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是一種表觀遺傳現象,在人類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暨南大學理工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的Junsheng Liu、Jun Liu、Xichun Peng*等人研究了黃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改善大鼠模型骨質疏鬆症的表觀遺傳機制。
結果表明,APS能顯著改變結腸上皮細胞DNA甲基化組。基於差異性甲基化位點(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sites,DMSs)的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顯示,APS引起與鈣穩態、破骨細胞/成骨細胞平衡、Wnt信號和激素相關過程有關的基因啟動子DNA甲基化改變。進一步分析表明,APS誘導的結腸上皮細胞基因甲基化改變及其對糖尿病、病毒感染和傷口癒合的影響具有高度一致性(相關研究已有報導)。此外,研究者還提出了APS在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生殖問題和嗅覺障礙中的新功能和相關機制。本研究中,作者提供了APS改善骨質疏鬆症的表觀遺傳機制。更重要的是,提出並證明了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通過研究非焦點部位的DNA甲基化變化來探索生物活性多糖的有益作用。作者認為這種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和經濟性,可以通過單一實驗探索功能性大分子的可能有益或治療作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通信作者簡介
彭喜春 教 授
彭喜春,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於與食物營養組分與腸道健康方面的研究,具體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植物功能性多糖對慢病的作用;2)藥食兩用食物的功效機制;3)益生菌或腸道菌群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4 )功能性食品的開發。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省部級項目和市局級項目多項,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30餘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30餘篇,其中1區和2區論文20餘篇;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 Function、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等多個食品科學領域高水平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的審稿人。
該文章《Reprogrammed Epigenetic Landscape-Prophesied Functions of Bioactive Polysaccharides in Alleviating Diseases: A Pilot Study of DNA Methylome Remodeling in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Improved Osteoporosis in a Rat Model》在線發表於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翻譯/編輯:袁藝;責編:張睿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