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前沿】郝楠團隊在單細胞水平揭示衰老的細胞命運選擇過程
相反,線粒體的異常聚集常出現於模式2衰老的細胞中,但在模式1細胞中線粒體一直保持良好的管狀形態。因此模式1衰老通常伴隨著核仁的增大和碎裂,而模式2衰老則伴隨著線粒體的異常聚集。核仁和線粒體的功能退化是很多生物衰老的標誌之一。眾多研究表明,由賴氨酸脫乙醯化酶(Sir2)介導的核糖體DNA (rDNA) 沉默維持著rDNA的穩定性進而影響核仁的形態。
-
「摺疊錯誤」的蛋白也有正能量
科學家們也一直在探究機體衰老與長壽的調控機理,試圖研發出能延長人類壽命的藥物。而從組成生命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入手,或許更容易找到與長壽有關的生命密碼。 保持蛋白質的「體型姿態」很重要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生物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
-
Nature綜述:微生物的衰老與壽命
當權衡阻止一個有機體最大限度地提高早期和晚期生命適應度,或同時提高生殖能力和壽命時,表明衰老在進化。因為有限的時間和資源,能量和營養的分配是生命史上一個重要的權衡取捨。影響力最大的基於權衡的衰老理論為「一次性體細胞老化理論」。該理論提出,在多細胞有性繁殖的生物體中,資源既可以分配給壽命(即體細胞的損傷修復),也可以分配給生物體的繁殖(即生殖系)。
-
研究發現蛋白聚集效應或可改善腸道功能
科學家們也一直在探究機體衰老與長壽的調控機理,試圖研發出能延長人類壽命的藥物。而從組成生命的重要物質——蛋白質入手,或許更容易找到與長壽有關的生命密碼。 保持蛋白質的「體型姿態」很重要 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生物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
-
長壽的秘密?對於蠕蟲來說,細胞循環蛋白是關鍵
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蠕蟲產生過量的p62蛋白,它們就能活得更長。p62蛋白識別被標記為毀滅的有毒細胞蛋白。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應激模式 能夠幹預衰老的過程
貝勒醫學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稱:「適度的染色質應激水平引發了酵母、微小的實驗蠕蟲線蟲、果蠅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以及酵母和線蟲的反應並促進長壽。染色質應激反應及其介導的壽命可能在其他生物體中得以保存,從而為幹預人類老化和延長壽命開闢了新途徑。」
-
《科學》揭開衰老之謎背後的關鍵機制:兩條不同的途徑!
核仁和線粒體結構的異常變化是許多生物體衰老的標誌,表明與年齡相關的器官功能障礙。核仁組成成分包括rRNA、rDNA和核糖核蛋白。核仁是rRNA基因存儲、rRNA合成加工以及核糖體亞單位的裝配場所。具體而言,由長壽基因編碼的保守賴氨酸脫乙醯化酶(Sir2)通過介導rDNA沉默來維持rDNA的穩定性。為了追蹤rDNA的沉默,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綠色螢光蛋白(GFP)的報告基因插入rDNA上轉錄間隔區(rDNA-GFP)。沉默會抑制報告基因的表達,螢光增強表明沉默消失。細胞在衰老早期表現出零星的沉默喪失。
-
Science:釀酒酵母揭開細胞衰老的兩條不同途徑:核仁與線粒體
這是一種研究衰老機制的可操作模型,也適用於皮膚和幹細胞的衰老途徑。我們知道,許多損傷因素,包括染色質不穩定、線粒體功能障礙和活性氧都有助於細胞衰老。在每一個單細胞中,這些因素是如何結合在一起推動衰老過程的還是個迷。科學家們發現,具有相同遺傳物質、處於相同環境中的細胞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衰老。
-
NMN是方法,激活長壽因子才是目標
煙醯胺腺嘌呤單核苷酸(NAD前體,簡稱NMN)分解和蛋白質脫醯的偶聯是稱為「沉默調節蛋白」的蛋白質家族的獨特特徵。NAD +和sirtuins 之間的這種緊密聯繫具有悠久的淵源,可將能量代謝的調節轉化為多種生物體的衰老和壽命控制。
-
我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編輯長壽蛋白FOXO3獲得優質人類血管細胞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北京大學湯富酬研究組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曲靜研究組在Cell Stem Cell雜誌發表題為「FOXO3-engineered human ESC-derived vascular cells promote vascular protection and regeneration」的研究論文,通過靶向編輯胚胎幹細胞中的長壽基因
-
腦科學日報:長壽蛋白延緩人幹細胞衰老新機制;為何會樂於助人?
2,中科院團隊揭示:長壽蛋白延緩人幹細胞衰老的新機制 來源:生物谷 Sirtuins是酵母Sir2蛋白在哺乳動物中的同源蛋白家族,是一類進化高度保守的NAD+依賴的去乙醯化酶,被稱為長壽蛋白家族。
-
PNAS |蛋白穩態下降可能會對人類衰老產生重大影響
並且隨著人類衰老,蛋白質摺疊錯誤所導致的疾病的患病概率也會隨之增加,例如阿爾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等。 本文揭露了蛋白質穩態在人類細胞衰老(稱為細胞衰老)中下降。發現,雖然衰老細胞中的壓力感測得到了增強,並且它們在蛋白質合成水平上的反應是完整的,但他們未能在基因轉錄水平上正確激活應激適應所需的多個程序。 本研究的觀點是,蛋白穩態下降可能會對人類衰老產生重大影響。
-
延緩衰老科研新進展!美科學家揭開長壽之謎,有望逆轉生命時鐘
在衰老研究領域,端粒歷來是重點研究對象,其主要作用是保護染色體。人從出生到死亡,染色體每複製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段,直到消耗殆盡。而端粒的縮短,各種與衰老相關的疾病也隨之出現。
-
遠紅光可調控基因編輯—新聞—科學網
「也就是給傳統的CRISPR-Cas9系統加上可時空特異性控制的光控『開關』,只有『開關』打開時,系統才能工作。」葉海峰向《中國科學報》解釋,這樣做的目的在於使Cas9核酸酶持續高表達,只有需要時,它才會產生,從而極大地降低脫靶效應;同時,可以利用光本身的優勢實現時空特異性的精準控制。
-
NMN的發現對人類延緩衰老意義重大
NAD+前體NMN是目前唯一經過科學驗證的"長壽因子",標誌著人類在衰老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由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等國際頂尖學術機構在《自然natural》《細胞Cells》《科學science》等國際權威期刊中從不同的角度證實NAD+前體NMN(瑞維拓核心成分)在修復生物體
-
線蟲體內蛋白的秘密:長壽不靠基因或也能遺傳
科學家們關於線蟲的一個研究結果表明,不僅環境可以影響基因表達,而且僅通過改變基因外的蛋白就可以開關基因功能,這一結果更首次證明了不需要改變基因,這種長壽也可以遺傳。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確定這種不靠基因就可以遺傳的長壽現象是否具有廣泛性,為將來研究人類的長壽做準備。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遺傳得靠基因,這是唯一的途徑。
-
組蛋白修飾可調控mRNA剪切來決定胚胎幹細胞命運 | Genome Biology
-
衰老生物學:尋找人生「不老藥」
衰老生物學是一門交叉學科,從分子、細胞、組織和整體水平深入探究生物衰老的本質及內涵,同時也深入研究預防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延緩生物體衰老的潛在方法。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衰老生物學領域已經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2015年12月4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曾以專刊的形式,深入探討了幹細胞與健康衰老、線粒體紊亂與衰老、腸道菌群與衰老等多個衰老生物學的前沿問題。
-
被視為「管家」的細胞核與衰老有什麼關係?
過去幾年,研究人員一直研究衰老和被稱為細胞核糖體工廠的細胞器之間的聯繫。近日發表在《細胞生物學趨勢》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概述了細胞核與年齡相關的通路之間的聯繫——例如與飲食限制或早衰症的聯繫。「細胞核被視為一個管家:負責生產核糖體RNA,這對於維持細胞活力必不可少的蛋白質的合成十分重要。」
-
從衰老本質到老而不衰,抗衰老運動聲勢俱增
這無疑讓人類對青春、健康與長壽的渴望變得更為強烈。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經過幾百乃至上千年的探索,至今人類仍未發明長生不老之藥。當然,這並不代表對衰老的研究是無意義的。事實上,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的下降,世界人口的年齡構成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科學的統計顯示,按照目前的趨勢,5年之內,世界上65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小於5歲的人口。很多國家將面對大量老年人出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