建設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武漢唯一的古城遺蹟公園。
楚望臺遺址公園位於武昌起義門東面的山崗上,地處武昌市區核心地段,是我國4A級景區。遺址公園內部包括封建亭、風雨長廊、辛亥革命碑林、楚望臺軍械庫遺址等景點,各個來歷不俗,與之相關的歷史人物更是各顯英勇,既有朱元璋這等開國皇帝,又有辛亥革命烈士等為近代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頗具教育意義。
有人說,楚望臺遺址公園有三個看點,一是可以在此登高遠眺,山水美景盡收眼底;二是可以深刻領略當年辛亥革命的雄風;三則是最獨特的一點,此處是歷史上知名的「忠孝文化之地」,裡面有好幾個景點都與「忠孝」有關。
相傳,這裡的忠孝文化源於朱元璋和朱楨父子,元末朱元璋進軍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朱元璋登頂寶座後,隨即封朱楨為楚王,而後朱楨來此就藩,特意修建「封建亭」,以表對父皇的感恩之心。
在往後的時光裡,朱楨常常對遠方泛起思念之情,憶起曾在父皇膝下的日子,感慨萬千,於是,他又修建「楚望臺」,寄情於物,聊表情思。在之後的數百年間,楚望臺成為當地的知名景點,受到無數文人的認可,百姓也對這份難得的皇室父子情而動容。
如今,此處在原來的基礎上,按相關史料最大限度地修復了「楚望亭」,並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忠孝文化教育之地」,堪稱城市的驕傲。
除此之外,楚望臺也是辛亥革命起義軍佔領的首個地方,清末的湖北新軍曾在此處設軍械庫,但是現在已無跡可尋,徒留一片高地,題有一標誌,曰「楚望臺舊址」,與前述「楚望亭」同期修復的「風雨長廊」就與辛亥革命有關。
百年風雨,轉瞬即逝,步入新時代,這塊土地以其獨特的歷史底蘊受到當代人的關注,也獲得了更多的資金支持,政府投入不少精力將其文化建設提上日程,最終,這個武漢僅存的古城牆幾乎以原貌重現於世,而楚望臺公園立於之上,遠遠望去可謂恢弘壯觀。
據悉,修復工程中,以起義門為重中之重,利用周邊的環境,與之相輔相成,復建城牆,並伴以休閒娛樂等設施,還有購物點,讓這個遺址公園在充滿歷史底蘊的同時,富有當代生機,以便歷久彌新。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歷史之於人類,有如銅鏡,觀鏡可正衣冠,而讀史則可明智。如今,當你來到楚望臺遺址公園,已完全看不到歷史發生當年的風風雨雨,也無法切身感知這百年的興衰變遷,眼前的場景早已被這太平盛世粉飾得近乎完美無瑕,讓人感受不到一絲不安,甚至你還可以在此好好地吃喝遊玩,談笑間就完成了一次打卡式的旅行。
然而,似乎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需要將楚望臺遺址公園的文化本質凸現出來,時刻謹記其中富含的文化精髓,不忘忠孝禮義,不忘革命前輩的付出,更珍惜如今祖國給予我們的美好生活,在此基礎上,居安思危,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