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2020-12-01 新華網客戶端

智創新

  作者:王迎霞

  在保證轉換效率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電池壽命,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者的目標。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因此,兼顧成本和效率優勢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為該領域最大研究熱門。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採用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有機無機雜化的金屬滷化物作為吸光層,自2009年以來,因製備方式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和光電性能優異而備受關注,光電轉換效率由3.8%迅速升至23.7%,成為當前發展最快的光伏技術。然而,對於鈣鈦礦電池而言,其穩定性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且目前我國對鈣鈦礦產業化急需解決的成本、工藝、壽命等方面關注較少。

  該研究針對鈣鈦礦材料在光照及熱輻射作用下的不穩定性問題,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機制,即在鈣鈦礦活性層中引入Eu3+/Eu2+的氧化還原離子對。該離子對可同時消除Pb0和I0缺陷,並在器件使用壽命期內循環發揮作用。基於此,電池初始效率得到提升,特別是其長期穩定性顯著提升,解決了鉛滷鈣鈦礦電池中限制其穩定性的一個重要本質性問題,將有力推進實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工業化生產。

  據介紹,該突破還可推廣至其他鈣鈦礦光電器件,對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無機半導體器件,也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相關閱讀:

  我國學者開發出更高轉換效率的新型太陽能電池

  光電轉換效率達18.1%,比目前金屬材料與鈣鈦礦層直接接觸器件的效率更高,為構築高效光伏能源提供了新思路。<<<查看原文

  新型雙層太陽能電池能效創紀錄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光伏產業的未來熱點,其噴塗技術成本低廉,易於操作,容易應用到現有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工藝中。<<<查看原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 研究人員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
    >電池。研究團隊利用1,3-二甲基-3-咪唑六氟磷酸(DMIMPF6)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表面,降低了鈣鈦礦與空穴傳輸層之間的能壘。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表明,[DMIM]+與鈣鈦礦表面的Pb2+結合,可以有效鈍化Pb-I反位點缺陷,從而顯著抑制非輻射複合,使鈣鈦礦電池效率從21.09%提高到23.25%。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原標題: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摘要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
  • 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則就是鈣鈦礦,它的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了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的25%。另外,它的生產成本也可能比矽更低、更節能。當然,鈣鈦礦並不是完美的。它遠不如矽那麼穩定,所以批量生產需要手工操作,並且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缺陷從而導致電池在元素中降解得更快。現在,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在實際速度下大量生產穩定鈣鈦礦電池的方法。
  • 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據外媒報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雖然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其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仍非常落後。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該課題組前期採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納米梯度結構製備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提高到0.94 V,12.4%的光電轉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穩態輸出效率較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24.02%,鈣鈦礦電池效率再創新高,揭秘MACl作用機理!
    在鈣鈦礦材料中,FAPbI3材料具有1.48 eV的帶隙更接近於單結太陽能電池的最佳值,並光譜吸收延伸到840 nm,然而,FAPbI3相穩定性很差。通常,FAPbI3具有兩種晶體結構:非鈣鈦礦黃色δ相和3D鈣鈦礦黑色α相。只有α相鈣鈦礦採具有光學活性。用MA+或Cs+取代部分FA+可以抑制相變。
  • 可達每分鐘12米:新工藝大幅提高鈣鈦礦薄膜電池製造速度
    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這樣的速度甚至比矽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這一王冠有被奪走的危險。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則就是鈣鈦礦,它的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了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的25%。另外,它的生產成本也可能比矽更低、更節能。當然,鈣鈦礦並不是完美的。它遠不如矽那麼穩定,所以批量生產需要手工操作,並且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缺陷從而導致電池在元素中降解得更快。現在,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開發出一種可以在實際速度下大量生產穩定鈣鈦礦電池的方法。
  • 北京大學黃春輝課題組取得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新進展
    錫基鈣鈦礦與鉛基的相比具有更加合適的帶隙、更為優異的載流子傳輸能力以及環境友好的特性,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Sn2+易被氧化成Sn4+,使得其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遠落後於鉛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其無機鈣鈦礦成分的晶面相對於平面太陽能電池中的觸點進行面外取向排列,有利於電荷傳輸,避免了之前 2D 鈣鈦礦的缺陷。未封裝的 2D 鈣鈦礦器件光電轉換效率能夠在持續光照 2250 h 後仍保持在初始值的70%以上,封裝後的器件在前650h測試時間內也沒有出現明顯效率衰減,顯示出了比3D鈣鈦礦薄膜更好的穩定性。提高鈣鈦礦材料本身的穩定也是目前獲得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一個重要方式。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現突破進展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股)
    舉報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轉換效率的鈣鈦礦-矽疊層電池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本文綜述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穩定性測試策略,通過分析文獻中關於連續光照最大功率點輸出測試、光/暗態循環測試、熱/冷循環測試、極端高溫高溼環境測試等穩定性測試策略,分析了影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內在因素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對比了不同穩定性測試策略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並總結計算了文獻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效率衰減曲線。
  • 研究人員將串聯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9.15%
    文/陳根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
  •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辣椒可以為任何菜品增色,現在可能還要增加上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發現,在鈣鈦礦前體中加入辣椒素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製造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去年的20%以上。
  • 太陽能電池
    但這畢竟是學術上的研究,在進行商轉前我們必須先解決以上鈣鈦礦電池的難題: 1)。 有毒 → 鈣鈦礦電池材料含有鉛,不過鉛跟其他類型電池含有的砷、鎵、碲、鎘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而美國西北大學也已研發出一種用錫代替鉛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過這種電池的轉換效率還只有 6%,目前處於研發初級階段,效率還有提升空間; 2)。
  • 鋅碘單液流電池概念問世 大幅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經濟日報訊 記者蘇大鵬報導: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李先鋒、張華民領導的研究團隊創新性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能源環境科學》上。
  • 電子科大劉明偵團隊: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
    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發表題為「Effects of Alkyl Chain Length on Crystal Growth and Oxidation Process of Two-Dimensional Tin Halide Perovskites」(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的影響
  • 鋅碘單液流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原標題:鋅碘單液流電池能量密度大幅提高 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儲能技術研究部李先鋒研究員、張華民研究員領導研究團隊創新性地提出鋅碘單液流電池的概念,實現鋅碘單液流中電解液的利用率達到近100%,進而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
  • 溶劑-蒸汽退火法製備高取向性2D鈣鈦礦電池
    然而,這些太陽能電池在暴露於光、熱和溼氣時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最近,層狀二維(2D)鈣鈦礦被開發作為PSCs的光收集層。這些2D鈣鈦礦相對於它們的3D對應物表現出顯著改善的環境和結構穩定性,然而在2D鈣鈦礦薄膜中,交替的有機和無機層在這些薄膜從溶液加工時優先平行於襯底取向,阻礙了面外電荷傳輸,使得效率相比三維鈣鈦礦電池低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