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大劉明偵團隊: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

2021-01-08 網易

2020-04-17 10:23:08 來源: 新材料科訊

舉報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劉明偵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發表題為「Effects of Alkyl Chain Length on Crystal Growth and Oxidation Process of Two-Dimensional Tin Halide Perovskites」(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的影響)的研究論文。材料與能源學院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劉明偵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副研究員李發明和碩士研究生謝毅然為共同第一作者

  

  發展可持續能源是當今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優越的光電性能、低廉的製造成本以及可媲美矽基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圖一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主要包含電荷傳輸層和光吸收層,其中光吸收層採用具有ABX3結構的鈣鈦礦材料。在眾多鈣鈦礦材料中,FASnI3鈣鈦礦由於錫的低毒性,且擁有更窄的光學帶隙和更高的載流子流動性,成為了開發高性能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良好選擇。但是Sn2+在空氣中不穩定,會自發氧化成Sn4+,這一過程會破壞鈣鈦礦結構的電中性和穩定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引入有機間隔陽離子來提高鈣鈦礦穩定性和器件性能已成為解決問題。有機間隔陽離子的大小和結構對鈣鈦礦的性質有顯著的影響。然而,有機間隔陽離子在調節晶體取向和保護Sn2+不被氧化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這阻礙了錫基鈣鈦礦的發展。

  

  圖一 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和SEM截面圖

  在該論文中,研究者通過應用烷基胺間隔陽離子(丁胺離子CH3(CH2)3NH3+、辛胺離子CH3(CH2)7NH3+和十二胺離子CH3(CH2)11NH3+)設計了具有不同烷基鏈長度的二維錫基鈣鈦礦。圖二描述了二維錫基鈣鈦礦薄膜的製備過程、晶體形貌特徵。研究人員證明了不同烷基鏈長度對二維錫基鈣鈦礦薄膜的晶體取向、尺寸和生長分布有顯著影響。在圖二中,利用掠入射廣角X射線散射(GIWAXS)表徵發現,烷基鏈較短的陽離子更有利於產生高度定向和有序生長分布的晶粒,並且會促進二維錫基鈣鈦礦薄膜的晶體垂直生長。較長的烷基鏈則會促進晶體平行生長,而垂直生長的晶體有利於抑制Sn2+的氧化,改善載流子的輸運

  

  圖二 鈣鈦礦薄膜的GIWAXS圖像以及鈣鈦礦BA2FAn-1SnnI3n+1在n=2和n=4的(020)與(111)晶面平面示意圖

  再結合光致發光(PL)光譜和紫外可見吸收光譜(UV-Vis)表徵發現,鈣鈦礦薄膜層的上下表面晶體尺寸和生長分布不同,如圖三所示。另外,採用短烷基鏈的有機間隔陽離子,如丁胺離子,也提供了優異的光伏器件性能。該項研究揭示了烷基鏈長度在穩定錫基鈣鈦礦薄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深入理解二維鈣鈦礦薄膜的取向生長提供了重要依據。

  

  圖三鈣鈦礦薄膜的PL圖和UV-Vis圖以及鈣鈦礦薄膜的晶體生長示意圖

  ACS Energy Letters刊登的研究成果涉及能源轉換和存儲的所有方面,報告領域內取得的重大進展。劉明偵教授團隊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及光電子器件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高效率有機-無機雜化、全無機、無鉛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及鈣鈦礦發光和探測器器件的的研發和應用。近年來,該團隊已在Nano Energy, iScienc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dvanced Science等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來源 電子科技大學新聞中心

  論文連接: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0c00286

  團隊主頁連結:

  http://optoelectronics.uestc.edu.cn/

  為了方便交流學習歡迎添加主編微信lrwxgzh,誠邀您入群

  新材料資訊

  免責聲明:本平臺推出或轉載本文僅供讀者學習交流參考。如若文中內容涉嫌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微信號lrwxgzh,我們會及時進行刪除處理。本公眾號僅為讀者免費提供交流學習服務平臺,歡迎各位科研達人投稿,分享個人科研生活、學術成果等有關科研的一切話題。投稿請聯繫lrwxgzy@126.com,並備註「投稿」。如需轉載原創文章,請及時聯繫微信號lrwxgzh,轉載須說明來源和作者。

  喜歡就點「在看」,開啟價值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顏值爆表+「研值」爆表 | 「90後」美女教授劉明偵又雙叒叕發高水平論文了!
    via%3Dihub第4篇:Effects of Alkyl Chain Length on Crystal Growth and Oxidation Process of Two-Dimensional Tin Halide Perovskites(烷基鏈長對二維錫滷鈣鈦礦晶體生長與氧化過程的影響)
  • 科學家開發有機分子添加劑,可提高鈣鈦礦電池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
    最近,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可以同時提高鈣鈦礦的光電效率和穩定性。由化學工程系Kilwon Cho教授和博士生Sungwon Song領導的POSTECH研究小組通過在鈣鈦礦晶體中引入一種新的有機間隔分子添加劑,大幅降低晶體中的內部缺陷濃度以及提高鈣鈦礦的防潮性,成功地製造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錫基鈣鈦礦具有和鉛鈣鈦礦相似的電子結構和相媲美的半導體性質,包括高吸光係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和理想的帶隙,是環境友好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理想材料。但是相比於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較低,目前性能最好的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在0.6 V左右、光電轉化效率在10%左右,均遠低於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新研究或大幅提高鈣鈦礦電池壽命
    日前,北京大學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周歡萍課題組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嚴純華院士課題組的合作成果「利用Eu3+/Eu2+氧化還原離子對提高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工作壽命」,在線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主刊。  器件壽命(即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是決定太陽能電池最終發電成本的兩個關鍵因素。全球普遍使用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效率已接近理論上限,成本難再下降。
  • 大連化物所二維原子晶體限域生長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傅強、包信和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實驗室自行研製的光發射電子顯微鏡/低能電子顯微鏡(PEEM/LEEM)並結合其他表面技術開展了二維原子晶體表界面過程的原位動態研究,發現二維原子晶體與固體表面形成的二維空間可以作為表面反應的納米反應器,並提出了
  • 鏈長很重要:苯基烷基銨鈍化使鈣鈦礦LED具有創紀錄的高輻射使用壽命
    基於此,2021年1月28日中國香港中文大學趙鈮團隊及其合作團隊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陶書霞團隊於Nature Communications 刊發苯基烷基銨鈍化使鈣鈦礦LED具有創紀錄的高輻射使用壽命的研究成果。採用烷基長度不同的苯基烷基碘化銨分子對鈣鈦礦薄膜進行表面處理。
  • 【材料】分子鏈長對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穩定性的重要性
    鈣鈦礦由於其出色的光電性能是目前炙手可熱的研究材料,其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當中就包含鈣鈦礦發光二極體,近日,香港中文大學趙鈮教授團隊和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陶書霞教授團隊通過對鈣鈦礦表面進行鈍化處理,使鈣鈦礦發光二極體達到了在玻璃基底上創紀錄的高輻射度和使用壽命。
  • 中南《Nature Commun》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先進材料超微結構與超快過程研究所袁永波教授課題組在國際一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了關於準2D鈣鈦礦定向生長機理與結晶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論文題目為「Templated Growth of Oriented Layered Hybrid
  • 富勒烯衍生物助力高開路電壓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錫基鈣鈦礦具有高吸光係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和理想的帶隙等優異性能,具備和鉛鈣鈦礦相似的電子結構以及相媲美的半導體性質。但根據文獻報導,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和光電轉換效率較低,目前已知的性能最好的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路電壓在0.6 V左右、光電轉化效率在10%左右,均遠低於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物理所二維原子晶體銻烯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之一二維(2D)原子晶體材料與傳統半導體材料相比,具有散射小、遷移率高、便於製備疊層異質結構、電學性質易於調控等特性,成為製作未來電晶體的優秀候選材料之一。在已發現的二維原子晶體材料中,由元素周期表中IV族元素構成的單層材料(例如石墨烯,矽烯,鍺烯和錫烯等)具有高載流子遷移率,但由於其帶隙為零或趨近於零,限制了它們在場效應電晶體等電子學器件中的應用前景。
  • 基於純相二維Ruddlesden-Popper薄膜的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目前,基於液相法製備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層狀鈣鈦礦薄膜均由多相混合量子阱結構(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組成,即目標量子阱結構與實際獲得的相結構有很大不同。儘管鈣鈦礦前驅體溶液是嚴格按照化學計量比的方式配置,也難以在沉積的過程中直接形成目標設計的純相量子阱薄膜。薄膜中夾雜的其他多相鈣鈦礦成分對鈣鈦礦器件的性能和穩定性都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 上科大:鈣鈦礦薄膜的製備和原位表徵再獲重要進展!
    他們創新性地使用丁胺氣體對三維鈣鈦礦薄膜進行表面處理,獲得二維三維複合結構的鈣鈦礦薄膜;同時利用同步輻射原位X射線表面掠入射衍射技術深入研究了表面二維材料的結構、成分和生長機理;通過將結構優化的二維三維複合鈣鈦礦薄膜應用於光伏器件中,獲得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南大團隊成功製備單胞層二維材料 成果登上《Nature》期刊
    不同晶向亞原子分辨結構表徵;(h)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中的豐富強關聯二維量子態展望。   據研究團隊帶頭人潘曉晴教授介紹,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以其為代表的各類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由於具有豐富多樣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信息傳輸和能源存儲器件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目前已知二維材料,無論是機械剝離還是人工生長,都依賴於其特殊的層狀結構特性及原子層間的弱鍵合作用。
  • 南大團隊成功製備單胞層二維材料:成果登上《Nature》期刊
    (a-c)氧化物鈣鈦礦二維薄膜的製備與轉移示意圖;(d-g)不同晶向亞原子分辨結構表徵;(h)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材料中的豐富強關聯二維量子態展望。 據研究團隊帶頭人潘曉晴教授介紹,自2004年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以其為代表的各類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由於具有豐富多樣的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信息傳輸和能源存儲器件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而受到人們極大的關注。目前已知二維材料,無論是機械剝離還是人工生長,都依賴於其特殊的層狀結構特性及原子層間的弱鍵合作用。
  • 電鍍可焊性錫合金工藝的發展現狀
    1 引言    可焊性鍍層是一種功能性鍍層,可焊性錫合金(錫鉛、錫銀、錫鉍和錫銅等)鍍層由於其優良的抗蝕性和可焊性被廣泛應用於電子工業中,作為電子器件、線材、印製線路板和集成電路塊的保護性和可焊性鍍層。本文就電鍍可焊性錫合金工藝的特點、應用及發展現狀作一綜述。
  • 南開大學湯平平課題組Nat.Commun.無銀條件下烷基滷的親核三氟甲氧...
    但是大多數已知的親核三氟甲基化方法需要使用活化的親電底物,如烯丙基滷化物、苄基滷化物或α-滷代羰基化合物等。  其次,有限的三氟甲氧基化試劑產生的三氟甲烷陰離子的不穩定性,阻礙了三氟甲氧基化的開發與應用。
  • 新型光電材料:二維鈣鈦礦的研究進展|第4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
    二維鈣鈦礦作為一種新型光電材料,既有二維材料的可溶液加工、柔性、便宜易獲得等特點,又具備鈣鈦礦材料吸收光譜寬、光吸收係數高和能耗損失低等特性,已經成為材料研究領域的熱點而受到廣泛關注。6 月 11-15 日,第四屆國際二維晶體物理會議(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ysics of Two-Dimensional Crystals)在杭州舉行,與會者包括來自 17 個國家的 80 餘位專家學者。
  • 3D成像技術揭開了鈣鈦礦晶體性質!
    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培育了第一個發現的鈣鈦礦晶體,稱為鈦酸鈣。博科園-科學科普:生長在一系列鈣鈦礦晶體基質之上,這些基質表面有類似但略有不同的氧籠。由於頂部的薄膜鈣鈦礦想要符合較厚基體的結構,它在一個稱為傾斜外延的過程中扭曲了保持架。