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來或北往,我終為客,客途他鄉聞鄉音

2021-01-20 香山文藝

客 途文/左黎曉

十七歲那年的冬天,嶺南氣候與往常一樣溫和。我結束工廠兩班倒的混沌打工生活,收拾行囊,準備返鄉繼續學業。

我的同學張東生發來郵件,告訴我他已向學校詢問清楚:我的學籍可以保留,我有機會回校參加第二年的對口升學考試。這是我的最後一棵稻草。此前,我已將自己放棄,成為嶺南的一具行屍走肉,在工廠車間與出租屋內飄蕩。我不斷地更換手機號,切斷了與所有人的聯繫。若不是偶然地去網吧登錄電子郵箱,我將錯過同學的郵件,或將失去最後的接受教育的機會。

我背著沉甸甸的雙肩包,拉著一個大行李箱,灰頭土臉地登上大巴車。車的起點是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終點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我將在泌陽縣轉車,沿著官道一路向西進入南陽盆地,回鄉並見我的奶奶。奶奶一定很思念我,就像我思念她一樣。奶奶曾眉頭緊皺地說:「娃兒,你不上學,我真不知道你以後該咋辦?」我要回去讀書了,奶奶應該不必再為我擔心。

大巴車滿載了在外打工的人向北行駛。沿路的綠樹往車後倒退,一兩彎明亮的湖水閃著人眼。車停了下來,這是離開廣東的最後一地:韶關。

車停在了一個飯店前,透過車窗與綠意,紅底白字的大招牌醒目之極,上書:南陽飯店。南陽?這不正是我家鄉。看著招牌,我的心中泛起暖意。下車少作休整,老鄉們陸續上了車。跟著上車的,還有一位著西裝的中年男子,他的腰上別著一個小小的喇叭。我以為他是某個導遊拉攏生意,可這滿車風塵僕僕返鄉之人,誰像是要去旅遊?我又看到他手中攜有一沓報紙。哦,原來是賣報的。

他開始借著喇叭推銷報紙。他的普通話極不標準,濃厚鄉音中,我準確聽出他來自豫西南。雖然廣東遍布家鄉人,但聽到鄉音,我仍覺親切。他開始介紹他的報紙,大聲說著重磅新聞:河南幫對戰四川幫,誰輸誰贏?這裡聚集了一批批打工人,多來自欠發達的人口大省。

老攜幼、舊帶新,謀生之餘一些好事者拉幫結派、聚眾鬥毆,或斷人手足或白刀進紅刀出,在底層生活中找尋卑鄙的存在感及自信心。我並不驚奇,全車的人也不驚奇。這些新聞在工廠中我早已聽慣,或由車間主任訓導,或由親歷者講述。我全沒當回事,只在這位中年男子的鄉音中辨別故鄉。

他開始散發報紙,說是散發實為硬甩。一張張報紙呼拉拉甩在老鄉的腿上肩上甚至頭上。他說一張報紙兩元錢,人人都要買;不為別的,為了給家鄉幫派鼓勁兒也得買。這讓我心中一皺,他的鄉音也開始陌生。

他快來到了我跟前,我能仔細地看他了。西裝雖有模有樣,但質地並不好;腳上雖有皮鞋,業已蒙上風塵。不知道南來北往每日有多少輛大巴車經停此處,又有多少人被他強賣報紙。他的報紙扔到了我腿上,我打開來。這是一份無刊號的小報,頭版上印有兩幫對陣的大字,散發著油墨。所有人都人手一份了,他開始收錢。他音量提高很多,說著誰若是不交錢,今日就別想離開飯店,別想離開廣東。

我向前看著,是一個個後腦勺,有白的灰的青的;我扭頭往後看,是風塵裹皺紋的苦臉和如我一般稚拙的澀臉。無人反對,都向中年遞去兩元錢。他鄉生活已經夠累,可千萬別再惹出事端,讓這滿身風塵再添狼狽。我也遞出兩元錢,看向中年男子的臉。那臉上亦有皺紋,皺紋中也布有風塵。不知他這一張張紙幣,是供養了家中老母,還是子孫?

其實在此之前,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那日下了班,天色已暗,我在工廠附近的步行街遊蕩。有人在耍猴,一群人圍了上去。小猴拿假刀,大猴拿長矛,開始比武。猴主人吆喝觀眾,鄉音中我雖分辨不出他來自哪個方位,但我肯定是家鄉某地。

人快圍圓了,我停止飄遊站在外圍,遠遠地看那些猴子戲耍。不想才剛站定,一個人在昏暗中拿拳頭抵錘我的肩和胸口,嘴裡依舊鄉音濃厚,說:「掏錢!掏錢!」我嚇了一跳,猜測他與耍猴人是一起的。我被他推搡著向後退了幾步,漲紅了臉看他。他似乎也看到了我的窘態,轉向又去推搡別人。我紅著臉離開了,也許怪自己不該去湊熱鬧,也許為在他鄉遇到這般老鄉而愧羞。

車子發動了,中年男子下了車。嶺南風物在車窗外流動,我的心中漸漸現出故鄉。南來或北往,我終為客子,茫茫蒼蒼倉倉惶惶,俱無方向。或許,那一纖稻草,將是我最後的明路與歸處。拼死,我也要將它拽上。

相關焦點

  • 詩詞對聯:雲來小院合花掃,月上簷牙伴客眠
    出句:雲來小院合花掃聯意:茅廬修在山上,時有白雲往來,在小院裡掃花的時候像是把白雲也掃了出去。有「塵斷徵車杳,雲低毳帳深」之韻味。【例句一】出句:雲來小院合花掃對句:月上簷牙伴客眠點評:雲低在山上小院中和花被掃了出去,晚上月掛在簷牙間伴著客人入睡。
  • 武林門,「北往南來千裡碧波貫今古,湖光山色滿城佳氣蔚蔥蘢」
    現在的武林門碼頭,在西湖文化廣場橋南的西側,一個導引式的大鐵船錨造型立在花壇中,雕塑以南宋船錨為原型,標有「武林門碼頭」五個金色大字象「絲綢飄帶」一樣橫穿而過,飄帶之靈動與運河杭州段的形狀相吻合,烘託了運河文化與絲綢文化,象徵杭州「絲綢之府」的盛況,以及武林門碼頭延續南宋時期運河的繁華的再現。雕塑採用古銅色,看似木頭,其實是銅質材料,展示了運河般厚重而又生生不息的文化內涵。
  • 《追緝炸彈客》|夭壽啦!Discovery也來拍美劇了!
    到現在,就連Discovery都來做美劇了。最近有一部口碑爆棚的好劇吸引了南哥的注意,最有意思的是,這部劇是出自探索發現頻道,鼎鼎大名的Discovery。劇的名字叫《追緝炸彈客》也有人翻譯為《炸彈追兇》。
  • 讀《程顆題淮南寺詩》,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
    《程顆題淮南寺詩》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當秋天的風乍然吹起,令人傷感的季節就悄然來到。千百年前,屈原站在洞庭湖邊感慨:「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在淮南寺,他寫下了自己在人生路上的坦然: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蘋吹盡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白蘋,是江上的一種水草,每逢初秋開放白色花朵。道人則是作者自我稱謂。一任,是聽憑的意思。旅途不定,從北而來,向南而去,儘管路途遙遠又匆忙,但想休息便休息,自由自在。看那蕭瑟秋風把江裡的白蘋都吹盡了,眼前是一片悲涼的晚秋景象。
  • 家有客來
    客來了,母親把刷了的碗再刷一遍,斟滿熱水,放在炕上,再端過旱菸簸籮。簸籮裡裝滿了新搓的旱菸,給客人把煙遞過去,點上,母親便去忙飯了。細糧少,擀一劑麵條,蔥花兒熗鍋,做一鍋糨乎乎的熱湯麵,炒一盤雞蛋,切一碗醃蘿蔔,再把客人拎來的包子餜子熥一下。父親和客人盤腿坐到炕頭,母親在旁邊盛飯。小孩子則在另一個屋子裡貓著,不許亂跑。 客人走後,我們最盼望的時刻來了。
  • 墨爾本的中國老人-雁南飛
    北雁南飛…」去幼兒園途中,外婆牽著艾米的小手,踏著滿地落葉,嘴裡咿哦婉轉。艾米抬起湛藍的雙眼,一臉懵懂: 「外婆,你唱的是什麼?」「崑曲,中國最美的戲曲之一。來,外婆教你!」「It’s too hard for me !」「碧雲天,黃葉地…注意身段,眼神跟走!」十歲,艾米要參加學校的多元文化節。
  • 我為簷上三寸雪 你是人間驚鴻客
    我為簷上三寸雪 你是人間驚鴻客
  • 詩詞賞析|詩詞裡的遺憾,千年一嘆,為之奈何?
    詩詞裡的遺憾,千年一嘆,為之奈何?詩詞賞析|詩詞裡的遺憾,千年一嘆,為有一種遺憾是「笑問客從何處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多少人少小離家,嘗遍了人情冷暖;多少人落葉歸根,卻只見物是人非。千百年來,遊子思鄉的情懷總是相似的,而當他們終於回歸故裡,看到的又是什麼?是兒時的朋友「兒女忽成行」?是夢中的少女「嫁作商人婦」?
  • 「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裡」
    都說,故鄉容不下肉身,他鄉安置不了靈魂。的確是這樣。而選擇不辭辛苦,遠行千裡來到新疆當老師的青年教師相信都有著自己的許多緣由吧!遠離家鄉,跋涉千裡,離開親人來到這大西北,來到這遼闊時常刮點風沙的祖國最西邊。
  • 納蘭性德最悽美的10首詞: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而我最喜歡的還是,一字一句讀來,有民歌的濃鬱,還有詩詞的清麗。猶如出水芙蓉,還宛如夜來香一樣,風一來,香氣夜夜迴蕩。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納蘭容若《浣溪沙》我是人間惆悵客,只這一句,納蘭的哀愁都溢了出來。
  • 客來打蛋茶
    醬油,門前有隻敞口綠釉缸,缸裡曬著黃豆醬,廚房的陶瓷壺裡,裝著醬缸裡的老抽,要用醬油,扳起壺來就倒;香蔥,屋後的菜園裡;麻油,地裡收來的芝麻,曬乾揚淨,每年有兩三次到集鎮上油作坊裡現場加工,裝瓶備用。用的蝦子是在高郵湖撈取的白條蝦洗下的子,透鮮。若說需要花錢的東西,只有胡椒麵子,要到鎮上中藥店去購買。上述配料,母親把它們一一放進灶臺上的大瓷碗裡。
  • 落選院士「遠走他鄉」,又有新突破,50年世界難題被她攻破
    然而她卻又因為在國內落選院士評定,結果又毅然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如今在美又有新的突破,50年的世界難題被她攻破了。截止2018年的時候她還先後擔任和一起參與我們國家重要的科學項目和計劃,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她在國內擁有那麼重要角色的時候悲傷地選擇了「遠走他鄉」呢?
  • 納蘭性德: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與某些自詡「我生來就是豪門」的明星相比,納蘭性德才是真正銜著金湯匙誕生的人。他的父親納蘭明珠,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一代權臣,炙手可熱。他的母親愛新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的第五女,被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他的曾祖父的妹妹為努爾哈赤的妃子,皇太極的生母。
  • 披星戴月地奔波,只為一扇窗
    不知是房間溫度太低還是想家了,我感覺有點冷。——@George-Slacker初三語文課上,老師教這首詞,突然題外話問哪位同學會唱這歌。我當時就來精神了,我曾偷偷聽見暗戀的那個人唱過,於是直接在課堂上說XXX會唱。老師直接叫了她,她回頭看我一眼,臉蛋紅紅的,眼神害羞又膽怯,慢慢地起身唱完這歌,聲音真好聽,就像是對我一個人唱的一樣。現在她可能已嫁作他人婦了吧。
  • 百年獼猴桃,他鄉幾維果
    港臺譯為奇異鳥,又名鷸鴕。當然,在英語中是直接叫幾維,不叫鳥。在紐西蘭時,正趕上電視裡直播奧運籃球賽事,中國隊對紐西蘭隊,可人家播音員不稱本國球員為紐西蘭隊,而是簡稱幾維。但有一件事卻多少令我不忿、甚至耿耿於懷,那就是,紐西蘭人把從我們中國引種去的獼猴桃,稱為幾維果。
  • 清代才子的一首禪詩,雲根僧過白,霜信客來紅
    雲根僧過白,霜信客來紅。樵語隔林火,茶煙小院風。杳然松下路,人影石橋東。吳偉業,字駿公,號梅村,明崇禎四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等職。清順治十年被迫應詔北上,曾擔任國子監祭酒,後以奉嗣母之喪為由,乞假南歸,此後不復出仕。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長於七言歌行,後人稱之為「梅村體」。一個深秋的日子,天高雲淡、秋風颯颯,清幽的禪院裡,香霧繚繞、鐘聲悅耳,而滿院的菩提,三生的石上,處處皆含禪意。詩人信步走在寺院周圍,看見白雲悠悠、松濤陣陣,於是停下腳步、駐足欣賞。
  • 含秋白露滴鄉愁,鴻雁南歸越北州
    隨著氣候的逐漸轉涼,候鳥南遷,回歸曾經的故土避寒越冬,大雁成群從北方向南飛往,雛燕豐羽毛,追夢他鄉,「年怕中秋半怕半」,在異鄉就業謀生的遊子,此時同樣有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同樣有著能早點回家團聚的思想,筆者小詩一首七絕《白露滴鄉愁》與君共鳴,歡迎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