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

2020-12-12 中科院之聲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研究員劉生忠團隊與陝西師範大學研究員楊棟團隊合作,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的表面、改善鈣鈦礦薄膜的電荷傳輸,從而製備出高效率的鈣鈦礦電池。

鈣鈦礦薄膜作為鈣鈦礦電池的核心部件,是影響電池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其一般通過前驅體溶液揮發溶劑製備。在製備過程中,由於鈣鈦礦薄膜容易在其結晶的晶界和表面產生缺陷,導致鈣鈦礦易被分解以及產生非輻射複合,嚴重影響鈣鈦礦電池的性能。因此,開發出可製備具有較少缺陷的高效鈣鈦礦電池技術尤為重要。目前,表面鈍化因其易於應用而被認為是減少缺陷最有效方法之一。

研究團隊利用1,3-二甲基-3-咪唑六氟磷酸(DMIMPF6)離子液體鈍化鈣鈦礦表面,降低了鈣鈦礦與空穴傳輸層之間的能壘。理論計算和實驗結果表明,[DMIM]+與鈣鈦礦表面的Pb2+結合,可以有效鈍化Pb-I反位點缺陷,從而顯著抑制非輻射複合,使鈣鈦礦電池效率從21.09%提高到23.25%。該研究還發現,離子液體中[BMIM]+陽離子和[BF4]-陰離子對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性能都起到積極作用。該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離子液體摻雜技術可增強鈣鈦礦電池的性能。

相關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hemie)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究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A類)「臨近空間科學實驗系統」、國家大學研究基金、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智創新   作者:王迎霞  在保證轉換效率的基礎上極大地提高電池壽命,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者的目標。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
  • 24.02%,鈣鈦礦電池效率再創新高,揭秘MACl作用機理!
    甲基氯化銨(MACl)改善鈣鈦礦薄膜質量,α相的穩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2. 揭示MACl添加劑在FAPbI3基鈣鈦礦中的作用機理。3.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可達24.02%(認證效率23.48%),目前文獻報導最高值。
  • 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 北京大學黃春輝課題組取得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新進展
    錫基鈣鈦礦與鉛基的相比具有更加合適的帶隙、更為優異的載流子傳輸能力以及環境友好的特性,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Sn2+易被氧化成Sn4+,使得其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遠落後於鉛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原標題: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 摘要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附股)】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
  • 研究人員將串聯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9.15%
    文/陳根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
  • 電子科大劉明偵團隊: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
    發展可持續能源是當今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能、低廉的製造成本以及可媲美矽基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引入有機間隔陽離子來提高鈣鈦礦穩定性和器件性能已成為解決問題。有機間隔陽離子的大小和結構對鈣鈦礦的性質有顯著的影響。然而,有機間隔陽離子在調節晶體取向和保護Sn2+不被氧化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這阻礙了錫基鈣鈦礦的發展。
  • 離子液體-鈣鈦礦!Science, Nature各一篇!
    據報導,鈣鈦礦-矽疊層器件效率將提高至30%。 那麼,2019-2020年,Henry J. Snaith等人陸續在Nature,Science上發表關於鈣鈦礦器件的穩定性研究:離子液體提高離子晶體鈣鈦礦的穩定性,研究了鈣鈦礦的老化機制。這些重磅成果對推動鈣鈦礦單結器件,鈣鈦礦疊層器件都有深遠意義。
  •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辣椒可以為任何菜品增色,現在可能還要增加上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發現,在鈣鈦礦前體中加入辣椒素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製造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去年的20%以上。
  • 科學網—鈣鈦礦電池的十年之變
    「近年來,鈣鈦礦電池發展迅速,科學家的一系列發現解決了深層次科學技術問題,提升了轉化效率,讓我們不斷向發展高效穩定的太陽能電池邁進。」回首鈣鈦礦電池的十年發展,宋延林為科學家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 「液態電解質的鈣鈦礦敏化太陽能電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液態電解質會溶解或者分解鈣鈦礦材料,可使電池在幾分鐘內失效。」胡笑添說。 能否找到一種新的電解質材料?為此,科學家不斷擴大視野,創新性地將固態電解質作為空穴傳輸層。
  •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復材資訊】研究人員開發新型複合膜 提高直接乙醇燃料電池效率 2020-07-08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該課題組前期採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納米梯度結構製備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提高到0.94 V,12.4%的光電轉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穩態輸出效率較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錫基鈣鈦礦具有和鉛鈣鈦礦相似的電子結構和相媲美的半導體性質,包括高吸光係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和理想的帶隙,是環境友好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理想材料。但是相比於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較低,目前性能最好的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在0.6 V左右、光電轉化效率在10%左右,均遠低於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認證效率18%!溶劑-蒸汽退火法製備高取向性2D鈣鈦礦電池
    然而,這些太陽能電池在暴露於光、熱和溼氣時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最近,層狀二維(2D)鈣鈦礦被開發作為PSCs的光收集層。這些2D鈣鈦礦相對於它們的3D對應物表現出顯著改善的環境和結構穩定性,然而在2D鈣鈦礦薄膜中,交替的有機和無機層在這些薄膜從溶液加工時優先平行於襯底取向,阻礙了面外電荷傳輸,使得效率相比三維鈣鈦礦電池低了許多。
  • 離子液體的應用和前景
    但是出於綠色合成和成本的考慮,許多化學工作者已改傳統溶劑為離子液體進行相關研究。例如,Seddon等利用離子液體研究了兩可親核試劑吲哚和2-萘酚的烷基化反應,該方法簡單、產品易於分離,雜原子上的區域選擇性烷基化產率在90%以上,而且溶劑可以回收再利用,顯示了離子液體作為烷基化反應的溶劑時所具有的優勢。
  • 蘭州化物所離子液體添加劑研究獲進展
    近日,摩擦學重要國際期刊Tribology Letters出版離子液體潤滑劑專刊,共發表論文6篇,介紹了幾個主要研究組的最新研究進展。其中,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劉維民課題組撰寫了離子液體用作潤滑脂添加劑的研究論文。
  • MIT研發新型離子液體提高超級電容器性能 或讓超級電容器取代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超級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存儲和釋放能量的電子設備,擁有一層電解質 - 一種可以是固體、液體或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導電材料。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幾家機構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液體,可能可以提高此類設備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降低易燃性。
  • 最具潛力光伏技術現突破進展 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創紀錄(股)
    舉報   來源:金融界網站  據報導,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開發出29.15%轉換效率的鈣鈦礦
  • 高容量、高性能:離子液體與鉀離子電池
    點擊上方「離子液體」,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掌握!標   籤:學科前沿關鍵詞:鉀離子電池 離子液體 錫負極自富蘭克林發現電以來,幾百年後,電力已經成了現代生活的根本保障。但現在同時也伴隨著環境問題。為了在少使用、不使用常規化石能源的情況下,實現可實施持續能源系統的最終目標,可再生能源與儲能設備間的協作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關鍵。
  • 陳根:「石墨烯裝甲」,或將出現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候選電池
    文/陳根過氧化矽正在成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太陽能電池材料,但它存在一些耐久性問題。日前,來自南加州大學能源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樸惠生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極,可以大大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由於其成本低、功率轉換效率高,將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最有希望的候選電池。 研究團隊利用石墨烯片作為保護層(GCEP)的銅柵極嵌入聚醯亞胺(CEP)薄膜,開發了一種基於柔性金屬柵極的混合電極平臺,該薄膜具有高導電性、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機械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