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是中國人,卻在中國生活了一輩子;你可以說她沒有一顆「愛國心」,可她愛的是全世界。
寒春,一個美國人最痛恨的女人,她是50年代出逃到中國的美國科學家,在她取這樣一個不太尋常的中文名前,人們只知道她的美國名字瓊·辛頓。
寒春之所以被人廣為稱讚,主要原因是:她來中國前是美國核物理學家,是首批參與美國「曼哈頓計劃」的極少數女科學家之一。然而,當他來到中國之後,她卻幹著與在美國截然不同的工作,跑到延安養奶牛,一養就是62年。
瓊·辛頓,1921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是威斯康辛大學的物理學碩士,畢業後曾擔任諾貝爾獎得主費米的助手,參與美國二戰時期的核武器機密研究「曼哈頓」計劃。在上個世紀40年代,她在美國最強盛之時離開,來到了當時贏弱不堪、物質匱乏到一窮二白的中國。
1948年,瓊·辛頓抵達中國,宋慶齡親自接見了她。北平解放後,她到了未婚夫陽早所在的延安。延安的生活,苦到她難以想像,可她在茫茫的風沙黃土裡,看到了中國人的精神,陽早負責管理延安的三十多頭奶牛,這些奶牛是當時僅有的營養供給源。她自然就成了陽早的助手,並起了個中文名:寒春。
他們先是到陝北與內蒙古交界的牧場,幫助當地改良當地牛羊。1953年,美國《真相》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文中把寒春描繪成逃跑的核原子間諜,她成了美國人眼中的叛徒,她在美國的家人也全部被牽連上了政府的黑名單。但她依然選擇留了下來。
從小接受的都是核物理知識,當瓊·辛頓看著那些奶牛時有些手足無措,自己也無法與部隊人交流。但這難不倒瓊·辛頓,中文水平不達標,那就好好學習,不知道奶牛的生活習慣和脾性,她便請教當地的老農和畜牧業的相關人員。
上世紀80年代,牛奶緊缺。有人就說,每次清洗擠奶設備管道的水中也有奶,可以將這些水摻入奶中增加分量。陽早寒春堅決反對:作假是可恥的!
寒春和陽早在中國一待就是幾十年。60多年來,寒春一直都在研究奶牛,立志讓中國最貧窮的人喝上最新鮮的牛奶,將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的奶牛事業,成為了中國著名的奶牛專家。他們飼養的奶牛以優質、純淨、高產、低耗聞名全國,牛場為三元乳製品廠提供牛奶。
2004年,寒春獲得中國「綠卡」,成為在大陸第一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2010年6月8日,寒春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89歲。
對於寒春來說,她的前半生衣食無憂、悠閒奢華,但是她卻覺得不開心,直到她為了自己的信仰來到延安,她才明白自己人生的價值,並為此而奮鬥終生。春寒春意暖,向陽花木早,斯人已去,芳香如故,致敬!春寒,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