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拉威uPro獲《大眾科學》雜誌2009最佳新品獎
卡拉威uPro榮獲《大眾科學》雜誌「2009年度最佳新品獎」 旨在獎勵全新卡拉威uPro Go™高爾夫GPS設備 2009年12月3日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訊 - (商業新聞) - 卡拉威高爾夫公司(NYSE: ELY)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嫦娥四號科學家首獲世界航天最高獎
嫦娥四號科學家首獲世界航天最高獎近日,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五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
-
嫦娥四號科學家獲世界航天獎
吳偉仁、於登雲、孫澤洲等「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目前,「嫦娥四號」創造多個世界第一,是月表工作時間最長的人類探測器。
-
日就月將:又獲一國際性獎項,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獎牌連連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5日消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代表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出席了2019年12月5日-8日在日本東京舉辦的國際月球村研討會,期間獲得「月球村原則」框架下頒發的「2019年月球村原則-任務獎」。
-
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人類首次」字樣——記嫦娥四號探測器研發團隊
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 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
-
中國嫦娥四號探月團隊獲世界航天最高獎項
6月11日,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人類首次」字樣
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
-
嫦娥四號、黑洞照…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揭曉
17日中國科協在京舉辦了「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事件」評選結果,它們分別是: 1.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
-
平昌籍院士吳偉仁獲2019年度「錢學森傑出貢獻獎」
2020年9月18日,由中國航天基金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在福建福州隆重舉行開幕式上為獎勵對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特別頒發了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其中2個項目獲得航天重大項目獎,每個項目獎勵人民幣50萬元;10人獲得了錢學森傑出貢獻獎,每人獎勵20萬元人民幣;267人獲得航天貢獻獎,每人獎金5萬元。
-
中國航天科學家首獲國際宇航「諾貝爾獎」
近日,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究員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2020-10-15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作為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在2019年中國航天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中均位列榜首。此外,備受關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等新聞入選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箭60星』開啟『星鏈』星座組網」等新聞入選2019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2019十大科學傳播事件揭曉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入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邱晨輝)今天,由中國科協主辦的「典贊科普中國」活動在京舉辦,活動現場揭曉了2019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我國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航天發射」等事件入選。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寫下「人類首次」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遙遠的月球之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迎來新的夥伴。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寫下「人類首次」
來源:中新網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發射。遙遠的月球之上,嫦娥四號探測器即將迎來新的夥伴。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
剛剛獲得世界航天獎的三位中國科學家,畢業於哪些大學
6月11日,我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發布消息,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投票表決,我國「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吳偉仁、於登雲、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該獎項。近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嫦娥四號」更是表現出色,它不僅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還成功地完成了多項科研任務。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從事航天新聞出版工作30多年,長期研究航天發展歷史,多次參加飛彈、火箭、衛星研製發射的新聞報導,全程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飛船研製發射的採訪,策劃組織中國火箭發展歷程、載人航天工程和嫦娥工程的科普圖書編寫,擔任「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研究組組長,見諸書、報、刊近千萬字,寫作航天科普圖書近30部,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和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
航空航天、衛星發射......一批科學大咖要來諸暨了
從事航天新聞出版工作30多年,長期研究航天發展歷史,多次參加飛彈、火箭、衛星研製發射的新聞報導,全程參與載人航天工程神舟一號到神舟六號飛船研製發射的採訪,策劃組織中國火箭發展歷程、載人航天工程和嫦娥工程的科普圖書編寫,擔任「錢學森與中國航天」課題研究組組長,見諸書、報、刊近千萬字,寫作航天科普圖書近30部,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和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
全球航天任務扎堆!嫦娥四號率先著陸月背,日本:中國將領先世界
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裡,我國乃至世界航天都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據統計,去年全球一共進行了114次航天發射,這是近30年來航天發射次數首次破百,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並且根據各國公開的一部分2019計劃來看,這樣密集的發射在今年還將持續,各種重量級的宇航任務甚至有些扎堆。
-
山東大學張澄教授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近日在京舉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內科張澄教授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是山東省醫學界獲此獎項的第一位學者。張澄教授先後承擔國家863重大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Nat Med、Cell Metab、Nat Commun、J Am Coll Cardiol、Nat Rev Cardiol、PNAS等國際著名雜誌發表SCI收錄論文130餘篇,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