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核能化學團隊在柔性配合物晶體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21-01-1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據中科院高能所6月2日報導,該所多學科中心石偉群課題組在功能錒系配合物柔性晶體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Molecular spring-like triple-helix coordination polymers as dual stress and thermally responsive crystalline metal-organic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國際化學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

新型功能材料的製備與應用在人類現代化進程中一直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材料科學研究中,晶態材料是眾多固態材料的主體,其主要特徵是結構高度有序且穩定,並可以通過材料功能導向設計來獲得相應的特殊性質,功能晶態材料可用於製備適用於不同領域的高科技功能器件。

一般而言,晶態材料因其結構的高度有序性會表現出較高的機械強度,但往往也面臨脆性和韌性不足的缺點,這一特性在在高分子材料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石偉群團隊利用半剛性有機分子設計合成了一種具有多重刺激響應性能的錒系柔性金屬有機材料(MOM)晶體。這類MOM晶體化合物以分子彈簧型的三螺旋鏈作為結構單元,顯示了良好的宏觀柔韌性,可以在施加外力或加熱升溫的條件下分別發生相應的力致彈性形變和熱致跳躍響應。

該研究為未來新型多功能柔性MOM的設計合成與應用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參考。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力-熱雙機械響應的三螺旋配位聚合物成功結合了晶態材料的結構高度有序性和宏觀可塑性,代表了一類全新的多功能柔性MOM晶體,它將極大拓展MOM類功能化合物在柔性材料和器件領域的應用。未來還可以通過分子設計和修飾實現此類柔性晶體材料更高階的多重刺激響應能力,如溫度、光、酸度、客體等。

此項目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支持。

論文信息:Lei Mei, Shu-wen An, Kong-qiu Hu, Lin Wang, Ji-pan Yu, Zhi-wei Huang, Xiang-he Kong, Chuan-qin Xia, Zhi-fang Chai, Wei-qun Shi*. Molecular spring-like triple-helix coordination polymers as dual stress and thermally responsive crystalline metal-organic material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03808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聲學器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合作在柔性聲學器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10月17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柔性二維碳化鈦薄膜用於熱聲器件」(Flexible Two-Dimensional Ti3C2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5-12-30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    文章連結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 上矽所:「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上海矽酸鹽所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電池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劉建軍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多年來聚焦「計算電化學」設計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領域,形成計算局域結構(表/界面結構、配位結構)電荷轉移能力表徵電化學活性的特色方向,結合「材料基因」的理念設計高性能電化學儲能材料。近日,該科研團隊在「計算電化學」設計鋰氧氣電池正極材料和金屬有機電極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 河北科技大學王波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王波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鉀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在《納米能源》(Nano Energy,2020,104979,DOI:org/10.1016/j.nanoen.2020.104979)正式發表。
  • 我國學者在無機材料合成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1625105,21805241)的資助下,浙江大學化學系唐睿康教授團隊在無機材料合成方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提出了無機離子聚合反應的新概念,利用無機離子寡聚體的聚合與交聯實現複雜形貌材料的連續結構製備。
  • 三峽大學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三峽大學精細化工團隊鄭開波副教授、張諾諾副教授和劉湘博士合作在有機螢光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創新成果以「用於檢測羰基(包括甲醛、一氧化碳和光氣)的螢光探針的研究進展(Recent progress in
  •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現代雷射科學與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BO3平面基元作為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構築基元被用來設計和合成了系列優秀的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NO3因其共軛平面結構也被公認為是構築NLO材料的理想結構單元之一。然而,硝酸鹽因非常容易溶於水,使得發展該類化合物作為NLO晶體材料遇到瓶頸。
  • 我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由於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在雷射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應用,設計、合成性能優異的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一直是功能材料領域研究的前沿熱點。目前,國內外廣泛採取的設計思路包括在晶體中引入具有共軛平面結構的BO3基團,具有二階姜.泰勒畸變的d0,d10以及含孤對電子的金屬陽離子等。
  • 材料學院團隊在三線態有機半導體材料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黃輝教授研究團隊在三線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光電和生物等應用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進展,提出了新的材料設計思想和方法。因此,開發三線態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並探索其工作機理,對開發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具有重要意義。  黃輝團隊近年來一直探索三線態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其工作機理,前期工作在受體材料中引入碲原子,通過重原子效應促進系間竄越,從而得到一系列三線態受體材料,並探索了其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和工作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ngew. Chem. Int.
  • 理化所等光子晶體驅動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
    光子晶體超浸潤性賦予具有獨特光學調控性能的光子晶體材料在傳感、檢測、防汙、驅動、油水分離等方面的新應用。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重點實驗室江雷團隊在具有超浸潤性光子晶體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Chem. Soc. Rev., 2016, 45, 6833)。
  • 化學所在金屬配合物低維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低維有機晶態材料具有規整度高和結構缺陷少的特點,是揭示材料本徵特性和構築高性能光電器件的最佳選擇之一,近年來在有機半導體電子學和納米光子學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考慮有機分子的組裝特點,通常使用具有較強分子間作用力的平面型有機分子來製備高規整度的低維晶體。
  •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
    我校教師團隊在鋰離子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進展面向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和武漢市光電子產業集群的發展,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團隊。團隊先後全職引進國家級、省級人才工程人選解明教授、王德宇研究員、劉志宏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經過初期的建設和發展,在鋰離子電池材料與器件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
  • 西安交大科研團隊在柔性自支撐鐵性薄膜領域取得新進展
    隨著柔性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迫切需要集成更多的功能材料,尤其是無機非金屬材料,以實現極為豐富的功能。鈣鈦礦結構鐵性材料是一類具有介電、鐵電、壓電和磁電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在傳感、驅動、儲能、信息存儲與信息處理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然而,由於存在晶界、晶格缺陷,以及氧化物離子/共價鍵自身較差的延展性,傳統鐵性材料通常表現出硬和脆的特徵,抗彎曲應變一般小於1%,難以與柔性聚合物材料兼容。
  •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打開APP 西交大在可穿戴醫療傳感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MEMS 發表於 2021-01-04 15:48:25   柔性可穿戴電子器件能直接貼在皮膚表面
  • 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葉茂研究員、劉中民院士團隊在納米孔晶體材料傳質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相位匹配紅外NLO晶體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中遠紅外非線性光學(NLO)晶體材料在雷射雷達、雷射通訊、紅外遙測、光電對抗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相位匹配是NLO材料獲得實際應用的關鍵條件,目前主要通過調控晶體的雙折射率來補償基頻光和倍頻光的折射率差,進而實現NLO晶體材料的相位匹配。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材料學院在水系鋅基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相比於傳統的有機體系電池,水系電池有著極高的安全性、較低的成本和高的能量密度,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成為儲能和電池領域研究開發的熱點。鋅基電池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缺乏高效的雙功能催化劑電極材料,氧還原和析出反應緩慢;電解質穩定性較差;充放電過程中容易產生鋅枝晶等。
  •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建明教授團隊木質纖維素預處理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建明教授團隊在利用木質纖維素降解液合成生物基產品領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生物工程技術領域Top期刊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5年影響因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