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群麻雀聚集中央大街,與野鴿群搶食來了?|原來,是「『八合一...

2020-12-05 哈爾濱新聞網

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有一大群野鴿子,成為老街上的著名一景。

坐飛機去倫敦餵鴿子?來中央大街效果一樣的丨心有閒情,家有「餘糧」速來

一夜收到500斤!中央大街的野鴿子有了「愛的大糧倉」丨一糧企要「包養」

2月中旬以來,中央大街與紅磚街交口處小廣場上,靠市民愛心餵養的200餘只野鴿忽然有了新鄰居——近百隻小麻雀

《動物志》中記載,鳥類大多都有「排斥異類」的本能。中央大街的野鴿卻不排除異己。近日,春光中的中央大街忽增一景:每天中午,野鴿群與麻雀群齊飛共舞、同時同刻共食鴿糧

3日,記者來到紅磚街上觀察鴿雀同食盛況。臨近中午,野鴿們從天而降如期飛至小廣場覓食,而新客麻雀們早就先鴿子們一步聚眾而來。麻雀們先是齊刷刷地棲息到紅磚街口一家飯店外的鐵藝房簷上,仿佛在等待鴿子飛臨。

12時許,野鴿群準時從遊客中心屋頂飛下降落到小廣場上覓食。麻雀們就像得到了指令,緊隨其後飛下房簷落到鴿群旁。麻雀體型小巧,乖乖地「依偎」在鴿群旁,也在鴿糧中尋找自己喜愛的美餐。

鴿子「咕嚕咕嚕」哼唱,麻雀「嘰嘰喳喳」歡叫,鴿群不但沒有扇動翅膀驅逐這些新來的「異類」,反視之為友,鴿雀共食鴿糧,互不幹擾。吃飽喝足,鴿子就在右側房頂上盤旋,麻雀就鴿子正對面的屋簷上漫步。鴿雀同食齊飛共舞相映成趣。

中央大街的鴿子為什麼如此寬宏大量?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王槐老師破解了其中的謎團。他說,無論從生理上還是習性上,鴿子與麻雀都沒有共處的共通點。但野鴿子有過穿行萬裡天穹的經歷,雖然體態上與家鴿並無差別,但胸懷與視野卻遠非家鴿所能及。可以說,野鴿有善待其他鳥類的生活本能。

在中央大街鴿子與麻雀和諧共處,還說明老街自然環境越來越吸引不同種族的鳥類梄息繁衍,更為重要的是,我市愛心人士提供的鴿糧品種豐富, 麻雀是雜食性鳥類、成年鴿子只吃植物性食物,兩種鳥類在食物上各取所需。鴿子吃苞米、綠豆等體積稍大些的植物種子,麻雀吃一些體積比較小的麻籽、小米等植物種子,所以能達到互不幹擾

據愛心餵鴿人單慶傑老人講,前些天,我市一家生產鴿糧的企業給野鴿群送來了新品種愛心鴿糧,鴿糧裡搭配了至少7種不同品類的優質植物種子,所以鴿子與麻雀可以「各取所需」。「送鴿糧的人說啥也不留姓名和電話,就說過兩天還會送」,單慶傑不停地念叨著感激的話。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 張鳴霄

編輯:曹宇恆

相關焦點

  • 百年老街野鴿群來了「新夥伴」
    近日,中央大街忽增一景:每天中午,野鴿群與麻雀群齊飛共舞、同時同刻共食鴿糧。2月中旬以來,中央大街與紅專街交口處小廣場上,靠市民愛心餵養的200餘只野鴿忽然有了新鄰居——近百隻小麻雀。3日,記者來到紅專街上觀察鴿雀同食盛況。臨近中午,「新客」麻雀們先鴿子們一步聚眾而來。麻雀們先是「齊刷刷」地棲息到紅專街口一家飯店外的鐵藝房簷上,仿佛在等待鴿子飛臨。12時許,野鴿群準時從遊客中心屋頂飛落到小廣場上覓食。麻雀們就像得到了指令,緊隨其後飛下房簷落到鴿群旁。
  • 老人中央大街餵鴿子,7年投入5萬多元退休金|市民...
    每天背40斤鴿糧來廣場愛心人士持續助力今年已經66歲的單慶傑是一位熱心人。7年前的一天,他偶然間在中央大街散步時看到一群鴿子在覓食,老人被這些鴿子吸引了,買來麵包撕碎投給鴿子。從那天起,單慶傑每天不來中央大街看看鴿子就覺得心裡少點啥,所以不論冬夏,他都來這裡守護、餵養鴿子,而且一來就是大半天。
  • 2021 附近最新大量 優質微信群 群聊碼大全 群號大全(來加入)
    附近小區業主群,附近的新小區裝修群,附近的群友大全,附近老鄉群大全,本地區微信群,本地區可以聊天的微信群,全國正品代購群,海淘群,購物群,拼多多群,互贊互粉群,大量優質微信群大全,微商可以打廣告的群,只要您加入我們會員,每天都是各種不同的微信群大全
  • 我多想聽到麻雀的叫聲
    ,抑或山西是產煤大省汙染嚴重,天氣總是灰濛濛的,太陽總是躲在雲層裡不肯輕易露面,這情景如果讓一位浪漫多情的詩人來寫的話,肯定會把太陽比作一位害羞的妙齡女子,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美。走在大街上,由於今天是正月初四,出門的人較少,街上比較冷清,只有飯店或者電線桿上挑著的幾個紅燈籠在提醒我這是過年。走著走著,眼前倏地飛過一兩個小黑點,隨即蹦蹦跳跳地在路邊的灌木叢和草坪裡吃著什麼,一開始沒看清,難道是小烏鴉?不可能,自打娘胎出來,我還沒見過真正的烏鴉,再說烏鴉也不可能這麼小。
  • 西安人身邊的小鳥——麻雀 寄人籬下的『嘉賓』
    此詩一出,唐人便給麻雀起了個雅號,名叫「嘉賓」。詩中頗有些調侃的味道,鴻鵠、鳳凰肯定不屑與麻雀為伍,所以麻雀雖為嘉賓,卻只能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命運多舛的小鳥    千百年來,麻雀的命運,一直被人類所操控。這些人類最熟悉的鳥兒,它們棲身房簷牆洞,和人朝夕相伴,但是人類對它們屠殺時絕不手軟。
  • 實用口語:動物成「群」 英文表達大不同
    一.flock:多指群居在一起的飛禽、家禽或畜群,尤指羊群。   eg:Flocks of sheep and goats are grazing on the slope.   成群的綿羊和山羊在山坡上吃草。   二.herd:指聚集在一起的牛、馬、豬等大型畜類、陸上和海洋裡的哺乳動物群或以陸棲、水棲的大鳥群。
  • 吃在動物園、住在公寓樓,一群「囂張」野鴿侵佔小區!
    鴿子曾是幫助人類 傳遞信息的好夥伴 更是和平的象徵 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南京萬科紅郡的業主們很是頭疼 小區內一棟公寓被野鴿佔領
  • 天空飄來一團「雲」?原是灰椋鳥聚集淮南
    為什麼會在城市行道樹上聚集?帶著這些疑問,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採訪了淮南師範學院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陳錦雲,他的研究方向為鳥類生態學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會員。經過陳錦雲確認,這種鳥叫灰椋(liáng)鳥。陳錦雲介紹,從大的範圍來看,這種現象並不是淮南所獨有,合肥、南京等地也有。
  • 老人馴服數百隻麻雀當寵物 馴服第一隻用時三年
    談起「馴麻雀」的經歷,楊大爺表示,純屬個人愛好的自然發展。原來,他從小就喜歡養鳥。「四五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玩鳥,沒上小學之前,我就已經開始琢磨著怎麼養鳥了。到現在,如果我養生鳥的話,十有八九是可以成活的。」據楊大爺介紹,所謂的生鳥就是剛從野外捉來的野鳥。下崗後,楊大爺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外,其他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在養鳥上面了。
  • 「群」字的英語辨析
    從數量上看,crowd表示的「群」一般大於group表示的「群」,但又小於host表示的「群」;從密度上看,crowd通常指「擁擠著的人群」。如:Hepushed his way through thecrowd.(他從人群中擠過去)。
  • 人與自然:美利堅覓食的鳥群(全文)
    人們知道到哪裡去尋找麻雀(sparrow)、畫眉(thrush)、刺歌雀(bobolink)、鳴鳥(warbler)和鶲(flycatcher)。可是到了冬天,這些居民的分布卻像印地安人一樣,稀稀拉拉,寥寥可數。人們發現各處都有一些,一小群一小群聚集著,但在廣袤的土地上,卻難得見到它們的蹤影。
  • 人與自然:美利堅覓食的鳥群(四)
    人們知道到哪裡去尋找麻雀(sparrow)、畫眉(thrush)、刺歌雀(bobolink)、鳴鳥(warbler)和鶲(flycatcher)。可是到了冬天,這些居民的分布卻像印地安人一樣,稀稀拉拉,寥寥可數。人們發現各處都有一些,一小群一小群聚集著,但在廣袤的土地上,卻難得見到它們的蹤影。
  • 霸主之爭,當抹香鯨群遭遇虎鯨群,是母愛偉大,還是虎牙鋒利?
    虎鯨獵殺鯊魚那麼作為體長18米,體重50噸,以大王烏賊為食的最大齒鯨——抹香鯨。是否有漠視虎鯨的實力呢?虎鯨抹香鯨體型對比2017年3月23日,在斯裡蘭卡西海域,國外攝影師見到了抹香鯨群遭遇虎鯨群的情景。
  • 果殼病人 | 加群,搶號,辭職——我只是想打HPV疫苗啊
    坐到終點站下車,又步行了十幾分鐘,七拐八拐之後我終於找到了那家社區醫院。是一棟水泥矮樓,被濃密樹蔭包圍著,進出的只有一些拿藥的老人。我推門進入免疫接種門診的診室,說明來意。對方問了年齡,掏出手機讓我掃碼進入一個微信群,裡面已經有了幾百人,都在排隊打疫苗。她讓我把暱稱改成了「姓名+日期」的格式,便宣布預約完成。
  • 家庭群名稱全國統一?你的微信裡肯定有!
    你家是不是也有一個群是這個名字?這個群名在微信群界的地位實在太高了!來看看你家有沒有命中?類似的還有「快樂一家人」、「一家親」、「我愛我家」、「We are 伐木嘞」……總之就是幸福又快樂。2「X氏家族」3「X口之家」系列有些小夥伴的家族群名,是根據群裡的人數來取名字的~比如,家族群裡只有自己和爸媽三個人,群名就叫「吉祥三寶」。結婚後,多了一口人,於是群名變成了「四喜丸子」。
  • 粒子群算法粗解——如何形象理解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優化算法,也叫作鳥群算法,英文簡稱PSO算法。現在假設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空間內,有一定數量的鳥群,在這個空間中的某個位置存放了食物,但是鳥群中的鳥不知道什麼位置存放了食物,僅知道其當前位置與食物的距離,問題就是我們的鳥群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到食物的位置。
  • 鱷魚竟爬到陸地上搶獅群獵物,真的不怕死嗎?還是有絕招?
    鱷魚竟爬到陸地上搶獅群獵物,真的不怕死嗎?還是有絕招?鱷魚憑藉著死亡翻滾這個絕技,在自然界中也是小有名氣,不少前來河邊喝水的動物都曾被獵殺,可是鱷魚也不能老是等待著獵物自己送上門。鱷魚絲毫沒有理會獅子,將爪子伸向獵物,此時的獅子直接抬手就是一巴掌,但是鱷魚還是不管不顧的吃食,看來它是太餓了,旁邊的獅子也是不樂意了,衝這鱷魚就揮起了小拳拳。鱷魚無奈地張開了血盆大口,不就是吃你點東西嗎,此時的獅子被嚇得不敢動,要知道鱷魚的實力可是相當強勁的,獅子幾乎沒有戰勝鱷魚的時候,這不一條鱷魚正在岸邊玩耍。
  • 歸來吧,麻雀
    記得十來天前,還沒長出羽毛的雛雀,一隻只從窩巢裡探出頭來,望著五彩繽紛的世界,亮亮的小眼裡充滿了好奇。可是,沒過幾天,那些可愛的雛雀都死了,死得那麼突然,那麼匪夷所思。大明的父親說,一定是麻雀給它們的兒女餵食了帶有農藥的蟲子,中了毒。  雛雀們死了,它們的父母也不想再留在這片傷心之地。它們飛到哪裡去了呢?大明十分失落。
  • 她養了群麻雀當寵物 小傢伙們一天要吃一斤米(圖)
    >   上圖:麻雀們等著餵食走近一看,前面的那棵樹上有上百隻麻雀不停地在樹梢間跳躍、歡呼。天氣這麼冷,怎麼會有這麼多麻雀呢?在附近開店的商販告訴記者,原來這些麻雀是他的鄰居趙阿姨養的寵物。  在一家專賣電視器材的門面裡,記者找到了趙阿姨。
  • 玉米地來了一群麻雀 居民:寧願被吃光也要保護它們
    昨日,南濱路,密密麻麻的麻雀在空中飛舞首席記者 鍾志兵 攝 近半個月來,一大群麻雀在南濱路江邊的玉米地裡追逐嬉戲。玉米地主人寧願讓麻雀吃光玉米,也要保護它們的安全。昨日上午10點過,記者來到南濱路長江複線橋往巴濱路方向沿線,只見江邊玉米地上空密密麻麻的全是麻雀,黑壓壓的一片。玉米地主人陳國珍說,她每天都要來看看這片玉米地,「月初我看到有幾隻麻雀在附近覓食,後來越來越多,變成了一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