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應激模式 能夠幹預衰老的過程

2020-12-06 快科技

研究發現,一種新發現的被稱為染色質結構缺陷的的應激形式,能夠在細胞中引發一種導致更長壽命的反應。

貝勒醫學院和休斯頓衛理公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報告稱:「適度的染色質應激水平引發了酵母、微小的實驗蠕蟲線蟲、果蠅和小鼠胚胎幹細胞以及酵母和線蟲的反應並促進長壽。染色質應激反應及其介導的壽命可能在其他生物體中得以保存,從而為幹預人類老化和延長壽命開闢了新途徑。」

研究人員解釋說:「染色質應激是指DNA在細胞核內的破壞。在細胞核中,DNA包裹在組蛋白周圍,形成了一種叫做染色質的「串珠」結構。其他蛋白質沿著染色質結合,結構進一步摺疊成更複雜的結構。所有涉及DNA的東西都必須處理這種染色質結構。」

「例如,當特定基因表達時,某些酶與染色質結構相互作用以促進對基因的接近並將其轉化為蛋白質。當染色質應激發生時,染色質結構的破壞可能導致基因表達不必要的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經過基因改造的酵母所攜帶的某些組蛋白基因的拷貝數比正常酵母少,或者控制酵母的染色質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酵母比控制酵母活得少。

但是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低劑量組蛋白基因的酵母表現出組蛋白基因表達的中度降低和染色質顯著應激。他們對染色質破壞的反應是一些基因的激活發生了變化,最終促進了長壽

研究人員表示:「組蛋白的改變,比如蛋白水平的降低,是衰老過程的一個特徵。如果他們通過過度表達某些組蛋白基因來補償這種與年齡相關的組蛋白水平的降低,他們會延長老化酵母細胞的壽命。在這項研究中,他們發現適度減少年輕酵母組蛋白基因的拷貝數也能促進長壽。」

「我們已經確定了一種以前未被認識到的、意想不到的應激形式,這種應激會引發有益於機體的反應。同時我們的發現表明染色質應激反應也可能存在於其他生物體中。如果存在於人類,它將為幹預衰老過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人衰老的最快?談自由基、炎症與衰老的關係
    氧化應激導致生物分子的氧化損傷,引起機體內源性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DAMPS)產生和細胞因子釋放。 基於氧化應激與炎症、衰老的密切關係。
  • 健康 | 通過高壓氧艙,以色列科學家首次將人體衰老過程逆轉
    以色列科學家在加壓艙中對老年人進行氧氣治療,首次將人體的衰老過程在生物學上得到了逆轉。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衰老》(AGED)雜誌上。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表明,細胞的分裂是一個極為精細有序的過程,其中癌基因、抑癌基因、細胞周期基因等起著重要作用。美國三位生物學家因為發現端粒酶的作用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 Nature:梳理衰老研究歷史,並指出人類最終有望健康衰老
    調節壽命的實際基因數量很可能更高,這是因為新的長壽命突變體不斷被發現,其他的基因也可能影響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壽命。3.衰老途徑和過程過去三十年的衰老研究已從鑑定衰老表型轉變為研究決定這些表型的遺傳途徑。對衰老的遺傳學研究已揭示一個相互作用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和高階過程的複雜網絡。
  • eLife:重啟衰老大腦!科學家發現可逆轉衰老導致認知衰退的小分子,經治療小鼠大腦重回年輕態 | 科學大發現
    近期發表於eLife雜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我們指出一條「明路」。他們發現以整合應激反應作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年老動物中改善記憶能力,並令大腦神經元的多種生理特徵重回年輕態!>發現在多種記憶能力上,衰老都會帶來明顯的功能降低。
  • Nature梳理衰老研究歷史,指出人類最終有望實現健康衰老
    調節壽命的實際基因數量很可能更高,這是因為新的長壽命突變體不斷被發現,其他的基因也可能影響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壽命。過去三十年的衰老研究已從鑑定衰老表型轉變為研究決定這些表型的遺傳途徑。對衰老的遺傳學研究已揭示一個相互作用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和高階過程的複雜網絡。已知已確定的許多途徑和過程(例如飲食限制)對於環境變化的穩態反應至關重要。
  • 為什麼線蟲是研究衰老的關鍵模式生物
    延長壽命一直是人類的歷史夢想和願望,延長壽命的有效策略就是延緩衰老。但是,對人類進行衰老研究存在著一個弊端:因為人類衰老的過程大概持續幾十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裡,現有的技術手段難以實現對個體的監控。從1965年起,科學家們就開始利用線蟲作為生物學研究的模式生物。
  • 以色列科學家逆轉人類衰老過程:加壓吸氧3個月,身體年輕25歲?
    11月20日,據《每日郵報》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們取得了一項突破性研究。這是一項可以改變衰老狀態的生物學研究。在這項獨特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氧氣療法,逆轉了生物衰老的兩個關鍵指標「端粒縮短」和「衰老細胞積聚」。據相關研究人員稱,這樣的療法可以改變老年人的身體。
  • Cell Metab| FBW7在肺纖維化發病和幹預中的作用
    、E3泛素蛋白連接酶FBW7可以降解端粒蛋白TPP1,促使端粒暴露和縮短,癌症或幹細胞老化,以及肺纖維化;利用合成的擬肽類藥物靶向FBW7可以保護端粒、防止端粒「脫帽」和縮短,抵消衰老過程。在小鼠AEC2幹細胞中,研究人員表明Fbw7基因敲除(KO)以TPP1穩定性依賴的方式阻止博萊黴素或IR誘導的端粒解封、肺衰老和纖維化。此外,他們還證明了一種小肽類似物能夠特異性地抑制FBW7與TPP1的結合,從而減弱端粒的去包裹作用。
  • Nature子刊發現一種新的長壽藥:可以用於消除抗癌治療中的衰老細胞
    衰老(senescence)是一種細胞應激反應,會導致舊細胞和受損細胞的穩定生長停滯。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們發現衰老細胞在越來越多的疾病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癌症到關節炎,動脈粥樣硬化等。先前的研究表明,使用藥物或使用遺傳技巧特異性消除衰老細胞,可使小鼠更健康地生活更長的時間。消除衰老細胞可改善纖維化,白內障,動脈粥樣硬化等多達20多種疾病。
  • 西媒:以色列科學家稱找到逆轉衰老過程的方法
    西媒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和沙米爾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聲稱找到了阻止細胞衰老的有效方法。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1月24日報導,科學家在《衰老》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高壓艙(HBO)內的純氧治療可以阻止健康成年人的血細胞老化,甚至逆轉老化過程。因此,隨著治療的進行,細胞會越來越年輕。
  • 【學術前沿】衰老乾預研究進展——來自幹細胞的miRNA
    在人生旅程中,衰老是必經之站,而如何保持健康衰老是科學家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在衰老乾預領域中,藥物和基因治療等手段無疑佔領了研究「C位」,而「垃圾序列」因不編碼生命活動所需的蛋白質,一直被大家所忽視,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其可能發揮重要功能,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獻上2019年11月發表在Ageing Research Reviews上的綜述文章,題目為「Emerging role of stem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microRNAs in
  • 【學術前沿】劉俊平團隊揭示FBW7在肺纖維化發病和幹預中的作用
    FBW7可以保護端粒、防止端粒「脫帽」和縮短,抵消衰老過程。>研究人員利用螢光標記和顯微成像技術,對腫瘤、小鼠肺上皮幹/祖細胞和人肺正常上皮細胞中的蛋白激酶和泛素E3連接酶進行了檢測,發現FBW7通過加速TPP1的轉換,觸發端粒的解封和縮短而介導細胞衰老。在小鼠AEC2幹細胞中,研究人員表明Fbw7基因敲除(KO)以TPP1穩定性依賴的方式阻止博萊黴素或IR誘導的端粒解封、肺衰老和纖維化。
  • 科學家發現蜜蜂可以「逆轉時間」,逆轉大腦衰老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ASU)和挪威生命科學大學(Norwegian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s)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發現:當年長的蜜蜂承擔通常由年輕蜜蜂處理的任務時,它們大腦的衰老可以有效地逆轉。該研究發表在《實驗老年病學》(Experimental Gerontology)雜誌上。
  • 最新研究可逆轉衰老?美科學家找到調節基因的方法,有望恢復年輕
    關於衰老不可逆的觀點直到1988年才有所改變,一種名為Age-1基因的物質被美科學家發現,其能夠延伸線蟲60%的壽命,從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衰老是由一些可控的因素所影響,這一因素可能就是基因。那麼生命體已經出現衰老的細胞或組織就可以進行替換,好比以舊換新。
  • 衰老過程中細胞衰老的變化可能影響老年人的健康
    日本熊本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衰老過程中細胞衰老的變化可能影響老年人的健康。根據老年細胞分泌炎性細胞因子的特點,他們推測至少有四種不同的細胞衰老狀態,這四種狀態是由代謝和表觀基因組的協調變化引起的。定性地描述和分類不同的細胞衰老狀態,可以為細胞衰老過程提供一個新的認識。世界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特別是在發達國家。老年人口預計未來還會增加,所以保持健康的壽命尤為重要。
  • 【盤點】衰老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進展
    而細胞衰老(一種過程,其中當細胞應激時,永久失去分裂能力)通過停止癌前細胞的生長來抑制癌症。但發表Developmental Cell雜誌上的研究中,Judith Campisi和他的同事證明,當談到傷口癒合,衰老細胞充當好成員。此外,他們確定了有促進傷口癒合作用的衰老細胞所分泌的因素之一。
  •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年齡  Emma Chou • 2019-01-18 14:40:46 來源:前瞻網 E1083G0
  • 《自然》雜誌報導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抗衰老靶標基因
    《自然》雜誌報導我國科學家發現新的抗衰老靶標基因 2020-02-27 15:27:00來源:央廣網
  • 有研究發現氧化應激是基因突變的主要潛在致因
    美國研究人員通過對幾百代秀麗隱杆線蟲(C.elegans)基因變異史的研究證實,氧化應激不僅會導致衰老、癌症和其他疾病,更是基因突變的一個主要潛在致因。此發現有助於理解氧化應激對基因的影響以及其在遺傳疾病和進化中的作用。
  • 科學家不講武德,讓60多歲的老同志延長端粒38%,逆轉衰老過程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卻表明,高壓氧療法可以抑制血細胞老化,逆轉衰老過程!可能大家對高壓氧療法較為陌生,這種新興療法將患者安置於高壓氧艙中吸收純氧,界時,患者的血氧含量將達到常壓吸氧的數倍乃至數十倍,以此治療某些急慢性缺氧性疾病。近些年來,高壓氧療法以其獨特療效展現出廣闊而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