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0公斤口糧!老人中央大街餵鴿子,7年投入5萬多元退休金|市民...

2021-01-09 哈爾濱新聞網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與紅專街交口的小廣場,人們每天都會看到數百隻鴿子在這裡嬉戲、覓食,旁邊總有一位守護鴿群並投糧給它們的老人。這位長者就是已經在此連續義務看護、餵養鴿子7年之久、並已花掉5萬多元退休金的單慶傑老人。

每天背40斤鴿糧來廣場愛心人士持續助力

今年已經66歲的單慶傑是一位熱心人。7年前的一天,他偶然間在中央大街散步時看到一群鴿子在覓食,老人被這些鴿子吸引了,買來麵包撕碎投給鴿子。從那天起,單慶傑每天不來中央大街看看鴿子就覺得心裡少點啥,所以不論冬夏,他都來這裡守護、餵養鴿子,而且一來就是大半天。

單慶傑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每月他都從2700多元退休金中拿出數百元買鴿糧。春夏秋3季一般情況下他並不太操心,因為有許多遊客投食餵鴿子,老人花銷並不太大。關鍵是冬天,來這裡餵鴿子的人少了,他買的糧食就該派上用場了。一隻鴿子每天約吃一兩糧食,為籌集鴿糧,他起初還在現場賣過3元一小袋的鴿糧,專供有體驗餵鴿子樂趣的遊客。

疫情期間,中央大街行人稀少,餵鴿子的只有單慶傑一人。他當時向自家所在社區主任請示,被特許每天都可出門,因為中央大街的鴿子們每天都在等他。他每天都要扛約40斤的苞米到紅專街與中央大街交口:每隻鴿子平均每天要吃一兩糧食,沒有別人喂,他必須帶足400隻鴿子一天的口糧。

得知單慶傑多年義務餵鴿,一些愛心人士也主動送來鴿糧。其中有一位愛心人士龐春苗還組織了一個20多人的愛心團隊,已連續3年每年入冬前都送來五六百斤糧食。幾天前她又拉來600多斤苞米。「單大叔長年堅持守護餵養鴿子,真了不起。我們幫他買點鴿糧也是獻點愛心。如果不夠,給我打電話,我們再送」。龐春梅對記者說。

「大家都出援手,今年冬季鴿子的過冬糧食又籌集的差不多了。」單慶傑非常高興。

夏天給鴿子洗澡,冬季帶鴿子散步

「這些鴿子最早都在防洪紀念塔附近,後來史達林公園開始清理防洪紀念塔周邊環境,把鴿子窩也搬走了。鴿子群就搬家到這裡了。鴿子喜歡有各種造型的老建築,因為他們可以在建築造型上絮窩休息。」單慶傑對鴿子的習性已經非常了解。

據了解,老街鴿群最初只有100多隻,在單慶傑和愛心人士的呵護下逐漸增多,如今已有400餘只。

單慶傑介紹說,附近的一些愛心商家也經常拿來一些蛋糕坯子等食物來給它們改善夥食,小傢伙們非常愛吃。也有人買來花生米餵鴿子,但是需要提醒大家「得壓碎了再喂,否則容易把鴿子噎死。」

除了買糧食外,單慶傑老人還常買一些土黴素等藥片,磨碎後給一些患病的鴿子餵下去消炎;夏天天氣太熱時他還買來消炎粉,泡在水裡給鴿子們洗澡。日久天長,鴿子們與單慶傑非常熟悉也很友好,都聽他指揮。冬季初雪的早晨,單慶傑會帶領他的鴿子群在中央大街上散步,行人逐漸增多時,他又把鴿子們領回紅專街小廣場。

守護鴿子7年精神愉悅,很少患病

「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既然已經選擇了要餵養這些鴿子,我就要竭盡全力,更何況我身後還有許多像龐春苗這樣的愛心人士支持我。自從我餵鴿子以來身體越來越好,7年來無論冬夏幾乎沒有感冒過,血壓也正常。」

單慶傑還向記者介紹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愛心人士。這位女士前不久在馬路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鴿子。她就把鴿子帶回家精心調養了一個多月,待鴿子傷愈後,她把鴿子帶回了中央大街,交給單慶傑,讓這隻傷愈的鴿子回歸大部隊。

談到未來打算,單慶傑說,「我要繼續照顧好這些鴿子,它們都很有靈性,也不欺負來覓食的麻雀,每天來這裡和鴿子們在一起,我很快樂。」

如今來中央大街看鴿子、餵鴿子儼然已經成為許多冰城市民和外地遊客的一種時尚和一種享受,單慶傑和他的鴿群已經成為百年老街的一道靚麗風景。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黃晏君

編輯:劉鋮

相關焦點

  • 大群麻雀聚集中央大街,與野鴿群搶食來了?|原來,是「『八合一...
    百年老街中央大街,有一大群野鴿子,成為老街上的著名一景。坐飛機去倫敦餵鴿子?來中央大街效果一樣的丨心有閒情,家有「餘糧」速來一夜收到500斤!中央大街的野鴿子有了「愛的大糧倉」丨一糧企要「包養」2月中旬以來,中央大街與紅磚街交口處小廣場上,靠市民愛心餵養的200餘只野鴿忽然有了新鄰居——近百隻小麻雀。《動物志》中記載,鳥類大多都有「排斥異類」的本能。中央大街的野鴿卻不排除異己。
  • 鄭州一小區不知從哪飛來的鴿子不走了 每天等上下班居民投餵
    十年前,鄭州一小區門口來了一群鴿子。周邊越來越多的居民不但沒有趕走它們,反而經常餵它們小米、饅頭等。有鴿子生病了,還有居民抱回家給它們包紮,等傷養好了再放飛。  十年後的今天,這群鴿子已由一二十隻變為五六十隻。每天,它們都定時定點飛到小區門口,等著小區業主和一位美女車長來投喂。
  • 70多隻動物沒過冬口糧 六安一私人動物園難以為繼
    每天吃得少些,儘量多添加些素菜。  新年剛到,對於六安市人民公園動物園的老園長羅樹棠來說,卻是沒法輕鬆。溫度越來越低,70多隻動物過冬的口糧還沒有著落,儘管羅樹棠夫妻將自己的退休工資也貼補進去,這個私人承辦的動物園還是面臨著窘境。  元旦假期  羅樹棠是六安市區人民公園動物園的老園長,今年已經78歲了。
  • 三位老人合辦「鳥兒食堂」 餵鳥10年風雨無阻(圖)
    有這樣3位老人,他們被周圍人親切地稱為「鳥奶奶」、「鳥爺爺」,這是因為3位老人堅持每天清晨在公園裡餵鳥。10年來,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都沒有阻擋住他們前去革命公園裡餵養鳥兒的腳步。  一聲令下上百隻鳥兒飛來吃食  為了見到這三位老人,記者4天前匆匆趕到革命公園,一打聽才知道,3位老人每天一大早來給鳥兒餵食,而當時已近中午,老人們早已經「收工」了。次日,記者清晨7點多又來到公園,不料「鳥奶奶」、「鳥爺爺」們來得更早,還是未能見到他們。
  • 蟒蛇與老人同住7年:知恩圖報 會給主人按摩
    現年68歲的海口市民施繼民,7年前從小區門口賣魚小販手中拯救一條即將被丟棄的小蟒蛇,收養在家。如今,這條小蟒蛇長成為一個長3.7米、重60公斤的「大塊頭」。而施繼民與小蟒蛇之間情如「親人」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8年間,老人與蟒蛇同吃住,蟒蛇因從小飼養,顯得十分溫順。
  • 市民餵養7.5公斤重蘇卡達烏龜 每天中午齊散步
    「『小四』下月就滿三歲了,體重現已達7.5公斤。上個月測量時,身長已有35釐米。」雷女士說,「小四」的殼呈黃褐色,稜角分明,看起來威武、神氣。  謝先生介紹,3年前,他的朋友從廣州一個花鳥市場買下這隻龜送給他。當時它只有六七釐米長,就相當於它現在身上的一片背甲。如今,這隻龜和他的母親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只要天氣好,都會出來散步一個多小時。
  • 我國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達到5級養老沒壓力,你合格了嗎
    從前老人們都希望養兒防老,辛苦養育孩子就希望在自己年邁的時候孩子們能給自己盡孝。不過當代的老年人思想不一樣了,他們體諒孩子們的生活壓力大,更願意自己照顧自己。不過老人沒收入,除了之前的積蓄就只能靠退休金生活,那麼我國老人的退休金都是多少呢?
  • 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原標題:哈爾濱市民馬路中央撿到「發呆小鳥」 專家:名為珠頸斑鳩   「我撿到一隻鴿子大小的鳥,可它食慾不太好,看樣子呆呆的。」11日,哈爾濱市民劉先生給本報打來電話說,這種鳥在北方很少見,希望能找專家鑑定一下它的品種,讓小傢伙得到恰當的照顧。
  • 「世界冰王」走秀中央大街
    昨14時許,中央大街沸騰了,60歲的世界冰王金松浩身穿背心短褲現身,從道裏區西十六道街出發,跟隨巡遊隊伍沿中央大街走了一個來回,驚呆了沿途所有市民和國內外遊客。「世界冰王」金松浩  零下20℃ 光胳膊腿閒逛老街  「接近-20℃!光胳膊腿出來的!我們穿羽絨服還嫌冷呢!」「太嚇人了!
  • 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養老沒壓力,3級過得很滋潤
    前幾日「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引發了一眾熱議。該表共有十個等級,五級的年收入差不多可以跟一個年輕人的年收入持平。退休金也叫基本養老金,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退休金是由單位提供,而養老金是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繳,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基本生活。達到5級,輕鬆養老不是問題。
  • 退休金能夠領7千元的是什麼人群,7千退休金能過什麼樣的生活
    另外退休金和養老金不是同一個概念,退休金一般有國企,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軍隊幹部才享有,比如正規國企,菸草,水電,通信證券等機關事業單位,而普通的在職職工在達到退休年齡後領取的是養老金。能夠領到7前多的退休人員,他們在退休前在重要的崗位為國家做出較大的貢獻,在他們工作的年紀時付出,學習,拼搏要比其他人多很多,所以按照多勞多得,退休後享受高額退休金也是應該的。
  • 徐州市民餵養鱷魚龜 20年重達10公斤(組圖)
    專題:圖片頻道    2008年7月31日,江蘇徐州,市民餵養了20多年重達10公斤的鱷魚龜。( 圖片來源:CFP )    2008年7月31日,江蘇徐州,市民餵養了20多年重達10公斤的鱷魚龜。( 圖片來源:CFP )    2008年7月31日,一生意人要出5000元人民幣,收購江蘇徐州市民餵養了20多年重達10公斤的鱷魚龜。
  • 國內「退休金10級表」出爐,你在哪級?如何準備你的退休金?
    最近一張「退休金10級表」剛一出爐就引發熱議,人們紛紛對照看看自己處在哪一級?是否有養老壓力?原因在於有機構對國內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做了調查,並將退休金劃分為10個等級。並得出結論:那些退休後年退休金在30萬以上的, 4級以上的養老老人,養老基本上沒什麼壓力;而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退休金4~8這幾個等級,也就是3萬元到30萬元的年度退休金收入,雖然有壓力但在正常情況下,養老還是綽綽有餘;只有那些在8級以下退休金的退休人員,也就是說年度退休金在3萬元以下的,養老的壓力則比較大。
  • 別等賺多了錢再理財 利用複利25年攢夠100萬
    李海燕建議,小李如果未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困擾,或是臨近孩子需繳納大筆學費,又或者步入退休可退休金遠低於工資獎金,而帳戶中沒有足夠的儲蓄的時候,再埋怨自己沒有早些規劃就晚了。李海燕建議,小李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做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李海燕認為,小李可保留一定比例的流動資金作為應急準備金,大概保留比例在月入20%左右,也就是400元即可。用這部分資金購買隨時可用於支取的貨幣基金。
  • 國內老人「退休金10級表」出爐,4級以上養老沒壓力,你在哪一級
    國內老人"退休金10級表"出爐,4級以上養老無壓力,你在哪一級呢?有機構曾對國內退休老人的養老金做了調查,並將其劃分為10個等級。對照表格可以看出,部分老人退休後依舊有30萬以上的,也就是位於4級以上的,即便退休,養老也是基本沒什麼壓力的。
  • 浙大教授撿垃圾養蟲年入百萬 網友:多讀書果然賺錢
    秘密就藏在農場中央鳥兒扎堆的溫室大棚裡。剛巧,一位騎三輪車的大伯進了農場,扯著嗓子喊道:「喂,收垃圾嘍!」張志劍趕緊跑來幫忙,把裝垃圾的小車推進西面第一間大棚裡。大伯是附近村裡保潔員,車上裝的是昨晚左鄰右舍家倒的餐廚垃圾。村民們會自覺把餐廚垃圾分類到位,由大伯每天拉到農場傾倒。大棚一共13個,這裡就是用來處理垃圾的地方。
  • 29公斤的貨按50公斤算 快遞物流稱重差忒多
    一個毛重29公斤的箱子,竟然被某家物流公司的收件員「一比劃」,就按50公斤的重量收取了物流費。近日,北京市民葛女士經歷了一番折騰,才拿回了家人多付的物流費。莫名多出21公斤前幾天,市民葛女士想將家中一臺沒有拆封的淨化器寄回老家。經過反覆比對,她選擇了一家非常知名的物流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工作人員上門時,只有家中老人在家。葛女士回家之後,老人感嘆,一臺總價1000多元的機器,從北京城區寄到河南鄭州的費用居然高達260多元。怎麼可能?
  • 外媒記者漫步哈爾濱中央大街 「醉」美「東方莫斯科」
    杜拜中阿衛視新聞中心記者康恩中在哈爾濱中央大街邊吃馬迭爾冰棍邊說。1月6日,參加2020「感知冰城」外媒聚焦哈爾濱大型採訪活動的外媒記者們來到了哈爾濱中央大街,跟著工作人員細數這條「百年老街」的歷史故事。
  • 每天5公裡,脂肪肝都好了
    最近幾天,泰安的一支「陽光暴走隊」火了起來,參加暴走的市民多達500人,每天固定暴走市民有300多人。大家排隊前行,扛著隊旗,背著音箱,踏著動感DJ音樂的節奏甩腿擺臂,大步流星地行走在城市的夜裡。  不到一小時,暴走五公裡  晚上7點20分,300多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再次準時從泰安溫州步行街西首出發,一路向南走上了靈山大街。隊首成員扛著「陽光暴走隊」大旗,護隊成員身上挎著小音箱。300多人分成兩組,兩人一排,踏著動感DJ音樂的節奏甩腿擺臂,大步流星地行走在城市的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