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與紅專街交口的小廣場,人們每天都會看到數百隻鴿子在這裡嬉戲、覓食,旁邊總有一位守護鴿群並投糧給它們的老人。這位長者就是已經在此連續義務看護、餵養鴿子7年之久、並已花掉5萬多元退休金的單慶傑老人。
每天背40斤鴿糧來廣場愛心人士持續助力
今年已經66歲的單慶傑是一位熱心人。7年前的一天,他偶然間在中央大街散步時看到一群鴿子在覓食,老人被這些鴿子吸引了,買來麵包撕碎投給鴿子。從那天起,單慶傑每天不來中央大街看看鴿子就覺得心裡少點啥,所以不論冬夏,他都來這裡守護、餵養鴿子,而且一來就是大半天。
單慶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每月他都從2700多元退休金中拿出數百元買鴿糧。春夏秋3季一般情況下他並不太操心,因為有許多遊客投食餵鴿子,老人花銷並不太大。關鍵是冬天,來這裡餵鴿子的人少了,他買的糧食就該派上用場了。一隻鴿子每天約吃一兩糧食,為籌集鴿糧,他起初還在現場賣過3元一小袋的鴿糧,專供有體驗餵鴿子樂趣的遊客。
疫情期間,中央大街行人稀少,餵鴿子的只有單慶傑一人。他當時向自家所在社區主任請示,被特許每天都可出門,因為中央大街的鴿子們每天都在等他。他每天都要扛約40斤的苞米到紅專街與中央大街交口:每隻鴿子平均每天要吃一兩糧食,沒有別人喂,他必須帶足400隻鴿子一天的口糧。
得知單慶傑多年義務餵鴿,一些愛心人士也主動送來鴿糧。其中有一位愛心人士龐春苗還組織了一個20多人的愛心團隊,已連續3年每年入冬前都送來五六百斤糧食。幾天前她又拉來600多斤苞米。「單大叔長年堅持守護餵養鴿子,真了不起。我們幫他買點鴿糧也是獻點愛心。如果不夠,給我打電話,我們再送」。龐春梅對記者說。
「大家都出援手,今年冬季鴿子的過冬糧食又籌集的差不多了。」單慶傑非常高興。
夏天給鴿子洗澡,冬季帶鴿子散步
「這些鴿子最早都在防洪紀念塔附近,後來史達林公園開始清理防洪紀念塔周邊環境,把鴿子窩也搬走了。鴿子群就搬家到這裡了。鴿子喜歡有各種造型的老建築,因為他們可以在建築造型上絮窩休息。」單慶傑對鴿子的習性已經非常了解。
據了解,老街鴿群最初只有100多隻,在單慶傑和愛心人士的呵護下逐漸增多,如今已有400餘只。
單慶傑介紹說,附近的一些愛心商家也經常拿來一些蛋糕坯子等食物來給它們改善夥食,小傢伙們非常愛吃。也有人買來花生米餵鴿子,但是需要提醒大家「得壓碎了再喂,否則容易把鴿子噎死。」
除了買糧食外,單慶傑老人還常買一些土黴素等藥片,磨碎後給一些患病的鴿子餵下去消炎;夏天天氣太熱時他還買來消炎粉,泡在水裡給鴿子們洗澡。日久天長,鴿子們與單慶傑非常熟悉也很友好,都聽他指揮。冬季初雪的早晨,單慶傑會帶領他的鴿子群在中央大街上散步,行人逐漸增多時,他又把鴿子們領回紅專街小廣場。
守護鴿子7年精神愉悅,很少患病
「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既然已經選擇了要餵養這些鴿子,我就要竭盡全力,更何況我身後還有許多像龐春苗這樣的愛心人士支持我。自從我餵鴿子以來身體越來越好,7年來無論冬夏幾乎沒有感冒過,血壓也正常。」
單慶傑還向記者介紹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愛心人士。這位女士前不久在馬路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鴿子。她就把鴿子帶回家精心調養了一個多月,待鴿子傷愈後,她把鴿子帶回了中央大街,交給單慶傑,讓這隻傷愈的鴿子回歸大部隊。
談到未來打算,單慶傑說,「我要繼續照顧好這些鴿子,它們都很有靈性,也不欺負來覓食的麻雀,每天來這裡和鴿子們在一起,我很快樂。」
如今來中央大街看鴿子、餵鴿子儼然已經成為許多冰城市民和外地遊客的一種時尚和一種享受,單慶傑和他的鴿群已經成為百年老街的一道靚麗風景。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黃晏君
編輯:劉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