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今天上午,第五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200餘位頂尖科學家和青年創新人才通過線上、線下出席。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麥可·貝裡(Sir Michael V. Berry),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查爾斯·凱恩(Charles L. Kane),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獲本屆「復旦-中植科學獎」。
麥可·貝裡提出的「貝裡相位」是量子力學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促進了對拓撲物態的研究。查爾斯·凱恩提出了拓撲絕緣體的關鍵理論,促使拓撲絕緣體研究領域的誕生,並推動了該領域的蓬勃發展。薛其坤及其領銜團隊首次在實驗中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一研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電晶體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甚至可能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的進程。
「復旦-中植科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宣讀獲獎名單並致頒獎辭。麥可·貝裡與查爾斯·凱恩,線上出席頒獎典禮並發表獲獎感言;薛其坤出席頒獎典禮並作專題報告《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及體會》。
「復旦-中植科學獎」由復旦大學和中植企業集團於2015年合作設立,以表彰在數學、物理學和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原創性傑出貢獻的全球科學家。獎項每3年在這3個學科領域中輪流頒發。
在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專家盧春房,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蔡榮根,先後作題為《高速鐵路技術發展方向研究》和《廣義相對論,黑洞和引力波》的主題報告。
復旦科技創新論壇由復旦大學主辦,復旦大學高等學術研究院承辦,中植企業集團贊助。本屆論壇為期兩天,除主論壇之外,另設立物理科學、數學科學、人類表型組、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4個分論壇。
該論壇從2015年開始舉辦,旨在通過搭建全球視野下的交流與分享平臺,集聚科創領軍人才,把握當今世界最前沿的創新趨勢,激發社會大眾尤其是廣大青年才俊的創新熱情,為上海市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貢獻智慧。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