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公園裡,很流行一種叫做太極柔力球的運動,對於這項備受人們喜愛的運動,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王向東副研究員介紹說,太極柔力球運動是一種全身性多方位的運動,不受場地、年齡的約束,可以使頸、肩、腰、腿等得到均衡全面的鍛鍊。它一改硬性擊球方式,在畫弧、旋轉、翻身、轉體等動作。
運動體育中心,一群老人各自將一個直徑約5釐米的黃色小球放在球拍中,隨後他們伴隨音樂,像做體操一樣運動起來,似太極剛柔並濟,舒緩柔和。小球凌空飛起三四米高時,他們將球拍沿小球下落方向施力,將小球橫向推開,球拍劃了一個弧線後,小球穩穩地停在球拍中……這種既不是網球也不是羽毛球更不是桌球的新玩意叫太極柔力球,今年3月才傳入公園,很快就以「滾雪球」式的速度在中老年人當中流行起來。

太極,運動,健身,類似於大腦皮層的體操,柔力球是一項無論中老年還是少年、青壯年都適合的運動。但老年人神經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萎縮和衰亡,而人體的活動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所以興奮和抑制的轉換、各種內分泌腺體的內分泌等都處在平衡狀態,這種平衡一旦被破壞,就會產生疾病。

太極柔力球是一種輕靈柔和的運動,練習時,儘管肢體在運動,但是肢體高度放鬆,又因練習時拍內隨時要控制一個小球,所以精神、意志需集中在控球上,使大腦皮層在部分區域都處於保護性抑制狀態,得到積極性休息,使不平衡的部分逐漸調整至平衡,慢性病也會逐漸痊癒。因此有人稱柔力球運動類似於大腦皮層的體操。

練習太極柔力球幾乎所有動作都是在轉圈走弧、旋圓中完成,每一動作都要集中精力,由眼神、到肢體完整一氣。這樣就減少了外界因素對大腦的幹擾,使大腦得到良性休息,在練習中強調的精神內守,心靜體松,大腦得到抑制性保護,這樣,使老年人大腦皮質神經流動過程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得到了提高,反應加快,使老年朋友脾氣更溫和、樂觀開朗,精神、體力、食慾和睡眠都較一般不參加鍛鍊的老人好。
讓人欣慰的秘密:我們常常把記憶能力與大腦的衰老與否緊密相連,的確是這樣,小時候我們會對很多事情過目不忘,而現在即便是時時刻刻「爛筆頭」,依然會把很多事情扔在腦後。這種問題並不是老年痴呆的前兆,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記憶減損都跟年齡有關和不可逆。例如,程序記憶就是一種游離在時間控制之外的記憶力,不管有多大年紀都會保持一致,就好像學會了騎車就永遠不會忘記一樣。

另外一些比較高級的腦功能,例如估量事物和人生智慧等甚至還會隨著時間變得越來越好。找到讓我們忘性變大的原因,就好像找到讓身材變形的肥肉,甩掉它,我們就能恢復失去的活力。給大腦做「健身操」,大腦就像我們的身材一樣,如果不好好保養或者使用不當就會走形,但是通過給大腦做「健身操」,它也可以恢復「健美身材」 。太極柔力球「太極」是這項運動的根本和生命。太極柔力球圓弧輕劃,看似軟弱無力、輕鬆自在,然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損巨大,一場球下來,輕則汗流浹背,重則腰酸腿軟。

太極柔力球,這項運動已經在大中城市開始玩起來了,主要受眾群是社區的老人,深受老人的喜歡,全國已有數十所高校在教學中開展了此項目,許多學生特別是女學生開始接觸並喜歡上這項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