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12年,要讓老虎翻一番
野生虎瀕臨絕種,溫家寶、普京等13國領導人俄羅斯共商護虎
據新華社、央視
一場「老虎峰會」21日在俄羅斯西北部城市聖彼得堡開幕。包括俄羅斯總理普京在內的全球13個擁有野生虎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代表齊聚在這裡,一同呼籲全球盡最後努力,保護瀕臨絕種的老虎。世行行長佐利克也將出席會議。
本次「老虎峰會」的正式名稱是「保護老虎國際論壇」,與會代表有望在4天會議期間通過一系列虎保護計劃,爭取到2022年、即下一個農曆虎年實現全球野生虎數量翻番。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2日乘專機離開北京,對俄羅斯聯邦進行正式訪問。據悉,除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五次定期會晤外,溫家寶還將於「老虎峰會」的最後一天出席會議。
結束訪俄後,溫家寶將對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在杜尚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第九次總理會議。
全球老虎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21日說,森林砍伐和城市建設不斷吞噬棲息地、虎製品需求增加催生偷獵、走私和非法經營虎製品活動等諸多不利生存條件,正一步步把野生虎推向滅絕邊緣。
全球野生虎數量在過去百年間急劇減少。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幹事詹姆斯·利普說,由於人類活動增多、虎骨等虎製品的藥用價值等原因,全球野生虎數量從100年前的10萬隻銳減至如今大約3200隻。
動物保護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70年間,野生虎9個亞種中的3個、即峇里虎、爪哇虎和裏海虎已經滅絕。過去10年間,全球野生虎數量和棲息地減少了40%。
今年是中國的虎年。利普警告說,如果各國不採取切實保護措施,野生虎可能到2022年(即下一個中國虎年)之時就會蹤跡全無。
多管齊下保護老虎
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和俄羅斯是全球13個有野生虎生活的國家。這些國家的代表將在論壇期間尤其是論壇政府首腦會議上制定一系列保護老虎計劃,調集行政資源和資金共護野生虎群。
利普說,除採取更嚴厲措施打擊偷獵外,各國有必要特別為老虎建立自然保護區,進一步恢復它們的棲息地,維持並擴大野生虎群數量。
「我希望,我們能竭盡所能使野生虎數量翻番,」他告訴美聯社記者,「另外,我們必須探尋一種野生虎與棲息地附近居民的相處之道,讓後者不僅成為保護老虎的一員,也能從中獲益。」
保護老虎國際論壇希望調集政府資金和社會力量聯手護虎。會議通過的「全球虎恢復計劃」預計,在12年規劃中的頭5年,各國政府需要大約3.5億美元外部資金支持,其中約30%將用於打擊偷獵等非法活動。
護虎關乎生態系統
在動物保護主義者看來,保護老虎意義重大。
致力於保護老虎的機構「全球保護老虎倡議」在一份聲明中說,野生虎不僅是大自然壯觀、神秘、充滿力量的一種象徵,更關乎生物多樣性的延續。
「它們是生物多樣性的燈塔,連接起它們棲息的森林、自然資源以及自身棲息地,服務於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態系統。」
聲明說,野生虎數量減少、生態系統退化將給擁有野生虎的國家帶去不可避免的歷史、文化和環境災難,護虎,刻不容緩。
保護老虎國際論壇由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全球老虎倡議組織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主辦,將持續到24日。本次論壇期間將舉行環境保護部長會議、政府領導人與保護老虎青年積極分子視頻連線等一系列活動。
老虎生命史
大約200萬年前,虎起源於中國中部。
17世紀早期,共有8個虎的亞種,它們是:裏海虎、孟加拉虎、印支虎、東北虎、華南虎、爪哇虎、蘇門達臘虎以及峇里虎。
19世紀末期,老虎皮毛的不斷增值導致了中亞以及蘇聯遠東地區老虎數量的銳減。
1906年,巴基斯坦最後的一隻老虎被射殺。
20世紀30年代,最後一隻峇里虎於1937年9月27日被射殺。
20世紀40年代,高強度伐木活動使東北虎棲息地遭嚴重破壞。
20世紀50年代,朝鮮最後一隻老虎死亡。
1952年,蘇聯成為第一個明令禁止獵殺老虎的國家。
1959年2月,中國林業部發布文件,將東北虎列為「稀有的珍貴鳥獸」,但華南虎沒有在這一文件中得到保護。
1970年,土耳其最後一隻老虎被射殺。
20世紀70年代,裏海虎絕種。
1973年,中國政府頒布《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條例(草案)》,把華南虎列為國家第三類保護動物。
1975年,老虎被《國際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列在附錄一上,被禁止用於商業性國際貿易。
1977年,中國林業部將華南虎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979年,中國林業部將華南虎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0年,最後一隻爪哇虎在雅加達的動物園去世。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老虎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2004年,馬來虎被確認為新的老虎亞種,此前被歸為印支虎的一個種群。
2005年,俄羅斯宣布國內東北虎數量達到近500頭,比50年前增加10倍,成為老虎保護的一個成功典範。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提供
(責任編輯:侯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