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2020-12-05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通過添加有機間隔離子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二維和三維鈣鈦礦共存的混合鈣鈦礦光伏層。有機間隔物在三維鈣鈦礦晶體表面形成二維鈣鈦礦結構。這些結構作為穩定層,由於其憎水的特性,增加了抗溼性。

此外,人們還首次發現這種新引入的有機間隔物能使二維和三維鈣鈦礦晶體界面的機械應力最小化,從而促進三維鈣鈦礦晶體的核生成和生長。因此,光反應層—三維鈣鈦礦晶體的內部缺陷得到了極大的降低。

研究團隊開發的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1.3%的效率,並保證了溼度穩定性,即使在60%的相對溼度條件下,500小時後仍能保持80%以上的初始效率。

領導該研究的Kilwon Cho教授說:"這項研究為實現高性能和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有機間隔分子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他補充說:"預計這將是一種源頭技術,能夠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商業化做出貢獻。"

論文標題為《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Organic Spacer Cations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Formamidinium Perovskite Solar Cell》。

相關焦點

  • 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
  • 研究人員利用咪唑基離子液體提高鈣鈦礦電池效率
    >電池。鈣鈦礦薄膜作為鈣鈦礦電池的核心部件,是影響電池性能和穩定性的關鍵,其一般通過前驅體溶液揮發溶劑製備。在製備過程中,由於鈣鈦礦薄膜容易在其結晶的晶界和表面產生缺陷,導致鈣鈦礦易被分解以及產生非輻射複合,嚴重影響鈣鈦礦電池的性能。因此,開發出可製備具有較少缺陷的高效鈣鈦礦電池技術尤為重要。目前,表面鈍化因其易於應用而被認為是減少缺陷最有效方法之一。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因其具有優異的光電轉換性能、組分多樣、帶隙可調且成本低廉等特性而受到廣泛研究和關注。目前,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3.8%已經提高到25.5%,用於綠色清潔能源的商業前景巨大。
  • 24.02%,鈣鈦礦電池效率再創新高,揭秘MACl作用機理!
    甲基氯化銨(MACl)改善鈣鈦礦薄膜質量,α相的穩定性得到大幅度提高。2. 揭示MACl添加劑在FAPbI3基鈣鈦礦中的作用機理。3.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可達24.02%(認證效率23.48%),目前文獻報導最高值。
  • 香港研發有機框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22.02%
    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的電池,據了解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該設備基於二維金屬有機框架。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已開發出一種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認證的效率為15.6%。據科學家稱,該設備被開發人員聲稱擊中了未經認證的16.1%,是迄今為止開發出的最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倒置電池。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的設備是第一個鈣鈦礦電池,提供良好的長期穩定性和高功率轉換效率的同時,他們還表示,它還提供減少鉛洩漏。
  • 認證效率18%!溶劑-蒸汽退火法製備高取向性2D鈣鈦礦電池
    然而,這些太陽能電池在暴露於光、熱和溼氣時存在固有的不穩定性。最近,層狀二維(2D)鈣鈦礦被開發作為PSCs的光收集層。這些2D鈣鈦礦相對於它們的3D對應物表現出顯著改善的環境和結構穩定性,然而在2D鈣鈦礦薄膜中,交替的有機和無機層在這些薄膜從溶液加工時優先平行於襯底取向,阻礙了面外電荷傳輸,使得效率相比三維鈣鈦礦電池低了許多。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香港研發有機框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22.02%
    導讀:香港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電池,他們說,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這種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該設備基於二維金屬有機框架。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已開發出一種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認證的效率為15.6%。據科學家稱,該設備被開發人員聲稱擊中了未經認證的16.1%,是迄今為止開發出的最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倒置電池。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該課題組前期採用低維錫基鈣鈦礦結構和納米梯度結構製備了高效太陽能電池,在近期的研究中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提高到0.94 V,12.4%的光電轉化效率,是目前已知的穩態輸出效率較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一種添加劑,同時搞定兩種缺陷!極大提高鈣鈦礦LED效率和壽命
    還可以抑制3D鈣鈦礦的晶粒生長,提高電子空穴俘獲率和輻射複合率。最終製備了高性能的PeLEDs,其外量子效率最高可達20.9%,工作壽命得到了極大提高。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添加劑分子可以實現在鈣鈦礦中鉛和滷化物缺陷的雙重鈍化,極大的提高了PeLEDs的峰值外量子效率和工作壽命。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科學家的腦洞!用咖啡改造太陽能電池後,能效提高了20%
    圖片來源:pixabay撰文 | 張華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開始崛起,因為單晶矽與多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在提煉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製造成本較高,而鈣鈦礦太陽能具有與單晶矽接近的光電轉換效率、但其製備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也較為低廉,所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受到了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發展迅速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研究發現:辣椒素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
    辣椒可以為任何菜品增色,現在可能還要增加上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發現,在鈣鈦礦前體中加入辣椒素可以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鈣鈦礦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製造更好的太陽能電池,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去年的20%以上。
  • 太陽能電池
    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發出製造毫米級鈣鈦礦晶體的溶液製程技術,製造出之成品較先前的奈米級、次微米級晶體材料大上幾個數量級。粒徑越大代表缺陷較少,而鈣鈦礦的特性可媲美其他無機太陽電池材料,成本卻低廉許多。從 2009 年到 2014 年的短短 5 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 3.8% 一下子躍升至 19.3%,提高了 5 倍。
  • 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如果用鎵磷共摻,通過磷補償,可以有效解決光衰減,電池的效率也會得到很好保持,有利於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德仁出席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並做發言。專題直播:第十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有新突破
    本文引入硫氰酸鹽與碘的混合,從而開發了2D/3D混合寬帶隙鈣鈦礦的結構和提高光電性能。基於此,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PCE高達26.7%。最大限度地提高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需要一個具有寬帶隙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光電轉換效率為23%的高性能四電極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大挑戰是研發與金屬有機滷化鈣鈦礦材料兼容的高電導透明電極。基於銀納米線的透明電極會和鈣鈦礦材料反應而影響電池的長期穩定性。傳統磁控濺射透明半導體氧化物過程中產生的高能顆粒會破化鈣鈦礦材料而降低電池性能。
  • 科學網—鈣鈦礦電池的十年之變
    「近年來,鈣鈦礦電池發展迅速,科學家的一系列發現解決了深層次科學技術問題,提升了轉化效率,讓我們不斷向發展高效穩定的太陽能電池邁進。」回首鈣鈦礦電池的十年發展,宋延林為科學家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然而,由於仍然採用液態電解質,導致材料不穩定,幾分鐘後效率便削減了80%。 「液態電解質的鈣鈦礦敏化太陽能電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即液態電解質會溶解或者分解鈣鈦礦材料,可使電池在幾分鐘內失效。」胡笑添說。 能否找到一種新的電解質材料?為此,科學家不斷擴大視野,創新性地將固態電解質作為空穴傳輸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