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

2021-01-09 前瞻網
科學家藉機器學習發現「微生物衰老時鐘」 腸道細菌或揭示你的真實年齡
 Emma Chou • 2019-01-18 14:40:46 來源:前瞻網 E108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腸道中的數十億細菌可能有助於調節從消化食物的能力到免疫系統功能的各個方面。但科學家很少知道這個被稱為微生物組的系統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甚至是「正常」系統的變化。現在,研究全球數千人的腸道細菌的研究人員得出了一個結論:微生物組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精確生物鐘,能夠預測大多數人的年齡,誤差只有幾年。

為了發現微生物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何變化,位於馬裡蘭州羅克維爾人工智慧創業公司InSilico Medicine的長壽研究員Alex Zhavoronkov及其同事檢查了全球1165名健康人的3600多個腸道細菌樣本。在樣本中,約三分之一來自20至39歲的人,另外三分之一來自40至59歲的人,最後的三分之一來自60至90歲的人。

然後科學家們使用機器學習來分析數據。首先,他們訓練了電腦程式 - 一個深度學習算法,鬆散地模擬神經元如何在大腦中工作 – 基於90%樣本的95種不同種類細菌,這些細菌來自不同年齡層。然後,他們要求算法預測剩餘10%的人的年齡。他們發表在預印本伺服器bioRxiv上的研究表示,這個程序能夠準確預測某人的年齡,相差只有4年。在95種細菌中,39種被發現在預測年齡方面最重要。

Zhavoronkov和他的同事們發現,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一些微生物變得更加豐富,如Eubacterium hallii,被認為對腸道新陳代謝很重要。其他微生物則少了,如普通菌(Bacteroides vulgatus),它與潰瘍性結腸炎有關,潰瘍性結腸炎是消化道中的一種炎症。研究老齡化的哈佛大學生物學家Vadim Gladyshev說,飲食、睡眠習慣和身體活動的變化可能會導致細菌種類的這些變化。

Zhavoronkov說,這種「微生物衰老時鐘」可用作測試人體腸道衰老速度或快慢的基線,以及酒精、抗生素、益生菌或飲食等因素對壽命的影響。它還可以用來比較健康人和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比如老年痴呆症,看看他們的微生物組是否偏離常規。

如果這個想法被證實,它將與其他生物標記一起被科學家用來預測生物年齡,包括端粒的長度——與年齡有關的染色體尖端——以及一個人一生中DNA表達的變化。將新的衰老時鐘與其他時鐘相結合,可以更準確地描繪出一個人真正的生物年齡和健康狀況。它還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測試某些幹預措施(包括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法)是否對衰老過程產生任何影響。 「你不需要等到人死了才行長壽實驗。」Zhavoronkov說。

美國腸道計算機科學家、微生物組研究人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微生物組創新中心主任Robin Knight表示,通過腸道微生物組來預測一個人的年齡的想法「非常合理」,而且研究衰老的科學家對此非常感興趣」。他的團隊正在分析來自美國腸道項目(American Gut Project)的1.5萬個樣本,該項目是他創立的一項全球微生物學研究,目的是開發類似的年齡預測因子。

但他補充說,開發這種時鐘的挑戰之一是,世界各地人們的腸道中存在的細菌有著巨大差異。奈特說:「在明顯不同的人群中重複這類研究非常重要」,以確定不同人群中是否存在明顯的衰老跡象。

他說,人們還不知道微生物組的變化是否會導致人們衰老得更快,或者這些變化是否只是衰老的副作用。 InSilico Medicine正在建立幾個基於機器學習的衰老時鐘,可以與微生物組相結合。「年齡是各種疾病的重要參數。」Zhavoronkov說,「每一秒我們都在變老。」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自閉症與腸道細菌之間的潛在聯繫
    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正在揭示自閉症與腸道微生物組損傷之間的潛在聯繫。該研究揭示了一種機制,即腸道細菌數量的改變會導致微生物解毒和線粒體功能異常。腸道問題在自閉症兒童中很常見,最近的幾項研究(儘管規模不大)顯示,使用健康受試者的糞便移植可以改善兒童自閉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也許,微生物組研究人員在將他們的發現轉化為臨床療法時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障礙是腸道細菌種群因人而異、令人瞠目結舌的多樣性。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
    我們渴望長壽,但是對衰老又非常恐懼。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Immunity:腸道菌群竟會誘發機體衰老?
    2018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多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棲息於人類機體腸道中的不同細菌群落是如何對機體功能產生顯著影響的,包括機體免疫系統等;腸道菌群有時被稱為「共生菌」,其存在於所有生活在一定功能平衡下的動物機體中,當這種平衡被打破後就會誘發宿主機體出現共生失調(commensal dysbiosis)的表現,比如疾病或藥物,這常常與一系列疾病有關
  • 腸道微生物影響記憶?《自然》揭示菌群變化如何改變大腦
    ▎學術經緯/報導 我們每個人的體內和體表,生活著為數眾多的小夥伴: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這些微生物的細胞數量可能比你自身的細胞還要多。
  • 腸道微生物群與不健康衰老|微生物群|健康狀況|腸道菌群|虛弱者|...
    我們渴望長壽,但是對衰老又非常恐懼。研究發現長壽者和體弱者的微生物群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與年齡相關的微生物失調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全身炎症和過早死亡,但這些差異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或阻止了晚年的健康尚不清楚。腸道微生物群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變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於生理變化、年齡相關性炎症或免疫衰老、飲食、藥物或慢性健康狀況引起的。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表觀遺傳時鐘 有望揭示人類大腦衰老分子機制
    儘管機體生物鐘決定了我們的睡醒節律,但一個相對更新的概念—表觀遺傳時鐘或許能告訴我們,機體衰老的速度到底有多快,以及我們老年時患病的風險到底有多高。人類的衰老速度並不相同,有些人要比其他人更早出現與衰老相關的疾病和特徵,而更多地了解這種所謂的「生物學年齡」(biological age)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預防與衰老相關的疾病,比如痴呆症等。
  • 新研究揭示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據外媒報導,腸道微生物組變化可能導致許多負面健康後果,其中包括睡眠不佳,最近的研究發現它與腸道細菌群落的改變之間的聯繫。日本筑波大學的一項新研究正在進一步揭示這種聯繫,描述腸道微生物多樣性的大量減少如何導致小鼠的睡眠中斷。
  • 腸道微生物與腫瘤的關係,超出你的想像
    強大的腸道菌群已被成為公認的人體另一大「器官」,它的功能也被挖掘出來。 腸道菌群失調是如何導致腫瘤的? 如何調節腸道菌群,預防和治療腫瘤? 今天康小橙就來為大家揭示腸道菌群和腫瘤的那些事兒。
  • 2017年度巨獻:腸道微生物組重磅級研究TOP20解讀
    時光總是匆匆而逝,12月份即將結束,2017年也接近尾聲,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8年,2017年科學家們在腸道微生物組領域依然取得了許多重磅級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編對2017年腸道微生物組領域亮點研究進行盤點,分享給大家!與各位一起學習!
  • 腸道微生物對睡眠調節中的影響
    最近有人研究了腸道微生物群對睡眠的影響,這項研究由日本筑波大學研究人員進行,揭示了細菌怎麼改變腸道的環境和菌群,從而影響睡眠等行為。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柳澤正史教授說:「我們發現微生物的消耗消除了腸道中的血清素,我們知道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會影響睡眠-覺醒周期。」 「因此,通過改變飲食來改變腸道中的哪些微生物有可能幫助那些睡眠困難的人。」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先前工作的堅實基礎上,該工作建立了認知和大腦發育要素與腸道微生物健康和新陳代謝之間的緊密聯繫。該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
  • 腸道微生物在「作怪」
    許多口服藥物會被人體腸道微生物改變,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而個體對於口服藥物的治療反應也存在著巨大差異。這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群對於藥物反應差異性的影響,但其背後的作用機制一直不甚明確。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對微生物對藥物代謝的貢獻有一個整體的、更現實的看法。」研究小組使用這種方法來評估腸道菌群對市面上數百種常用藥物的影響。腸道是藥丸和液體藥物被人體吸收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員發現了57例腸道細菌可以改變現有的口服藥物。其中80%以前沒有報導過,這強調該方法揭示未知藥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潛力。
  • eLife:利用光遺傳學控制腸道細菌代謝,竟可延長宿主壽命
    已有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可以影響宿主生命的多個方面,包括衰老。鑑於人類腸道環境的複雜性和異質性,闡明特定微生物物種如何有助於長壽一直是一個挑戰。為了探索細菌產物對衰老過程的影響,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和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開發出一種利用光遺傳學(optogenetics)直接控制生活在秀麗隱杆線蟲腸道中的細菌的基因表達和代謝產物產生的方法。
  • 你需要給腸道細菌測 DNA 嗎?
    要知道你的身體並非僅屬於你,它是一個生態系統,除了人體細胞,還寄生著數以億計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尤以寄居在腸道的微生物居多。這些微生物對於我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況,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果能知道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微生物,並通過相應的食物或藥物來調理和控制它們,對於我們的健康也有著莫大的好處。
  • 陳根: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有什麼隱秘聯繫?
    文/陳根人體內的腸道菌群種類繁多,包括了至少100萬億個細菌,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分屬1000多個種。,還是腸道微生物與大腦之間的聯繫,都讓腸道微生物的研究成為醫學研究的一個日益重要的方向。根據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正在揭示自閉症與腸道微生物組損傷之間的潛在聯繫。該研究揭示了一種機制,即腸道細菌數量的改變會導致微生物解毒和線粒體功能異常。
  • 耶魯科學家揭示人類腸道菌群形成於子宮,並在分娩前就已開始受益
    近日,發表在《JCI Insight》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組形成的最早期,並且從那時起,它們就開始為身體提供各種益處。    但關於胎兒是否存在腸道微生物組是存在爭議的,並且子宮內是否存在微生物衍生的代謝產物也尚不清楚。這項新研究的目的是確定細菌DNA和微生物衍生的代謝產物是否可以在妊娠中期的人腸道樣本中檢測到。
  •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
    研究者們從腸道微生物方面找到了支持這一說法的新證據: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各種疾病的聯繫緊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操縱這些微生物群,來治療某些疾病。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天之內,飲食可以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特別是那些耐受膽汁的微生物,也會改變腸道細菌所表達的的基因類型。
  • 新證據將腸道細菌改變與自閉症聯繫起來
    該研究揭示了改變腸道細菌種群可導致異常的微生物排毒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的機制。該之間的連接 腸道細菌和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可說是微生物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領域之一。將他們的發現轉化為臨床療法所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微生物組研究人員,可能是腸道細菌種群的多樣性,其思維因人而異。簡而言之,雖然某些細菌物種通常被認為是「好」,而另一些細菌則被認為是「壞」,但微生物組療法並沒有一種千篇一律的解決方案。正是這種多樣性使得研究人員很難確切了解微生物組如何影響疾病。
  • 腸道微生物與癌症的關係,超出你想像
    強大的腸道菌群已被成為公認的人體「隱形器官」,它的功能也被挖掘出來。那麼腸道菌群和我們的健康有哪些關係?腸道菌群失調是如何引發癌症的?我們究竟該如何調節腸道菌群預防和治療癌症?全球腫瘤醫生網醫學部查閱了大量文獻,為大家揭示腸道菌群和癌症的那些事兒。
  • 人體腸道細菌的鞭毛竟然是抗病毒成分
    本周四發表於《科學》雜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要阻止人類腸道內某種致命病毒,關鍵在於人類腸道中的細菌——生活在人類胃腸道中數萬億難以察覺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